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出行: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如何做電單車業務?| 36氪專訪

2020-12-24 36kr

美團在8月最新財報中稱,他們今年第二季度投入了近30萬輛電單車,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投入。王興也在財報會議上提到,共享電單車對美團有長遠的戰略意義,因為它有更高效的平均周轉率,有更好的單位經濟效益,有短期盈利的可能和巨大的市場機遇。 

無獨有偶。今年4月,滴滴出行CEO程維宣布,未來3年內要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在這個目標下,電單車是青桔今年的重點方向之一,而青桔也在4月宣布拿到超過10億美元大額融資。

美團和滴滴青桔此番高調進場、布局電單車,大有5年前共享單車興起時群雄逐鹿的架勢。但這種競爭態勢不免讓人擔心:車輛過度投放,很可能造成資源浪費,重蹈ofo和摩拜等公司當年交戰的覆轍。

近日,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對36氪提到:「我們期望這個行業能夠吸取共享單車前期發展的經驗教訓。如果過度無序投放,不充分考慮城市的單位人口密度、GDP水平、出行距離、人口分布情況,會傷害行業在政府和城市中的形象。」

成立於2016年9月的哈囉出行,雖然進場較晚,但成功在共享單車混戰中逆襲至行業領軍者。哈囉的成功突圍,得益於幾個重要戰略決策:2018年3月,哈囉與螞蟻金服在業內首次全國推廣「信用免押」,打破共享單車行業一直以來「靠收押金快速回流資金」的商業模式。

但對於重資產、重運營的生意來說,「不收押金」就意味著要極大提高運營效率,才能儘快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為此,哈囉開發了智慧系統「哈囉大腦」,通過算法和大數據來做共享單車和電單車的智能規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並推出藍牙道釘、電子圍欄、智慧公共助力車等創新模式。

目前,這些新舉措已經初見成效。根據官方資料,採用哈囉大腦智能調度的全國近200個城市,相比人工經驗調度,每輛電單車平均每天至少可以多服務一位用戶。

近日,在36氪等媒體專訪中,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詳細解釋了共享電單車的市場格局和行業階段、哈囉的運營策略和未來規劃。他提到,現在共享電單車市場上有3-4個較大的玩家,還有很多小玩家分布在不同城市區域,和共享單車初期的混戰局面類似,但電單車的盈利模型更好、洗牌時間會更長一些。

此外,褚軼群表示,共享兩輪出行已經進入3.0階段,成為城市公共運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雖然年初受疫情影響,收入有所下滑,但從5、6月份開始,單車業務毛利已經回正。

以下是專訪的主要內容:

兩輪出行進入3.0階段:是城市公共運輸不可或缺的部分

9月,哈囉出行成立4年,對外宣布註冊用戶超過4億。你如何看待過去4年共享兩輪出行領域的變化?

褚軼群: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大概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0的起步和混戰,那個時候,全國有七八種顏色的單車,都是靠收押金來實現資金快速回流。所以,當時的公司不需要考慮投放量是否合適,只管投,因為每多投一輛車,收兩三個人的押金,300塊的造車成本就回來了。那是當時超投最大的一個本質。

哈囉是最後一批入場的玩家之一,從二、三線城市進入。當時OFO和摩拜這兩家公司已經很大了。我們就挑了一個破局點——押金。我們認為。這個行業是靠供需匹配效率的提升來服務用戶出行,不應該讓用戶冒押金風險。所以,2018年3月,我們跟支付寶一起推出了信用免押,這是對整個行業的第一次重新梳理和洗牌。

選擇免押是一個典型的長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當時的電單車客單價還很低,很多情況下是免費,不可避免會出現一段時間的虧損。當時投資人會覺得這本來是現金流很好的模型,一下就沒有了、不健康了。但只有熱度褪去之後,才會看到那個理性的礁石。今年即使受疫情影響,我們從5、6月份開始,單車業務毛利也恢復正向了。

到了2.0階段,之前的玩家幾乎全部退出市場,OFO押金已經暴雷,摩拜賣給了美團,只有哈囉還在,滴滴的青桔後來入場。各家都開始像哈囉一樣,強調調度運營效率,靠提效來獲取增量價值,進入比較健康的發展階段。

現在是3.0階段,政府對共享單車的態度發生變化,從原本覺得是洪水猛獸,到現在開始真正認可單車的價值。共享兩輪出行應該被正式納入公共運輸的組成部分,提升城市整體交通效率。       

電單車是長跑生意,呼籲行業理性發展

具體到電單車業務,你觀察到這個行業有什麼變化? 

