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沉浸式體驗戰爭的殘酷

2020-12-22 Lorne9527

《1917》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故事背景,以兩位英國先驅的視角,帶領觀眾回到1917年的西線戰場。該片在第92屆奧斯卡獎提名名單中獲得10項提名。最終,他只獲得了三項技術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獎和最佳混音獎。

影片最大的噱頭是「一鏡到底」的長鏡頭,具有很強的代入感。雖然是高科技手段製造,但在如此大的空間跨度內,完美的過渡,完美的動線,毫無擺拍感,完美地安排了大規模的服化道、藝術和團體表演。

故事發生在1917年,兩個年輕人收到任務,送出撤銷進攻的命令,以此來拯救1600人的生命。其中一個人的哥哥正好在前線,另一個人雖然在戰鬥中贏得了一枚獎章,但仍在抱怨,想要放棄。

但在一個破舊的農場裡,一架在戰鬥中被擊落的德國飛機落在他們面前。兩位想救飛行員,但一人被德國飛行員用匕首刺死。兩人小組只剩下一個人,任務還沒有完成。在心痛、驚慌和恐懼之後,他選擇肩負起重任,繼續獨自一人送信。

途中,他遇到了戰友、逃離戰火的婦女和嬰兒,代表著他那顆脆弱的心。然而,年人正能咬牙堅持,與自己作戰。他很害怕,但他還是繼續前行。

戰爭中所有的人都是英雄,但每個人都不想成為英雄。因為,他們別無選擇。他必須堅持下去,克服心中的恐懼,必須向前邁進,拯救1600人的生命。

筋疲力盡,導致失足落水,想放棄的時候,他看到了落下的花朵,它們代表著生命的美麗。他又一次振作起來,大步向前,踩著死者的屍體。不顧一切的奔跑。

當命令終於送達,任務完成後,他在一棵孤零零的樹下坐了下來,就像當初的姿勢一樣,仿佛一切都回到了原點,但他的眼睛卻堅定了許多,不再茫然,與太陽同在,充滿了希望。

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少被提及,然而1917給觀眾的一次沉浸式體驗,讓觀眾感到真實的戰爭是怎麼樣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場災難,但戰爭的背後,卻有著數不盡的無名英雄。

