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之最近新能源市場的不斷發展,參與汽車製造的廠家有很多是以融資來完成的。四年前,因政府的大力支持,較多投資人在汽車領域看好的發展態勢之一就是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上對此訂購熱線不斷,對新能源造車廠家的投資也源源不斷,造車新廠家竟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但正如開始那般迅速發展,新能源造車也在失去了政策的土壤中迅速衰敗。今年,拜騰、博郡與長江汽車等造車新勢力已宣告失敗,繼續撐下去造車新勢力的不多於10家。
反之,之前發展態勢不被認可的傳統車企品牌竟在此期間韜光養晦,並有一種將造車新勢力推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之態,這其中大有發展之勢的是五菱、比亞迪、奇瑞、傳祺、上汽。根據10月份最新能源銷售數據來看,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則將近佔市場份額的八成,僅有一款不是傳統的為理想 ONE造車新勢力。2020年7月份上市的五菱宏光MINI EV大有破竹之勢,剛一上市就大賣,其銷售額迅速超越特斯拉Model 3,一舉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榜首,
11月銷量更是突破3萬輛,進一步拉大跟特斯拉Model 3的差距。
這就不得不提及前兩年的造車發展狀況,新起造車勢力並不把傳統車企當做「前輩」來借鑑經驗,它們對傳統車企都有這樣那樣的不滿,認為它們在電氣化、電動化方面速度慢,車型產品種類單一。然而傳統車企並非如它們所想那般發展滯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中後期,傳統車企開始逐漸發力,並佔據領頭羊的地位,而造車的「後生」車型品種的速度慢卻出現在自己身上。蔚來的三款新能源車型,小鵬的兩款,理想的一款車型,是如今造車新勢力「三大頂天柱」而這些車型在產品陣勢上和更新換代速度上顯然與傳統車企無法頡頏。
其實造車新勢力在工廠製造以及車輛的品質保障和生產技術上,都與傳統車企則有著無法比及的製造差距與設計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車企能夠後來居上的主要原因。傳統車企作為一個製造工藝歷史悠久的造車工廠,其汽車品牌市場知名度都是新勢力無法比及的。另外,在造車新勢力中,蔚來與小鵬的第一款都是工廠代生產,缺乏相應的監管措施。理想汽車的製造場地也是近兩年才建設完成,與傳統車企相比,則更加缺乏長期製造汽車的工藝水平。
理想汽車近期的召回事件就是造車新勢力動力不足最顯著的一件。在理想ONE交付給購買者後,全國接二連三的出現了懸架下擺臂球頭脫出的驚險情況。好在理想汽車對今年6月1日以及之前製造的10469臺理想ONE實行了召回與重修的措施。同時為了回饋顧客,還可以免費更換球銷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此次理想汽車的補救措施體現了理想汽車在發生問題後及時負責的品牌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揭露了理想ONE產品的安全性能。產品質量對於汽車品牌的塑造十分的重要,理想此次事件無疑讓消費者對其印象大打折扣。
更為重要的是,造車新勢力由於缺乏專業的核心技術,大部分是將各個零部件兒拼湊組裝而形成的,這一點與傳統車企相比則是大大落後。缺乏核心技術,汽車組裝廠或許比造車新勢更為符合。與之相比,傳統車企則有著至關重要的製造技術與工藝。「刀片電池」是比亞迪打響品牌的一項尖端科技。另外其他傳統車企如:奇瑞、上汽、長城製造工藝上在核心技術方面都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尤其對於剛在新能源領域有所發展的勢力來說,專業的平臺和三電技術是至關重要的。沒有核心技術做支撐,只是一味拼湊組裝,對於造車新勢力發展永遠只停留皮毛,永遠無法實現質的發展。
另外在車型造型方面,對於消費者的真實購車需求,造車新勢力在這一方面似乎並沒有真正的考慮到,反而越來越自主造車,沒有做到貼合百姓心中所想。就像蔚來車型仿佛全國並沒有多少人使用。反之,傳統車企則是真正打入到群眾內部,如比亞迪元EV、奇瑞小螞蟻等A00級純電小車,已經成為大多數市民的選擇。尤其是近期的五菱宏光MINI EV更是深得消費者喜愛,不少地方都隨處可見該品牌的「車影」。
造車新勢力在核心技術與外觀上都與傳統車企有著較大差距,時代在發展,希望造車新勢力可以緊握時代所帶來的福利與機遇,不斷在核心技術與外觀上發力,製造出讓消費者滿意的車型。真正做到「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