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單車領域前景如何?哈囉出行將祭出兩大殺器

2020-12-18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一鳴)11月27日,在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專注於兩輪共享出行領域的哈囉出行曝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它要親自下場造車了。

在會上,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宣布,哈囉出行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預計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將於明年初與大家見面。

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

不僅如此,哈囉換電業務還宣布啟用全新品牌「小哈換電」。李開逐表示,「小哈換電」整體品牌視覺延續哈囉出行基因,採用集團通用的「H」型Logo,便於關聯用戶現有認知,並以兩輪換電「新物種」更好延承哈囉對智慧科技、出行道路、人車路的深入連接,帶來輕鬆出行體驗。

李開逐稱,哈囉出行將繼續深耕兩輪業務,在共享兩輪服務、換電、電動車三條業務線上持續加注,同時將繼續堅持生態供應鏈戰略,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撬動巨量兩輪市場。

兩輪出行」迎來巨大變革

哈囉出行祭出「兩輪電動車」、「兩輪換電」這套組合拳的背後,是中國兩輪出行市場正迎來巨大的變革。

作為中國人出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兩輪不僅服務著居民通勤等日常需求,也服務著快遞、外賣騎手這類專業出行需求。即使在公共運輸發達的大城市,到家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依然要靠兩輪車接駁解決。

根據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透露的數據,中國每天發生的兩輪出行需求超過10億次,2019年,電動自行車和摩託車保有量達到近4億臺,且每年新增銷量達到4600萬臺,兩輪出行市場前景廣闊。

2019年開始正式實行的新國標更是拉開了兩輪電動車「智能化」、「鋰電化」的序幕:由於新國標對整車質量、車輛尺寸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笨重鉛酸電池明顯不再合時宜;而車輛參數變化帶來的「充電難」、「裡程焦慮」等問題,也對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前,受制於成本,「傻大笨粗」的鉛酸電動兩輪車一直是市場主流。方正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兩輪車整體電池用量中,鉛酸佔比超過95%,裝機量規模在100Gwh水平,天能動力、超威動力佔據市場87%的份額。

在新國標等驅動下,兩輪電動車的改變在所難免。國盛證券研報稱,受益於新國標催生的鋰電替換需求,國內市場未來2-3年內有望釋放3500萬輛/年以上的升級空間。

中金汽車也表示,新國標對車身重量的嚴格限制,將會加速質量輕便的鋰電車型滲透率提升,預計到2030年有望接近60%。

再加上中國的道路環境和人均汽車保有量規模,電動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為仍將會是重要的出行工具,現在正是兩輪出行市場最好的入局時機。

哈囉出行在這其中看到了機遇,成立4年多的哈囉出行基於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業務,在技術、產品、用戶基礎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實力,從共享服務切入「兩輪電動車」、「兩輪換電」具有顯著優勢。

「新物種」智能「兩輪電動」

在「兩輪電動車」領域,「智能化」是哈囉出行最大殺手鐧。「這個時代,所有的行業似乎都在講網際網路+或者是+網際網路,兩輪在網際網路化和智能化方面相對來說還是落後了一點,」 李開逐如是說。

他指出,目前市場上具有一定輔助智能駕駛功能的汽車都可以稱為智能汽車,由此計算,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已經有50%,但兩輪出行產品的智能化滲透率卻極低,李開逐說:「相比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智能汽車,智能兩輪電動車的滲透率還不足5%。」

在李開逐的眼中,智能兩輪電動車不光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智能物聯網的設備。現在,身負網際網路基因的哈囉出行入局,「將攜手產業夥伴,加快推動電動車產品智能化、換電標準化。」

哈囉目前的共享電單車產品

李開逐甚至表示,隨著業務的發展、哈囉出行未來有自建工廠造車的可能,但目前還將更多依靠產業鏈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產業界人士也對哈囉出行的入局表現出歡迎的態度。「如果小氣一點,肯定是心裡不舒服,等於是多了一個友商的概念,」 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向觀察者網打趣,「不過如果說大氣一點,我們很在乎他們口中的『新物種』,我們感覺這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發。」

