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哈囉出行掘金網約車市場

2020-12-18 騰訊網

世上再無摩拜!

摩拜單車正式停止服務,相關業務、服務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為"美團單車"。這個結局在2018年美團全資收購摩拜之際便已註定。

摩拜退場,ofo落幕,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洗禮之下,初代三巨頭僅剩哈囉單車呢喃著生態布局的新故事。

哈囉出行生態布局,業務形態從"兩輪"升級到"四輪"

近期哈囉出行媒體溝通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普惠用車事業部總經理江濤透露,哈囉出行旗下的網約車項目"哈囉打車"在廣東中山地區有序展開試運營工作後,月底將在河源、汕尾、惠州等城市上線。

"哈囉打車"是哈囉出行在今年10月底啟動的新業務,這項新業務的啟動使得哈囉生態化業務布局更加豐盈,全面涵蓋"兩輪"到"四輪"的城市出行服務。

哈囉的生態布局始於一場"自救"行為。

彼時,ofo末日掙扎、摩拜賣身更名,關乎共享單車行業撐不過2018年冬天的種種描述中,哈羅單車在上海舉行了一場主旨為"以共享單車作為底層流量業務,嫁接更多城市出行業務。"的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哈羅單車完成"哈囉出行"的品牌升級。在嘀嗒出行、首汽約車、高德地圖等關聯平臺方的資源注入協作之下,2018年,哈囉出行以聚合打車的業務形式踏足網約車市場。

聚合約車服務上線後不久,哈囉出行卡好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的間隙推出了順風車業務。截至年底哈囉順風車車主數量超過1400萬、乘客數量超過4500萬,2020年增長超過100%。

網約車市場滲透率仍有巨大上浮空間,哈囉有機會

哈囉單車從"兩輪"業務到"四輪"業務的升級與網約車巨頭從"四輪"業務到"兩輪"業務的下沉,內在發展邏輯基本上是一致的——構建完整的網際網路城市出行業務生態。兩種截然相反的逆向業務生態發展路徑決定了共享單車企業業務升級要難於網約車企業業務下沉。簡言之,哈囉出行分食網約車市場難,而網約車企業分食共享單車市場則顯得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哈囉出行的網約車業務沒有機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到3.62億。這個網約車用戶規模已經足夠大了,但是這個體量只佔到了網民整體的40.1%,剩下的近六成用戶是尚未開發的網約車新用戶,他們都是網約車市場的潛在用戶,也包括哈囉出行的網約車業務。

筆者的這一段數據引用及論調分析與前不久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解釋為什麼有了滴滴出行還要做花小豬的答案相契合。

柳青稱:目前國內網約車的滲透率僅為3%,每一百次出行行為中僅有三次為網約車出行。同樣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產物,國內電商的滲透率則高達26%。未來,網約車市場的滲透率仍有巨大的上浮空間。

哈囉出行方面實際上也察覺到乘客端打車難問題依然存在,同時,用戶的選擇性依然比較少。從全國範圍來看,還有特定的人群、場景、時刻未被滿足,這是哈囉掘金網約車市場的機會。

最近,三家網際網路企業被開出反壟斷罰單,這個消息是利好趕晚集掘金網約車市場的哈羅出行的,在不斷趨好的良性行業競爭環境下,哈囉出行通過積累產品、運營、監管互動方面的經驗,不斷打磨產品,優化運營策略,與頭部平臺拉開差距,在目標城市穩步發展,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文 丨 李民民 丨大叔丨 科技發燒友丨撰稿人 丨 偽設計師

