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戰馬的祖先,可能是擊敗漢尼拔的利器,也是特洛伊木馬原型

2020-12-14 歷史記譯中心

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歷史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第一時間送達哦~

木馬計:歐洲歷史上的大騙局

說起特洛伊戰爭,想必稍微熟悉西方這段歷史(亦或是神話)的人,都知道持續十年的它,究竟是如何畫上句號的。在記錄這段歷史的《荷馬史詩》中,古希臘詩人荷馬為我們描述了一場古代的大騙局——木馬計。

特洛伊木馬

當時,在智囊奧德修斯的謀劃下,希臘聯軍製作了一個腹中中空的巨大木馬,讓幾十個希臘勇士藏身其中。之後,已經在特洛伊城外徵戰十年的希臘聯軍便假裝撤退,把這個大木馬留在海灘上。然後,在一個巧言善辯的希臘間諜的忽悠下,從十年圍城中解脫出來的特洛伊人,居然把這個藏有敵人的大木馬運回了城中。最終,當天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因藏於木馬腹中,而被特洛伊人"請進"城中的希臘勇士,便打開了特洛伊城的大門。而之前佯裝撤退的希臘聯軍,也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一舉攻陷了特洛伊城,結束了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

木馬計這個騙局是如此的有名,以至於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一些妄圖通過特定的程序來控制另一臺計算機的電腦病毒,也被稱作木馬病毒。

特洛伊木馬和計算機三維渲染

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駿馬:木馬計中木馬的可能原型

可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奧德修斯和希臘聯軍的人都篤定特洛伊人會把他們的大木馬運到城中,而不是不管不顧,或者是直接毀掉呢。難道他們就那麼相信那個間諜能忽悠住特洛伊人嗎?

記譯君覺得,這其中,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果然,在希臘神話中,記譯君發現,對於當時篤信神靈的古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來說,馬是一種神聖的動物。而在《荷馬史詩》對於木馬計的記錄中,也有希臘間諜關於木馬是獻祭給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雅典娜,特洛伊人如果毀掉木馬便會遭遇災難,若把木馬運回城中,便可得到神靈祝福這樣的描述。

特洛伊人把木馬運入城中

但是,記譯君依然認為,這個理由,可以避免特洛伊人毀掉木馬,但卻不足以忽悠特洛伊人冒險把木馬運回城中。而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第二卷中,在提及特洛伊人的盟友帕夫拉戈尼亞人時,也提及了他們那奔若閃電的駿馬。當時,記譯君腦海裡靈光一閃,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了進一步消除特洛伊人的戒心,木馬計中的那匹巨大的馬,會不會是以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駿馬為原型來打造呢。

腦洞一開,記譯君便忍不住在這方面發力,開始搜索資料。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因為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駿馬,居然幾乎貫穿了歐洲3000年的歷史,從特洛伊木馬計開始,它便飽受詩人、王子、國王和皇帝的喜愛,在歐洲許多重大的歷史場合,以及記錄這些重要時刻的歷史名畫中,它的身影都赫然在列。

僥倖逃脫的帕夫拉戈尼亞人和他們的駿馬

從《荷馬史詩》中,記譯君發現,在戰鬥中,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首領皮拉曼尼死在了斯巴達國王墨奈勞斯手中,受戰火影響,原來生活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帕夫拉戈尼亞人,不得不開始了遷徙之路。最終,他們以及他們手中的珍貴馬種,搭乘著船隻,從黑海出發,穿過東地中海,來到了如今威尼斯的洩湖一帶。

描繪特洛伊戰爭期間戰鬥的畫作

在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殘存的著作中,記譯君也發現了可以印證這場遷徙的證明。在自己的《羅馬史》中,李維寫道:"帕夫拉戈尼亞人和一部分特洛伊人來到了亞得裡亞海最深處的海灣,進入到了大海和阿爾卑斯山之間,踏上了尤加尼安人的土地。"

之後,他們便在那裡開枝散葉,放牧駿馬。在他們的努力下,那裡出現了一些諸如帕多瓦、特雷維索和貝盧諾這樣的重要城市。而在皮亞韋河沿岸,他們更是找到了一處適合的牧馬場。最終,幾百年後,他們終於把駿馬培育成了皮亞韋河馬。

古希臘人的愛寵

在古希臘時代,皮亞韋河馬,因為其速度、耐力和俊美的外形,而得到了古希臘詩人、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的喜愛。在古希臘流傳下來的詩句中,記譯君發現了公元前7世紀的斯巴達詩人阿爾克曼寫給它們的詩。