褚軼群:哈囉是最早試水共享電單車的公司,從2017年9月開始做,很快成為領軍者。電單車最初運營是定點模式,因為電單車造價比較高,所以我們需要保證它有足夠的運營效率,同時減少丟失和私佔風險。哈囉基本驗證了這個模式是比較可行的。今年是電單車行業井噴的一年,有點像共享單車最初的發展階段。目前有3-4家較大的玩家,還有很多小玩家分布在不同城市。在長沙等核心城市,可以看到超過10種顏色的電單車在運行。

今年大家之所以湧進來,我覺得主要因為哈囉去年把模型跑出來了。針對兩輪車的新國標政策也有一定的助推作用,但本質上,還是因為我們證明了這門生意能夠盈利。

這麼快就盈利是不是因為哈囉電單車是從三、四線城市做起來,而這些城市對電單車的政策管控比較松,但一線城市就有很多限制?

褚軼群: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因為從目前來看,整個下沉城市對電單車是非常歡迎的,因為公交系統不像一線城市這麼發達。但小城市的運營也有很多大城市不能比擬的複雜性。如果運營效率不高、用戶使用率不高,就難以支持運營。所以摩拜等公司就沒怎麼進入下沉市場。

電單車市場會有先發優勢嗎?

褚軼群:肯定會有,跟單車一樣,一段時間之後你會有數據積累,會有更好的閉環來指導你的運營,每個城市的情況都有不同,所以我們一城一策去運營,一開始我們的運營效率肯定會高於行業的其他同行,同時我們也一樣會保持危機意識,因為我相信同行也是非常優秀的,這個倒逼我們要跑得更快,行業中大家一起來做這個行業,會促進這個行業更快地繁榮起來,這對我們也是一個好事。

之前我看到電單車哈囉的市場份額是70%,現在還是這樣嗎?

褚軼群:當時哈囉做得比較早,在那個時候,最早的前人已經死在沙灘上了,哈囉因為在單車的基礎上走出了一條基本上是可以涵蓋盈利模型的道路。之前很多人在觀望,先行者走了一段路之後,市場上看到這個成立了,自然也會有新的車輛產品投放下去,我們在這個時候市佔率波動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哈囉一直強調的是運維效率,理性發展,跟城市公交協同,一直走的是這樣的策略和道路,那就意味著我們不可能短期鋪大量的車,把道路佔滿,不是這種發展策略,所以在一定時間內,市佔率下降是必然的。整體來說,單車也好,電單車也好,是一門長跑的生意,你的積累會使得你越跑越快。

為什麼哈囉會最早看到電單車的機會,其他頭部的公司沒看到?

褚軼群:也不是沒人看到過,也有一些人在共享單車時期做過電單車,但電單車跟單車一樣,強調運營效率,並不是簡單的生意。哈囉做電單車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我們本身運營單車,積累了大量運營數據和對行業的理解。舉個例子,哈囉最早在合肥運營單車,通過「哈囉大腦」智能運維BOS系統,積累了城內上千個熱點數據。這些數據幫助我們在電單車開場時節省了大量的規劃和試錯時間,很快就把這個模式建起來。

而且,哈囉一直強調運維能力,共享單車的調度和投放很多時候是通過算法進行。所以,我們電單車投放之後,很快實現了盈利,站穩腳跟。相比,其他新品牌一開始不具備這樣的數據和運維能力,要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數據和運維積累期。

你覺得大概要多長時間,電單車行業會出現一個寡頭?