倪捷表示,綠源這樣的整車製造企業歡迎哈囉出行入局製造,因為後者可能會給行業帶來新的見解,新的推動。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兵也向觀察者網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有競爭才會有進步,這個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哈囉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的運營商,共享出行做得挺好,現在它嘗試在製造端介入,如果僅僅只是簡單地介入這麼一個傳統的重資產製造,我相信一定不是它的本意。」

劉兵堅信,哈囉出行的底層基因一定是基於網際網路,他樂見哈囉出行在傳統製造業領域不斷探索,創造出更多的經驗,「大家一起能夠包容分享,推動競爭發展。」

「兩輪換電」成「新基建」

要是說「智能兩輪電動車」是哈囉出行推出的「新物種」,「兩輪換電」業務則可以稱為後者的「新基建」,而這一領域,哈囉出行更是布局已久。

早在2019年6月,哈囉出行就宣布與寧德時代、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首期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福建寧德智享無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智享」),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囉換電」服務。

此前,「充電難」一直是兩輪電動車的痛點之一,加之因為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充電中的車輛往往有著引發火災的風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孫會川曾透露,2018年輿情監測到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事件就有95起,並造成25人死亡。

在這種背景下,第三方充電站在社會上已經悄然出現。例如投幣式的充電站,但「充電慢」、「不安全」等問題非旦沒有解決,反而衍生出新的問題。

「換電這個生意長期處在野蠻生長的態勢下,」倪捷告訴觀察者網,「很多小電子廠甚至個人自行組裝鋰電池對外進行銷售,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

在他看來,換電需要從科學的角度認真去打造合理的規劃,然後選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如果有大企業『登高一呼』。來提供正規、有質量保障的、有安全保障的換電服務肯定是好的。」

哈囉出行站出來了!其推出「哈囉換電」服務通過將智能換電櫃定點投放,搭建全域覆蓋的換電網絡,結合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平臺技術,實現從換電櫃、車輛、電池,到客戶端的全鏈路智能化。使得兩輪電動車用戶也可以智能、安全的使用換電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哈囉換電」服務並不只針對哈囉旗下的電單車,而是所有符合新國標以及電池標準化的兩輪電動車。

據哈囉出行介紹,更名後的「小哈換電」已在全國數十個城市面向社會大眾開放網絡能力,提供安全、智能、便捷、高效的兩輪出行用電服務。

而「小哈換電」也將本著「科技新能源,不用充電更安全」的全新品牌主張,向大眾積極普及換電模式認知,加快推廣「車電分離、以換代充」能源消費模式。

對於哈囉出行不斷深耕這一領域,劉兵從業內的角度表示了讚許。他指出,換電業務未來的格局比共享兩輪更大。在他看來,要完成這個目標,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企業的格局要大,格局小做不了這個事業;二是要有能力,有技術能力,要有資本投入的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對出行安全不利;三是需要具備網際網路基因,因為未來的充電換電管理一定是基於網際網路,基於未來的物聯網、智能城市的管理。哈囉在這個時間點能夠介入到充電樁,我覺得是時機成熟了。」

兩輪變革時代來臨

劉兵告訴觀察者網:「新能源的發展是緊緊是圍繞著出行的,出行有兩輪、也有四輪,但更要看到城市建設的大交通,甚至看到非常前瞻性的無人駕駛,才能夠去理解以後、兩輪出行是一個什麼格局。」

哈囉毫無疑問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格局。從最早期的共享服務、到切入 「兩輪換電」、再到推出自己的智能「兩輪電動車」,哈囉出行構築起兩輪出行的生態閉環。

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目前,哈囉出行旗下共享兩輪(單車及助力車)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400餘個城市,市場覆蓋率第一;哈囉出行APP註冊用戶已超過4億。

