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成長計劃2》夷陵之戰怎麼打 夷陵之戰打法攻略

2020-12-16 九遊

皇帝成長計劃2是一款模擬養成類休閒娛樂遊戲。並且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困境 首先是困境 如圖...

皇帝成長計劃2是一款模擬養成類休閒娛樂遊戲。並且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那麼遊戲中夷陵之戰應該怎麼打?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夷陵之戰打法講解。

 

困境

首先是困境

如圖,分別講解困境中的限制

天星暗淡、君臣離心、守舊派、生民疲敞、幼少擔任、朝局掣肘、人心不穩這些可以先無視

談談剩下的(忽視的後面統一解析)

1、強敵環伺:蜀漢已喪心病狂

如圖所示

因為蜀漢敵意值過高,一回合丟三城也是正常的事情(還有曹丕)有兩種方法解決,1.驅虎吞狼2.sl

對了,還有退出遊戲

2、蜀中刺客:趁你病要你...

這個單獨拎出來說是因為測試時有一次過於集中精力於驅虎吞狼的效果導致諸葛瑾over。

不過細心的小夥伴沒事多往太醫那走走,問題不大,不會那麼湊巧病死諸葛瑾陸遜的(滑稽)

3、兵鋒正盛:我打你,你敢(能) 還手嗎?

這次挑戰模式的劉備皮糙肉厚戰力驚人,連驅虎效果下其他勢力都難打的動,不過別怕,萬事不離sl,百變不如火燒。該錘他還是得錘,重點:天命黃天當立、策卡火燒連營

4、財昂重金: 劉跑跑:我蜀漢就是物產豐盛,我蜀人就是財大氣粗(滑稽保命)

此困境只需要注意一點,丞相初始一定要低野,切記!

5、勢如破竹:劉跑跑一改之前的慫,深入東吳三百餘裡,為蜀軍選了一座好墳!

困境硬性限制,一年二月到一年臘月期間,每回合固定送蜀兩城,且如果期間被蜀攻下城池不算在內,也就是說不sl你可能在第一年結束就滅國了(滑稽保命)

6、威勢衰弱:想要做到君臣同心沒有皇威怎麼行?

傷害還是挺重要的,抄家的同時加上彈壓,500皇威豈不是隨隨便便嗎?劉跑跑的抄家和正常抄家有所不同,後面會說到,這裡說一下搞到把柄只依法處理可抄家的,不可抄家直接銷毀警告即可。

7、分久必合:挑戰模式限制在10年內按任務順序依次完成挑戰任務

細節講解(僅限挑戰模式)

1、貿易:貿易時劉跑跑單獨貿易,且放在正月(前期抄家人數把柄都不夠會出現空洞期國庫不夠),因為困境的「加成」我們是不缺高野貿易人才的,除了劉跑跑剩下勢力兩兩貿易即可。(劉跑跑的貿易額現在應該在450w上下)

2、開局徵兵徵工匠:根據自己的玩法需要,因為困境限制,需要早做決斷徵多少兵,或需要多少工匠來保障自己的出兵期自行判斷,我提供的標準是暴力流需150士兵30w工匠需要不斷補充,機動流需要120w士兵且需要不斷補充,速過流需要80w士兵且不需要補充,至於國庫不用擔心且看下面的抄家

3、抄家:這次挑戰模式的抄家和常規抄家所有不同,東吳因城池丟失過快導致會有大量的賦閒回歸母都,他們,是財富的象徵,他們,是國家存亡的關鍵,他們,是東吳的英雄。開局收滿隨從瘋狂調查,不用sl,一回合出個十幾個把柄都是小場面,得到把柄後進行篩選,可以抄家的罪行直接抄家關進天牢稍後再說,不可抄家的銷毀警告隨機拿錢拿寶即可,如果是暴力流機動流缺錢可拿錢,如果是速過流缺寶拿寶,不用刻意sl,放回去後能重複抄,拿錢放走的再次抓到關入天牢依然有用。緊接著是關入天牢的,他們才是最重要的,刷寶、刷把柄的重要渠道,隨便試驗了一下,在第一年10月問斬的時候關入天牢的大概有3-4頁,差不多一回合十幾個把柄,還缺錢麼,還缺寶麼,還需要sl麼,不需要。這就是開局免稅的原因,抄家月收入200-300w,多了不抄,盟軍討伐也用不完且足夠堅持到出兵期(4-5年出兵的也可以考慮養臣子抄)