褚軼群:我沒法精確地預言,但我相信可能比單車要稍微長一些。

現在電單車行業的痛點和問題是什麼?

褚軼群:我們期望這個行業能夠吸取共享單車前期發展的經驗教訓。如果過度無序投放,不充分考慮城市的單位人口密度、GDP水平、出行距離、人口分布情況,會傷害行業在政府和城市中的形象。

電單車在短期內能實現比較好的正向毛利,但拉長時間,就要看能不能把短期毛利持續投入到運營中去,形成長期可持續複製的運營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最開始被盈利模型吸引的玩家,會逐步退出市場。但這個洗牌進程有可能比單車慢一些,畢竟初期投入資金更大,盈利回報的曲線更好。

你一個月把調度、擺車的事情幹好,不難,難的是一年、兩年、三年以同樣的質量,甚至更高的質量去做,特別是盤子大了以後。為什麼夫妻老婆店賺錢,一旦開連鎖就虧,是一樣的道理。

精細化運營是現階段核心

你從2017年加入哈囉之後,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什麼?

褚軼群:我當時過來的主要任務是為單車業務打造好中臺,把後臺的技術人員和前端的實際業務需求做一個聯繫。當時的前線運營團隊雖然有初步的智能運維BOS系統,有數據積累,但還沒搞清楚如何用這些數據提升效率。我來了之後,主要把之前積累的數據變成一個個算法策略,比如調度算法、故障車處理算法,用來預判車輛是否會發生故障。然後把它們變成一套套數據模型和落地執行機制,驅動全國上千人甚至上萬人的團隊。

電單車從單車這個過程當中吸取了哪些經驗?哪些經驗可以套用到電單車上?

褚軼群:核心的是對運維效率的重視,會一脈相承吸收過去的,具體到實操,點位的選取,車輛密度投放的計算,每開一個城市都會拿到這個城市大量各種各樣的數據來計算這個城市合理的投放數量是多少,這樣的一些判斷,然後我們整個運維的體系,組織體系的構建和BOS端產品上的功能,這些其實都是從單車可以把經驗吸取到電單車裡面去的。

你們如何降本增效?

褚軼群:這門生意要在很多細節中摳效率。我們理解的「降本」,並不是把某一個成本下降,而是提高每一筆費用的ROI(投資回報率)。比如說,調度成本花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這個是很難說的,所以我們是比較每一筆調度產生的收益、不調度產生的收益。這需要大量的數據積累才能預判出來。

去年6月,哈囉出行、螞蟻金服和寧德時代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要在全國範圍內為兩輪電動車建設換電站、部署能源網絡。這對你們電單車的換電支持有多大?

