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緬甸神秘島,全副武裝1000多日軍:幾乎被上萬鱷魚吃光?

2021-01-11 小魚TALK

在90年代奧秘雜誌說過一個故事,在二戰後期的緬甸戰役,日軍被英軍追得走投無路,陰差陽錯地闖入了蘭裡島上一片沼澤地裡。1000多名荷槍實彈的日軍遭到了鱷魚襲擊,結果全部都被吃掉。

蘭裡島,又稱延別島,隸屬緬甸,位於孟加拉灣東岸,面積約2300平方公裡,是緬甸的第一大島。島上多紅樹林沼澤,據稱居住著數萬隻鱷魚。

如果查戰史就會發現,鱷魚吃人是真的,只是沒有這麼大規模。在蘭裡島,本身日軍駐軍,就是日軍第54師團步兵第121聯隊的一個部隊,司令官是沢貫一大佐。在1945年1月,英國海軍伊莉莎白女王號戰列艦,月神號巡洋艦為主力的英國海軍炮擊了島上的日軍。

隨後,英國空軍轟炸機也參加了戰鬥,隨後,英國裝甲兵第146團1營,英國海軍陸戰隊第3突擊隊,還有印度步兵第26師發起了登陸戰。在英國戰列艦巡洋艦轟炸機和地面部隊打擊下,在灘頭的900多日軍很快就抵擋不住了。

他們開始放棄了陣地進入到蘭裡島深處的紅樹林和沼澤地,也就是鱷魚密布的地方。很快英軍就衝進紅樹林,雙方繼續交戰,最後,900多日軍,有500多人渡過16公里海峽逃進了大陸,其餘400多人基本全部死亡,只有20多人被俘。從1月21日戰鬥爆發,一直激戰到2月22日,英軍徹底消滅日軍佔領蘭裡島。

參加行動的英國人布魯斯·斯坦利·賴記載說:「那天夜裡,即便對於有經驗的突擊隊員來說。漆黑的沼澤中,能夠聽到巨大爬行動物大嘴壓碎東西的聲音,還有尖叫聲和步槍射擊的聲音。」這裡並不能確認,鱷魚吃了幾百人。

但是,「緬甸戰場親歷者」一書採訪了數百名在緬甸的參戰英軍,都沒有人提到鱷魚吃人的事情。

實際上,整個蘭裡島日軍也就1000多人,還有500多人渡過海峽逃到了緬甸大陸,其餘戰死的500多日軍,在從1月21日-2月22日與英軍交戰的戰死者,還有20多人被俘。真有鱷魚吃人,也只是零星數字。

總不能說英國戰列艦巡洋艦,還有轟炸機,以及上萬地面部隊圍攻了1個月,結果沒有打死一個日軍,結果日軍都是被鱷魚吃掉的吧?而且百科上,所謂蘭裡島有數萬鱷魚,也是存疑的,就那麼一點點大的地方,怎麼能養活數萬鱷魚?

鱷魚一頓飯要吃掉50公斤的肉類,數萬鱷魚一天要吃多少公斤肉?就算是1萬隻鱷魚,一頓飯也要50萬公斤肉,相當於1萬-1.5萬隻羊。就2000多平方公裡大的孤島,能有多少肉養活這麼多鱷魚?實際上2000多平方公裡面積,最多只能養活不超過幾百隻鱷魚活動。

