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中看古人夏天納涼,這種空調房你絕對想不到!

2020-12-24 騰訊網

夏日烈日當空,熱氣騰騰,估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理想的夏日生活情景是這樣的:「枯藤老樹昏鴉,空調WIFI西瓜,夕陽西下,我往床上一趴。」那麼,沒有空調、沒有電風扇的古人,他們一般怎樣消暑呢?

1

水閣

Waterside Pavilion

古代也有空調房,一般被稱為水閣。早在唐代,水閣就成為土豪或大戶人家的標配。歷朝歷代,水閣都是人們避暑的好地方。水閣建在水邊,有的水閣還有相當專業的機械工具,叫「扇車」,外形類似於水車,通過水流驅動讓插滿扇子的輪子轉動,這就是古代版的「電風扇」了。古人也有奇思妙想,有的還用水車把水直接送到屋頂,順著屋簷譁譁的流下來,相當於人造瀑布。一般而言,水閣四周茂林修竹,蓮葉田田,閣內鋪上清涼的竹蓆,冰盤裡盛著冰爽的水果……風光迤邐,悠閒恬適,更無空調病之憂,真是納涼的好去處。

風車扇

宋 李嵩 溪山水閣圖

宋 燕文貴 納涼觀瀑圖

宋 佚名 荷亭消夏圖

宋 佚名 柳院消暑圖

宋 佚名 水閣風涼圖

宋 劉松年 四景山水之納涼

明 仇英 臨溪水閣

清 陳枚 月曼清遊圖冊

清 王翬 水閣幽山圖

2

避暑山莊

Summer Resort

古代皇家就會修築很多的避暑山莊,以供皇帝夏季移駕避暑。比如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玉華宮、菩薩頂等等......避暑行宮,好不享受!

不只是皇室,平民也會在夏天尋找避暑勝地。有錢有閒的人會選擇有瀑布的大山避暑。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便是在廬山避暑時所寫。

唐 李思訓(傳)九成避暑圖

元 盛懋 山居納涼圖

清 袁江 驪山避暑圖

2

Tree Shade

說到詩人們的納涼方式,樹蔭自然不能少,而樹蔭下中也誕生了不少了詩篇。如唐代詩人陸希聲詩曰:「六月清涼綠樹蔭,小亭高臥滌煩襟。羲皇向上何人到,永日時時弄素琴。」詩人王維的《納涼》,「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前臨大川口,豁達來長風。漣漪涵白沙,素鮪如遊空。偃臥盤石上,翻濤沃微躬。漱流復濯足,前對釣魚翁。貪餌凡幾許,徒思蓮葉東。」

這可是古人最常見的夏季納涼方式,在鬱鬱蔥蔥的樹林下,清泉穿流而過,山間不時送來陣陣涼爽的微風。臥在石上,雙腳浸入水中,再和垂釣的人閒聊幾句,此刻的心裡是多麼的美滋滋呀!

