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13 9:58:30 來源:中國山東網 作者:姜瑞麗 閆盛霆 魏廷寶 陶安黎
鬼谷子著書圖
鬼谷子和他的4個徒弟(陶瓷壁畫)
《蘇秦列傳》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這段話至少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鬼谷子是在齊國授徒的。後經多方考證,有跡可尋,有史可查,鬼谷子把淄川梓橦山作為隱居地最為可信。
擇徒授業梓橦山
從嚴格意義上講,梓橦山不能算作山,首先它沒有山的凌峻氣勢,也沒有山的巍峨形態,甚至從遠處看,只是一處高出平地的丘陵,默默地隱匿於都市一隅,屬於真正的「不顯山不露水」,於是「藏梓」這個村名也就自然得來了。
藏梓村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雙楊鎮。藏,乃隱居之所,梓,便是梓橦山,傳說古時山上生長大片梓樹和橦樹。藏梓村建於隋唐年間,解放前叫藏窩村。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的俗語,梓橦山的靈秀之處似乎不在於「山」,而在於「洞」。這個洞就是鬼谷洞。僅看名字,便流露著一絲撲朔神秘的氣息,又因了歷史上著名的縱橫學派創始人鬼谷子曾於此洞修身養性,講學授徒,更有八稜碑、王樵繭室、玉皇宮、黌嶺寺、儒學院、冀經書院等歷史文化遺存,而使梓橦山愈加顯得幽深而曠遠。
歷史上關於鬼谷子的傳說很多,有一些已近乎神話。比如說他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也有說他是村夫慶隆和東海龍女的兒子……然而,鬼谷子是人不是神,西漢楊雄、東漢初王充、東漢末應邵等人的著述中都有記載。在兩漢人的眼中,鬼谷子確有其人,他曾是「連六國從親」的蘇秦和「散六國之從」的張儀的老師,是戰國縱橫之術的鼻祖。他大約出生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卒於前320年後,有過一段較為豐富的社會政治鬥爭生活經歷,後來隱居起來,潛心治學,擇徒授業,教人以權謀之術。他為學生樹立的人生目標是「分人均地」,博取功名。他是先秦政治權謀術的總結者。而《史記》上的記載更接近於真實,太史公下筆必有出處,這是被許多歷史學家證明了的,而現存最早記載鬼谷子行跡的典籍便是《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這段話至少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鬼谷子是在齊國授徒的。後經多方考證,有跡可尋,有史可查,鬼谷子把梓橦山作為隱居地最為可信。
有人稱鬼谷洞是「中國最早的軍事學院」,此言非虛,不說別的,單從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這些如雷貫耳的軍事天才,皆出自其門下,便足以說明問題。
鬼谷子的名字,說法不一,有的地方叫王栩,有的地方叫王禪,在梓橦山,民間流傳鬼谷子就是「王禪老祖」。他在梓橦山作窟三丈,潛心修煉,著成了《鬼谷子》這本智慧、謀略之書,並在此地講學,傳播他的思想。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就是在梓橦山跟隨鬼谷子學術,得到鬼谷子的真傳而成名天下。孫臏是齊國的軍師,在中國歷史上曾留下「田忌賽馬」、「請師出屋」等膾炙人口的典故,並策劃了齊魏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著名戰役。他的「圍魏救趙」和「減灶之計」在中國及世界軍事史上被廣泛利用,他所著的《孫臏兵法》與孫子的《孫武兵法》統稱《孫子兵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兵書戰策。
「捭之者,料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覆反忤,必由此矣。」此刻,徜徉在鐫刻著《鬼谷子》三卷二十三篇、長達64米,入選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刻瓷影壁前,想像2000年前的鬼谷先生曾於此傳道授徒,起居飲食,不由益發感慨,愈加痴迷。
今日思來,諸多過往之事多已湮滅,而難以與名山大川比肩的梓橦山,卻始終不容歲月風塵的遮蔽。因為這是一座由歷史而生、為文化而守的山。
步雲橋上現心跡
