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生平已不可考,只能大概說是春秋戰國時人,史書中對他的記載只是隻言片語,民間傳說中他被稱為「王禪老祖」、又傳說他叫王詡,關於他的神奇傳說眾說紛紜,卻又都是小說家言,不足為信。後世縱橫家學者曾根據他的言論編成《鬼谷子》一書,然而真實性有待商榷,可能是集結了一批學者智慧的著作,只是假託其名。鬼谷子出生在戰國中期,是隱居在天地間著書立說的高人,遊說學說和縱橫理論的創始人,因其高徒張儀和蘇秦的事跡而名揚天下的人;是被道家所尊崇的真人;是被五行學、算命學崇拜的鼻祖;是被兵家尊崇的謀略家;是歷代爭論最大的思想家。
由於鬼谷子自認為是「天地之使」,「世無治時,深隱而待時」,所以鬼谷子是二千多年來最為神秘的人。因此,正史中,鬼谷子沒有任何詳細資料記錄;野史中,只有很少的相關記錄,但不可信;而民間傳說中,卻留下了鬼谷子詳盡的、豐富的、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
相傳,鬼谷子的師傅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谷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九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蕩蕩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可又如何睡得著,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捲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捲起,捲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將起來,點著松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谷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一時興致倍增,一口氣讀將下去,從頭至尾背之成誦。原來上面錄著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捭闔、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戰國時期是鬼谷門的鼎盛時期,門人遍天下,七國朝廷無不趨之若鶩。鬼谷子憑著自己的本事,在各國開始嶄露頭角,不過有很多人不服氣甚至嫉妒他的才能,覺得他的存在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並遭到奸人設計陷害他。鬼谷子剛出入不久,就遇到了人心險惡,各處逃亡。鬼谷子逃跑後,孫臏龐涓兩個人就去拜師學藝,鬼谷子覺得他們靈根聰慧,是個好苗子,可以幫助他完成的他的志願,所以收了他們做門下弟子。
等到孫臏龐涓學有所成之後,他們卻各為其主,龐涓反倒成了陰險狡詐之人,孫臏也不幸落入圈套,鬼谷子不得已只好親自出山救出孫臏。同樣他的立志又變成了一場空。
鬼谷子不甘心,他不停的吸取教訓,不斷的收下有志青年。希望通過他們的手來以政治的手段去救治世俗,但是人心的欲望是強大的,沒有一個人面對欲望而無動於衷,導致了一而再二三的失敗。
直到最後,鬼谷子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反倒還促成了諸多不好的現象。不過他卻也看清了,決定不再去統一天下,開始隱居。到各地去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教學。還把自己平生所學傳授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