附送抄家的計算公式

抄家金額=10 x 仕齡 x (100-道德) ²

4、親密提升:珍寶可通過五行、每年敵方勢力納貢、武林、黑商、小偷阿飛、飛賊臥底、優秀性格臣子親密60後每回合贈送、東廠把柄銷毀警告、雲湖渡購買等等。也可通過沒用的回合與其睡覺浪費不如養心殿召見(記得把陸遜和諸葛瑾放在中和諧央位置)

5、常規性:開局中和諧央的丞相、工部是最重要的其次禮部、兵部、戶部(帶州牧兵部就只需要看智慧即可)將軍的話一年五月釣魚自行選擇==,這次挑戰模式算比較友好的沒有降屬性

6、驅虎的使用:驅虎策卡有時會有失效也就是討伐不是百分百進攻的,這是卡牌本身的效果,解決方法:清晨存兩個存檔,然後常規操作下朝後保存在存檔A,然後睡一天看一下第二天是否進攻了,進攻了則回到存檔A繼續操作,若沒進攻則回到存到B重複上朝下朝的操作即可

7、如果能有幸把蜀漢打成下圖這樣,那麼滅的不要太容易,分兵群毆的節奏

8、皇威:皇威的提升能破解困境的威勢衰弱,還記得第一年秋後問斬後,哪些無處可去的隨從麼,全部拉去彈壓,兩三個回合即可,彈壓失敗一次8皇威

9、劉跑跑的城池知府幾乎都是名臣噢,有興趣帶相關天命可以在挑戰模式中happy起來(你們懂的,如魚得水,不讓選諸葛丞相,可以選荀令君嘛,嘿嘿嘿……)