而且,蘭裡島是一個物產貧瘠的島嶼,那裡面沒有成群結隊的牛羊。鱷魚只能靠水裡的魚類、蛙等等,還有野果、植物莖葉為食。

相關焦點

  • 當年在緬甸島上,荷槍實彈的一千日軍,為何幾乎被鱷魚吃光
    1945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日軍近千名士兵,在孟加拉灣東岸緬甸的蘭裡島,被成群的鱷魚包圍,幾乎全軍覆沒。  那麼,這群日軍怎麼就到了蘭裡島的呢?裝備精良,手握輕重武器,戰力強悍的日軍,又怎麼會被一群鱷魚給生吞活剝了呢?
  • 二戰時,動物與一千名日軍的一場生死搏鬥,日軍將近全軍覆沒!
    這裡植被茂密,遍地沼澤,棲息著萬隻鱷魚。從遠處望去,看似一片平靜,偶爾傳來幾聲鳥叫,卻處處暗藏危機。 二戰後期日本在太平洋地區開闢多方戰場,人力物力的開支讓日軍消耗殆盡,節節敗退。此時的日軍只能急於收攏戰線,將緬甸越南等地區軍隊撤回日本。
  • 鱷魚吃掉1000多日軍是真是假,來自親歷者的真實回憶
    鱷魚吃掉1000多日軍的故事,最早出現在1962年野生動物學家布魯斯.萊特出版的著作《野生動物的遠與近素描》裡。幾年後這個故事登上了金氏世界紀錄,被評為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動物襲擊。黎明時分,禿鷲開始清理鱷魚留下的殘肢,進入蘭裡島沼澤的大約1000名日軍士兵中只有大約20人還活著。」記錄這一幕的野生動物學家萊特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二戰期間擔任加拿大皇家海軍蛙人部隊指揮官。目前的資料無法判斷萊特是親眼目睹還是從他人轉述,一些細心的讀者提出了質疑:萊特的敘述中只是提到了各種聲音,在漆黑的夜裡能否做到親眼目睹?
  • 千名日軍被困島嶼,英軍計劃正面交鋒,卻在前夜被鱷魚搶先立大功
    距離二戰結束,雖然已有70多個年頭,但時過境遷之後,大家還是會對曾經的種種給予假設,看看是否存在某些戰役結局不一樣的情況。太平洋戰爭得以爆發,無非是日本自己太自信,將美國牽扯其中,而後日軍將戰線越拉越長,一度長到國內凡是能夠扛得動槍的娃娃兵一律上戰場的境地。確實不可否認,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日軍還有著勢如破竹之勢。
  • 二戰緬甸戰役,日軍擊退英軍,夜裡卻全都被這種生物咬死了
    二戰不僅是人類史上的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有不少動物也為戰爭付出了生命,做出了貢獻。例如反坦克狗,蝙蝠炸彈,搬運熊,這些無意間成為某場戰爭的主角的動物,無意間成了保家衛國的勇士。在緬甸蘭裡島住著許多灣鱷,在日英交戰時,它們卻成了絕對的主角。二戰中,在緬甸蘭裡島,日軍和英軍曾展開過激烈的對戰。
  • 據說二戰末期,曾有一隊近千人的日軍部隊被鱷魚消滅,這是真的嗎
    根據布魯斯·賴特所著的《野生動物的素描遠近》記述,1945年他在英軍中服役,參加了第二次緬甸戰役。當時有一千多鬼子逃到了孟加拉灣的蘭裡島上。布魯斯·賴特所在的部隊尾追而來,向日軍發起了進攻。由於受軍國主義思想影響嚴重,這股鬼子儘管知道敗局已定,但是拒絕投降,在島上繼續負隅頑抗。
  • 二戰時兩千多名日本兵被一群「怪物」屠殺,最後僅20人生還,究竟是...
    這個島嶼地處孟加拉灣東岸,隸屬緬甸,是該國的第一大島。這個島嶼的名氣不甚出眾,但是在70多年前,這個島嶼卻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事情,足以震驚整個世界,許是「惡人自有惡人磨」,當時駐紮在蘭帝島的日軍居然有兩千多人被一群怪物在這裡殺死,最後只有二十多人得以生還。
  • 緬甸北部眾多的民間地方武裝,他們的那些武器,是從哪裡來的
    世界上最為內亂的國家,除了索馬利亞、盧安達這樣的非洲國家外,那就得數處於南亞的緬甸了。這個國家雖然早在1948年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宣布獨立建國。但以緬族為主體的緬甸政府,卻始終沒有實現完全統一。它和各自割據的緬北民族地方武裝之間,一直內戰不止。
  • 戰爭與人性的考驗,二戰期間日軍食人往事
    對於一些二戰倖存者來說,揭露日本戰爭罪行的真相(比如吃人),成了他們的執念。困守高黎貢山的日軍,在吃光了所有乾糧之後,開始以陣地前的屍體為食。掌握日軍食人的確切證據後,美軍顧問馬上提議將此事公之於眾,以此顯示日軍的殘忍與野蠻。但出於某種考慮,國民政府卻並沒有這樣做,而是下令對整起事件嚴加保密。按照美軍顧問的猜測,國民政府可能是擔心一旦公布此事,自己的士兵也會效仿行之有一次,一名退伍士兵聲稱,多名落單的士兵淪落到自相殘殺、獵吃人肉的地步。
  • 據說二戰末期,曾有一支近千人日軍部隊被鱷魚消滅,這是真的嗎?