宋 佚名 槐蔭消夏圖

宋 佚名 松蔭閒憩圖

宋 馬麟 荷香清夏

清 鄧文舉 焦蔭納涼圖

註: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相關焦點

  • 酷暑來襲,到博物館裡看古人如何消暑納涼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農作物生長最快,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中華民族是世界最早從事農耕的民族之一,自古重視觀察天象,以便把握氣候變化和節氣轉換,盼望獲得好的收成。
  • 古人在夏天怎麼納涼?「竹夫人」必不可少,你知道是什麼嗎?
    古人常說的「竹夫人」是什麼?先說答案,竹夫人是一種夏天用的、用竹條編制的、圓柱形的取涼用具,又叫青奴、竹奴,每當炎炎夏日,人們躺在竹蓆上,抱著竹夫人,真是消熱避暑的必備用具。從這兩首酬唱詩中可以看出,這種叫做「竹夾膝」的物品,就唐朝人在暑期用來取涼的用具,是圓柱形的竹製品。
  • 古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怎麼納涼
    時入夏季,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三伏天裡我們在室外簡直如同置身火山熔巖,唯有空調爸爸才能給一點生存的慰藉這樣子。但現代的生活有空調和電風扇續命,在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們又怎麼度過炎炎夏日呢?所以古代納涼的第一去處,就是地下室。有錢人和皇室大家,會在房屋底下修築地下室,起先是用來儲藏糧食,後來發現下面納涼也極為不錯,地表溫度很高時下面也很涼快。漢代皇室又有了「清涼殿」,作為最高級避暑用房。宋代的時候宮廷裡又出現了鼓風機加上鮮花的搭配,又清涼又芳香。
  • 細數古人的降暑策略
    又到一年中依靠空調、西瓜和wifi續命的季節,左手西瓜、右手冰棍,好不愜意。然而想想,古代的人既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怎麼度過這炎炎夏日呢?難道就只能依靠「心靜自然涼」,佛系度過充滿激情的盛夏嗎?其實不然,古人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像,古人的精緻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今天就讓我們沿著時光隧道,回到古代,看看古人到底是怎麼消暑的。
  • 古人說的「竹夫人」是什麼?
    天氣熱,總是吹空調,對身體真的不太好,不是空調病,就是中暑。古人在防暑降溫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智慧,其中就有一個降暑神器,名曰「竹夫人」。在《紅樓夢》22回中,有個字謎:「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葉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
  • 開襠褲、露腹衫……你不知道,古人夏天穿衣服有多野!
    你因時尚更美麗,而你因我更精彩,我是go2美麗推薦官萬萬。世間萬千美好,與你一同分享~正值三伏天,全國各地都進入了「桑拿模式」,隨便動一動就快熱化了!夏天這麼熱,還好有我的救星—— 空調!在每一個炎熱的酷暑天,小編就會感嘆:空調真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轉念一想,沒有空調的古人又是怎麼度過夏天的呢?有的人肯定會想,我們能有吊帶、短褲+空調, 可想想古人那穿衣服,一層又一層的,不會熱暈過去嗎?但其實,這就是你想多了,古人夏天的穿著可比大家想的野多了!袒胸露腹不得體?不存在的!
  • 詩人出門納涼寫下一首詩,只有28個字,極富意趣,令人過目難忘
    夏至已過,天氣越來越熱,又到了為納涼避暑,各顯神通的季節。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是幸運的,可以在酷暑難耐的晚上開著空調,可以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喝著冷飲,有空調、冰箱陪伴的夏天,也不會太令人難過。不過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就沒那麼幸運了,不過他們總是能找到各種各樣的辦法,或像李白「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或像白居易「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或「沈李浮瓜冰雪涼」,或棲於樹蔭下,或倚靠水旁,依靠自然的力量和自身的定力,也能過一個舒適清涼的夏天。「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也曾寫下過一首清新脫俗的避暑納涼詩。
  • 大雪降溫,從詩畫中看古人過冬的文藝範兒