"在我的眼中,她是如此的美麗。在潔白的羊群中,這匹精力充沛的駿馬,仿佛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當她率先衝過奧林匹克競賽的終點時,我仿佛看到了夢中的神駿,夢中的她,蹄下生風。你看到了嗎,這就是她,來自皮亞韋河畔的駿馬。"

奔騰的駿馬

歐裡庇得斯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詩人之一,在自己的作品中,他曾多次描寫過這種神奇的動物。例如,在《希波呂託斯》中,他曾寫道:"阿耳忒彌斯啊,但願你能夠馴服皮亞韋河畔的小馬駒。"

在公元前440年的古希臘第85屆奧運會中,一個參加戰車競賽的車夫,在自己愛寵皮亞韋河馬的幫助下,從激烈的競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自那之後,這種駿馬更是得到了全體希臘人的喜愛。

羅馬帝國的鐵騎

到了古羅馬時期,對羅馬人來說,帕夫拉戈尼亞人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盟友。羅馬人的騎兵軍團特別喜歡接納騎著駿馬來應募的帕夫拉戈尼亞人,而在戰鬥中,英勇善戰的羅馬人,總是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他們的騎兵。據記載,公元前225年,在塔拉莫內(今義大利境內),爆發了一場慘烈血戰。在這場羅馬與凱爾特人的激戰中,四個羅馬軍團,與伊特魯裡亞人的軍隊和帕夫拉戈尼亞人騎兵組成了一支聯軍,一舉殲滅了進犯義大利的凱爾特人。

古羅馬時代的壁畫,畫上的駿馬即為皮亞韋河馬

查資料查到這裡時,記譯君不禁想起來讓漢尼拔飲恨的扎馬戰役。這場爆發於公元前202年的戰爭,是漢尼拔唯一一次的敗仗,而之前一直不敗的漢尼拔,之所以會敗給羅馬的大西庇阿,騎兵過少便是一個原因。雖然記譯君沒有找到確切的資料,以證明帕夫拉戈尼亞人騎著他們的駿馬參加了扎馬戰役,但考慮到扎馬戰役和塔拉莫內之戰相隔不久,所以記譯君認為,在大西庇阿擊敗漢尼拔的過程中,帕夫拉戈尼亞人極有可能就騎著他們那已經培育將近千年的駿馬,馳騁在戰場上,終結了漢尼拔的不敗神話。

雕塑和圖畫中的駿馬

加塔梅拉塔雕塑

上面這個雕塑出自15世紀最傑出的雕刻家多納泰羅之手,馬背上的人是威尼斯將領加塔梅拉塔。因為加塔梅拉塔這個綽號為"狡黠的貓"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在他去世後,威尼斯共和國專門請來了多納泰羅為其塑像。

在參考了羅馬哲學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塑像後,多納泰羅這個米開朗基羅的前輩,便雕塑出了上面這麼一個雕塑。據信,加塔梅拉塔胯下的戰馬,也是從特洛伊時代走來的皮亞韋河馬。就這樣,在雕刻家的筆下,這種繁衍傳承了上千年的戰馬,得到了一個永垂不朽的機會。

但是,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皮亞韋河馬更加高光的時刻來臨了。在下面這幅名畫——《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口的拿破崙》(記譯君更想稱之為《拿破崙躍馬阿爾卑斯》)中,拿破崙胯下的這匹白色駿馬體內,也流著皮亞韋河馬的血脈。當時,為了解除法國的危機,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崙如同兩千年前的漢尼拔一般,率軍翻越了阿爾卑斯山脈,出其不意地突然殺入義大利,最終取得了馬倫戈戰役的勝利。

後來,法國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用畫筆,記錄下了拿破崙勒馬揮手、劍指天下的氣勢,也記錄下了拿破崙胯下那匹白色駿馬躍馬高山的英姿。拿破崙躍馬阿爾卑斯

拿破崙躍馬阿爾卑斯

餘輝與標誌

一戰時期的皮亞韋河之戰,應該算是皮亞韋河馬作為戰馬的最後輝煌了。當時,面對機關槍和坦克,皮亞韋河馬無疑是脆弱到不堪一擊的,但是,在戰爭期間,它們還是如歷史上一般,力所能及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從幾千年前便作為戰馬馳騁的駿馬,冒著硝煙炮火,勇敢而不知疲倦地拖著馬車,奔跑在戰場上,給前線的部隊送去武器、給養,運回傷員。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隨著汽車越來越普及,作為戰馬的皮亞韋河馬越來越無用武之地。當時間來到1974年後,一個驚天消息傳出,官方宣布了純種皮亞韋河馬消失的消息。