相關焦點

  • 《皇帝成長計劃2》夷陵之戰怎麼玩 夷陵之戰玩法技巧教學
    導 讀 皇帝成長計劃2是一款模擬養成類休閒娛樂遊戲。並且是《皇帝成長計劃》的續作。
  • 如果諸葛亮率兵攻打東吳,夷陵之戰還會慘敗嗎?
    開篇名義,如果諸葛亮作為統軍主帥,夷陵之戰肯定不會招致慘敗,因為諸葛亮在軍事謀略和臨陣謹慎的程度上,都要遠遠高於劉備。夷陵之戰,劉備在用兵上,有點飄了,剛結束漢中之戰,氣勢如虹,在排兵布陣上失誤累累,被當時稱為「不知兵」!
  • 《三國志11》夷陵之戰隱藏劇情你觸發過嗎?
    三國歷史中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無一不是接近百萬人的超大規模戰爭,而對於喜愛《三國演義》的三國愛好者而言,夷陵之戰更是最具意義的戰役,畢竟在「擁劉反曹」為中心思想的這本名著中,其它兩場戰役的最大勢力都是曹軍,只有夷陵之戰是由劉備獨自發起的最大戰役
  • 劉備夷陵之戰慘敗,曹丕為何不趁機不攻打蜀國?
    公元211年劉備傾盡全國之力發動夷陵之戰,目的想要奪取荊州並為關羽報仇。孫權恐懼劉備的兵鋒,願意和劉備割地求和,結果遭到劉備拒絕,隨即孫權啟用陸遜為大都督統率荊州各部抵禦劉備。陸遜誘敵深入一步步把劉備引到夷陵,最終在夷陵地區火燒連營,蜀軍全軍覆沒,劉備也於2年後鬱鬱而終。
  • 夷陵之戰吳蜀兩軍的部署和經過
    夷陵之戰陸遜反攻示意圖公元222年七月,劉備為關羽報仇,率兵五六萬東伐孫吳,劉備軍進至猇亭,設立大本營,前部則到達夷道。孫吳降臨陸遜面對強敵堅守不出,孫,劉雙方在猇亭相持達六七個月。夷陵之戰吳軍的戰役部署要圖孫權敗盟襲取荊州,關羽被殺,對劉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使《隆中對》中所擬定的兩路分兵,北取中原的戰略計劃遭到破產。劉備決心用武力奪回荊州。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漢國,史稱蜀漢。六月,劉備將出兵東徵孫權,命車騎將軍張飛率軍萬人自閬中會師江州。
  • 夷陵之戰中蜀國只損失了五萬精銳,為何後期卻一蹶不振?
    一、夷陵之戰的失敗直接決定了後續諸葛亮北伐的無力 夷陵之戰,由於劉備一意孤行,動用了蜀國的大部分兵力,導致蜀國國內空虛,且在戰爭過程中,劉備犯的致命性錯誤
  • 《三國隨筆》:夷陵之戰
    在以往,劉備善於表演作秀,收買人心,可以說他玩這套把戲在三國歷史上是玩的爐火純青的一位,但是劉備能混到今天這一步也不全靠這套,如果僅限於嘴上功夫誰還服氣他,以後他這個皇帝還有什麼權威可言呢!  因此孫劉兩家的這場戰爭是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劉備打這一仗的準備工作做的不夠,但是對後方的安排還是比較妥當的。
  • 夷陵之戰吳蜀對峙,為啥不見曹魏身影,就幹看麼
    然而,十餘年後,孫劉轉向了敵對,一年出頭的夷陵之戰更是慘烈,劉備「僅以身免」,那麼曹魏就只是坐山觀虎鬥而已麼,為啥不乘機一網打盡呢?夷陵之戰的前因後果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從此吳、蜀兩國便針尖對麥芒、勢如水火。
  • 夷陵之戰東吳明明贏了為什麼又急於求和呢?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的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也是規模較大決定未來魏蜀吳三國實力的戰役。在公元219年,東吳孫權背棄盟約,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兩家由聯盟關係轉為仇敵。劉備的蜀軍主力深入到吳國腹地達二百裡,因為陸遜一直堅守不戰,劉備尋不到戰機,雙方一直在夷陵一帶相持了半年之久。最後劉備連營數百裡在山林裡紮寨,讓陸遜尋得破敵良機,開始由防禦轉向積極反攻,最終火燒連營,劉備僅能身免逃亡永安白帝城。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夷陵之戰背後的真相其實很簡單!
    公元221年,劉備宣布自己是皇帝在成都,標題漢,在自稱皇帝為了報仇關羽,劉備率領40000精銳部隊討伐東吳,進入東吳的領土,擊敗了李易,劉備為防曹魏進攻,派黃泉守江北城,探聽魏軍動向,他還派黃泉到武陵去尋求當地蠻族的幫助,沙默克是武陵蠻族首領,他率領一萬餘蠻族加入了蜀漢大軍,孫權派使者向魏國求和
