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型最大的犀牛,因人類大肆捕殺,白犀已處於滅絕的境地

2021-01-07 百家號

日前,世界上生存的牛共有五種:白犀、黑犀、印度屏、爪和蘇門犀,前兩種產於非洲,後三種產於亞洲。它們是世界珍貴的大型野獸。

犀牛中要數白犀的體形最大,其肩高可達1.8-2.0米,身長達4.1-4.4米,體重在2-3噸之間。它的前角特別長而向後稍彎,最長紀錄為158釐米,一般為60-100釐米,后角較短,一般在50釐米以下,雌白犀的角通常比雄的長。

白犀的體色不是白色,是灰色。它與黑犀的主要區別在於唇部,白犀的上唇並不尖長,整個吻部又大又方,故面又名方吻犀。此外,白犀的性情比較溫順,不如黑犀兇猛。

白犀生活在赤道南北的非洲草原地區,喜歡吃草,所以有「素食者」之稱。平時常雙棲或以3-5隻小群活動,特別喜歡洗泥水浴。

犀牛是一種珍貴、稀有的動物。白犀的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鞭、盾和其他用品,骨的國際市場需求量很大,價格也比較高。角更是價值連城,比黃金還貴。2千克重的犀牛角被認為是有奇效的滋陰補陽藥。因此,偷獵者蜂擁而來,大肆捕殺,盜運出境,牟取暴利。到1939年,白犀已處於幾乎滅絕的境地。以後,由於南非政府對這種珍稀動物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數量有所增加。現在,非洲人民根據白犀的生活習性,把這種動物圍養在一個雜草茂盛和供應泥水的場子裡,白犀生活得很閒適自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體型龐大的犀牛會在中國滅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現存犀牛的種類以及分布犀牛是一種大型的哺乳動物,在陸地上,它是體型第二大的哺乳動物,僅次於大象,但是由於大象是哺乳綱長鼻目動物,所以,犀牛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牛屬於哺乳綱奇蹄目犀科動物,在犀科下又分為4屬5個種,它們分別是:白犀屬下白犀、黑犀屬下的黑犀、獨角犀屬下的印度犀和爪哇犀以及雙角犀屬下的蘇門答臘犀。其中白犀是現存野生狀態下數量最多的犀牛,數量約有2萬頭左右。它僅分布於非洲,但是它們在非洲的分布較廣,在非洲的中、南、東部都有分布。
  • 全世界只剩5隻北白犀了,物種大滅絕幾百年後就將發生?
    園內這頭名為Angalifu的北方白犀牛現年44歲,因「高齡」去世,留下它僅存的5位同伴在這個世界。其中一隻是在聖地牙哥動物園與其相伴多年的Nola,一隻在捷克的Dvůr Králové動物園內,另外三隻則在肯亞的保護區。       「Angalifu的死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損失。並不僅僅因為它在園內很受人喜愛,也因為它的死將這一可愛的物種進一步帶向滅絕。」
  • 一組滅絕的動物老照片:圖1的皮曾被製成鎧甲,圖5是被捕殺的袋狼
    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這種犀牛體型巨大,四肢粗壯,一般體重重達一噸。它們主要生活在中國的東南亞地區。在戰國時期,這種犀牛身上堅硬的厚皮還曾被人類用來製作成盔甲。隨著時間的推移,氣候的變化,環境的惡劣、棲息地越來越小以及人類的大肆殺戮,1916年的中國已經沒有了這種犀牛蹤跡,上世紀70年代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在世界徹底滅絕。
  • 力挽狂瀾:人們有望將北部白犀牛從滅絕的邊緣拉回來
    其中白犀牛是犀牛中個頭最大的,體型僅次於大象。它有兩個亞種,北部白犀牛和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的數量只剩下兩頭雌性犀牛,意味著已走向滅絕。而北部白犀牛滅絕的過程,自然是因為它們的犀牛角。犀牛在自然環境下幾乎沒有天敵,它們體型大而且性情暴躁,堅硬的犀牛角是它們最有力的武器。
  • 犀牛瀕臨滅絕,竟然是因為這個……
    世界上最後一頭雄性北白犀「蘇丹」去世(圖片來源:央視網)剛剛過去的世界犀牛日(9月22日),讓我們不由得又默默悼念一次北白犀蘇丹。由於人類的捕殺和棲息地的破壞,全世界現存的6種犀牛,除南白犀境遇稍好外,其餘全部處於滅絕的邊緣。然而,有觀點認為,即便沒有人類的影響,犀牛這一物種的衰敗也不可避免。這樣的說法,是否有道理呢?讓我們試著從物種競爭的角度思考一下。
  • 知識庫|世界上僅存的5種犀牛
    白犀NO.1白犀(學名:Ceratotherium simum):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犀牛,也是體型僅次於象的最大陸生動物。白犀最顯著的特徵是吻部比較方,頭向下,吻部貼近地面,主要食草,性情溫順。白犀分布於非洲南部和東北部。其中南部的白犀曾經一度瀕於滅絕,後經保護而有所回升,現存數千頭,是數量最多的犀牛,但仍然常被偷獵者獵殺。
  • 「世界犀牛日」:野生犀牛為何從中國消失
    嘴唇凸出的大唇犀(圖片來源:化石網)植被要麼被凍死,要麼被掩埋在厚厚的積雪之下,這對於體型龐大的犀牛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為了填飽肚子,它們不得不邁著短粗的四肢在雪地上艱難跋涉,很多犀牛因此被活活餓死。再加上人類的捕殺,犀牛王國的衰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 明日方舟:「泡泡」原型和元素考據,塞拉託、犀牛與防爆盾
    這種史前巨獸是迄今為止陸地上出現過的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巨犀的體型像是肥大的長頸鹿,肩高可達5米。它們頭上無角,頸與腿都很長,體長可達9米,體重足足有15噸。當然,這目前只是對於未來塞拉託幹員的猜想而已,我們的幹員泡泡顯然並不屬於龐然大物巨犀。 相反,她的體型格外地嬌小,正如在在她的簡介中所說:「我叫泡泡,是部落裡最弱的。