李開逐曾說,哈囉並不把自己定位在只做出行的公司,「我們希望能夠發展成綜合性的超級普惠生活平臺,所以哈囉布局做了兩輪、換電、順風車、打車、本地生活等業務。」綜合性的超級普惠生活平臺,將是哈囉在未來幾年的重要目標。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十年前智慧型手機取代傳統手機的那場變革,會在在兩輪行業重演。

相關焦點

  • 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美團在8月最新財報中稱,他們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投入。王興也在財報會議上提到,共享電單車對美團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有更高效的平均周轉率,有更好的單位經濟效益,有短期盈利的可能和巨大的市場機遇。  無獨有偶。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以哈囉出行為例,目前哈囉的單車業務入駐城市超過 360 個城市,註冊用戶超 3 億,助力車業務入駐城市也有近 260 個,可以說經過四年時間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
  • 引領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哈囉能否從共享電單車脫穎而出?
    更好的盈利模型吸引眾多玩家入局共享單車已經過了攻城略地的階段,去年隨著電單車新國標的實施,哈囉出行與美團、滴滴青桔不斷加碼共享電單車領域。哈囉出行兩輪出行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介紹,「哈囉是最早試水電單車,在做單車時就看到了電單車的商機,並且電單車最初就以定點模式運營,電單車相對造價高,需要保證足夠的運營效率,同時減少丟失和私佔的風險。今年是電單車整體井噴發展的一年,有點像最初的單車的階段,三到四家比較大的玩家為主,有很多的小玩家在不同的城市。」
  • 「技術+信用」雙升級 看聚美優品街電、哈囉單車等共享企業如何...
    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哈囉出行為「東方進博之夜」定製的共享單車亮相,傳遞著共享經濟綠色、低碳、環保的服務理念。而在共享出行之外,共享民宿、共享充電寶等業態也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在我們身邊「遍地開花」。共享經濟如何「跑得快」?
  • 「技術+信用」雙升級 看聚美優品街電、哈囉單車等共享企業如何破題!
    哈囉出行、滴滴打車對網約車服務的新嘗試,讓城市交通有了更多元的生態與選擇;"地鐵+單車"的一體化智慧接駁,探索出高效便捷的城市出行新方式;聚美集團旗下街電實現了移動端的"電量自由",保障智能化生活"不掉線"。共享經濟在技術升級、生活服務兩個端點的聚焦,促進了科技賦能城市生活,也帶動了消費需求反推共享升級。
  • 不止於共享兩輪,哈囉出行完善兩輪出行生態
    擴大兩輪業務版圖 哈囉智能電動車明年推出「哈囉旗下換電業務啟用全新品牌小哈換電;此外,哈囉出行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預計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將於明年初與大家見面。」11月27日,在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表示。
  • 滴滴青桔、美團入局電單車 中國共享電單車將投放800萬輛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可達到800萬輛,收入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在今年,電單車市場出現新變化。除了早已入局的哈囉出行,滴滴青桔、美團也開始加速電單車布局,行業格局瞬息萬變。
  • 共享電單車有哪些品牌?
    共享電單車從最開始共享單車的衍生品,到逐漸成為與共享單車同位競爭的出行產品。在2019年正式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下,市場還存有大量的私家非標電單車,擁有生產標準的共享電單車反而有了先天的產品優勢。
  • 共享電單車「彩虹大戰」再上演 如何避免...
    在二季報電話會議上,美團CEO王興透露二季度向市場投放超過29萬輛電單車,他認為電單車業務對美團「具有長遠戰略意義」,並有意做「領軍人物」。而在上半年獲得融資後,滴滴旗下的共享單車品牌青桔也一連發布三款新品,其中有兩款是電動自行車,這足以凸顯出其對電單車市場足夠的野心。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城市的夜晚靜悄悄,但老徐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他的任務是將這批共享電單車投放到城市的街道上。這份工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想要做好卻著實需要動一翻腦筋。老徐一般選擇在深夜出動,因為城管很少在深夜上班,車子被拖走的概率極低,而投放的成功率直接關係到他的收入,一切不容有失。
