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孫臏龐涓的老師,是傳說中的聖人,他就是鬼谷子

2021-01-12 綠蘿觀書

鬼谷子,生平已不可考,只能大概說是春秋戰國時人,史書中對他的記載只是隻言片語,民間傳說中他被稱為「王禪老祖」、又傳說他叫王詡,關於他的神奇傳說眾說紛紜,卻又都是小說家言,不足為信。後世縱橫家學者曾根據他的言論編成《鬼谷子》一書,然而真實性有待商榷,可能是集結了一批學者智慧的著作,只是假託其名。鬼谷子出生在戰國中期,是隱居在天地間著書立說的高人,遊說學說和縱橫理論的創始人,因其高徒張儀和蘇秦的事跡而名揚天下的人;是被道家所尊崇的真人;是被五行學、算命學崇拜的鼻祖;是被兵家尊崇的謀略家;是歷代爭論最大的思想家。

由於鬼谷子自認為是「天地之使」,「世無治時,深隱而待時」,所以鬼谷子是二千多年來最為神秘的人。因此,正史中,鬼谷子沒有任何詳細資料記錄;野史中,只有很少的相關記錄,但不可信;而民間傳說中,卻留下了鬼谷子詳盡的、豐富的、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

相傳,鬼谷子的師傅升仙而去時,曾留下一卷竹簡,簡上書「天書」二字。打開看時,從頭至尾竟無一字,鬼谷子一時心中納悶。與師父相依為命九年時光,感情日篤,今天師父突然離去,一時覺得無著無落,心中空空蕩蕩的,無心茶飯,鑽進自己的洞室倒頭便睡。可又如何睡得著,輾轉反側,老是想著那捲無字天書竹簡,直折騰到黑,那竹簡仍在眼前鋪開捲起,捲起鋪開,百思不得其解。索性爬將起來,點著松明火把,借著燈光一看,嚇得他跳了起來,竹簡上竟閃出道道金光,一行行蝌蚪文閃閃發光,鬼谷子嘆道:「莫非這就是世傳『金書」』。一時興致倍增,一口氣讀將下去,從頭至尾背之成誦。原來上面錄著一部縱橫家書,盡講些捭闔、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戰國時期是鬼谷門的鼎盛時期,門人遍天下,七國朝廷無不趨之若鶩。鬼谷子憑著自己的本事,在各國開始嶄露頭角,不過有很多人不服氣甚至嫉妒他的才能,覺得他的存在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並遭到奸人設計陷害他。鬼谷子剛出入不久,就遇到了人心險惡,各處逃亡。鬼谷子逃跑後,孫臏龐涓兩個人就去拜師學藝,鬼谷子覺得他們靈根聰慧,是個好苗子,可以幫助他完成的他的志願,所以收了他們做門下弟子。

等到孫臏龐涓學有所成之後,他們卻各為其主,龐涓反倒成了陰險狡詐之人,孫臏也不幸落入圈套,鬼谷子不得已只好親自出山救出孫臏。同樣他的立志又變成了一場空。

鬼谷子不甘心,他不停的吸取教訓,不斷的收下有志青年。希望通過他們的手來以政治的手段去救治世俗,但是人心的欲望是強大的,沒有一個人面對欲望而無動於衷,導致了一而再二三的失敗。

直到最後,鬼谷子都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反倒還促成了諸多不好的現象。不過他卻也看清了,決定不再去統一天下,開始隱居。到各地去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教學。還把自己平生所學傳授世人。

