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三國演義中曹操為奸雄,劉備為梟雄。我看也不盡然。
曹操生性多疑,卻也被劉備演過了耳目。
曹操與劉備把酒論英雄說
「天下英雄唯孤與使君爾。」劉備誠惶誠恐,每日閉門種菜。裝作胸無大志的樣子,躲過殺身之禍。後來曹操最後悔的事情就是當時沒有殺了劉備,以至於後來成為他的勁敵。可見劉備的心機之深比曹操不相上下。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跟隨劉備三十多年,劉備臨終時候也是不放心他,還要以言語試探他的忠心。
書中這段
孔明星夜趕赴白帝城。劉備令其坐於龍榻之側。忽見馬良之弟馬謖立於側,便叫他且退,對孔明說:朕觀此人,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劉備寫畢遺詔,握住孔明之手,流淚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孔明忙說:「臣安敢不竭盡全力,盡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言出,叩頭流血。劉備喚過兒子劉水,劉理說:「朕亡之後,爾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言罷,既命二子同拜孔明。孔明說:「臣雖肝腦塗地,安能報知遇之恩也!」劉備又喚來趙雲說:「愛卿乃朕故交,早晚看護吾子。」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劉備病故於白帝城。時年六十三歲。
可見劉備臨死前對趙雲的信任還是沒有問題的。對孔明說的那句:「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後孔明惶恐,叩頭流血。孔明何等聰明之人,聽劉備這樣一說立馬表示忠心,否則將會大禍臨頭。正所謂伴君如伴虎一點也不誇張啊!
後來劉備的那句,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也得以應驗。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對馬謖委以重任,馬謖自視才高不聽副將之言剛愎自用大敗於鄧艾,幾乎全軍覆沒。以至於諸葛亮悔不聽主公遺言,揮淚斬了馬謖。
可見劉備心機之深,眼光之獨到。
三國中的猛將:一呂二趙三典四關五馬六張。呂布早亡,第二名趙雲,第四名關羽,第五名馬超,第六名張飛都被劉備收用,前六名的猛將他獨得其四。而且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劉備全都得到了。可見劉備手段有多高明。
儘管如此劉備還是沒能統一天下,最後西晉統一了三國,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啊。
按現在的話來說劉備也算是個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謀略家了。
大家認為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果真是老實誠懇嗎?
如果當初諸葛亮沒在劉備面前叩頭流血,表示忠心,劉備會不會殺掉諸葛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