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名家:有人想把我塑造成武術大師,我感謝你一家子

2020-12-14 拳擊時空

6月20日,一代心意拳名家、泰戈武道創始人馬勝利就自己的豐富經歷進行了宣推,他明確指出,自己不是什麼武術大師,他最近十來年也沒再研究過心意拳,現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學收徒,而且他最早推廣的不是武術,而是泰拳。

由於前段時間馬保國被ko這件事給武林籠罩了一層陰霾,自那之後「武術大師」這個詞就不是人們認知中的褒義詞,甚至人們往往會將「大師」與小丑騙子聯繫在一起因此馬勝利看到有人給他扣上「大師」的帽子,自然心裡是相當不爽:「現在有些不明就裡的蠢貨,處心積慮地想把我塑造為傳武大師,呵呵,我感謝你一家子!練武就是練武,什麼傳統現代的,練武者無所不學,把自己匡死在哪一塊都是傻子。」

馬勝利雖然經常傳授學徒武術的基本知識,但他明確做了闢謠,稱自己最早推廣的並不是武術,而是泰國的泰拳,並且受眾者多達六位數,他感到相當自豪:「老馬是中國最早引進並大規模推廣泰拳技術的,1996年,老馬在上海編寫了中國最早的泰拳專項技術訓練教材《前脛猛踢》,本教材學者幾十萬人,至今猶有堅持者,可以說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

事實上,筆者對馬勝利為中國武術搏擊做出的貢獻,以及對武術的認知深度是非常欽佩的,就是他一味地多次公開強調自己不是「武術大師」,這就顯得很沒勁了,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的功過好壞自有人去評說,如果你真的是「大師」,為何怕別人說不是,如果你不是「大師」,別人說你是你就是了?所以,作為習武之人,完全沒必要把這個稱謂看得那麼重,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相關焦點