雖然作為實體的戰馬已經失去了作用,純粹的血脈也不復存在,但幾千年來,它所蘊含的歷史精神——勇敢、迅捷,卻通過濃縮的標誌保存了下來。在皮亞韋河馬的"暮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駕駛著飛機,在皮亞韋河上空戰鬥,並連續34場戰鬥借無敗績的飛行員——弗朗西斯科,給自己的飛機左翼,紋上了一匹躍馬"紋身"。考慮到他的戰場——皮亞韋河上空,記譯君覺得,他的這個紋身絕非信手塗鴉。

弗朗西斯與他的戰鬥機及躍馬標誌

到目前為止,這位來自騎兵部隊的飛行員,給自己的飛機紋上躍馬紋身的原因依然是個謎團,但記譯君卻認為,這背後一定飽含著他對皮亞韋河馬的喜愛之情,而且這份感情產生的衝動,與幾千年前特洛伊人把外形酷似皮亞韋河馬的木馬搬運進城的衝動,有一些相似之處。見奔馬之迅捷,心生喜愛之情,興之所起,衝動已生,乃至做下外人看來奇怪之事。

一戰結束後的1923年,一位名叫恩佐·法拉利的義大利工程師,有感於弗朗西斯科的英雄事跡,便找到了他的母親(弗朗西斯科最終犧牲在了距皮亞韋河幾百米的地方),請求她允許自己把弗朗西斯科的標誌鑄在跑車上,就如同弗朗西斯科把它畫在飛機上一般。而這,就是現在法拉利的標誌。

法拉利上的躍馬標誌

現在,法拉利以及它上面的躍馬標誌,已經成了速度、勇敢、魅力和力量的代名詞,而這些,也正是皮亞韋河馬在我們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所展現出的品質的濃縮。

本文系歷史記譯中心原創,主要參考資料為《荷馬史詩》《李維羅馬史》《希波呂託斯》等,如果覺得記譯君的內容還行,能不能點擊加個關注呢!