相關焦點

  • 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近日,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對36氪提到:「我們期望這個行業能夠吸取共享單車前期發展的經驗教訓。如果過度無序投放,不充分考慮城市的單位人口密度、GDP水平、出行距離、人口分布情況,會傷害行業在政府和城市中的形象。」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共享單車究竟給社會帶來了哪些改變,這些改變的原因是什麼?哈囉出行作為平臺方,又在其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和價值?不能否認,在前幾年共享單車的「亂戰」階段,賽道參與者們為了搶佔市場,普遍把心思放在提升投放單車數量上,沒有對後續的保養維護進行全盤考慮,導致單車總體服役時間過短,資源浪費。但隨著一些市場玩家的出清、以及政府和企業各自定位的不斷平衡,共享單車正在創造「正外部性」,這是一個價值再發現的過程。
  • 哈囉想要在滴滴出行中分一杯羹 滴滴想進入單車市場 咋這麼亂
    一說到出行,你會想到什麼?招手即停的計程車,APP上呼叫服務的共享出行,還有完全靠人力的共享單車。在共享出行方面,滴滴目前處於中國的「老大」地位,共享單車方面,哈囉也絕對是鶴立雞群。只是,現在這兩個傢伙,好像有一場「硬仗」。
  • 哈囉、滴滴在出行市場展開全方位爭奪戰
    璽哥還記得,在共享單車最為瘋狂的2016-2017年,摩拜、OFO在一二線城市赤膊PK,打得你死我活。彼時哈囉的名氣遠小於二者,但哈囉憑藉對單車市場的深刻洞察,以超強的定力制定了「從農村包圍城市」,從三四五線城市出發,奪取最後勝利的戰略。憑藉在硬體上的技術優勢和正確的市場策略,哈囉成了共享單車最終的勝利者。
  • 哈囉出行的「縱橫術」
    現在共享單車行業格局已定。哈囉出行、美團單車、青桔單車,是行業前三名,也是碩果僅存的三個幸運兒。但在三家之中,哈囉是最特殊、也是最幸運的一個。在哈囉入局之時,ofo和摩拜正打得不可開交,為了避其鋒芒,哈囉選擇在二三線城市發力。
  • 哈囉打車以「拼多多」式進軍網約車市場,滴滴毅然選擇降價迎擊
    從」兩輪」升級到」四輪」,哈囉瞄準網約車市場 隨著共享單車行業的飽和,哈囉出行將業務又擴展到了共享電單車和順風車上。而在10月29日的哈囉出行用戶交流會議上,哈囉出行宣布,在原有的拼車業務和聚合基礎上,哈囉推出「哈囉打車」新業務,真正實現從」兩輪」升級到」四輪」的升級。 哈囉進軍網約車市場早有端倪。2018年,摩拜賣身美團,在遲遲沒有新的注資後,ofo也在進行最後的掙扎,隨著共享單車將在2018年冬天破滅的傳聞越來越多,即使是背靠阿里,哈羅(改名前)也不得不進行積極自救。
  • 哈囉出行啟動打車業務分羹網約車市場,需面對監管、運營、競爭等難題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滴滴在網約車市場佔據無可爭議的主導地位,哈囉出行顯然難以撼動。而哈囉出行能否從網約車市場中分得一杯羹,依然需要市場的檢驗。三大主業均遇強敵,切入網約車市場或能完善出行生態資料顯示,成立於2016年的哈囉出行最早的業務僅有共享單車,近年來,其不斷擴展業務範圍。
  • 引領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哈囉能否從共享電單車脫穎而出?
    10月9日,哈囉出行宣布,哈囉單車、助力車等業務正式進駐新疆烏魯木齊、阿克蘇、阿勒泰、昌吉、克拉瑪依等城市。至此,哈囉單車和助力車完成了對全國超400+城市的覆蓋。作為行業黑馬,哈囉出行在共享單車群雄爭戰中脫穎而出,並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不斷創新發展,率先帶動行業邁向與城市服務和管理緊密聯動的共享單車3.0時代。
  • 打贏共享單車戰但焦慮猶在 哈囉尋找新引擎
    出行平臺向生活服務擴張,生活服務平臺滲透到出行行業,網際網路公司總想把流量變成汩汩現金,但是想要通吃,現實比想像中困難。被瓜分的兩輪車市場共享單車從來都不是一個賺錢的好生意。它更像是巨頭的一個流量入口,無論是摩拜基於美團,還是青桔對於滴滴而言均是如此。
  • 哈囉出行長沙「瘦身」 已回收3萬輛共享單車和助力車
    目前,哈囉出行在長沙已回收3萬輛共享單車和助力車。在長沙城南一處倉庫,1萬餘輛藍色的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整整齊齊擺放在地面上,等候拆解回收處理。哈囉出行供圖17日,記者在長沙城南一處倉庫看到,1萬餘輛藍色的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整整齊齊擺放在地面上,等候拆解回收處理。原來,哈囉出行近日在長沙宣布首輪 「瘦身」計劃,這處倉庫就是回收車輛的臨時轉運點。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共享單車自此告別「瘋狂生長」時代,進入「下半場」。如今,憑藉著相對穩定的資本投入、與時俱進的運營模式、自身的集聚流量與支付入口,阿里系的哈囉出行,美團收購摩拜單車後重組的美團單車,滴滴青桔單車三家形成了「三家鼎立」的局面,領跑兩輪共享出行行業。
  • 共享單車獨角獸進軍物流市場,送貨真的比送人掙錢?
