讀古代詩詞,學古代詞語。今天,我們來聊聊「桃符」。
背了這麼多年的「總把新桃換舊符」,一直以為新桃、舊符就是春聯,結果仔細翻閱了資料才知道,不夠嚴謹。那麼新桃、舊符到底是不是就是春聯的別稱呢?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新桃、舊符是什麼。
新桃、舊符是什麼?
新桃、舊符其實是「桃符」一詞的拆分,都是指的桃符,王安石此處也是便於成詩的一種簡用。
桃符這個東西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早先的桃符,稱不上是「符」,勉強算是粗糙的木雕製品。一般就是經過簡單加工的桃梗或者桃枝,插在大門旁或者埋入門下,達到驅邪的作用。
「插桃枝於戶,連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莊子》
到南北朝時期,桃符逐步發展演變,成了相對精緻一些的桃木板,人們把可以消除災禍的上古大神,諸如「神荼」、「鬱壘」一類的姓名刻寫在木板上,懸掛在大門的兩側,來增強驅邪避禍的功效。此時的桃木板,開始有了些符籙的樣子。
「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後漢書·禮儀志》南朝宋·范曄
《後漢書》是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範曄編撰的紀傳體史書,由於各個時期尺寸大小不一致,這裡按照南朝的尺寸刻度來算,1寸= 2.45釐米,桃符也就是長14.7釐米,寬7.35釐米的小木板,相當於現在一個普通屏的智能機大小。
桃符到了宋朝進入了興盛時期,宋朝經濟文化的大發展,使得桃符的形制變得更加的精美,內容也更加的豐富。人們不再是單純的在桃木板上刻個名字,畫個神像那麼簡單,開始添加許多神獸,書寫春詞,祝福語之類,極具觀賞性。
「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寫祝禱之語,歲旦更之。」——《歲時廣記》(卷五)宋·陳元靚
看到這裡,可以發現,桃符帶出了許多東西的萌芽,比如門神、比如年畫、比如楹聯、比如春聯等等,桃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指他們,但並不等同於他們。
春聯一詞的起源
那麼「春聯」又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聯對的形式早在五代十國時期就有了,不過,並不指向特定的節日。宋代的春帖、春詞一類,也多為春日納福祈願的添頭,百姓還是以掛桃符為主。直到朱元璋在除夕傳下聖旨:家家戶戶門上要貼春聯。「春聯」一詞才算真正的出現。
「春聯之設,自明孝陵昉也。時太祖都金陵,於除夕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幅。太祖微行出觀,以為笑樂。」——《簪雲樓雜說》清·陳尚古
帝王官家的大力推行,使得春聯開始盛行,製作相對複雜的桃符開始走衰,到了清朝,桃符基本已經與春聯是一個意思了。
「春聯者,即桃符也......千門萬戶,煥然一新,或用朱箋,或用紅紙。」——《燕京歲時記》富察敦崇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答案,至少在王安石寫就《元日》的這個時期,桃符並不等於春聯。所以,同事直說「新桃」、「舊符」是春聯,多少是不夠嚴謹的。
但詩歌也是可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的。桃符確實在時間長河的衝刷下,慢慢成了春聯的代稱,本意沒有偏離,就無傷大雅。當然,如果孩子感興趣,倒是可以擴充講講,留給孩子一個探索的空間,感受下華夏歷史的浩瀚。
回過頭來,我們說了半天桃符驅邪的功效,這桃木是如何具備這項特質的呢?
桃木為何能夠驅邪
得益於很多古裝鬼怪影視劇裡,道士舞弄桃木劍與鬼怪鬥法的演繹,我們對桃木可以驅邪並不陌生。而桃木驅邪特質的成因很多,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兩點:
最早被利用的果樹之一從多方證據表明,桃樹很大可能是發源於中國,並經由中國走向世界的。我國的桃樹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幾乎遍布全國,各種品種、變種多達800個,瑞士植物學家德堪道爾在1855年所著的《植物地理學》一書中,明確表示了桃的原產地在中國,後又在其《農藝植物考源》(1882年著)再次說明:
「栽培確以中國為最古。中國之有桃樹,其時代較希臘羅馬與梵語民族之有桃樹猶早在千年以上,且桃之變種幾全產於中國。」
此後,我國學者在西藏和四川西南等地先後發現多種類型的光核桃野生種(光核桃就是桃的原生種),又進一步的證實了德堪道爾的推斷。
桃樹特別容易生長繁殖,桃花鮮豔,果肉豐實,一直深受華夏人民的喜愛,而通過河北藁城臺西村曾經出土過距今約3000多年的栽培桃的桃核可以判斷,桃在我國的栽培史應當遠在3000年以前。同樣的,桃樹很早就承載著人們對愛情,對家族繁衍的美好期望,《詩經·桃夭》裡就有「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這樣的詠唱。
隨處可見,寓意美好,深受喜愛,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等等,為桃木成為「仙木」提供了成長的土壤。
神話傳說中大放異彩而真正賦予桃木驅邪去惡功效,並深入人心的,是大量神話傳說故事的演繹和傳播。
「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曰抄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荼、鬱壘與虎,懸葦索以御兇魅。」——《論衡·訂鬼篇》
這個傳說故事裡,大桃樹綿延千裡,鎮壓著鬼門,神荼、鬱壘二神可以手拿桃枝懲鬼捉妖,展現了桃樹的莫大威能,使得桃木驅邪的特質深入人心。
從桃枝到桃木板,從桃木板到桃符,從桃符到春聯,簡單的一棵桃樹,經歲月變換,最終衍生出了綿延數千年的桃文化,這便是令我輩心生驕傲的華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