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雄:企業領導好比「樂隊指揮」 藝術修養有益於企業管理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辦的「雲上綠公司」第九講於4月9日14:00起舉行。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理事、天泰集團創始人王若雄談後疫情時代對幸福生活的思考。

有網友向王若雄提問:領導者具備藝術文化修養對於企業戰略管理的意義是什麼?

王若雄表示,他一直認為自己不是一個企業家,特別不是一個好的企業家,因為自己的個性裡,比較容易衝動,浪漫主義有餘,現實主義不足。但是他認為經過這些年的藝術文化修養,已經對自己的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產生了正向的推動作用。

他以音樂為例,「一個指揮在指揮樂隊,他什麼都沒做,但是這個樂隊裡沒有他行不行?不行。」他指出,一個企業的領導人其實就是這個企業的指揮。「你怎麼去鼓勵你的隊員,合一地把音樂表達出來,你還要有很好的聽力能發現哪一個聲部出了問題,哪一組樂器出了問題。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還能給他們一些鼓勵。」他表示,這些方面在整個系統設置和管理上,對他都有很多幫助。

相關焦點

  • 中式美學對於企業管理的意義何在?
    管人少不了美學文化管理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藝術,它屬於美學的範疇。所以,員工管理少不了美學文化。相應的,注重體驗感的管理方式才是更適合中式企業的管理模式。有些大企業的流程看似細分合理,但整體而言,顯得過於累贅繁瑣,似乎是為了流程而做流程,分割切斷得過於厲害,其實更不利於管理。相反,注重員工體驗感的管理模式,把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相結合的方法,更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審美」。
  • 品牌管理包括哪些內容?企業如何做好品牌管理工作?
    品牌管理,當然管的是企業的品牌資產。品牌是企業無形資產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常常有人把品牌管理的內容和品牌設計、品牌規劃等等混為一談,在我看來這是不應該的。如果說營銷管理的內容就是組織、計劃、協調、控制、監督、指揮和推動的話,那麼品牌管理的內容也差不多。這裡的核心區別在於,營銷管理針對的是產品、人員和市場,而品牌管理,針對的則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品牌作為一種資產,我們要想管好它,就應該明白這份資產包括什麼內容,如何讓資產得到良好的維護與管控,如何發揮資產的最大效益。
  • 重劍無鋒,大音希聲——北大管理論壇「大變局時代的文化和企業領導...
    武教授表示,在轉型發展經濟中企業領導人及領導團隊需要構建一個健全的、有活力的戰略經營與變革管理體系,並提出了該模型應用的四種主要方式。武教授進而總結了華為戰略領導力創新的四點主要成功經驗:以灰度哲學和超越性價值觀為基礎,創造性地運用灰度戰略領導力帶動企業發展;以規則的確定來應對環境的不確定性;把華為價值觀作為企業走向勝利之本;逐步構建並完善HW-BLM模型,提升企業的戰略經營與變革管理效能。
  • 樂隊裡大家都有譜子,指揮還有啥用?
    長大以後,才通過看書或者請教別人,慢慢懂得了指揮在樂隊中意義,他不僅有用,而且他有巨大的作用。我們回到本問題,樂隊既然都有五線譜,沒有指揮的話,大家還能不能演奏下去?答案是肯定能行,沒了指揮不會導致樂隊演奏不下去,而是會讓曲子失去它應有的意義。
  • 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該考慮的6個問題
    很多高層管理人員不清楚要如何做、如何領導團隊、要做到何種程度、要走多遠,有些甚至耍老江湖、老套方法,這樣終究淘汰。不防先思考以下6個問題:一是使命願景感召力。未來的領導者一定要洞見未來、看清方向,成為企業的一盞明燈。過去企業的領導團隊只要「埋頭種地」就可以了,現在企業的領導團隊一定要塔頭看方向,一定要認同企業的價值觀,認同企業的目標追求。共同的使命願景,能夠牽引企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為什麼雷軍提出選人比培養人更重要?其實就是強調要選志同道合的人。
  •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總結道: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讓員工如魚得水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在迄今51年的經營生涯中,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和KDDI(第二電信),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稻盛和夫一言道破:企業經營好壞的關鍵在於要讓員工具備和企業主及管理者相同的主人翁意識,如公司全體員工能與領導齊心協力,那就是一股無可比擬的強大力量。在京瓷公司,稻盛和夫創造了「阿米巴經營」法,這種管理方式把企業組織劃分為一個個被稱為「阿米巴」的小集體單位,各「阿米巴」的領導者肩負著經營管理的責任。
  • 論企業管理中和諧人際關係的構建
    摘要:企業管理環境的和諧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工作效率,是企業管理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創造和諧的企業環境。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協調各方利益關係,實行廠務公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內部管理的制度建設等是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基本舉措。
  • CAAS瑞士美食藝術管理大學碩士|培養未來國際餐飲企業管理人才
    調查顯示,2014年~2019年,我國餐飲行業市場規模複合年增長率以兩位數(10.1%)呈現高速增長,且未來5年,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趨勢,餐飲行業對優質管理人員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並將長期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CAAS瑞士美食藝術管理大學(Culinary Arts Academy Switzerland,以下簡稱CAAS
  • 企業管理知識五大要素是什麼?
