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擁有很多百年老字號和新興名店,傳統和創新的名菜、名點、名小食、名風味食品不勝枚舉,飲茶、喝湯更是成為當地一種獨特的文化。
所以呀,特色的廣州小吃,不一樣的美食味道,你都吃過哪些?
艇仔粥:這是一種廣東粥品,以魚片、炸花生等多種配料加在粥中而成,原為一些水上人家用小船在荔枝灣河面經營。
艇仔粥味道爽脆軟滑,鮮甜香美,適合眾人口味。
蝦餃:這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以一層澄麵皮包著一至兩隻蝦為主餡,分量大小多以一口為限。
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現在流行的是獨蝦蝦餃。
優質美味的蝦餃一定要皮薄而軟,如果餃皮是半透明則更佳;蝦要爽口彈牙,餃內有少量汁液,全只餃要夠熱則為最佳。
蝦餃,也是廣東茶樓、酒家的傳統美點。廣東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冰,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
叉燒:這是廣東特色的肉製品,其多呈紅色,由瘦肉做成,略甜。是把醃漬後的瘦豬肉掛在特製的叉子上,放入爐內燒烤。
好的叉燒應該肉質軟嫩多汁、色澤鮮明、香味四溢。
此外,叉燒當中又以肥、瘦肉均衡為上佳,稱之為「半肥瘦」。以叉燒做的其他菜色包括有:叉燒飯、叉燒包、叉燒酥等等。
蜜汁叉燒為傳統菜餚。肉質內鹹外甜,略有蜜味,瘦肉焦香,肥肉甘化。
像極了愛情的味道的廣州糖水:港劇中最常出現的畫面就是喝糖水,看著屏幕上演員們端著一碗糖水喝得有滋有味,吃貨君好想搶過來嘗上一嘗。
和煲湯一樣,糖水無論在選材上,還是在食材搭配上,那可都是有諸多學問的。根據不同的季節,將藥材、豆類、水果等不同的食材,加入糖水中一同燉煮。
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和衍生,如今糖水的種類也早已經十分多樣了。像傳統的糖水有紅豆冰、番薯糖水,而經過不斷創新的糖水有楊枝甘露、菠蘿葡萄羹等。
當然,不能少了經典的椰子雪蛤糖水。無論是深處愛情的滋養中,還是煩躁無法入眠時,總能找到那麼一款合時宜的糖水。可以說,一碗精心煮製的糖水下肚,滋補養顏的同時,還養心安神,像極了愛情的味道!
和味牛雜:據說和味牛雜不是廣州本地人發明的,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明的。
這位師傅用牛腸、牛膀、牛肺、蘿蔔用加入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炆透了,蘿蔔又吸收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後,再剪開小塊,經過長時間的炆熬,使得這牛雜已有濃鬱的肉香與辛香料結合的美味,用小竹籤串著蘸辣椒醬吃,更帶出牛雜本身極致的美味,讓人食慾不由自主的燃起。
後人為之命名為和味牛雜。此味一出,馬上傳開了,好吃的廣州人紛紛仿效,和味牛雜由此流傳至今。
鹹煎餅:提到品嘗鹹煎餅,許多老廣州便會聯想到德昌鹹煎餅。
鹹煎餅經過油炸金黃香酥,吃起來清脆爽口不粘牙,特別松香,是廣州人首選的佐粥小點。
流沙包:這個是廣東地區傳統名點,粵式茶樓中常見的一款點心。
其口感柔韌、麥香濃鬱、營養價值很高。主要用料為胡蘿蔔、麵粉、鹹蛋黃糖、牛奶大油(可用植物油替代)、發酵粉、泡打粉。
皮蛋瘦肉粥:這是一種在廣東很常見的粥,以切成小塊的皮蛋及鹹瘦肉為配料。皮蛋瘦肉粥在香港很受歡迎,所有粥面專門店及中式酒樓都必有這種粥提供。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