2005年7月12日,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瓷器「鬼谷下山」,拍出了2.3億元的天價,刷新了中國瓷器及中國工藝品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鬼谷子文化已經享譽世界。套句現代用詞,鬼谷先生應該稱得上是一位「牛人」。他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他是一位奇才、全才,民間亦有傳說鬼谷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鬼谷洞門口有一副後人為其撰寫的對聯:看破紅塵望歸隱歸隱從未斷紅塵,超脫世人願得道得道未曾辭世人。
漫步梓橦山間,步步藏景點,處處有故事。就拿步雲橋來說,據說當年是一道長20米的獨木橋,去鬼谷洞的必經此橋。橋下便是深達10米的鬼谷,湍急的梓橦河洶湧奔流。當年鬼谷子就在此考驗他的弟子,由此生發的一個故事膾炙人口。
相傳,孫臏與龐涓相約來鬼谷尋鬼谷子拜師學藝,看到腐爛不堪的獨木橋,龐涓就想回頭,孫臏求師心切,冒險走了過去,剛剛走過,腐木立斷,墜入深谷。孫臏見到鬼谷子並拜了師,卻急壞了鬼谷另一頭的龐涓,他後悔不該動念,忙跪倒在地,求鬼谷子收下他這個弟子。鬼谷子道:「腐木為的是考驗你們的決心,我今只收一個徒弟,你還是請回吧!」孫臏忙跪下給龐涓求情:「我二人情同手足,肝膽相照,一路披星戴月,好不容易來到了鬼谷勝地,希望師傅收下他吧!」鬼谷子嘆口氣道:「此人心術不正,日後必會害你,難道你不在意嗎?」孫臏是個忠直之人,哪會考慮日後的事,忙說:「我二人是結拜弟兄,榮辱與共,但求師傅成全!」鬼谷子雙目微閉,口語振振:「念於孫臏的赤誠,你龐涓就先在鬼谷住下,你閉上眼過來吧!」鬼谷子用手一點,立即刮來一陣大風,把龐涓卷了過來。
多年後,一切如鬼谷子所料,龐涓任魏國大將軍後,把孫臏騙到魏國,處以腆刑剔去其膝蓋骨。
在後來的歷史上,鬼谷子的四位高徒控制左右了戰國中後期近百年的軍事走勢和政治格局。東漢的張良、唐朝的魏徵、明代的劉伯溫都是精通鬼谷子文化的學者辯士,他們利用縱橫學派的理論方法,成功左右著當時的軍事、政治走勢。
現在的步雲橋已成為梓橦山一景,來此觀光的遊客都爭相到橋上走一走,體會一下古人的心境,然而,橋已不是獨木橋,橋下也沒有深深的山谷和湍急的河流了。
鍾靈毓秀出藏梓
說到梓橦山和鬼谷子,自然還要回到藏梓村。也許是沾了鬼谷子的靈氣,也許是借了聊齋故裡的薰陶,2013年,藏梓村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在山東省,唯藏梓村獲此殊榮。這個不到兩千人的村落,秀美和諧,寧靜古樸。除了經濟發展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還被譽為氣淨、水淨、土淨的「三淨」之地,還是省級宜居村居、省級生態村、省級旅遊特色村、省級綠化示範村,市級林業示範園、淄博市核桃協會所在地、淄博市四德教育基地。鬼谷傳說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走進藏梓村,印象最深的是佔地十餘畝、可容納千餘人的鬼谷子文化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鬼谷先生的巨型塑像,一襲長袍,傲然臨風,鬚髮冉冉,仙風道骨。身後是刻有介紹鬼谷子生平的浮雕,能讓村民和遊人了解這位偉縱橫家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廣場另一側設有健身器材,供村民空休閒鍛鍊。一到傍晚,這裡更是載歌載舞,其樂融融。
藏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許魁介紹說,藏梓村始終把村莊治理、美化村民居住環境、改善村民居住條件、人居環境優化放在了突出位置來抓,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實施環境興村,不斷加快村莊規劃和建設步伐。並聘請市區規劃設計部門制定了詳細的村莊規劃,並嚴格按規划進行建設,突出仿古特色,在舊村址上規劃建設仿古式建築,與風景區相得益彰,形成了具有濃鬱文化氛圍的旅遊度假村。
今天的藏梓村,早已實現了街淨燈亮、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夢想,成為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全區愛誠孝仁「四德」工程活動開展以來,藏梓村依託王樵「千裡尋親」的濃厚文化底蘊,在村民中深入開展「四德工程」。走在村中,處處可見「四德工程」建設公益廣告、宣傳標語及圖文雕塑。在景區主道路兩側、孝子祠、蟠龍門還專門製作了二十四孝和現代孝德典範形象,來此觀光的遊客,既領略了景區風光,還潛移默化地得到中國孝文化的教育和啟迪。
7月4日,梓橦山燈會消夏文化節拉開帷幕,給習慣元宵賞燈的淄博人帶來了意外驚喜,也給炎炎夏日帶來一道清涼的文化大餐。與其他燈會不同的是,梓橦山燈會除了人們喜聞樂見的「仿真恐龍」、「功夫熊貓」、「大象滑滑梯」、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