    企業管理知識的五大要素是企業管理知識的核心,因此大家學習企業管理知識可以從企業管理的五大要素入手。那麼企業管理知識五大要素是什麼? 一、什麼是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是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企業管理是儘可能利用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實現多、快、好、省的目標,取得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率。
  • 企業如何選擇倉儲管理系統?
    伴隨著數位技術的發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許多企業通過應用倉儲管理系統,引入新一代物流技術來提升倉儲中心的數位化水平,從而使企業在競爭中佔據優勢地位。但是如何選擇合適的倉儲管理系統,很多企業都沒有頭緒。
  • 立得控股打造獨有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管理新模式!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規模與企業文化息息相關,只有對企業文化進行不斷的創新與迭代,才能夠讓企業管理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才能更好的帶動企業前行。而立得控股在創建初期就從上至下樹立了獨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
  • BI領導駕駛艙在企業中逐漸佔領地位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時間成本對於企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高,在重要時刻的及時反應甚至可以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回報率,而使用領導駕駛艙也已經成為了企業管理者樂於見到的主流辦公方式。
  • 如何在上級管理框架內構建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當前,隨著企業規範化、標準化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集團公司逐步要求下屬企業在集團管理框架下建立適合自身的管理標準體系。下屬企業在完善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將涉及組織、崗位、薪酬、績效以及企業文化等多個方面,每家企業都存在自己的個性因素,包括成立背景、人員構成、企業文化等,在上級企業管理框架下一次性優化多個模塊,並要保證各模塊高度銜接,形成一個比較完善、全面的體系,需要平衡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改革難度比較大。
  • 企業管理諮詢對企業的實際作用分析
    隨著經濟體制的轉型,企業的運營體制和管理模式都相應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種變革的條件下,如何使企業走向成功成為企業面對的最大問題。由於企業自身資源的限制,很多企業無法面對巨變的環境做出相應的對策。特別是中國市場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促使許多企業在迅速膨脹過後帶來的各項管理漏洞與瓶頸以及諸多發展的問題,因此,企業的需求促使企業管理諮詢行業應運而生,並且在不斷的蓬勃發展。
  • 企業關於成立應急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通用模板填名字就行)
    各部門:進一步做好公司應急管理工作,加強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有效地處置好突發事件,根據上級應急管理工作有關要求,決定成立應急管理領導小組,組織制定、定期演練、評審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領導事故應急救援工作。
  • 管理在於管好事務,領導在於領導人心:把握現狀VS啟迪未來
    經過20多年的品牌營銷工作實踐,經過10多年的管理和領導工作實踐,也遇到過數百位企業老闆,對於領導和管理的內在不同,我的認識有所深入。這裡,我就基於自己的認識和理解,來說說管理和領導的區別與聯繫,內涵和外延。
  • 企業的高效管理中,聖商教育介紹如何對人員管理
    一個企業的工作效率較為突出,必須要在人員方面形成有效機制的管理,對員工積極性上有著大幅度的提高。往往較高的薪資待遇是一個方面,但是人員管理的完善機制也是很重要的。接下來,聖商單從人員的管理機制上提出幾個建議,往往對企業的發展上也是會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 企業管理畢業論文優秀範文
    加強財務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資金管理,而貨幣資金是單位流動性最強、控制風險最高的資產,是保證企業正常運轉的基礎,同時也是保證國家資產安全,防止貪汙、詐騙、挪用公款等違法亂紀的行為的重點部位,因此,必須加強對貨幣資金的管理與控制,建立健全的貨幣內部控制制度是確保經營管理活動合法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企業貨幣資金監控的意義、目的入手,對企業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 企業搭建BI管理駕駛艙必備知識有哪些?
    BI駕駛艙現在已經是企業必備的IT分析系統,是BI分析工具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高層管理者作為一家企業的核心、主導管理決策的主要人物,管理者的BI運營確實企業數位化運營非常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就從企業的最高領導層去討論BI運營實踐——BI管理駕駛艙。
  • 正略諮詢:如何在上級管理框架內構建本級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當前,隨著企業規範化、標準化管理越來越受到重視,集團公司逐步要求下屬企業在集團管理框架下建立適合自身的管理標準體系。下屬企業在完善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將涉及組織、崗位、薪酬、績效以及企業文化等多個方面,每家企業都存在自己的個性因素,包括成立背景、人員構成、企業文化等,在上級企業管理框架下一次性優化多個模塊,並要保證各模塊高度銜接,形成一個比較完善、全面的體系,需要平衡考慮的因素非常多,改革難度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