相關焦點

  • 將羅馬人連續三次打趴下,漢尼拔靠的不僅僅是戰略?
    ▲馬背上的漢尼拔雕塑西方軍事史上,漢尼拔被譽為「西方戰略之父」,拿破崙更是將他奉為「戰神」。很多人認為漢尼拔是靠著超前於時代的戰略思想和軍事指揮,所以才能孤軍作戰10多年,逼得羅馬人不敢與他交戰。然而,漢尼拔研究專家派屈克·亨特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西方戰略之父:漢尼拔的一生》中發現,漢尼拔之所以能僅憑一群烏合之眾,接連將世界最強的羅馬軍隊打趴下,靠的不僅僅是傑出的戰略思想和軍事指揮才能,還有他對自然地形環境的充分了解和利用。
  • 透納,戰爭《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
    雖然這幅作品叫作「暴風雪:漢尼拔和他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但作品裡的軍隊並不顯眼,因為強大的暴風雪佔據了畫幅的大部分空間,連太陽也都是朦朧不清的,大氣出現猛烈振蕩。看了好一會兒,我才發現在大自然面前無力地摔倒在地的漢尼拔軍隊。他為什麼要用「漢尼拔和他的軍隊穿過阿爾卑斯山」這個作品名呢?整幅畫給人的感覺並不像是山脈,而更像是怒濤。
  • 擊敗拿破崙的男人:《惠靈頓公爵》,名畫背後的故事精彩卓絕
    可能有些小夥伴不知道,英國的國立墓地一向被認為是倫敦聖保羅大教堂,地下埋葬著許多英國歷史上的偉人們,有弗洛倫絲·南丁格爾、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1851)、亞歷山大·弗萊明等,其中墳墓最為華麗的要數霍雷肖·
  • 漢尼拔在世界古代四大名將中為何能獨樹一幟:忠誠的品質
    其他三位名將分別是公元前一世紀的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大帝、公元前三世紀古迦太基的漢尼拔、十八世紀和十九世紀之交法國的拿破崙。這四位備受推崇的歷史名將當中,各有特色:亞歷山大屬於開疆拓土的帝王、統帥,少年英主,以軍事之矛東徵西討,無往不勝,其在戰場上取得的輝煌戰績無人能及;古羅馬共和國的凱撒屬於是一手政治、一手軍事的國家獨裁者、軍事統帥,主要成就體現在:境外代表國家徵服了高盧全境(相當於現在的法國),並襲擊不列顛、遠徵埃及,國內通過軍事手段擊敗自己的政敵龐培,其得到的赫赫威名主要是來自於特殊的古羅馬共和制的歷史背景。
  • 萬國覺醒漢尼拔技能天賦介紹 漢尼拔玩法攻略
    萬國覺醒漢尼拔巴卡有什麼技能?漢尼拔巴卡值得培養嗎?下面來看看18183為小編帶來的萬國覺醒漢尼拔巴卡全面評價吧。
  • 拿破崙戰敗後,為何只是流放卻沒有被處死?說出來你別不信
    說起拿破崙大家想必都十分的熟悉,他曾經是在歐洲大陸上叱吒風雲的霸主。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軍事知識,並善於將各種軍事策略運用到實戰之中。因此,他是世界公認的「戰爭之神」,也是西方史學界公認的四大軍事家之一,其他三位分別是亞歷山大、漢尼拔和凱撒大帝。
  • 人間惡魔泰德邦迪:現實版《美國精神病人》、《漢尼拔》原型之一
    人間惡魔泰德邦迪:現實版《美國精神病人》、《漢尼拔》原型之一1前幾年有一部改編自小說《沉默的羔羊》的大熱美劇——《漢尼拔》。劇中刻畫了一個雙商(即智商和情商)極高、心思縝密的連環殺手漢尼拔。美劇《漢尼拔》劇照那麼,各位看官們,你們又知不知道,託馬斯·哈裡斯的這部小說主人公漢尼拔,其實並不是他想像出來的人物,而是有原型的呢?
  • 誰才是古代西方的軍神——亞歷山大、漢尼拔,還是凱撒?
    首先澄清一下為什麼比較的名單裡沒有拿破崙的位置——原因是他跟前面三位有2000年左右的時代差距,軍事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以及現代民族國家的誕生,促使戰略戰術的運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一起比較的話必然有失公允。在開始深入分析討論之前,我們先看看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這三位候選人在軍事上主要成就(資料來源於百度百科)。
  • 海賊王:路飛打敗大媽,布魯克是關鍵,拿破崙劍極可能是布魯克
    還有一點是因為大媽的雙角帽拿破崙,這是大媽最前的霍米茲之一,可以化身為巨劍,是大媽能力的一個來源!大媽在獲得拿破崙的時候,是48歲,因為28歲的時候,頭上的帽子還沒有換,知道48才換了。我們是否可以假設一下,大媽的拿破崙會不會就是布魯克呢?當時洛克斯海賊團解散後,每個人都開始了自己的流浪,而大媽去到布魯克的船上,也是很有可能的!她將布魯克的靈魂給吸收了,變成了頭上的拿破崙雙角帽。我們在蛋糕島上看到的是沒有裂痕的樣子,也就是說很有可能被大媽給修復了。
  • 《少年漢尼拔》到底受到了什麼刺激才使得漢尼拔變成了吃人的怪物
    哈嘍,大家好,我是本期小編,看電影是人們平時生活中消遣的一種娛樂方式,電影的分類也是很多,其中不乏一些重口味的電影,想必也有很多網友喜歡重口味的電影,感覺這種電影看起來很刺激。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重口的超級好看的電影《少年漢尼伯》。