褚軼群:合資公司會通過換電櫃的部署,來支持我們這種倉換電模式的效率提升。我們主要的換電模式是在電池倉裡面充電,充電完以後,拉到城市中換電。從寧德能源技術網絡的部署角度來說,如果他們在城市核心地段有這樣的柜子出現,我們的換電員就不用跑那麼遠,可以短距離騎行就拿到電車櫃的電池,大幅度提高效率。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混戰的突圍者,下一步該如何布局?
    荔枝新聞訊/記者 柯清雅 不堵車、綠色環保、方便快捷……共享單車已日益成為人們重要的出行方式,解決了城市最後一公裡的出行難題。廣闊的市場也吸引了諸多資本入駐,經過幾輪洗牌,「共享單車市場」該如何重新布局?近日,億歐智庫正式發布《中國兩輪共享出行產業科技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從發展背景、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三大維度,解析中國兩輪共享出行產業的發展。
  • 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哈囉出行掘金網約車市場
    摩拜退場,ofo落幕,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洗禮之下,初代三巨頭僅剩哈囉單車呢喃著生態布局的新故事。 彼時,ofo末日掙扎、摩拜賣身更名,關乎共享單車行業撐不過2018年冬天的種種描述中,哈羅單車在上海舉行了一場主旨為"以共享單車作為底層流量業務,嫁接更多城市出行業務。"的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哈羅單車完成"哈囉出行"的品牌升級。在嘀嗒出行、首汽約車、高德地圖等關聯平臺方的資源注入協作之下,2018年,哈囉出行以聚合打車的業務形式踏足網約車市場。
  • 引領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哈囉能否從共享電單車脫穎而出?
    10月9日,哈囉出行宣布,哈囉單車、助力車等業務正式進駐新疆烏魯木齊、阿克蘇、阿勒泰、昌吉、克拉瑪依等城市。至此,哈囉單車和助力車完成了對全國超400+城市的覆蓋。作為行業黑馬,哈囉出行在共享單車群雄爭戰中脫穎而出,並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不斷創新發展,率先帶動行業邁向與城市服務和管理緊密聯動的共享單車3.0時代。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共享單車究竟給社會帶來了哪些改變,這些改變的原因是什麼?哈囉出行作為平臺方,又在其中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和價值?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以哈囉出行為例,目前哈囉的單車業務入駐城市超過 360 個城市,註冊用戶超 3 億,助力車業務入駐城市也有近 260 個,可以說經過四年時間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來源:36氪一場重資產、重運營、重政府關係的遊戲。大部分城市,有哈囉就有美團和滴滴,一旦這個城市的政府沒有指定合作商,或者沒有指定給哪一個獨家合作商,那基本就是擠佔原有小玩家的市場份額。」除去小遛共享、松果出行,還有很多地方的區域性品牌。「他們一般和政府關係很好,因此可以拿到投放指標。」一位共享電單車行業人士表示,「他們的盈利能力比誰都強,只是沒有錢,所以沒有辦法做大」。
  • 共享電單車領域前景如何?哈囉出行將祭出兩大殺器
    李開逐稱,哈囉出行將繼續深耕兩輪業務,在共享兩輪服務、換電、電動車三條業務線上持續加注,同時將繼續堅持生態供應鏈戰略,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撬動巨量兩輪市場。再加上中國的道路環境和人均汽車保有量規模,電動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為仍將會是重要的出行工具,現在正是兩輪出行市場最好的入局時機。哈囉出行在這其中看到了機遇,成立4年多的哈囉出行基於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業務,在技術、產品、用戶基礎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實力,從共享服務切入「兩輪電動車」、「兩輪換電」具有顯著優勢。
  • 滴滴青桔、美團入局電單車 中國共享電單車將投放800萬輛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可達到800萬輛,收入規模將達到200億元。在今年,電單車市場出現新變化。除了早已入局的哈囉出行,滴滴青桔、美團也開始加速電單車布局,行業格局瞬息萬變。
  • 共享電單車「彩虹大戰」再上演 如何避免...
    在二季報電話會議上,美團CEO王興透露二季度向市場投放超過29萬輛電單車,他認為電單車業務對美團「具有長遠戰略意義」,並有意做「領軍人物」。而在上半年獲得融資後,滴滴旗下的共享單車品牌青桔也一連發布三款新品,其中有兩款是電動自行車,這足以凸顯出其對電單車市場足夠的野心。
  • 打贏共享單車戰但焦慮猶在 哈囉尋找新引擎
