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怎麼納涼

2020-12-24 讀讀歷史看看天下

時入夏季,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三伏天裡我們在室外簡直如同置身火山熔巖,唯有空調爸爸才能給一點生存的慰藉這樣子。

但現代的生活有空調和電風扇續命,在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們又怎麼度過炎炎夏日呢?

中國古代,夏季來臨的時候,人們會依靠大自然的產出以及物理規律來生活。所以古代納涼的第一去處,就是地下室。

有錢人和皇室大家,會在房屋底下修築地下室,起先是用來儲藏糧食,後來發現下面納涼也極為不錯,地表溫度很高時下面也很涼快。

漢代皇室又有了「清涼殿」,作為最高級避暑用房。宋代的時候宮廷裡又出現了鼓風機加上鮮花的搭配,又清涼又芳香。先秦的時候人們就會利用冰來做冷飲或者保險食物啦~就王室來說,他們會在冬天的時候收集很多很多的天然冰,然後保存在溫度較低的地下室裡,能埋多深就埋多深。而且會埋特別多,等到夏天融化剩下的,就可以拿來避暑的時候用了,估計也就剩下個三分之一吧。很多地方都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冰井,很多古籍裡面也有說明。大約在唐朝的末期,發現了「硝石」這一神奇的東西,它溶於水的時候可以大量吸熱,直至成冰。所以能工巧匠們就開始用硝石和特殊的容器製冰。南宋時候街市上出現了「雪泡」類飲料。而且宋代人夏天時候的大排檔還不少,果汁飲料十分流行。元代的商人做出了類似冰淇淋的降暑品。清末,已經出現一種飲料,稱為「荷蘭水」,也就是汽水了。