    漆黑沼澤中傳來稀稀拉拉的步槍射擊聲,夾雜著受傷人員的尖叫聲,那些龐大的爬行動物用牙齒把他們撕碎,而擺動著的鱷魚發出令人恐懼的模糊聲音,地球上難得聽到這種來自地獄的雜音。破曉時分禿鷲前來清理鱷魚所留下的血肉……大約1000名日本兵進入了蘭裡的沼澤。只有約20人活了下來。」為什麼很多人相信布魯斯·賴特的話,因為他聲稱這是親身經歷。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說到二戰時期日軍成立甲級師團,人們往往認為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這17個師團幾乎代表著日軍全部戰力代表,而往往忽略日軍二戰時期成立乙級師團,而日軍對乙級師團劃分是從21到110編號以內作為乙級師團編號,比如常駐廣東嶺南地區日軍第140師團就是屬於日軍丙級守備師團,其性質是海岸防衛部隊師團
  • 緬甸男子雙腳被鱷魚咬「爛」;緬甸計劃允許鱷魚商業養殖
    《緬甸9歲女童鱷魚口脫險,被救時驚魂未定》同樣是在伊洛瓦底省,班德瑙鎮的欣多村,一位漁民在伊洛瓦底江安放捕魚工具捕魚時,竟然捕撈到一隻長3英尺左右的鱷魚幼崽《伊洛瓦底江邊,有人發現鱷魚,有人發現「國寶」》。雖然緬甸每年都發生鱷魚傷人事件,但也有人對鱷魚這東西充滿了「愛意」。
  • 緬甸的羅興亞人,為何被所有人嫌棄?
    羅興亞人與緬甸人的百年冤讎1886年,緬甸被英國殖民後,大量的孟加拉移民遷入緬甸,英國特意把移民和當地人分開治理,導致兩方人隔閡很深。到了二戰期間,日本人也開始侵入緬甸,並試圖通過阿拉幹地區攻打英屬印度。
  • 46年通化事件,叛亂日軍遭八路軍鎮壓,上千日軍槍斃後被扔掉河裡
    九一八事變結束後,通化成為了日軍的屯兵重地,著名的抗聯將領楊靖宇也是在通化附近犧牲的。二戰末期,蘇軍向關東軍發動進攻之後,偽滿州國的首都也遷到了通化地區,使這個地方變得非常熱鬧,聚集的偽滿州國士兵和日軍有數萬人,周圍的山上還有數萬土匪武裝。
  • 二戰時期:日軍狙擊戰術,並不特別出色,沒有著名狙擊手
    二戰中,哪來的那麼多狙擊手,特別是在大規模的戰役中,其實,沒有什麼狙擊兵的鳥事,關於狙擊兵的作用,包括狙擊兵的對戰爭進程的影響,都被戰後的影視劇和網絡推文等,可以說無限地拔高了。其實,二戰時期,根本就沒有專門研發的狙擊槍和狙擊專用槍彈,都是在5發彈倉供彈手動步槍的基礎上,裝上一隻4-6倍光學瞄準鏡,就成了一把有效射程400-800米的狙擊槍。
  • 二戰時,困守菲律賓的日軍大量餓死,為何他們不能就地補充食物?
    據日本《日本陸海軍事典》統計,1944年~1945年間,菲律賓戰役日軍陸軍死亡36.87萬人,海軍死亡11.79萬人,加上部分民兵武裝,陣亡數超過50萬人,是二戰中日軍最怪慘的敗仗。實際上,日軍戰死的人數量有限,大部分日軍死於飢餓和疾病。那麼這些日軍是怎麼餓死的,為什麼不能就地補充食物呢?
  • 二戰最傳奇士兵,憑藉一張嘴勸降1000多日軍,斬獲榮譽勳章
    導語:二戰最傳奇士兵,憑藉一張嘴勸降1000多日軍,斬獲榮譽勳章作戰講究的是一個靈活性,每個指揮官都有自己的進攻還有防守方式,有些人喜歡中規中矩,有些人喜歡劍走偏鋒,過著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一旦出現失誤那麼將會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 二戰中日軍登陸過美國本土?是的,日軍還因此捧紅了一個名詞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1942年春天,這裡卻成了全世界的焦點,因為這是二戰時期唯一一次被日軍侵佔美國領土的戰事。上一次外國軍隊侵佔美國領土,應該還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事兒。所以,美軍對此非常重視,羅斯福總統暴跳如雷,下了死命令必須收復失地!其實,日寇並沒有完全佔領阿留申群島,他們只是佔領了其中的兩個小島阿圖島和基斯卡島,日寇為什麼要千裡迢迢的攻佔兩個荒無人煙的小島呢?
  • 太平洋戰場中的瓜島戰役,為何日軍大都是餓死的?
    瓜島全稱瓜達爾卡納爾島,這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太平洋小島嶼,但發生在二戰時期的一場戰役讓它聞名於世!於是當時日軍就派遣了2000多名工兵進入瓜島修建機場和相關建築設施,大約6月中旬開工,8月初即完工。 至於說美軍這邊則出現了一些分歧。 名將麥克阿瑟計劃是組織大兵力直接進攻核心處拉包爾,而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則反對麥克阿瑟的提議,他表示拉包爾地區日軍部署了700多架的路基飛機,再加上其他防備力量,及其難以攻下。
  • 二戰期間,日軍幾乎橫掃整個東南亞,為何最終在印度栽了個大跟頭
    1941年,日軍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由此引發了太平洋戰爭,隨後日軍集結重兵開始向東南亞擴張,日軍像他國發起侵略,給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整個東南亞幾乎已經是日軍的囊中之物了。1944年,日軍發動了對印度的侵略,在英帕爾戰役中,日軍調動了9萬多的軍隊進攻印度,然而卻被當頭一棒,日軍主力軍隊慘遭重創。激戰過後,英印軍隊用了一萬六千多人殲滅了日軍兩萬五千人,日軍慘敗,自此以後,日軍再也不敢對印度發起進攻。不過能橫掃整個東南亞的日軍,實力自然是沒的說的,那麼為什麼會在進攻印度的時候慘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