    2019年第二季度,美團的共享單車、網約車、買菜等新業務,及其他分部的收入首次實現毛利由負轉正,靠得是不斷優化的定價策略,通俗來講就是提價。如今,美團單車、青桔單車、哈囉單車的定價策略是騎行30分鐘以內收費1.5元,騎行超過30分鐘,每30分鐘收費1.5元。更賺錢的是共享電單車。
  • 共享電單車項目如何?能否加盟代理?
    共享電單車項目如何?能否加盟代理?據悉,由於騎停便捷、收費合理、低碳環保,近年來共享電單車成了越來越多市民的出行選擇!雖然說共享單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大家更青睞於更省力更快的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單車如今也成為了一項熾手可熱的項目,想代理加盟的人也是與日俱增!
  • 共享電單車有哪些品牌?
    共享電單車又被稱為共享電動助力車、共享助力自行車、共享電動腳踏車、共享電動單車等,是在單車的基礎上,加入電池助力,使人們騎行時更省力更舒適。共享電單車被稱為「共享單車的下一階段差異化競爭」。 單從滿足民眾的出行代步的需求來看,共享電單車的諸多優點也值得放大。
  • 共享電單車再現「彩虹大戰」 非理性投放成為行業最大挑戰
    曾經的「彩虹大戰」在電單車領域再現,只是不同於共享單車市場,監管變得更為謹慎,且對於企業的資金實力、精細化運營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電單車大戰打響「今年是電單車整體井噴的一年,有點像共享單車最初的階段。」哈囉出行單車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向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
  • 共享電單車2020:燒錢燒不出新巨頭,小城打響廝殺第一槍
    來源:36氪單車的舊劇本,演繹不了電單車的新故事。來源 |未來汽車Daily(ID:auto-time)文 |顧翎羽編輯 | 週遊封面來源 | IC photo幾乎一夜之間,寧夏銀川街頭近7000輛共享單車全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4萬輛共享電單車。
  • 北上廣深不相信電單車,共享電單車終究走向「死」胡同?
    從長沙整改電單車的時間來看,也是很值得考究,冬季是共享電單車的淡季,相較於其他時間,冬季進行調整對共享電單車而言最有利。長沙將對共享電單車的影響降到最低。截至11月29日,小遛、喵走、喜寶達已按時完成回收任務,美團、哈囉的回收進度都在90%左右,青桔的回收進度為76%。回收共享電單車38.73萬餘輛。據悉,長沙共享單車總量有46萬臺,其中上牌的電單車僅6萬輛。
  • 共享電單車2.0時代:從野蠻生長到聚焦下沉
    01 共享電單車的奪城之爭 現在的共享電單車市場可以總結為:三大玩家滴滴青桔,哈囉,美團三足鼎立,其他零散品牌在三四線城市百花齊放。 哈囉是三家中最早開始投放電單車的平臺,早在2017年就開始在三四五線城市試水。
  • 走下沉、發補貼、拼電池,巨頭們的共享電單車生意還好嗎?
    而在此之前,哈囉與美團均已和寧德時代、國軒高科等國內電池巨頭在電單車方面達成合作。  共享單車雖然被巨頭們青睞,但是被證明是一個很難盈利的生意。而共享電單車的成本投入更大,從一二線城市撤退後,他們在下沉市場的生意如何?這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 哈囉出行電單車換電櫃亮相智博會
    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於3日在北京展覽館揭幕,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攜旗下多個聚焦共享出行服務的科技產品和綜合解決方案亮相此次展會。其中,提供兩輪電動車智能換電服務的「小哈換電」子品牌的換電櫃吸引了不少參會人員注意。
  • 不止於共享兩輪,哈囉出行完善兩輪出行生態
    2016年前後,共享單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從那時起,兩輪出行也在不斷發展。共享單車從「萬紫千紅」的攻城略地,現在已經發展成了滴滴青桔、美團摩拜、哈囉出行的三足鼎立的格局。與此同時,哈囉也憑藉助力車業務與松果、小遛等企業在下沉市場廝殺,最高佔據7成市場份額。
  • 共享電單車「下縣城」 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共享電單車在一二線城市發展的步伐放緩,但在下沉市場卻慢慢萌發,2017年8月,松果電單車註冊。當時還是共享單車行業「黑馬」的哈囉出行,也在一年後開始嘗試電動助力車業務。縣域市場逐漸被拓荒。2019年4月,電單車新國標的實施成為共享電單車發展的新機遇。這一年中,哈囉助力車、松果電單車、小遛電單車加速在縣域市場布局。
  • 共享單車來了,哈囉出行入駐鹽邊縣紅格鎮
    12月19日,哈囉岀行正式入駐紅格國際運動康養·溫泉度假區。今後去紅格旅遊,不僅可以體驗溫泉、運動、鄉村遊,還可以騎著哈囉助力車、單車感受紅格之美。 ……一款藍色車身、名為「哈囉岀行」的共享助力車、單車整齊停放在紅格鎮的街道和景點內,成為度假區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