富人們的納涼手段多姿多彩,對窮人來說就沒那麼富裕了,他們建不起地下室,不過再窮,一口井總是有的。

日暮時分,人們聚集在水井邊上,濟濟一堂,將早已放進井底的瓜果取出來。井底的溫度很低,堪比冰箱,取出來的瓜果涼颼颼的非常愜意,吃一口滿嘴生津,極為解渴解暑。

如果連水井都沒有,就只能下河進山了,河水清澈,遠比現在的河水乾淨,純淨無汙染,跳到河裡遊泳洗澡,透心涼心飛揚。

而古代的森林覆蓋率遠比現在廣闊,特別山谷深處,綠樹成蔭藤蔓羅織,小溪孱孱清水流暢,氣候宜人足以度過盛夏。

這就是古代的夏天生活,沒有電,卻別有一份樂趣。

相關焦點

  • 天氣太熱,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忙避暑納涼
    天氣炎熱,水是不少動物降溫納涼最直接的方法。生活在該園猛獸谷散養區的東北虎,散養區裡各個大小不一的水池成為它們納涼降溫的好去處,老虎三五成群在水裡泡澡都不願意上來了。
  • 半個鳥翅膀,鹿尾巴,古人的納涼工具是怎麼演變的
    大家都知道,在中華大地上有種存在了好幾千年的納涼工具,沒錯就是扇子。但是好多人一提到扇子,就只會想到了蒲扇和紙扇,但小宮告訴大家,如果只是這樣想就太孤陋寡聞啦,因為扇子流行了幾千年,從達官貴人到平民百姓夏日必備,所以一定是有許許多多的材料與外形的。
  • 天氣炎熱去哪玩耍?乘陰納涼好去處→
    上周已立秋但天熱依舊想出門的筒子到這些滬郊森林公園乘蔭納涼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哦~上海佘山國家森林公園
  • 從畫中看古人夏天納涼,這種空調房你絕對想不到!
    那麼,沒有空調、沒有電風扇的古人,他們一般怎樣消暑呢? 古人也有奇思妙想,有的還用水車把水直接送到屋頂,順著屋簷譁譁的流下來,相當於人造瀑布。一般而言,水閣四周茂林修竹,蓮葉田田,閣內鋪上清涼的竹蓆,冰盤裡盛著冰爽的水果……風光迤邐,悠閒恬適,更無空調病之憂,真是納涼的好去處。
  • 三伏最後一伏,炎熱天氣還會持續多久,秋老虎什麼時候到來?
    人們常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好冷的時段,而三伏天卻恰恰相反,它是一年中最炎熱的一個階段。如今三伏只剩最後一伏,還有10天整個三伏天就要結束了。那麼這種炎熱天氣會持續多久,人們所說的秋老虎什麼時候到來?
  • 酷暑來襲,到博物館裡看古人如何消暑納涼
    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農作物生長最快,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寒來暑往,秋收冬藏。」中華民族是世界最早從事農耕的民族之一,自古重視觀察天象,以便把握氣候變化和節氣轉換,盼望獲得好的收成。
  • 詩人出門納涼寫下一首詩,只有28個字,極富意趣,令人過目難忘
    夏至已過,天氣越來越熱,又到了為納涼避暑,各顯神通的季節。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是幸運的,可以在酷暑難耐的晚上開著空調,可以在烈日當空的中午喝著冷飲,有空調、冰箱陪伴的夏天,也不會太令人難過。當時天氣炎熱,秦觀無心休息,出門想要尋找一處涼爽的納涼之地,因感慨自己的仕途遭遇,於是寫下一首極富意趣的詩,只有28個字,卻令人過目難忘。《納涼》宋 秦觀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 高溫再臨山城 快來人防納涼點清涼過夏天
    經過前幾天涼爽的雨天之後,這兩天,我市主城區的氣溫又持續升高,面對炎熱的天氣,全市的各個人防工程又再次成為市民免費納涼的好去處。記者在大渡口區的多個人防納涼點看到,一大早,不少市民就結伴前來納涼,聊天、休閒,雖然室外已經是豔陽高照,但是納涼點內的溫度卻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舒適的溫度給市民感到酷熱的盛夏天帶來了一絲的清涼。
  • 五首大暑詩詞,大暑三秋近,夏季的末尾,一起看看古人怎樣過
    大暑至,秋將到,雖然天氣還是悶熱,但從古至今富有創造性的詩人們自有消暑之法,有人山中納涼,有人小酌怡情,有人吃瓜解暑,形式多樣,卻豐富異常,在這個夏日的最後一個節氣,不妨看看詩人們是如何過大暑的。每當大暑來到的時候,距離秋天也就不怎麼遠了;這好比我們每當聽到「林鐘」之律音,就好像聽到了飄然而至的「九夏」之樂聲。
  • 天氣炎熱,睡不好?給你5個妙招,讓你睡上好覺
    到了炎熱的天氣,很多人會感覺到身體難受,這種難受體現在多方面,例如食慾下降,不想要活動,睡眠質量也降低,這些都是天氣人熱可能會出現的身體不良反應。因此,到了高溫天氣應該採取一些應對措施調節身體,這樣才能夠讓身體保持舒服狀態。
  • 細數古人的降暑策略
    然而想想,古代的人既沒有風扇,也沒有空調,怎麼度過這炎炎夏日呢?難道就只能依靠「心靜自然涼」,佛系度過充滿激情的盛夏嗎?其實不然,古人的智慧超乎我們的想像,古人的精緻也出乎我們的意料今天就讓我們沿著時光隧道,回到古代,看看古人到底是怎麼消暑的。
  • 杜甫附庸風雅,攜兩位歌妓納涼,寫下這首不汙的雲雨詩,香豔無比
    一個夏日的傍晚,杜甫跟隨著自己的朋友們,附庸風雅,攜兩位歌妓納涼,寫下這首雲雨詩,香豔無比卻不汙:《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唐·杜甫(其一)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其二)雨來沾席上,風急打船頭。越女紅裙溼,燕姬翠黛愁。
  • 古人說的「竹夫人」是什麼?
    天氣熱,總是吹空調,對身體真的不太好,不是空調病,就是中暑。古人在防暑降溫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智慧,其中就有一個降暑神器,名曰「竹夫人」。在《紅樓夢》22回中,有個字謎:「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落葉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
  • 日本夏天炎熱難耐,中國「納涼神器」成爆款,當地人靠它消暑續命
    而其中日本就是一個很多國人喜歡千萬的地方,這個國家擁有著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不管是溫泉,動漫,美食和奈良的自然人文都特別吸引人,因此每年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向來不少,只不過在如今這個時候,其實不那麼適合旅遊。
  • 處暑將至,天氣炎熱潮溼,米麵裡面生長了一些蟲子,還可以吃嗎?
    處暑將至,天氣炎熱潮溼,糧食容易生蟲子,我前一段時間家裡的米,玉米也都出蟲子了,因為天氣炎熱也不想做飯,於是通常在外面買著吃,當做飯的時候發現大米裡生滿了蟲子。那麼這些寶貴的糧食生了蟲子還能吃嗎?我們應該怎麼處理呢?
  • 古人看雲朵知天氣的能力
    了解天氣都是靠天氣預報,之前都是預報隔天,現在都慢慢的發展成為3天 ,甚至7天 半個月。那麼古人是怎麼識別天氣的呢?有的小夥伴可能記得小時候老人教給我們的辦法,看雲走向 來判斷天氣。條紋一條一條的很淡=晴天其實古人都是根據 地球每年規律性的氣流 風向總結的,在個別地區很準確。自然界中,螞蟻、鳥兒、都是典型的代表,為什麼我們不行,難道我們退化了嗎?
  • 天氣炎熱,學畫漂亮冰激凌簡筆畫,簡單又好看
    原標題:天氣炎熱,學畫漂亮冰激凌簡筆畫,簡單又好看
  • 小姐姐環繞身邊 《七人魔法使》舉辦特別納涼祭
    儘管國內已經進入了涼爽的秋季,日本的天氣還是非常炎熱。近日,動畫《七人魔法使》官方舉行了特別納涼祭活動,邀請到松岡禎丞、佐倉綾音、東山奈央、洲崎綾、日笠陽子、內田彩等參與動畫配音的聲優出席。 儘管國內已經進入了涼爽的秋季,日本的天氣還是非常炎熱。近日,動畫《七人魔法使》官方舉行了特別納涼祭活動,邀請到松岡禎丞、佐倉綾音、東山奈央、洲崎綾、日笠陽子、內田彩等參與動畫配音的聲優出席。
  • 「文明禮儀英語」天氣炎熱,注意防暑
    文明禮儀英語海南炎熱夏天又來了,很多市縣都連續高溫,你做好迎接夏天避暑的準備了嗎?漢語中有很多形容天氣熱的詞語,有兩個字的,如炎熱、悶熱、燥熱、酷熱等;也有四個字的,如驕陽似火、烈日炎炎、烈日當空、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英語形容天氣熱如何表達麼~It is a burning hot day. 天氣太熱了。
  • 白露來了,炎熱的夏天要結束了嗎?
    我國古人將白露劃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白露節氣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過冬的時節,可見白露是天氣轉涼的象徵。那麼對於地處華南的深圳來說白露時節天氣會如何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