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製藥公司Momenta被強生以65億美元收購 股價飆升69%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美東時間19日,美國醫藥企業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宣布以約65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生物技術公司Momenta。受消息刺激,Momenta 股價周三飆升多達69%。
-
強生65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科技公司;吉利德、百時美施貴寶中國高管...
5、美國控告以色列仿製藥巨頭Teva 6、血液製品巨頭CSL發布財報 醫藥企業動態 該交易預計將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在此之前,Momenta將繼續作為獨立的公司運營。此次收購擴大了強生旗下子公司楊森製藥(Janssen)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領導地位,並為強生提供了持續增長的主要催化劑。 澳大利亞最大的生物製藥公司CSL與阿斯利康就疫苗生產進行磋商。
-
強生40億元推兩大創新項目落地 涉楊森製藥與強生醫療
近日,強生(Johnson & Johnson)在北京舉行「強生中國創新引擎啟動」發布會。會上,強生全球執行委員會與中國管理管理團隊,共同宣布成立強生中國創新引擎,以創新推動強生在中國的高速發展。這也是強生全球執行委員會首次亮相中國。
-
列印「自己」:3D列印「照亮」器官移植的未來
有興趣的人只要支付一小筆費用,上傳一張自己的照片,你就可以3D列印出自己的頭像玩偶。密西根大學的醫療團隊在此之前曾經處理過類似的病例。研究人員首先用CT掃描了男嬰的胸腔部位,然後製作出需要修復的氣管的三維圖像模型。基於這個模型,研究人員設計並列印出了一塊小夾板。這塊夾板是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製作而成的小軟管,用來加固男嬰脆弱的氣管,同時保持氣管暢通。
-
國際生物製造協會重磅發布《生物3D列印路線圖》
如下為文章首頁截圖:3D生物列印技術的出現為臨床醫學提供了嶄新的3D空間和無限可能,3D生物列印技術同時滿足了個體化、安全性以及經濟性三大原則。結合計算機技術,基於術前CT 三維重建、核磁共振等多種醫療手段,3D生物列印技術將在醫療產業大展宏圖。
-
醫藥行業一周要聞 | 羅氏、強生、雅培發布財報;艾爾建股東通過...
波士頓科學、美敦力、GE醫療、飛利浦、富士膠片、BD、強生、拜耳、羅氏、艾伯維、禮來、雅培、衛材、聯合健康、勃林格殷格翰、德國默克、復宏漢霖、康熙諾、諾誠健華、湯臣倍健、藥明生物、泰格醫藥等公司一周要聞回顧。
-
人類器官移植簡史:從「三線縫合」法到3D生物列印
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可以將移植器官定向修飾。2002年,研究人員克隆出了第一隻無α-gal的小豬;哈佛大學的一個團隊已經成功製造出了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全失活的豬……許多研究機構和醫藥公司已經在這個領域投入了大量資金,也聚集起了一大批專家推進這一領域的研究,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異種移植的進展。
-
3D列印成未來醫療趨勢,「博恩生物」研發出可生長發育的人造骨
36氪對2019年的醫療市場做了年中復盤,今年骨科融資數為9筆,獲融資的均為骨科植入物。預計到2022年,骨科植入物的市場規模將高達290億元。 「博恩生物」正是骨科行業中的一家高技術壁壘的企業,該公司擅長做3D列印的人造骨。與其他競品不同的是,博恩生物正在滿足「讓人造骨活起來」的暢想,正在研發可以「生長發育」、可以誘導細胞攀爬的人造骨。
-
從全球主要3D列印企業營收看行業是否賺錢
3D Systems來自美國,是全球3D列印行業中的3D列印設備、3D掃描設備、服務、材料提供商和領先者,能夠提供基於 SLA、SLS、DM、MJP、CJP、FTI、PJP技術在內的各種類型桌面及工業 3d印表機,同時提供相應的材料及軟體服務。提供「從設計到製造」全套解決方案,包括3D印表機、列印材料和雲計算按需定製部件;其強大的數位化流程真正把創意帶入生活,可選材料包括塑料、金屬、陶瓷和食品等。
-
科學家正研究3D列印微型人體器官,用於測試新冠病毒藥物
科學家正研究3D列印微型人體器官,用於測試新冠病毒藥物 站長之家(ChinaZ.com) 7月28日 消息:不管是研究治療新冠肺炎還是其它疾病的方法
-
強生、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武田等巨頭紛紛加注在華投資|跨國藥企...