  • 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採取了哪些的策略和手段?戰勝了強大的蜀軍呢?
    陸遜正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名將,在吳蜀之間發生的關鍵戰役夷陵之戰中,他發揮了令人嘆服的決定性作用,充分表現了其非凡的軍事才智。那麼,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採取了哪些英明的策略和手段從而戰勝了強大的蜀軍呢?過了一年又六個多月,即蜀漢章武元年(221年)秋七月,劉備發起了意在奪回荊州的伐吳之戰,這是一場決定吳國命運和三國格局的大戰,雙方交戰於荊州宜都郡境內,史稱「宜都之役」,今習稱「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
  • 夷陵之戰失敗的鍋,不能讓劉備一個人背,看看蜀軍參戰的將領!
    其實夷陵之戰時,蜀國的參戰將領陣容也是非常寒酸,甚至連廖化都沒得用。歷來人們提起夷陵之戰,蜀軍之所以慘敗,全是由於劉備以怒興師,不聽勸諫執意伐吳,在和吳國對峙過程中被陸遜擊潰的。劉備作為一國之君,一軍之帥,當然要對失敗負主要責任,但是鍋不能讓他一個人背,我們看看蜀軍的參戰將領陣容就知道了。
  • 後來的夷陵之戰也沒有參加?
    結果在夷陵之戰當中,蜀漢損失慘重,徹底元氣大傷。劉備也因此一病不起,不久之後就撒手人寰。因為在夷陵之戰當中,損失過於慘重。導致整個蜀漢,自此由盛轉衰,也註定了後面諸葛亮幾次北伐,都只能為蜀漢稍稍延命,卻無法真正興復漢室。可以說,關羽的死,是後來這一切發生的直接原因。
  • 入川之戰,漢中之戰,夷陵之戰,劉備為何都不帶諸葛亮?原因簡單
    說到劉備的用人方式,讓人一下子便聯想到,蜀主劉備這輩子面臨過最大的4場戰事,第一就是赤壁之戰,其二就是入川之戰(與劉璋爭奪地盤),其三就是漢中之戰(與曹操爭雌雄),其四就是夷陵之戰(為關、張復仇,伺機滅孫權)。在劉備所經歷的這4場戰爭之中,他基本上都沒有帶上諸葛亮上戰場!為什麼呢?
  • 夷陵之戰之所以失敗,不能全怪劉備,看看他都帶的那些將領
    前言:三國這個紛爭的年代,不光出了很多的能臣武將,還有很多的精彩戰役被後人津津樂道,三大戰役想必大家都是聽過的,官渡之戰不用說,曹操擊敗袁紹統一北方,成為最大諸侯,赤壁之戰,周瑜擊敗曹操,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夷陵之戰,劉備舉國之力伐東吳,最後戰敗身死!
  • 夷陵之戰損失有多重?劉備四個軍師不復存在,諸葛亮也無力回天
    一、夷陵之戰219年,孫權趁劉備北伐,荊州空虛,偷襲荊州,使關羽被擒殺,更使兩國矛盾爆發,劉備便誓要伐吳,後曹操離世,張飛又被部下刺殺身亡。短短幾年,劉備已失關羽、張飛兩員大將,但他仍不忘伐吳。同年七月,劉備親率大軍正式伐吳。
  • 夷陵之戰蜀漢損失多少兵力,真的是「七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嗎?
    當然,還包括中護軍趙雲與巴西太守閻芝麾下馬忠所帶來的兩萬五千援軍,劉備的心裡,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是自己這輩子的最後一次指揮作戰,竟然以如此的慘敗做結!時間倒回到十四個月前,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剛剛繼位一個半月的劉備便是正式起兵伐吳,因為就在劉備稱帝前的十六個月,他的愛將前將軍關羽並荊州軍團數萬人全軍覆沒!
  • 夷陵之戰:書生將領陸遜竟打敗了蜀國君主劉備
    這樣一個學者出身的書生將領,在夷陵之戰中,令人大吃一驚,他竟然戰勝了蜀國君主劉備,大勝而歸。221年,劉備正式登基蜀國國君,隨後,開始準備攻打東吳。劉備一面準備出兵,一面通知張飛到江州匯合,誰知張飛竟因苛待部下張達和範強,而在醉酒時被二人殺害,之後他們叛逃東吳。
  • 夷陵之戰是場以少勝多的奇戰?劉備和孫權雙方兵力各是多少?
    夷陵之戰是劉備為報復無恥的東吳背信棄義,偷襲荊州並殺死關羽的復仇之戰。劉備此戰發益州之精兵,聯蠻夷之友盟,傾全國之力討伐卑鄙的東吳。但是時事往往就是小人得意,大人喪命。在夷陵,劉備的大軍被陸遜擊敗,帶著殘兵逃到白帝城。
  • 《高能手辦團》終焉之戰怎麼打 終焉之戰打法攻略
    導 讀 在高能手辦團手遊中終焉之戰究竟該怎麼打呢?終焉之戰的玩法模式內容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