  • 共享電單車項目如何?能否加盟代理?
    共享電單車項目如何?能否加盟代理?據悉,由於騎停便捷、收費合理、低碳環保,近年來共享電單車成了越來越多市民的出行選擇!雖然說共享單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大家更青睞於更省力更快的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單車如今也成為了一項熾手可熱的項目,想代理加盟的人也是與日俱增!
  • 哈囉出行電單車換電櫃亮相智博會
    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於3日在北京展覽館揭幕,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攜旗下多個聚焦共享出行服務的科技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亮相此次展會。其中,提供兩輪電動車智能換電服務的「小哈換電」子品牌的換電櫃吸引了不少參會人員注意。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共享電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02 哈羅贏面初現,然共享電單車」三國殺」仍是一場持久戰2019年4月,被稱為電單車」新國標」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實施,直接導致共享電單車迎來爆發期。共享電單車市場匯集多方勢力,有橘色的美團、藍色的哈羅、青色的青桔、黃色的小遛、綠色的喵走出行、紅色的人民出行等等,洗牌之前慢慢形成了以三家為主的共享電單車市場格局。
  • 共享單車來了,哈囉出行入駐鹽邊縣紅格鎮
    12月19日,哈囉岀行正式入駐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今後去紅格旅遊,不僅可以體驗溫泉、運動、鄉村遊,還可以騎著哈囉助力車、單車感受紅格之美。 ……一款藍色車身、名為「哈囉岀行」的共享助力車、單車整齊停放在紅格鎮的街道和景點內,成為度假區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哈囉出行的「縱橫術」
    共享單車領域戰鼓又響,哈囉走在了不同道路上。年初青桔宣布獲得10億美元融資,美團緊跟其後,宣布今年加大電單車投放力度,拋出百萬輛電單車訂單。與美團青桔相比,哈囉卻選擇深入供應鏈,推出哈囉新物種,親自下場造車。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以哈囉出行為例,哈囉開發了智慧系統「哈囉大腦」,通過算法和大數據來做共享單車和電單車的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並推出藍牙道釘、電子圍欄、智慧公共助力車等創新模式。目前,這些新舉措已經初見成效。根據官方資料,採用哈囉大腦智能調度的全國近200個城市,相比人工經驗調度,每輛電單車平均每天至少可以多服務一位用戶。
  • 打贏共享單車戰但焦慮猶在 哈囉尋找新引擎
    2019年第二季度,美團的共享單車、網約車、買菜等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收入首次實現毛利由負轉正,靠得是不斷優化的定價策略,通俗來講就是提價。如今,美團單車、青桔單車、哈囉單車的定價策略是騎行30分鐘以內收費1.5元,騎行超過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更賺錢的是共享電單車。
  • 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哈囉出行掘金網約車市場
    哈囉出行生態布局,業務形態從"兩輪"升級到"四輪" 近期哈囉出行媒體溝通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普惠用車事業部總經理江濤透露,哈囉出行旗下的網約車項目"哈囉打車"在廣東中山地區有序展開試運營工作後,月底將在河源、汕尾、惠州等城市上線。
  • 共享單車「重生」!戰局升級,巨頭重金砸向電單車!
    不過,多個品牌的共享單車最終還是活下來了,就連共享電單車、共享滑板車等共享出行工具也正悄然復活和發展。共享單車依舊很有戲共享單車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洗禮,目前幾大巨頭仍在發力。市場信息顯示,滴滴旗下共享單車品牌青桔單車在近期獲得超過10億美元首輪融資,這也是共享單車頭部企業在2020年獲得的第一輪融資。
  • 「森財之道」共享電單車:2千億市場的風能吹多久?
    其中可轉化成共享電動車出行的約3億次/日,按2元/次出行計算,年市場規模將超2000億元,這其中,還未包括換電市場的規模。而最重要的,未來的想像力還在於,基於兩輪的共享平臺未來還能集成更多的服務,比如換電、電池售賣、車輛維修、車輛保險、生活服務、金融服務、數據變現、廣告變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