強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的楊森製藥公司,與強生創新JLABS上海的一家專注人工智慧藥物發現的入駐企業Insilico Medicine建立合作關係。強生中國肺癌中心通過其附屬的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與點內(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研究合作。強生醫療(上海)有限公司與泰康在線保險有限公司(Tk.cn)籤署協議,攜手開發一款創新運動損傷保險產品。
-
微評丨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天府健談、強生、再生元、信達生物、凱萊英
在大量資本簇擁及政策扶持下的今天,全球的生物醫藥技術正在不斷突破。近些年,無論是老牌藥企由仿到創,生而創新的小型研發企業專注特定細分治療領域,還是開放型創新藥企參與國際合作,都在推動著一個又一個的創新藥誕生。
-
蘭州新區現3D列印「骨骼器官」 直觀解疑破醫療服務窘境
圖為呂願圓展示該公司3D列印的骨骼模型。 魏建軍 攝中新網蘭州8月18日電 (記者 魏建軍)「把需要做手術的部位平面醫學影像圖,變成3D列印的實物模型,不僅讓醫生為患者講解得更明白,患者自身也會減少因不了解產生的誤會。」
-
盤點國際製藥巨頭研發投入 羅氏去年投入123億美元登頂全球
2019年FDA共批准48個新藥,其中包括其中包括強生原始研發的成人抗治療性抑鬱症聯合藥物艾氯胺酮(Spravato)和賽諾根製藥(Seragon Pharmaceuticals)原始研發的列腺癌藥物ARN-509(被強生以10億美元收購後命名為「Erleada」)在這一年獲批上市,而在2014年將賽諾根公司收入麾下的羅氏(Roche)旗下的PD-L1抑制劑Tecentriq
-
全球製藥巨頭,超2500億天價收購!只為一款孤兒藥?
英國當地時間12月12日,製藥巨頭阿斯利康宣布,已同意以3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50億元)的現金和股票收購美國藥廠Alexion(譯:亞力兄)。
-
醫療影響力排行榜:強生、百時美施貴寶、百濟神州、拜耳、康泰
在企業動態方面,強生與美國政府達成10億美元新冠疫苗供應協議;百時美施貴寶、百濟神州、拜耳、凱萊英發布半年報;康泰生物與阿斯利康達成新冠疫苗授權合作;復星醫藥mRNA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開展;Teladoc Health與慢病數位化管理企業Livongo達成協議,出資185億美元收購後者;全球私募巨頭黑石集團以47億美元收購基因族譜網站Ancestry.com。
-
深耕中國市場幾十載,這家跨國醫藥巨頭正為儘快推出新冠疫苗而努力...
全球目前有20多家公司、數十款正在研發中的新冠疫苗,其中,跨國藥企巨頭「強生」(Johnson and Johnson)早在疫情初期就著手新冠疫苗的研發工作。強生表示,將首先向醫院的醫生護士等高風險的醫護工作者提供疫苗,包括美國以外的國家。百年強生再一次踐行自己的信條:「關注世界上所有的醫生、護士。」
-
強生宣布成功篩選出新冠肺炎主要候選疫苗 計劃9月進行人體測試
來源:金融界網站「與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開展裡程碑合作,承諾向全球提供十億劑疫苗以緊急遏制疫情」 強生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BARDA)共同投入超10億美元用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公司預計最遲有望於
-
好消息:24家藥企加入抗病毒研發後,中國製藥取得三大突破!
時下,加速研發出處理公共衛生危機的疫苗已成為全球重中之重的事情之一,當前全球各大相關病毒研究機構、醫療機構和藥企無疑成為此次抗病毒藥物研發的中堅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2日,包括廣生堂、康泰生物等藥企在內,我國國內至少已有24家藥企或機構加入了疫苗研發的工作。
-
醫療器械、器官模型……3D列印會有多少可能?
醫療器械、器官模型、可植入人體的仿生組織……3D列印擅長塑造各種細節的優勢剛好滿足了醫學領域對各類模具的高標準需求。山西增材製造研究院院長宮濤表示,人工用鋼鐵、石膏等材質製造模具,產品在大規模生產前,還要多次打樣和修改。而3D印表機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能較精準地塑造複雜精細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