相關焦點

  • 熱播的《1917》,是電影向遊戲沉浸式體驗的嘗試,未來電影的方向
    沉浸式電影場景沉浸式體驗就是:提供參與者完全沉浸的體驗,近幾年迅速被各領域應用,特別是在遊戲和數字、展示領域。當很多人為Imax、4D電影 、Screen X 、VR電影等各種新事物的體驗嘆服的時候。體驗更好的沉浸式的觀影再一次刷新了人們觀影體驗的高度。
  • 高分電影《1917》8月7日登陸院線 一鏡到底沉浸式觀影
    原標題:《1917》將成大銀幕沉浸觀影首選 復工後的首部電影院大片來了。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戰爭片《1917》將於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該片採用一鏡到底手法表現殘酷的一戰戰場,曾在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
  • 奧斯卡獲獎電影《1917》今日上映!大銀幕必看,「一鏡到底」沉浸式...
    情感,是《1917》的重要主旨,正如一位資深影迷所言:「《1917》讓人有機會,在忙碌的人生節奏中,重新思考人性與友情的價值。」此外,兩位主角面對絕境無畏逆行的精神,正是當下很多人的生活寫照,更鼓勵著遭遇艱辛和坎坷的普通人,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無畏命運的挑戰與冒險,給予他們相信未來的希望。
  • 電影《1917》發布臺詞版劇照 殘酷戰爭場面曝光
    電影《1917》發布臺詞版劇照 殘酷戰爭場面曝光  絕地求生:《1917》金句臺詞傳遞愛與希望最新曝光的劇照,兩組場景形成強烈反差。戰壕、斷橋、炮火,透露出危險警告,草原、櫻花、綠樹,則充斥著勃勃生機。以殘酷戰場與唯美風景做對比,傳遞出困境中的愛與希望。
  • 影向標|《1917》:劇情太趕,但走入了殘酷的戰爭
    全片直面戰爭的噁心——真的不只是殘酷,而是「噁心」。在戰爭中,你我這樣的無名小輩連蟲子都不是,就是那些被他們穿過的爛泥,影片把這種「噁心」的生理情緒調動起來了。2.風間隼8分影評人。年度第一爽片,劇情簡單到就兩個字「送信」,德軍一概臉譜化處理,不搞什麼深沉反思,全憑畫面和音效說話,可是戰爭的殘酷,同袍的情誼,一切盡在其中。地下室爆炸、受傷黑屏和入水應該是三個剪輯點,每一段分開來看也夠驚人了,特別是水中求生那段戲的調度。
  • 《1917》:2個少年解救1600條生命背後,解析戰爭的荒誕與殘酷
    2019年兩部反映人性荒誕的電影角逐了奧斯卡最佳影片,一部是韓國的《寄生蟲》,一部是《1917》,只不過呼聲最高的後者惜敗,不過也不影響眾人眼中此片的優秀,而充滿這部電影的背後的寓言則是:荒誕與殘酷。大戰帶來的另一個荒誕的事則是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在製造殺人武器的進程上人類再一次發揮了聰明才智,當然這個聰明才智的結晶就是生產出更高效消滅同類的武器。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1917》到底講述了如何荒誕和殘酷的故事。
  • 《1917》:打破常規的「視覺盛宴」
    突然,子彈從耳邊呼嘯而過,Schofield從迷幻中清醒過來,向前奔去,被無盡的黑暗吞噬……這幅畫面將光運用到了極致,為觀眾帶來了極佳的視覺體驗。觀眾一致地認可了《1917》所呈現的視覺效果,但對其「偽一鏡到底」的表現手法卻存在非議。
  • 《1917》:從長鏡頭優劣,淺析薩姆·門德斯兩人戰爭的得與失
    所以,選擇了這種方式來拍攝電影,《1917》的優點和缺點同樣比較明顯,對兩個主人公有了更深的代入感,但是對於戰爭的思考及深入則浮於表面了。不過綜合來看,則是利大於弊,終於成就了一部讓人能沉浸其中的戰爭大片。兩個人的戰爭:天堂和地獄的輪換《1917》講述的是一戰時期,當時德軍從戰場撤退到興登堡防線,那裡設置了地雷和狙擊手作為陷阱。
  • 《1917》8月7日上映,這是一部為大銀幕而生的電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近日,在今年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大放異彩的佳作《1917》曝光「爭分奪秒」版預告片和海報,宣布8月7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成為復工後的重磅大片。早在今年1月初,《1917》曾率先登陸北美市場,一經上映迅速成為「票房爆款」,首周狂攬3700萬美元票房,力壓一眾佳片,「仿佛重回現場,見證落英繽紛之處屍橫遍野」、「引人入勝又令人感動」等好評比比皆是。影片在國內未映先熱,不僅在豆瓣有著高達8.5的超高分數,在網絡上更是相繼被媒體和影迷刷屏式安利。
  • 《1917》一鏡到底的戰爭大片
    《1917》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兩個英國傳令兵的視點,帶領觀眾橫穿1917年西線戰場,完成一場戰爭救贖。故事的背景是1917年一戰西線,睡夢中的兩個年輕人接到了一個送信的任務,送達一條撤銷進攻的命令,以挽救1600人的生命。其中一人的哥哥恰好在前線 ,而另一個人雖然在戰鬥中獲得過勳章但在路上遇到困難時還在抱怨為什麼選擇了他,直想放棄回去。
