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朋友們好,感謝您的賞光點擊,這裡是歷史記譯中心,一個志在"記古今歷史,譯中外名篇"的號。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第一時間送達哦~
木馬計:歐洲歷史上的大騙局
說起特洛伊戰爭,想必稍微熟悉西方這段歷史(亦或是神話)的人,都知道持續十年的它,究竟是如何畫上句號的。在記錄這段歷史的《荷馬史詩》中,古希臘詩人荷馬為我們描述了一場古代的大騙局——木馬計。
特洛伊木馬
當時,在智囊奧德修斯的謀劃下,希臘聯軍製作了一個腹中中空的巨大木馬,讓幾十個希臘勇士藏身其中。之後,已經在特洛伊城外徵戰十年的希臘聯軍便假裝撤退,把這個大木馬留在海灘上。然後,在一個巧言善辯的希臘間諜的忽悠下,從十年圍城中解脫出來的特洛伊人,居然把這個藏有敵人的大木馬運回了城中。最終,當天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因藏於木馬腹中,而被特洛伊人"請進"城中的希臘勇士,便打開了特洛伊城的大門。而之前佯裝撤退的希臘聯軍,也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一舉攻陷了特洛伊城,結束了這場長達十年的戰爭。
木馬計這個騙局是如此的有名,以至於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一些妄圖通過特定的程序來控制另一臺計算機的電腦病毒,也被稱作木馬病毒。
特洛伊木馬和計算機三維渲染
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駿馬:木馬計中木馬的可能原型
可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奧德修斯和希臘聯軍的人都篤定特洛伊人會把他們的大木馬運到城中,而不是不管不顧,或者是直接毀掉呢。難道他們就那麼相信那個間諜能忽悠住特洛伊人嗎?
記譯君覺得,這其中,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果然,在希臘神話中,記譯君發現,對於當時篤信神靈的古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來說,馬是一種神聖的動物。而在《荷馬史詩》對於木馬計的記錄中,也有希臘間諜關於木馬是獻祭給希臘神話中的勝利女神雅典娜,特洛伊人如果毀掉木馬便會遭遇災難,若把木馬運回城中,便可得到神靈祝福這樣的描述。
特洛伊人把木馬運入城中
但是,記譯君依然認為,這個理由,可以避免特洛伊人毀掉木馬,但卻不足以忽悠特洛伊人冒險把木馬運回城中。而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的第二卷中,在提及特洛伊人的盟友帕夫拉戈尼亞人時,也提及了他們那奔若閃電的駿馬。當時,記譯君腦海裡靈光一閃,突然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了進一步消除特洛伊人的戒心,木馬計中的那匹巨大的馬,會不會是以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駿馬為原型來打造呢。
腦洞一開,記譯君便忍不住在這方面發力,開始搜索資料。結果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因為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駿馬,居然幾乎貫穿了歐洲3000年的歷史,從特洛伊木馬計開始,它便飽受詩人、王子、國王和皇帝的喜愛,在歐洲許多重大的歷史場合,以及記錄這些重要時刻的歷史名畫中,它的身影都赫然在列。
僥倖逃脫的帕夫拉戈尼亞人和他們的駿馬
從《荷馬史詩》中,記譯君發現,在戰鬥中,帕夫拉戈尼亞人的首領皮拉曼尼死在了斯巴達國王墨奈勞斯手中,受戰火影響,原來生活於今天土耳其境內的帕夫拉戈尼亞人,不得不開始了遷徙之路。最終,他們以及他們手中的珍貴馬種,搭乘著船隻,從黑海出發,穿過東地中海,來到了如今威尼斯的洩湖一帶。
描繪特洛伊戰爭期間戰鬥的畫作
在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殘存的著作中,記譯君也發現了可以印證這場遷徙的證明。在自己的《羅馬史》中,李維寫道:"帕夫拉戈尼亞人和一部分特洛伊人來到了亞得裡亞海最深處的海灣,進入到了大海和阿爾卑斯山之間,踏上了尤加尼安人的土地。"
之後,他們便在那裡開枝散葉,放牧駿馬。在他們的努力下,那裡出現了一些諸如帕多瓦、特雷維索和貝盧諾這樣的重要城市。而在皮亞韋河沿岸,他們更是找到了一處適合的牧馬場。最終,幾百年後,他們終於把駿馬培育成了皮亞韋河馬。
古希臘人的愛寵
在古希臘時代,皮亞韋河馬,因為其速度、耐力和俊美的外形,而得到了古希臘詩人、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的喜愛。在古希臘流傳下來的詩句中,記譯君發現了公元前7世紀的斯巴達詩人阿爾克曼寫給它們的詩。
"在我的眼中,她是如此的美麗。在潔白的羊群中,這匹精力充沛的駿馬,仿佛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當她率先衝過奧林匹克競賽的終點時,我仿佛看到了夢中的神駿,夢中的她,蹄下生風。你看到了嗎,這就是她,來自皮亞韋河畔的駿馬。"
奔騰的駿馬