相關焦點

  • 鬼谷子八字箴言「遇羊而榮,遇馬而瘁」,預見了龐涓的一生
    譬如家喻戶曉的諸葛亮,便是劉備打下江山功不可沒的一大謀臣,而他在《三國演義》中的神算形象在小說的誇張渲染下近乎妖魔化,並不真實。可在戰國時期,確有一位堪稱有「通天之智」謀略家,極具神秘色彩,被譽為千古奇人。此人便是鬼谷子。他的曠世奇才人不能及,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
  • 孫臏和龐涓,本是同窗好友,師承鬼谷子門下,為何工作後水火不容
    最大的問題就是孫臏畢業以後,居然沒志氣地去投靠龐涓,這事情就搞大發了。上學的時候沒有利益糾紛,可畢業了以後,大家都是靠本事吃飯。就這麼大一口鍋,你來了,他自然吃的就少了,這是龐涓不想看到的。一、孫臏若真是天縱奇才,就不該投靠龐涓。這道理孫臏似乎並不明白,他在鬼谷子那兒我看也沒學什麼本事。
  • 作為鬼谷子的得意門生,孫臏龐涓都是人傑,為何沒有一個善終?
    據說,鬼谷子收徒弟極為嚴格,現在留給後人知道的只有四個,分別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四個人。這四個人幾乎都憑藉自己的能力改變了戰國歷史走向。這兩對師兄弟,孫臏和龐涓是一個時期的人,蘇秦和張儀差不多一個時期,前者是學的兵法,後者學的是奇謀,比起在戰場上捉對廝殺的孫臏、龐涓,後者的影響力更大,他們當時能夠憑藉一張嘴,攪動戰國局勢,使得當時的王公貴族都俯首聽命。先說龐涓和孫臏。
  • 鬼谷子的三字錦囊講了什麼?竟能讓孫臏成功躲過了一劫
    雖然龐涓陷害孫臏成功後,但是卻沒有能徹底消滅孫臏的意志,而孫臏卻依靠著您下山前老師給的錦囊妙計,成功的逃離了危險並設計打敗了龐涓。鬼谷子想要避免同門相殘。鬼谷子其實已經提前預想到孫臏和龐涓之間會有一段糾葛,所以鬼谷子就先行讓龐涓便下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業,然後將孫臏留在自己身邊,想著讓他們前後的事業步伐不一致可以減輕他們未來可能碰撞出來的摩擦,鬼谷子也想著讓同門師兄弟相互不對付的狀況能儘可能地避免,畢竟兩個人都是自己的徒弟,卻讓鬼谷子萬萬沒想到的是歷史還是照舊往著他幻想過的壞處走。
  • 龐涓在孫臏臉上刺字、剔去膝蓋骨、斷其雙足,孫臏是怎麼復仇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十分神秘的人物名叫王詡,即我們所熟知的鬼谷子,他被後世譽為「謀聖」,他深諳兵法,精通韜略,卻常入山靜修不問世事。可是他培養的弟子個個都是都是各國的棟梁之才,比如說蘇秦、張儀、李牧、商鞅、白起、孫臏、龐涓等等,不過鬼谷子縱有天徹地的智慧,卻也難掩人性中的險惡。
  • 孫臏拿龐涓當親人,龐涓卻傷他最深,熟人之間的傷害突顯人性陰暗
    古今人性都是相通的,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就是一起典型的熟人互害的故事。同門師兄孫臏與龐涓同時跟隨鬼谷子學習兵法,二人作為同門師兄,關係親密,還結為兄弟,情同手足,每天形影不離,無話不說。
  • 鬼谷子的傳說
    他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謀略家,兵家,是縱橫家的鼻祖,姓名王詡,因為隱居在清溪只鬼谷,故自稱為鬼谷先生,他的徒弟有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這個人在老子之後是比較神奇的人物,有神通,有智慧,還活的年頭多。
  • 孫臏被師弟龐涓砍了雙腿,施以黥刑後,到底是怎麼報復的?
    年少時兩人都跟隨鬼谷子學習,孫臏是師兄,龐涓是師弟。後來,兩人年紀漸長,龐涓最先耐不住寂寞,打算出山做事。龐涓這個人,雖然後來表現的很惡劣,但必須承認,本事是真的強。下山之後,龐涓去了魏國。龐涓之所以選擇魏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時的魏國,是戰國七雄當中,最強大的一個。而當時秦國、齊國、楚國等幾個國家,其實都不如魏國強大。
  • 弟子學成下山,鬼谷子贈其八個字,準確預言到他悲慘的結局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很多高人,其中最為高深莫測的就是鬼谷子老先生,他還被後世之人稱為「謀聖」。鬼谷子神就神在他自己沒出過鬼谷,但帶出的弟子個個都是各國拔尖的謀士,影響著天下局勢的變動。如果換做我們一生在山窩窩裡待著,我們也就是個砍柴淡水的普通人。
  • 鬼谷子究竟活了多少歲?一個迷霧重重的聖人
    鬼谷子,姓王,名詡,也有說是叫王禪。 戰國時代著名人物。因隱居在雲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2000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名家尊他為師祖,道教尊其為王禪老祖……總之,鬼谷子學問通天徹地,通曉宇宙奇妙,無所不精無所不會。其實鬼谷子本人的事跡歷史上鮮有記載。人們主要是通過他的學生間接了解到他的。真的可以說是謎一樣的存在。
  • 探尋淄川梓橦山 鬼谷子隱居授徒之地
