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楊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趙興濤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2020-12-15 武術名家資料庫

趙興濤,出生於1954年12月,山東濟南人。中國武協會員、中國武術六段、中國傳統楊式太極拳第七代傳承人、2012年當選為山東省武術運動協會第五屆委員會副主席、山東省傳統武術一級裁判員、山東省國家級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山東明之太極拳發展中心副主任、濟南市楊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

因長期酷愛中國武術逐叩拜在傳統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承人郝明之大師門下為徒,習練中國傳統楊氏太極拳、太極器械、太極推手等及其它養生功法,歷經恩師數十年的教誨和考驗,如今也已是弟子滿門。

2009年由中國武術協會主辦「第二屆黃山論劍」武狀元演武大會獲太極拳二等獎,太極器械二等獎。

2010年「山東省第二屆傳統武術演武大會」獲太極拳一等獎,太極劍一等獎。

2011年「中國-山東第一屆國際螳螂拳錦標賽」獲太極拳金獎,太極器械銀獎。

2011年「中國 -山東第一屆國際螳螂拳錦標賽「」獲優秀運動員稱號。

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http://www.chinawssjk.com/

編審:王佔武

相關焦點

  • 西安市太極拳道協會會長山新樓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山新樓,出生1961年6月,中國武術七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悅美分校書記、陝西武術段位通段和式太極拳指導員和考評員、西安市太極拳道協會會長、西安太極拳總會副秘書長、趙堡太極拳第十三代傳人、太極拳道無境派第二代傳人、連續七年榮獲陝西省武術協會先進個人。
  • 中國武術九段,太極宗師馮志強,太極拳實戰派代表人物
    1948年,拜心意拳名家胡耀貞先師,學習心意六合拳;兩年後經胡先師推薦又拜陳式太極拳十七代宗師、人稱「太極一人」的陳發科先師,從而開始跟隨兩位高人雙學雙修。1953年北京成立了首都武術研究社,陳、胡兩位先師任正副社長,而馮老師是他們最得意的門徒,三十歲時已經集心意太極於一身,融內外兩功於一體,武功當時北京武術界已很有名氣。一直到「文革」前,門中有人前來「以武會友」的,大多由馮老師出面應對。
  • 非遺武術名家視頻教你在家練太極
    在今天的《宅家練太極 增強免疫力》公益系列講座視頻裡,非遺武術大師劉綏濱帶我們一起來學習「脊柱運動」。2006年,太極拳就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球習練者已超過三億。在很多的報導中都提到過,練太極拳有助於肩周炎恢復。太極拳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使得意識主導氣息,並以經絡作為傳遞氣息的橋梁,最終達到勁貫四肢的作用,從而起到強健關節的作用。
  • 練太極拳十年來所收集的太極拳秘籍230本,堪稱最全的太極拳秘籍
    一切武術尤其是中國武術都是基礎於身體上的,什麼內勁外放啊之類的,不管有沒有,肯定不是你現在考慮的。什麼掌風劈倒人啊之類的,根本沒信得價值,掌風再牛逼,也只能影響眼睛這種脆弱的地方。把人劈倒那得是龍捲風。
  • 傳統楊式太極拳傳人來虞授拳教學
    2019-04-28 23:2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金偉4月27日上午,200多名太極拳愛好者集聚城區愛心廣場,與國家傳統楊式太極拳高級教練李海水共同晨練。一招一式間,所有人將楊式太極拳的剛柔相濟、舒展大方等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
  • 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武術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為了適應武術在國內外發展的形勢,1985年,孟村回族自治縣成立了開門八極拳研究會,年不滿四十的吳連枝被推選為會長,開始執掌八極拳門,成為當代滄州八極拳的掌門人。 威震海外 中國八極拳在海外的傳播最早始於臺灣的劉雲樵先生。
  • 太極傳承人回應
    一邊是《太極宗師》裡展現出的絕頂武功,另一邊是公園裡緩緩出拳的大爺大媽,這兩種近乎矛盾的具象,難免讓普通人對太極產生割裂感。尤其是近兩年,一些所謂的「太極大師」在現代搏擊擂臺較量中秒敗,更加深了年輕人對太極拳的負面認知。太極拳實戰性到底如何,針對這個話題,太極傳承人也有自己的見解。
  • 楊式太極拳的傳承和創新
    1982年4月4日,創立山西省楊式太極拳研究會。他經常出席國際、國內大型太極拳活動,應邀赴世界各國傳授太極拳。1986年,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裡奧市授予他「榮譽市長」證書,同年,特洛伊市贈予他該市「金鑰匙」。1998年,在美國成立國際楊式太極拳協會,任主席。楊振鐸收授中外弟子200餘人,主要有楊禮儒、宋斌、戈金剛等。嗣孫楊軍、楊斌、楊勇也繼承其學。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古城武術人拍手稱快