  • 《1917》一鏡到底「直播」一戰戰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電影院復工後的首部院線大片,在第 92 屆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的佳作《1917》宣布將於 8 月 7 日上映。《1917》講述兩名士兵堅守一個信念,奔赴死亡前線,生死傳訊的故事。《1917》在攝影方面大膽創新,採用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展示戰爭的無情與殘酷," 現場直播 " 一戰戰場,令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解鎖了戰爭類型電影的全新形式,為觀眾帶來真正意義上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 奧斯卡大熱門《1917》,整部電影「一鏡到底」開始戰爭直播
    《1917》是一部2019年的英美戰爭片,由山姆執導。曼德斯,主演喬治。麥凱和迪恩查爾斯。查普曼,由羅傑拍攝。迪金斯,由李編輯。史密斯。如果我想用一個詞來形容《1917》,我會選擇「傑作」這個詞。這是一部開始吃熱爆米花,甚至在進入競技場後也開始吃的電影。
  • 「一鏡到底」的《1917》美如畫 「最佳攝影」獎項實至名歸
    《1917》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兩個英國士兵臨危受命,要向前線作戰的隊友傳達「立刻停止進攻」的訊息,時間只有8個小時,如果訊息傳達不到,準備進攻的1600名士兵,會落入敵人的圈套,失去生命!
  • 一鏡到底《1917》,紀實的戰爭電影,還是一場角色扮演遊戲?
    比如說,1917故事的時間跨度是一天,而電影的時長是兩個小時,這就不可能讓時間同步,所以需要通過硬剪輯來加快影片的節奏,而導演在這裡用的轉場邏輯無論是在技巧上還是在敘事上都是十分合理的。這個夜晚的場景可以說是全片甚至是所有戰爭片中在視覺效果上最精彩的一個鏡頭。
  • 影評《1917》,看著熒幕裡面殘酷的戰爭,感慨尤甚
    2020年的第1場電影,直接就貢獻給了一部戰爭大片《1917》,看著熒幕裡面殘酷的戰爭局面,到現在還有感慨,原來看起來如此平淡的生活,也隱含了無盡的幸福。對於這一部電影的評價,大家都在稱讚導演,用幾乎完美的方法,做了一鏡到底的處理。但是這樣的技術過於優秀,反而衝淡人們對於整部劇情的熱情。
  • 《1917》:用生命奔跑的信使
    當然,《1917》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一鏡到底」,期間仍有鏡頭間的剪輯,只不過通過黑屏或是道具的阻擋等方式將剪輯的痕跡巧妙地隱藏起來,營造出一種一氣呵成的流暢視覺體驗。這種拍攝手法希區柯克在其作品《奪魂索》中很早就嘗試過。希區柯克採用「一鏡到底」的目的是為了讓命案中的屍體與作案工具一刻也不離開觀眾的視線,以製造緊張驚悚的氛圍。而在《1917》中,更多是為了讓觀眾有一種沉浸式的觀影快感。
  • 高分必看電影1917!用長鏡頭帶你看透戰爭的殘酷
    影片名稱:1917豆瓣評分:8.5分影片時長:119分鐘 綜合影評:好於89%愛情片1917主要演員>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最激烈之際,兩個年僅16歲的英國士兵接到的命令,需立即趕往死亡前線,向那裡的將軍傳達一個「立刻停止進攻」訊息。
  • 奧斯卡獲獎影片《1917》8月7日上映
    當日曝光的《1917》「爭分奪秒」版預告片中,再次釋出不少電影全新鏡頭以及畫面,為電影沉浸式體驗觀感帶來更多期待。《1917》劇照例如,士兵存活人數與倒計時數字的對比、無人區的片刻安寧與遭遇突襲的無預警轉折,情節張力十足,讓觀眾與主角「同呼吸,共命運」,共同感受這趟生死速遞的緊張與刺激。
  • 電影《1917》:以高超的拍攝手法,帶你走入戰爭的殘酷
    2019年底上映的《1917》是一部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片,導演薩姆·門德斯與攝影指導羅傑·迪金斯的合作無間,拍攝手法極為高超,令觀眾猶如置身於戰場之中。為此,該電影榮獲了第77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響效果等多項大獎,也成為近年來最經典的戰爭電影。
  • 奧斯卡大熱門《1917》,全片「一鏡到底」開啟戰爭直播
    《1917》靠著一鏡到底,帶來的是前所未有的沉浸式體驗。什麼「令人投入」、什麼「有所共鳴」、什麼「情緒渲染」,這部片一概不存在。不是「跟主角有所聯繫」,觀眾本身就是第三個主角。比起看電影,這部片給我的感受更像是一部沉浸式的劇情遊戲,甚至有過之,畢竟遊戲是可以自己選擇時間休息的,電影不行。整整兩個小時的旅程,除了撥出大概百分之五的頭腦去思索「媽的攝影機到底怎麼過去的」以外,絕大多數的情緒都會跟著史考菲和布雷克,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