    誕生於2016年的哈囉,在資本的助推下,曾幾度走向聚光燈下。從共享單車雙寡頭鏖戰的夾縫中生存下來後,背靠資本的哈囉,從後入局者搖身一變,成為了共享單車的「三巨頭」之一。然而,從哈囉單車改名為哈囉出行開始,哈囉就早已不局限於共享單車業務,而是定位於綜合的移動出行平臺,將觸角延伸至助力車、順風車、打車等出行服務,一直試圖構建起完成的運輸網絡,從而講述更大的故事,實現資本所給予的厚望。
  • 不止於共享兩輪,哈囉出行完善兩輪出行生態
    2016年前後,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從那時起,兩輪出行也在不斷發展。共享單車從「萬紫千紅」的攻城略地,現在已經發展成了滴滴青桔、美團摩拜、哈囉出行的三足鼎立的格局。與此同時,哈囉也憑藉助力車業務與松果、小遛等企業在下沉市場廝殺,最高佔據7成市場份額。
  • 引領共享單車3.0時代 哈囉出行獲行業首個精準定位算法類專利授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由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哈囉出行)申請的"一種藍牙信標電子圍欄停車控制方法、裝置、系統及車輛"獲得發明專利授權。據了解,這是共享單車行業首個精準定位算法類專利授權。目前在共享單車應用的多種手段的定位技術中,藍牙定位是不易受樓宇遮擋、同時能和共享單車無縫對接的定位技術。然而,藍牙信號強度容易受發送設備、接受設備、天氣、距離等因素影響。哈囉出行這項專利發明的優勢在於,每個藍牙信標有智能算法功能並引入機器學習模型,每隔一預設周期,藍牙信標會掃描其他藍牙信標向外廣播的藍牙信號強度,並根據掃描結果更新信標間參考強度。
  • 哈囉的二次戰爭:單車被美團滴滴偷襲,新業務步步驚心
    那是 2016 年,兩人對話的背景是:共享單車賽道內,摩拜和 ofo 如日中天,兩家手握資金均超過了 10 億元。相比之下,哈囉手裡只有不到 4000 萬元。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憑藉 " 農村包圍城市 " 的打法,哈囉成功避開鋒芒,在摩拜和 ofo 的絞殺下 " 奇蹟 " 般地活了下來,而且還攻下兩輪市場的頭把交椅,完成了從 " 瀕危動物 " 向出行巨獸的驚心一躍。
  • 誰也沒猜透的單車結局:ofo摩拜未合併,哈囉反騎到頭上了
    到了2018年9月,哈羅單車正式更名為哈囉出行,進而開始其哈囉汽車出行的業務。有了永安行和螞蟻金服這兩棵大樹作為哈囉堅強的後盾,說其起死回生也不足為過,反而更能展現出哈囉的野心。簡言之,哈囉出行早已被單車巨頭永安行收購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同樣的,曾在共享單車戰場上被看好的選手——摩拜也走向了被收購道路,但自從摩拜創始人胡瑋煒辭職後,它便以「徹底美團化」的結局收尾。
  • 哈囉出行李開逐: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預計明年初推出
    11月27日,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在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表示,基於兩輪出行這一國內高頻且用戶基礎最大的市場,哈囉出行將在共享兩輪服務、換電、電動車三條業務線上持續加注,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即將在明年初推出。
  • 南昌共享單車回倉:哈囉出行百日煥新行動正在進行時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寒冷的冬季往往是共享單車容易產生堆積的時間節點,冬季運維成了共享出行行業主管部門的關注重點。本周,南昌寒潮來襲。記者從哈囉出行了解到,哈囉單車正進行百日煥新行動,為提升用戶的騎行體驗和安全,根據城市各片區的單車使用情況,分批次對路面單車進行回倉養護。
  • 哈囉新款共享單車落地廣州
    3月30日,哈囉出行宣布第五代共享單車「雲行」首批300多輛,以新車置換方式落地廣州。這一新款共享單車剛被從貨車上卸下來,就有人前來圍觀。廣州市民楊女士表示,這款共享單車真是「靚仔」,趕緊試下。體驗後她稱讚說比之前的哈囉單車還要好騎,輕鬆舒適。新車「雲行」的產品經理毛翔宇表示:「腳踏、坐墊、車把,是用戶跟車輛產生接觸的三個部位。為此,我們模擬用戶騎行姿態進行更合理的改良,包括更好地釋放騎行者腿部大空間,因此騎行時會更舒適,也更適合健身與長距離騎行。」「雲行」的到來,意味著「哈囉大腦2.0」的再次升級。
  • 哈囉出行李開逐:哈囉將打造基於出行的普惠生活平臺
    目前,憑藉「哈囉大腦2.0」智慧系統等深耕精細化運營,哈囉兩輪業務已覆蓋超過400座城市,讓4億用戶享受到清潔新能源的科技福利,市場覆蓋率為行業第一。李開逐在演講中說道,經過四年左右的起伏發展,共享單車行業從追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用戶搶佔,到向數位化和智能化邁進,已經融入城市慢行交通體系的一部分,成為市民的主力交通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