    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也有說他是村夫慶隆和東海龍女的兒子……然而,鬼谷子是人不是神,西漢楊雄、東漢初王充、東漢末應邵等人的著述中都有記載。在兩漢人的眼中,鬼谷子確有其人,他曾是「連六國從親」的蘇秦和「散六國之從」的張儀的老師,是戰國縱橫之術的鼻祖。他大約出生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卒於前320年後,有過一段較為豐富的社會政治鬥爭生活經歷,後來隱居起來,潛心治學,擇徒授業,教人以權謀之術。
  • 鬼谷子的弟子尉繚的傳說
    尉繚是鬼谷子老師的弟子,和孫臏及龐涓等一起學習兵法,深得老師的喜愛。尉繚生活在爭掠相殺的戰國時代,從小目睹戰亂帶給窮苦百姓的災難,希望天下太平。但當時戰國的狀況只能用戰爭來解決戰亂,尉繚就專心於兵法的學習,後來就求學於鬼谷子老師門下,潛心攻讀。和尉繚一起學習兵法的還有孫臏和龐涓等人,龐涓注重攻城掠地的局部戰術,尉繚和孫臏更注重於全局的戰略學習。在平時學習演練中,龐涓和孫臏勝出較多,尉繚卻不以然,認為統一各國的戰略方是要略。尉繚的學習兵法的思想得到了鬼谷子老師的肯定。
  • 龐涓迫害孫臏剜其膝蓋骨,臉上刻刺青,看看孫臏是如何對其復仇的
    孫臏龐涓都師出鬼谷子,龐涓因嫉妒孫臏,在得勢後報復孫臏,在其臉上刺字並挖了其膝蓋骨,孫臏也成了廢人,那麼後來,孫臏又是怎樣回報龐涓的呢?對於孫臏受到的折磨,曾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認為他被剜去膝蓋骨,孫臏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臏"字,時刻銘記斷骨之仇;另一種說法是認為,孫臏被斷兩足,意思就是孫臏被砍去了雙腳。
  • 孫臏巧用36計中第2計,避實就虛擒獲龐涓,一舉名揚天下
    導語:三十六計中的第二計名叫圍魏救趙,講述的是公元前353年發生在齊、魏兩國之間的一場精彩戰爭——桂陵之戰,這場戰爭中的齊國軍師孫臏以一招避實就虛的戰略手段,一舉擒獲魏國主將龐涓,也使該戰名揚天下。但是嫌棄歸嫌棄,他也不能真的眼睜睜看著魏國佔領趙國壯大自己的實力,那對齊國來說絕對不是好事,於是齊威王開始動真格的了,他不僅把大將田忌派了過去,還把和龐涓有仇的孫臏封為了此次出徵的軍師。
  • 歷史上最失敗的著名老師——鬼谷子
    看到標題,有的人就問了,鬼谷子不是算命挺準的嘛,沒聽說他是什麼著名的老師啊。其實,這也是鬼谷子最失敗的地方。大傢伙兒都知道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象大家所熟知的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等等。鬼谷子的學生就不同了。他教出的許多學生許多是當時大國國君的座上賓,肱骨之臣,出將入相,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那位說了,說得這麼熱鬧,他的學生都有誰?那可太多了。象我們所熟知的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商鞅等。
  • 鬼谷子精通治國之術,不論是誰一統全國,戰國的勝利者都是他
    ,因為當時鬼谷子培養了很多厲害的學生,不管是李斯還是孫臏他們,都對每一代君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所以學生很多,而且學生也特別厲害,這就代表著老師也非常厲害,學生輔佐的君王獲得了成功,就意味著老師的教育是成功的,所以不管當時鬼谷子的哪個學生扶走的地方取得了,最終的成功背後一定有鬼谷子的勝利元素。
  • 龐涓殘害師兄孫臏,挖其髕骨臉上刻字,而孫臏復仇方式有多狠毒?
    除了孔孟,老莊這樣的思想家,政治家外,最令人稱奇的就是那一大批軍事家,就比如孫武,被譽為東方兵學的鼻祖,也是我國歷史上的兵聖,其所著的《孫子兵法》堪稱兵學聖典,對於中國乃至世界都有很深的影響,在後世的戰爭中也多次運用其中的道理。而今天咱們談一談他的後人孫臏,一個不差於祖先孫武的軍事家。
  • 前言:《鬼谷子》——中華智慧謀略的寶庫
    他就是本文的主角:鬼谷子。除了大智慧,他給人的感覺可能更多是神秘莫測、高深莫測。鬼谷子,傳說原名叫王詡[xǔ],還有版本叫王禪、王利、王通,道號玄微子,被後人尊稱為鬼谷先生、王禪老祖,尤其是王禪老祖這個叫法在民間故事、各種演繹中比較常見。
  • 本是赤子之心相待,卻敗功名利祿之禍,龐涓為何此陷害孫臏
    在榮華富貴面對,有些情意自然就顯得微不足道,孫臏龐涓之間的同窗之情也是如此。孫臏出生在阿、鄄之間,是孫武后人,他早年在鬼谷子處拜師,學兵法謀略,想要在這亂世匡扶天下。當時和他師兄龐涓還相談甚歡,二人兮兮相惜,之後龐涓出師到了當時國力強盛的魏國為官,他師出名門又頗有才幹,自然得魏王賞識。
  • 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的傳奇故事!來聽聽老祖宗的智慧!
    《鬼谷子》一書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經典《道藏》中。民間亦有傳說鬼谷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在道教中鬼谷子尊號為玄都仙長。秦始皇在位時,西域的大宛國有很多含冤而死的人橫臥在野外道旁。有一種鳥銜來了一種草,蓋在死人臉上,死人就復活了。官府把這事報告給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人帶著那種草去請教鬼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