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無摩拜!
摩拜單車正式停止服務,相關業務、服務全面接入美團,並更名為"美團單車"。這個結局在2018年美團全資收購摩拜之際便已註定。
摩拜退場,ofo落幕,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洗禮之下,初代三巨頭僅剩哈囉單車呢喃著生態布局的新故事。
哈囉出行生態布局,業務形態從"兩輪"升級到"四輪"
近期哈囉出行媒體溝通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普惠用車事業部總經理江濤透露,哈囉出行旗下的網約車項目"哈囉打車"在廣東中山地區有序展開試運營工作後,月底將在河源、汕尾、惠州等城市上線。
"哈囉打車"是哈囉出行在今年10月底啟動的新業務,這項新業務的啟動使得哈囉生態化業務布局更加豐盈,全面涵蓋"兩輪"到"四輪"的城市出行服務。
哈囉的生態布局始於一場"自救"行為。
彼時,ofo末日掙扎、摩拜賣身更名,關乎共享單車行業撐不過2018年冬天的種種描述中,哈羅單車在上海舉行了一場主旨為"以共享單車作為底層流量業務,嫁接更多城市出行業務。"的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哈羅單車完成"哈囉出行"的品牌升級。在嘀嗒出行、首汽約車、高德地圖等關聯平臺方的資源注入協作之下,2018年,哈囉出行以聚合打車的業務形式踏足網約車市場。
聚合約車服務上線後不久,哈囉出行卡好滴滴順風車業務下線的間隙推出了順風車業務。截至年底哈囉順風車車主數量超過1400萬、乘客數量超過4500萬,2020年增長超過100%。
網約車市場滲透率仍有巨大上浮空間,哈囉有機會
哈囉單車從"兩輪"業務到"四輪"業務的升級與網約車巨頭從"四輪"業務到"兩輪"業務的下沉,內在發展邏輯基本上是一致的——構建完整的網際網路城市出行業務生態。兩種截然相反的逆向業務生態發展路徑決定了共享單車企業業務升級要難於網約車企業業務下沉。簡言之,哈囉出行分食網約車市場難,而網約車企業分食共享單車市場則顯得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哈囉出行的網約車業務沒有機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達到3.62億。這個網約車用戶規模已經足夠大了,但是這個體量只佔到了網民整體的40.1%,剩下的近六成用戶是尚未開發的網約車新用戶,他們都是網約車市場的潛在用戶,也包括哈囉出行的網約車業務。
筆者的這一段數據引用及論調分析與前不久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解釋為什麼有了滴滴出行還要做花小豬的答案相契合。
柳青稱:目前國內網約車的滲透率僅為3%,每一百次出行行為中僅有三次為網約車出行。同樣是網際網路時代下的產物,國內電商的滲透率則高達26%。未來,網約車市場的滲透率仍有巨大的上浮空間。
哈囉出行方面實際上也察覺到乘客端打車難問題依然存在,同時,用戶的選擇性依然比較少。從全國範圍來看,還有特定的人群、場景、時刻未被滿足,這是哈囉掘金網約車市場的機會。
最近,三家網際網路企業被開出反壟斷罰單,這個消息是利好趕晚集掘金網約車市場的哈羅出行的,在不斷趨好的良性行業競爭環境下,哈囉出行通過積累產品、運營、監管互動方面的經驗,不斷打磨產品,優化運營策略,與頭部平臺拉開差距,在目標城市穩步發展,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文 丨 李民民 丨大叔丨 科技發燒友丨撰稿人 丨 偽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