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入夏季,天氣一天比一天熱,三伏天裡我們在室外簡直如同置身火山熔巖,唯有空調爸爸才能給一點生存的慰藉這樣子。
但現代的生活有空調和電風扇續命,在沒有電的古代,古人們又怎麼度過炎炎夏日呢?
中國古代,夏季來臨的時候,人們會依靠大自然的產出以及物理規律來生活。所以古代納涼的第一去處,就是地下室。
有錢人和皇室大家,會在房屋底下修築地下室,起先是用來儲藏糧食,後來發現下面納涼也極為不錯,地表溫度很高時下面也很涼快。
漢代皇室又有了「清涼殿」,作為最高級避暑用房。宋代的時候宮廷裡又出現了鼓風機加上鮮花的搭配,又清涼又芳香。先秦的時候人們就會利用冰來做冷飲或者保險食物啦~就王室來說,他們會在冬天的時候收集很多很多的天然冰,然後保存在溫度較低的地下室裡,能埋多深就埋多深。而且會埋特別多,等到夏天融化剩下的,就可以拿來避暑的時候用了,估計也就剩下個三分之一吧。很多地方都發現了戰國時期的冰井,很多古籍裡面也有說明。大約在唐朝的末期,發現了「硝石」這一神奇的東西,它溶於水的時候可以大量吸熱,直至成冰。所以能工巧匠們就開始用硝石和特殊的容器製冰。南宋時候街市上出現了「雪泡」類飲料。而且宋代人夏天時候的大排檔還不少,果汁飲料十分流行。元代的商人做出了類似冰淇淋的降暑品。清末,已經出現一種飲料,稱為「荷蘭水」,也就是汽水了。
富人們的納涼手段多姿多彩,對窮人來說就沒那麼富裕了,他們建不起地下室,不過再窮,一口井總是有的。
日暮時分,人們聚集在水井邊上,濟濟一堂,將早已放進井底的瓜果取出來。井底的溫度很低,堪比冰箱,取出來的瓜果涼颼颼的非常愜意,吃一口滿嘴生津,極為解渴解暑。
如果連水井都沒有,就只能下河進山了,河水清澈,遠比現在的河水乾淨,純淨無汙染,跳到河裡遊泳洗澡,透心涼心飛揚。
而古代的森林覆蓋率遠比現在廣闊,特別山谷深處,綠樹成蔭藤蔓羅織,小溪孱孱清水流暢,氣候宜人足以度過盛夏。
這就是古代的夏天生活,沒有電,卻別有一份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