歐裡庇得斯是古希臘最偉大的悲劇詩人之一,在自己的作品中,他曾多次描寫過這種神奇的動物。例如,在《希波呂託斯》中,他曾寫道:"阿耳忒彌斯啊,但願你能夠馴服皮亞韋河畔的小馬駒。"
在公元前440年的古希臘第85屆奧運會中,一個參加戰車競賽的車夫,在自己愛寵皮亞韋河馬的幫助下,從激烈的競賽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自那之後,這種駿馬更是得到了全體希臘人的喜愛。
羅馬帝國的鐵騎
到了古羅馬時期,對羅馬人來說,帕夫拉戈尼亞人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盟友。羅馬人的騎兵軍團特別喜歡接納騎著駿馬來應募的帕夫拉戈尼亞人,而在戰鬥中,英勇善戰的羅馬人,總是能恰到好處地運用他們的騎兵。據記載,公元前225年,在塔拉莫內(今義大利境內),爆發了一場慘烈血戰。在這場羅馬與凱爾特人的激戰中,四個羅馬軍團,與伊特魯裡亞人的軍隊和帕夫拉戈尼亞人騎兵組成了一支聯軍,一舉殲滅了進犯義大利的凱爾特人。
古羅馬時代的壁畫,畫上的駿馬即為皮亞韋河馬
查資料查到這裡時,記譯君不禁想起來讓漢尼拔飲恨的扎馬戰役。這場爆發於公元前202年的戰爭,是漢尼拔唯一一次的敗仗,而之前一直不敗的漢尼拔,之所以會敗給羅馬的大西庇阿,騎兵過少便是一個原因。雖然記譯君沒有找到確切的資料,以證明帕夫拉戈尼亞人騎著他們的駿馬參加了扎馬戰役,但考慮到扎馬戰役和塔拉莫內之戰相隔不久,所以記譯君認為,在大西庇阿擊敗漢尼拔的過程中,帕夫拉戈尼亞人極有可能就騎著他們那已經培育將近千年的駿馬,馳騁在戰場上,終結了漢尼拔的不敗神話。
雕塑和圖畫中的駿馬
加塔梅拉塔雕塑
上面這個雕塑出自15世紀最傑出的雕刻家多納泰羅之手,馬背上的人是威尼斯將領加塔梅拉塔。因為加塔梅拉塔這個綽號為"狡黠的貓"為國家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在他去世後,威尼斯共和國專門請來了多納泰羅為其塑像。
在參考了羅馬哲學皇帝馬可·奧勒留的塑像後,多納泰羅這個米開朗基羅的前輩,便雕塑出了上面這麼一個雕塑。據信,加塔梅拉塔胯下的戰馬,也是從特洛伊時代走來的皮亞韋河馬。就這樣,在雕刻家的筆下,這種繁衍傳承了上千年的戰馬,得到了一個永垂不朽的機會。
但是,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皮亞韋河馬更加高光的時刻來臨了。在下面這幅名畫——《跨越阿爾卑斯山聖伯納隘口的拿破崙》(記譯君更想稱之為《拿破崙躍馬阿爾卑斯》)中,拿破崙胯下的這匹白色駿馬體內,也流著皮亞韋河馬的血脈。當時,為了解除法國的危機,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崙如同兩千年前的漢尼拔一般,率軍翻越了阿爾卑斯山脈,出其不意地突然殺入義大利,最終取得了馬倫戈戰役的勝利。
後來,法國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用畫筆,記錄下了拿破崙勒馬揮手、劍指天下的氣勢,也記錄下了拿破崙胯下那匹白色駿馬躍馬高山的英姿。拿破崙躍馬阿爾卑斯
拿破崙躍馬阿爾卑斯
餘輝與標誌
一戰時期的皮亞韋河之戰,應該算是皮亞韋河馬作為戰馬的最後輝煌了。當時,面對機關槍和坦克,皮亞韋河馬無疑是脆弱到不堪一擊的,但是,在戰爭期間,它們還是如歷史上一般,力所能及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這些從幾千年前便作為戰馬馳騁的駿馬,冒著硝煙炮火,勇敢而不知疲倦地拖著馬車,奔跑在戰場上,給前線的部隊送去武器、給養,運回傷員。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武器越來越先進,隨著汽車越來越普及,作為戰馬的皮亞韋河馬越來越無用武之地。當時間來到1974年後,一個驚天消息傳出,官方宣布了純種皮亞韋河馬消失的消息。
雖然作為實體的戰馬已經失去了作用,純粹的血脈也不復存在,但幾千年來,它所蘊含的歷史精神——勇敢、迅捷,卻通過濃縮的標誌保存了下來。在皮亞韋河馬的"暮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駕駛著飛機,在皮亞韋河上空戰鬥,並連續34場戰鬥借無敗績的飛行員——弗朗西斯科,給自己的飛機左翼,紋上了一匹躍馬"紋身"。考慮到他的戰場——皮亞韋河上空,記譯君覺得,他的這個紋身絕非信手塗鴉。
弗朗西斯與他的戰鬥機及躍馬標誌
到目前為止,這位來自騎兵部隊的飛行員,給自己的飛機紋上躍馬紋身的原因依然是個謎團,但記譯君卻認為,這背後一定飽含著他對皮亞韋河馬的喜愛之情,而且這份感情產生的衝動,與幾千年前特洛伊人把外形酷似皮亞韋河馬的木馬搬運進城的衝動,有一些相似之處。見奔馬之迅捷,心生喜愛之情,興之所起,衝動已生,乃至做下外人看來奇怪之事。
一戰結束後的1923年,一位名叫恩佐·法拉利的義大利工程師,有感於弗朗西斯科的英雄事跡,便找到了他的母親(弗朗西斯科最終犧牲在了距皮亞韋河幾百米的地方),請求她允許自己把弗朗西斯科的標誌鑄在跑車上,就如同弗朗西斯科把它畫在飛機上一般。而這,就是現在法拉利的標誌。
法拉利上的躍馬標誌
現在,法拉利以及它上面的躍馬標誌,已經成了速度、勇敢、魅力和力量的代名詞,而這些,也正是皮亞韋河馬在我們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所展現出的品質的濃縮。
本文系歷史記譯中心原創,主要參考資料為《荷馬史詩》《李維羅馬史》《希波呂託斯》等,如果覺得記譯君的內容還行,能不能點擊加個關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