  • 《體型龐大的犀牛》及時雨-協助拍攝
    犀牛(學名:Dicerorhinus)是哺乳類犀科的總稱, 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000-5000千克。食性因種類而異,以草類為主,或以樹葉、嫩枝、野果、地衣等為食物。母獸妊娠期18-19個月。壽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裝飾和藥用價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為瀕危物種。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 犀牛:它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
    犀牛:它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犀牛早在6千萬年前就已出現,它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現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5種。它們體長2~4米,重1000~3600千克,是第二大陸生動物。
  • 第一個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他專門研究已滅絕動物的化石,還會用工作上的一部分時間來為渡渡鳥正名。他對一隻渡渡鳥骨骼標本進行3D數字重建,得出了完全不同的一種結論——更快、更矯健而且比流行文化中的形象要更加聰明。Hume說:「它根本就不是什麼又大又肥又臃腫,只會在地上跑的傻鳥。渡渡鳥非常適應模里西斯的環境。」而人類無止境的開發才是渡渡鳥滅絕的真兇。
  • 20世紀中國境內滅絕的十種動物——致那些因人類而失去家園甚至...
    由於19世紀至20世紀初它們的棲息地被破壞,再加上人類的捕殺,裏海虎在中國的這個野生族群已於1916年至1920年代期間滅絕。【以前它們曾被專家誤以為是一個獨立的虎亞種,但如今被歸入裏海虎的一個種群。】據考證,人類最後一次發現新疆虎是在1916年,在這以後的數十年間,科學工作者曾多次尋找過它們的蹤跡,但始終再也沒發現過。可以說新疆虎主要是在人類破壞自然環境之後結束它們最終的生命歷程的。
  • 廣東、廣西的大象犀牛為什麼滅絕了?
    因為每年秋天群象踏食百姓莊稼,官府組織人力捕殺大象,然後將象骨頭埋起來,並在其上建起「鎮象塔」以鎮壓和超度大象的魂魄。這足以說明在1000年前,兩廣地區生存著大量的野象。明清小冰期的致命打擊大致從南宋時候開始,全國性氣溫下降,兩廣也不例外。廣東地區竟然發生「荔枝皆凍死」的現象。
  • 印度有個村子的收入來源於一種常見的動物,現因大肆捕殺將要滅絕
    我們常說動物是我們的朋友,不能捕殺動物,但偏偏就有一些人很喜歡捕殺動物,尤其是野生動物。他們不僅捕殺那些國家級別的保護動物,也捕殺一些很平常的動物,因此很多平常的動物都變成了瀕臨滅絕生物。就比如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的印度一個村子,就經常以一種動物為生,現在因為印度居民們的大肆捕殺而將要滅絕,甚至現在在印度已經很少看見了。這種動物就是蛤蚧,俗稱蜥蜴。
  • 人類在南極大肆捕殺磷蝦,為何會讓萬裡之外的73頭鯨成堆死亡?
    人類在南極大肆捕殺磷蝦,為何會讓萬裡之外的73頭鯨成堆死亡?眾所周知,在我們生存的這個星球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藍鯨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一種生物。一頭成年的藍鯨體重可達180噸。藍鯨目前也是全球的一級保護動物,不僅是藍鯨,所有的鯨類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也是瀕危物種。
  • 全世界最後一隻白犀牛,被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如今怎麼樣了
    事實並非如此,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全世界最後一隻白犀牛,被特種兵24小時持槍守護,如今怎麼樣了? 白犀的視力比較差,性格也比較溫和,所以不用擔心它有攻擊性,所以早前輕易就被捕殺。之所以是瀕臨滅絕動物,是因為現在世界上只剩下一隻雄性的白犀牛了。
  • 一起走近你不知道的滅絕生物3——中國犀牛
    從古至今人類對犀牛的捕殺就從未停止,很多地區的犀牛也因此滅絕,只能留下一隻犀牛角在這個世界上以證明他們存在過。就在這場追逐珍奇犀牛角的屠殺中,中國犀牛就是受害者之一,中國犀牛在1922年徹底滅絕。中國犀牛曾廣泛分布在大半個中國,主要棲息在接近水源的林緣山地地區,由於自然氣候的變冷,和人類的開發活動對它們生活環境的不斷破壞,使得它們的棲息地逐年速縮小。關於中國犀牛滅絕的原因其實不僅僅是人類的捕殺造成的,但人類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犀牛喜歡溫暖氣候的熱帶亞熱帶生物,由於氣候變冷使得犀牛的棲息地不斷縮小,中國犀牛的種群數量不斷減少。
  • 滅絕動物生前最後影像曝光,看哭了所有人……
    2019年的最後幾天, 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正式宣布: 長江白鱘已於2005-2010年間 滅絕。 目前 世界上剩下的兩頭北方白犀都是雌性, 北方白犀這個物種已經功能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