    宋代詩人陸遊《暖閣》詩文中的冬天,溫暖愜意又帶著卓然的詩書文藝氣息,相較而言,我們空調+暖氣的「貓冬」生活就有些實惠接地氣。回望千年,少了空調、暖氣、電熱毯等「御冬」利器,在傳世的古畫中,看古人如何過冬,就成了一件引人遐想,好玩又獵奇的「貓冬」趣事兒。
  • 半個鳥翅膀,鹿尾巴,古人的納涼工具是怎麼演變的
    大家都知道,在中華大地上有種存在了好幾千年的納涼工具,沒錯就是扇子。但是好多人一提到扇子,就只會想到了蒲扇和紙扇,但小宮告訴大家,如果只是這樣想就太孤陋寡聞啦,因為扇子流行了幾千年,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夏日必備,所以一定是有許許多多的材料與外形的。
  • 高溫再臨山城 快來人防納涼點清涼過夏天
    經過前幾天涼爽的雨天之後,這兩天,我市主城區的氣溫又持續升高,面對炎熱的天氣,全市的各個人防工程又再次成為市民免費納涼的好去處。記者在大渡口區的多個人防納涼點看到,一大早,不少市民就結伴前來納涼,聊天、休閒,雖然室外已經是豔陽高照,但是納涼點內的溫度卻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舒適的溫度給市民感到酷熱的盛夏天帶來了一絲的清涼。
  • 調皮美術生捉弄老師:在教室裡畫一個空調,走近一看也太逼真了吧
    老師走進教室發現了牆上有一個空調,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你會認為是假的畫,是同學們畫出來的嗎? 老師看到了之後沒有懷疑,於是拿起了一個空調搖控準備開一會。但這時候的他怎麼按搖控也沒有反應,仔細看搖控上的燈也是亮著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 優質好房,給夏天一點清涼!
    優質好房,給夏天一點清涼!來看看這些避暑納涼的好房尋一個專屬「夏季避暑港灣」讓你的夏天不再難熬!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原標題:《優質好房,給夏天一點清涼!》
  • 從詩畫中看古人過冬的文藝範兒~
    宋代詩人陸遊《暖閣》詩文中的冬天,溫暖愜意又帶著卓然的詩書文藝氣息,相較而言,我們空調+暖氣的「貓冬」生活就有些實惠接地氣。 回望千年,少了空調、暖氣、電熱毯等「御冬」利器,在傳世的古畫中,看古人如何過冬,就成了一件引人遐想,好玩又獵奇的「貓冬」趣事兒。
  • 古代皇宮既沒空調也沒暖氣,皇帝冬天怎麼取暖,有種方式很「無恥」
    推薦語:每到夏天,大家普遍都不想出門了,每天待在空調房裡才是最舒服的。說到這我們也要感謝科技的進步,要不然我們哪有空調可以享受呢,那麼問題來了,在中國古代皇宮沒有空調暖氣,皇帝在冬天怎麼取暖?在夏天怎麼納涼呢?
  • 看他們夏天穿啥衣服,你就知道有多開放了
    但事實上,不同朝代的風氣不同,比如在唐朝時期,古人們的穿衣風格就比較大膽,給人一種豪放不羈的感覺。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一些記載古代民風的壁畫上,看出古人們夏天穿的衣服,就知道古人到底有多開放了,有些甚至比我們還大膽。由於夏季天氣炎熱,古代又沒有空調等降溫設備,所以為了讓身體感到舒爽,古人們在夏天的時候穿衣服相對會比較輕薄。
  • 耗電的電器排名,冰箱排在後面,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耗電的電器排名,冰箱排在後面,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之所以說路由器是「偷電賊」,而不是「耗電賊」,因為它在待機狀態下,功率依然有兩瓦左右,相比而言,算是家電中較大的。
  • 夏天開空調,室內乾燥空氣差,是否需要放盆水?
    夏天開空調,室內乾燥空氣差,是否需要放盆水?空調簡直就是大家的一個救星,有了空調之後,大家的睡眠也會變得更好一些,而冬天的時候天氣非常冷,有了空調之後就會讓你感到非常的溫暖,但是很多人在空調房裡要放一盆水,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呢?
  • 看南宋劉松年的《四景山水圖》卷 你是否嚮往古人愜意的生活
    其實,不就是一幅畫嗎,多數作者創作時,不一定就是照著「傳世名作」的標準進行繪畫的。這就是一幅畫。誇張一點說,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隨便拿幾張中國畫作品,在不告訴你作者信息時,你多數會把它當作一張極為普通的作品去看,看出什麼算什麼?
  • 空調開26度,寶寶最舒服?你又踩坑了!
    空調開26度,寶寶最舒服?你又踩坑了! 夏天天氣炎熱,對於大部分人而言,不開空調就過不了夏天,特別是有寶寶的家庭。有的人聽從官方指導意見,將空調開到26度,認為這樣既能讓孩子舒適不生病,還比較省電。
  • 最耗電的電器排名出爐,第一名你絕對想不到!
    之所以說路由器是「偷電賊」,而不是「耗電賊」,因為它在待機狀態下,功率依然有兩瓦左右,相比而言,算是家電中較大的。05電飯煲家電排行榜耗電比拼,電飯煲當然缺少不了啦。雖然它的功率並不大,但是小小的電飯煲卻也有著較大的省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