    中國武術協會常委、陝西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賈坤如是說。今年的陝西省太極拳公開賽分為個人項目、太極對練和集體項目三大類,其中個人項目又分為規定項目和傳統項目,規定項目有陳式太極拳、42式太極劍、太極(八法五步)等10項,傳統項目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其他類太極拳;太極對練有徒手對練和器械對練(含徒手與器械對練);集體項目有太極拳集體項目和太極器械集體項目(含器械和拳術混編)。"
  • 三皇炮捶名家劉瀛洲與邢臺楊式太極拳的傳播
    張殿華在清道光二十四年中武狀元,為晚清京津著名的武術家 ,是三皇炮捶第四代傳人。他與同門弟子宋邁倫,在京城創了辦會友和威遠鏢局,在北京八大鏢局中排名居前位。劉瀛洲藝成後,先後會友、威遠、永勝等鏢行當鏢師,縱橫南北數省,名聲遠播。劉瀛洲藝高人膽大,廣交武林朋友。他走漢口、下關外、赴貴州、奔廣西,所押貨物從未失手。
  • 一個太極拳世外高人談:烏煙瘴氣的太極拳!
    在我確定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定會知道這肯定會引起極大爭議,甚至遭到人身攻擊,但這是我的心裡話,實話,也是旁觀者冷眼看迷局的真言(我本人學練過太極,但並不是某派太極的傳人,並無維護某派太極的自身利益)。為何我說太極拳烏煙瘴氣?因為太極拳界充滿了欺師滅祖、拉幫結派、故弄玄虛、制假販假、貽誤後學的不正之風,是中國武術走向沒落的一面鏡子。內容我逐步發出,以饗武術愛好者。
  • 觀點|武術名家張全亮:傳武防身自衛技術無可非議
    本文節選自《中華武術》雜誌,原標題為《如何還原真實武林》,本文作者為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張全亮先生,1941年出生,北京人,自幼習武,先後練過八極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
  • 申遺成功後,太極傳承人回應熱點問題
    一邊是《太極宗師》裡展現出的絕頂武功,另一邊是公園裡緩緩出拳的大爺大媽,這兩種近乎矛盾的具象,難免讓普通人對太極產生割裂感。尤其是近兩年,一些所謂的「太極大師」在現代搏擊擂臺較量中秒敗,更加深了年輕人對太極拳的負面認知。太極拳實戰性到底如何,針對這個話題,太極傳承人也有自己的見解。
  • 太極名家鄭冬霞為聊城太極拳友傳拳授技
    聊城新聞網訊 11月28日,應聊城鳳凰太極推廣中心邀請,太極名家鄭冬霞老師來到聊城高新區月季公園,為聊城太極拳友傳拳授技,現場教學指導。此次活動由鳳凰太極推廣中心太極隊趙洪民隊長組織,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學習,為傳統武術的推廣,以及聊城太極拳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八極少年 文武雙全 醫武修身快樂學武術開班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英雄情懷、英雄意氣、英雄氣質,要從小培養,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傳統武術八極拳以其「忠肝義膽,以身做盾,捨身無我,臨危當先」的武術精神,和深邃的武學思想,播下崇文尚武修好德的種子,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德才兼備,文武雙全的英雄少年將在種子的力量下成為應當成為的樣子。
  • 「山東漢子 中國驕傲」 世界太極拳大會三項冠軍侯友勝
    侯友勝出生於山東省臨沂市羅莊,自幼習武,多次獲得省市及全國武術比賽冠軍,2001年獲得首屆世界太極拳大會三項冠軍。 2006年在深圳成立友勝國際太極功夫俱樂部,學員來自世界上三十多個國家,他還多次應邀赴歐洲和東南亞等國教學訪問。
  • 雷公太極的楊氏太極傳承竟是假的!李雅軒宗師女兒否定林墨根一系
    她是成都市李雅軒太極拳武術館副館長,中國武術六段,國家一級裁判;是楊式太極拳的第五代傳人。在2002年5月10日,李敏弟在報紙上發表了「關於對《太極宗師成都》一文的聲明」,她在這篇文章中如此寫道:《成都晚報》在2002年4月1日刊登了一篇題為《太極宗師在成都》的文章。
  • 大連99歲高齡武者獲「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八極拳終身成就獎」
    徐立言現場為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贈送了珍貴的《八極拳宗譜》與個人一生習武心得《我練太極拳的體會》萬言書供博物館收藏並展覽。八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重要拳種之一,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講求寸截寸拿、硬打硬開,呈現「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