  • 新化武術名家楊正華喜獲湖南省武術冠軍!
    新化武術名家楊正華喜獲湖南省武術冠軍! 昔日少年武為尊,只見鄰裡習武聲。
  • 優秀武術文化挖掘與傳承之「武在山西」
    二、主要武術拳種流派簡介(一)戴氏心意拳。亦稱心意拳,心意六合拳,是優秀的內家拳法之一,幾百年來,此拳在山西祁縣戴氏家族中秘不外傳,其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將佛家,道家,儒家功法、理論熔於一爐,是一門科學的內外兼修之武術。
  • 觀點|武術名家張全亮:傳武防身自衛技術無可非議
    本文節選自《中華武術》雜誌,原標題為《如何還原真實武林》,本文作者為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張全亮先生,1941年出生,北京人,自幼習武,先後練過八極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
  • 道家武術大師點評馬保國慘遭KO:年老就別逞能,我上去也被KO
    【文/搏擊江湖】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太極大師馬保國慘遭30秒KO的賽事已經過去了6天了,但是事件持續發酵。那麼馬保國到底是為什麼被KO呢?對此事怎麼看?很多武林中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點評。今天,青城派第36代掌門人、道家武術大師劉綏濱就對此進行點評,然我們來看看。55歲的劉綏濱說:「大家都說馬保國代表傳統武術,那麼他在官方的正式比賽裡沒有真正地拿過冠亞軍。那麼和馬保國比武的王慶民呢,他也不能代表散打搏擊,他雖然也是練傳武出身,拿下過山東武術冠軍,但是沒有拿過散打搏擊的冠軍。
  • 非遺武術名家視頻教你在家練太極
    在今天的《宅家練太極 增強免疫力》公益系列講座視頻裡,非遺武術大師劉綏濱帶我們一起來學習「脊柱運動」。在中華中醫藥學會養生康復分會支持下,四川省武術文化研究會會長劉綏濱錄製了《宅家練太極,增強免疫力》公益系列講座視頻,通過遠程教育系統傳播,倡議大家宅在家裡學打太極,提高免疫力。劉綏濱告訴記者:「這一套動作是我的原創,在傳統的青城太極的基礎上,專門針對肺部鍛鍊進行了修改,為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所創作的新動作。」
  • 太極大師遭武術教練 KO。如何看待中國武術?
    如果中國武術真能打,那就出來走兩步。不用去打職業選手,就和業餘格鬥練習者切磋一下,點到為止。不要說怕打死人,大家都是經過訓練的,不會隨隨便便就把你打死。對古代神功,少林神僧,明朝抗倭名將有話要講,戚繼光同志,你先坐下,不是說你。著名的軍事家,武術家俞大猷同志,聽說少林寺僧人武功高強,想去學點功夫。
  • 國家出手,武術大師們有救了!
    說實話,我真怕「武術大師」這個物種就像大熊貓、白鰭豚一樣,以後孩子們要在課本裡才能見到了:「看,這頁插圖裡的人物就是傳說中的太極大師,他在擂臺上足足堅持了十秒鐘,簡直是一個奇蹟……」 所幸,這一切悲劇從源頭上得到了遏制,國家終於出手,像保護大熊貓一樣對「武術大師」進行了終極關懷:從今以後,任何武術習練者不得以門派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孟村八極拳歷代名家輩出,從清代的「神槍吳鍾」獨闖少林寺,技驚北京城,到近代的「大槍李書文」和霍殿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聞佚事。這些如煙往事,給古老的八極拳留下了神秘的色彩,讓人心神嚮往。昔人已故去,往者不可追。
  • 「武術大師」已然變成了江湖笑話!
    又一個"武術大師"現了原型。詠春大師餘昌華居然陰溝翻船,開場僅7秒鐘就被業餘武術愛好者王小龍KO在地,半世英名毀於一旦!而這個王小龍僅僅是個李小龍模仿者,前不久還被另一個業餘泰拳愛好者「太古雷龍」打哭,可見餘大師水平有多凹了。
  • 網上各路武術大師被打爆,中國武術真的不行了?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流傳了好幾千年。卻未曾想,在一場搏擊比賽中,「混元太極掌門」馬保國大師,被搏擊教練一拳KO,正常比賽連30秒都不到,馬大師就被直挺挺地打倒在地!為何中國武術不行了?曾經擊敗各國武術強人,然而最後卻輸給周星馳扮演的何金銀。尤其是那一句經典的臺詞:「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各位都是垃圾」。斷水流說出這句話,其實側面反映出問題,他空手道如此強勁,為何輸給籍籍無名的何金銀?那是因為武術含有套路,而實戰搏擊,能發揮出水平。
  • 失落武林:假大師真功夫 江湖亂象束縛武術腳步
    「現在很多人要造勢,想方設法能掙點錢,根本不是出大師的時代。武術實質上很多東西是在精神層面上的追求,沒有這個環境的話,人的這方面思維就閉塞了。」常學剛感嘆。  尹寶軍強調學太極拳一定要號召老百姓去找明白師傅。好多人他一問,「你那太極拳怎麼學的?」「我這買那誰的光碟。」他一想這完了,「來,我摸摸你膝蓋。」傷了。
  • 武術大師田野社交平臺粉絲量暴漲 直言:大家為什麼要捧我
    近日,53歲的武術大師「裡合腿掌門」田野心情格外大好,他不僅受到了一些劇組的邀請,參與拍攝一些小規模的電視劇,其社交平臺的粉絲量也出現了激增的現象,而田野認為這樣的結果與自己的知名度暴漲以及大家對他的認可有關。田野先是在1月11日發現了自己粉絲開始上漲的現象,並發文感慨道:「親愛的網友們您們好!
  •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
    他是民國武術大師,形意拳無人可敵,解放後做了什麼被槍斃?說到民國時期,除了有戰爭之外,其實很多傳統藝術和武術都在蓬勃發展,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成龍的功夫電影也讓很多人對武術痴迷,其實在民國時期,有一個武術大師,他的一手形意拳無人可敵,本來以為他也能和葉問等武術宗師一樣,成為一代名家,但是沒想到的是,解放之後他竟然被槍斃了,他究竟做了什麼呢?
  • 武術大師最深的功夫,都練在嘴皮上了-虎嗅網
    ,「馬大師,你倒地的方式很太極了」。要是世界盃我上場連進10個20個,隊友會怎麼想?對手會怎麼想?梅西跳河了怎麼辦?C羅割腕了怎麼辦?這場賽事火了,馬保國也跟著火了,因為他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直指雷雷是花架子,不懂實戰。
  • 濟南楊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趙興濤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中國武協會員、中國武術六段、中國傳統楊式太極拳第七代傳承人、2012年當選為山東省武術運動協會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山東省傳統武術一級裁判員、山東省國家級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山東明之太極拳發展中心副主任、濟南市楊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
  • 杭州八卦掌大師踢館沒撐過十秒 武術名流:他誰啊
    「大師」微微扎了個馬步,雙手上下張開擺了個招式,小夥沒管那麼多,上來就是一記左勾拳,擦著「大師」鼻尖划過,又一記直拳,正中「大師」右腮,還好「大師」沒倒,兩人你來我往戰在一處,大師明顯處於下風,面對小夥兇狠的拳頭,幾次還以巴掌,但顯然力不從心,很快又挨了幾記拳頭,「大師」很堅強,繼續努力朝對方扇去巴掌,但沒有一下打中,最後大師在左邊腦袋挨了重重一記拳後,倒在地上,想爬起來,腳步踉蹌。
  • 武術名家:學西方搏擊過了中年喪失性活力,練中國武術能延年益壽
    7月22日,中國武術名家、心意六合拳好手馬勝利就習練中華武術和西方搏擊的差異做了說明。由於近期很多人覺得練搏擊都很能打,而武術都是花架子,不堪一擊,因此現在很多青少年都扎堆學習搏擊,馬勝利卻對這樣的認知感到遺憾,在他看來,無論練哪一種搏擊術都是有利有弊,如果想持久強化身體,還是學武術更好。
  • 我立志做一個武術文化傳承者
    深受武者文化薰陶我的師父是全國散打冠軍,也是我的親人,通過他我從小就受著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薰陶;十多年來我一直跟隨師父學習散打、搏擊,不僅傳授我們紮實的散打基礎,師父還經常教導我們,武術類別繁多,它都是一種工具、一項技能,但也可以裝載文化內涵
  • 詠春大師餘昌華又要打女人了,挑戰美女散打冠軍:這次我讓你十招
    詠春大師餘昌華又要打女人了,挑戰美女散打冠軍:這次我讓你十招。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颳起了一陣約架挑戰的不良風氣,有職業的也有業餘的,甚至還有沒有任何搏擊經驗的網紅小白(劉二狗挑戰一龍事件),真是為了蹭熱度無所不用其極。
  • 昆汀,你在《好萊塢往事》中誹謗李小龍,感謝全國人民
    有人說這是昆汀一直以來的風格,你太敏感了;我仍然強烈推薦李小龍,我在不同的採訪中談到了李小龍,節目。每當我看到這樣的評論,我就感到困惑。為什麼,我們不應該用怎麼做來判斷一個人嗎?你是怎麼開始聽他的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