  • 想知道食人狂魔漢尼拔的原型是誰?那你不能錯過這部美劇
    美劇《漢尼拔》(Hannibal)裡,主角威爾使用的場景還原與投射兇手心理的技巧,每每讓人讚嘆那精準無比的動機還原,在現實生活裡是否真實存在這樣有如魔法般的能力呢?他的名字或許比不上威爾·格雷厄姆或漢尼拔·萊克特那麼響亮,但他所偵破的許多連環殺手案件,都成了《漢尼拔》故事裡經典角色的靈感來源。約翰在高度戒備監獄裡訪問的第一個重刑犯埃德蒙·肯珀(Edmund Kemper),成了漢尼拔作者託馬斯·哈裡斯(Thomas Harris)筆下連環殺手漢尼拔的原型-極高智商,冷靜無比,輕視社會,為了興趣與欲望犯案。
  • 曾打敗拿破崙、終結希特勒的歐洲憲兵,高曉松:俄國尚武但不善戰
    當時歐洲人都稱沙俄為「歐洲憲兵」,看似俄國是一個很能打的民族,在戰績方面,俄國所取得的成績也很輝煌,第一次是擊敗了法國拿破崙的侵略,第二次擊敗了德國希特勒的侵略,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改變了歷史。拿破崙號稱歐洲歷史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一,與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及凱撒等人比肩,一生發動幾十場大型戰役,基本是勝多敗少,拿破崙一生最慘痛的敗仗就是在沙俄。那麼,真的是俄國人打敗了拿破崙嗎?
  • 世界上的十大軍事奇才,拿破崙僅排第四,排名第一的是位中國人
    3 漢尼拔(迦太基)漢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3年),北非古國迦太基名將,軍事家,是歐洲歷史上最偉大的四大軍事統帥之一(亞歷山大大帝為首、漢尼拔、愷撒大帝、拿破崙)。漢尼拔自小接受嚴格和艱苦的軍事鍛鍊,在軍事及外交活動上有卓越表現。如果有人問我在世界歷史上你最喜歡的將領是誰?我會毫不猶豫的說出漢尼拔這個名字。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這讓人想起那位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位於北非,跟強盛的羅馬一度勢均力敵。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挺進到義大利腹地,甚至有望攻克羅馬城,但他的遠徵並未得到國內的支持,最後難以為繼。國內輿論的短視,讓漢尼拔撤回北非本土,後又因為政敵和輿論的內外打壓,出走小亞細亞。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迦太基,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
  • 滑鐵盧之戰中,拿破崙有可能戰勝英國,並最終瓦解反法聯盟嗎
    拿破崙當時雖然擊敗了普魯士軍隊,但並沒有重創普魯士主力部隊,普魯士大軍在戰鬥結束後,保持了有秩序撤退,拿破崙知道這一點,但他當時部隊數量有限,不可能率大軍追擊普魯士軍隊,也不可能迂迴包抄,因此,他從主力中劃分出將近30000人,由格魯希元帥指揮,追擊普魯士軍。
  • 迦太基人的璀璨之星——漢尼拔
    漢尼拔的父親在伊比利亞半島開闢新基地的戰略思想很有遠見,因此漢尼拔受其父親的影響軍事戰略才能也是出類拔萃,他的父親更是讓他要一生為迦太基而戰,並且在祭壇之下發了毒誓:「一生與羅馬人為敵。」(頗有些宋代嶽飛精忠報國的氣勢),可見漢尼拔從小接手的就是要與羅馬作戰的軍事教育,也可以說他是天生的戰士。
  • 漢尼拔為了傾瀉自己的仇恨,帶著士兵爬阿爾卑斯山,結局悲慘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說漢尼拔,他這個人又怎樣的軍事作為,在大家的心中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漢尼拔他主張進行了一場戰爭,但是小編覺得他主張的這場戰爭是為了自己的仇恨。一個是來源於他父親敗給羅馬人的「恥辱」,不斷地給他灌輸對羅馬人的仇恨。
  • 漢尼拔:成績從來就不是用來記憶的,而是用來遺忘的。
    歐洲歷史上有四大軍事統帥,相比被人們熟知的亞歷山大,愷撒大帝和拿破崙,漢尼拔顯得並不那麼著名(至少在中國是這樣),但在筆者看來,相比其他三位,漢尼拔的一生更具傳奇色彩。今天,筆者帶您了解一下這位偉大軍事統帥的傳奇一生。
  • 拿破崙:短暫和平
    聯軍先是在聖哥大擊敗法軍,並在10月4日翻過潘尼克斯山。法軍在隨後的反攻中包圍了反法聯軍。 奧地利不僅沒有派軍支援和解圍被圍困得蘇沃洛夫元帥,還秘密與法軍議和,並出兵佔領了俄軍撤出後的北義大利。 沙皇保羅一世獲知消息後極度憤慨。他下令蘇沃洛夫元帥撤軍回國。
  • 海賊王:麥哲倫實力強於漢尼拔,他會甘心輔佐新監獄長漢尼拔嗎?
    雖然因為果實帶來的副作用,每天工作的時間只有4個小時左右,但經過這麼長年累月的積累,麥哲倫早就成為所有監獄員工尊敬並崇拜的對象,同時也是這個監獄裡最靠得住的人。雖然推進城監獄最終被攻陷,主要是因為強大的敵人數量過多,再加上海軍本部忙於頂上戰爭的籌備,沒辦法支援推進城,換做其他人來,恐怕也難以改變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