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之行:這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歷史負擔的城市

2021-01-08 肖哥的日常分享

「法國人和俄國人佔據了陸地, 海洋則屬於英國人。

只有在夢想的天空裡, 德意志人的威力才無可爭辯。」

——海因裡希.海涅

這是一個已有近800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但它聞名於世卻只有短短300餘年。這是二戰歐洲戰場的終點,也曾經是冷戰的前沿。伴隨著克列蒙梭形容的那個「生於不義,也必將死於恥辱」的帝國及其前身普魯士的崛起,柏林才漸漸成為有資格側身於巴黎、倫敦、羅馬等歐洲名城之列。 戰火的洗禮,給它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然而它卻在廢墟中不斷崛起,成為歐洲最具魅力的都市之一。這就是年輕而古老的首都――柏林。

這座城是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第一次不過是數千年間帝國爭霸的延續,第二次卻是正義與邪惡的殊死搏鬥。高傲的威廉皇帝和修著仁丹胡的帝國元首在這裡策劃著統治世界的念想,點燃了自己根本無法控制的熊熊大火,火光中不僅生靈塗炭,永恆帝國的美夢也隨之煙消雲散。

這座城是北約和華約對峙的最前線,千百個德國家庭被一道人為的水泥牆分隔在兩側,各自身後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黑洞洞的槍炮口,悲歡離合的故事數不勝數,也為日後的電影和小說提供了永遠的創作源泉。

鐵血宰相的睿智和冷酷,納粹帝國的膨脹與毀滅,冷戰與鐵幕下柏林圍牆的眼淚,古老歷史與現代氣息的水乳交融,......,身為從前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國和現在德意志聯邦的首都,這座城不知上演了多少場震驚世界的悲喜劇。

滄桑的柏林、傷痛的柏林、個性的柏林、時尚的柏林,柏林的多面讓人目眩神迷,而柏林的每一面都會讓人激起或嘆息、或苦澀、或振奮、或嚮往的種種思緒。

柏林(Berlin),是德國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經濟中心。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維爾河流經該市。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萊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

柏林現有居民約356萬人。約有1/4具移民背景,而許多出身移民家庭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不但積極融入主流社會,甚至加入政黨尋求政治生涯。移民社區逐漸在市政上有影響力。柏林市的外籍居民約有47萬人,佔人口比例13%。最大的移民社群是土耳其裔移民。

柏林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歷史負擔的城市,柏林的建築體現出超乎想像的多元化。柏林的建築,其建築風格可謂多樣繁華,保留下來的建築景觀來自各個歷史時期,行走於柏林街頭,羅馬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古典主義、現代主義,各式建築隨處可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建築損毀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柏林,對建築的修復與重建工作展露出的形式也是花樣繁多。

六月十七日大街上的跳蚤市場(Berliner Trdelmarkt)是柏林歷史最悠久的跳蚤市場,也是柏林最市中心和遊客最喜愛的跳蚤市場,它不僅是購買廉價二手商品的場所,同時也是眾多特色商品以及藝術品的展臺。開放時間為每周六以及周日的10點至17點,出售商品從仿古家具,二手書籍,古籍善本,郵票到手工藝品應有盡有,是柏林文化生活的一個亮點。

勝利女神柱(Siegessaeule) 建於1865—1873年,高67米,用戰爭中繳獲的大炮炮筒加以裝飾。圓柱頂上是一尊高8米鍍金的勝利女神「金埃爾莎」(Gold Else)青銅像。勝利柱是為了記念1864年與丹麥之戰、1866年與奧地利之戰、1870—1871年與法國之戰而修建的。勝利柱原來在帝國大廈(現國會大廈)前面安放了66年,後按希特勒的主意,將其搬遷到現在的動物園公園大角星廣場,在六月十七日大街佔據了顯著的位置。

布蘭登堡門(德語:Brandenburger Tor)。布蘭登堡門坐落於柏林巴黎廣場之上,菩提樹下大街和六月十七大街之間。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布蘭登堡門最顯眼的位置莫過於梯形門樓之上那由四匹駿馬牽引的戰車了,車上載著的勝利女神,高舉象徵普魯士的神鷹十字架,這也是當年戰爭勝利的標誌。女神張開身後的翅膀,駕著一輛四馬兩輪戰車面向東側的柏林城內,右手手持帶有橡樹花環的權杖,花環內有一枚鐵十字勳章,花環上站著一隻展翅的鷹鷲,鷹鷲戴著普魯士的皇冠。雕塑象徵著戰爭勝利,雕塑是普魯士雕塑家沙多夫的作品。

布蘭登堡門西北不遠處,矗立著一座如今實用意義與紀念意義並存的建築——帝國國會大廈。

帝國國會大廈是一座古典式、哥德式、文藝復興式、巴洛克式多種雜糅在一起的建築。自二戰之後,重新修復的穹頂似乎又將高技派風格融入其中。所以我認為國會大廈這座建築本身就可以說是德國建築史的樣本,同時它自19世紀落成之後的每一次翻修改造都見證了這座帝國的榮辱興衰。

1933年,一位荷蘭工人闖入國會大廈縱火燒毀了國會大廈原本的穹頂,納粹黨也以此為藉口藉機掀起反共運動。可究竟縱火事件是否納粹黨密謀策劃故意所為?我們現在仍然不得而知。但現如今國會大廈玻璃結構的穹頂,卻被人津津樂道。

1994年德國高技派建築師提出,古典的穹頂早已蕩然無存,現建造肯定不是真古董。既然如此,何必拘泥於瓦洛特當年的設計。他重新提出方案,將古典與高技派手法相結合,僅留存已有建築外牆,以鋼結構重整內部,並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由玻璃表面全鋼骨架製成的穹頂。

1994年,重新統一後的德國聯邦議會正式遷入國會大廈,這座百年建築又重新成為德國政治的中心。

在柏林還有座與國會大廈命運相似卻又不同的建築。它便是德國柏林威廉皇帝紀念教堂。這座教堂是十九世紀末期德意志帝國威廉二世皇帝為紀念威廉一世皇帝建造的。在其本身的建築風格上,它屬於羅馬式建築。裝飾上也使用了大量馬賽克壁畫。但現如今,這座教堂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已經遠遠大於他對威廉一世皇帝的紀念意義了。

相關焦點

  • 東德、西德的記憶之戰——柏林城市宮重建史
    作為柏林的中心建築,柏林城市宮自然也承載了同樣的社會、文化與意識形態職能。城市宮的悠久歷史與博物價值使它不僅僅是個宮殿,看到它的那一刻,德國人立馬能回想起德意志民族的歷史,以及德意志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因此,對德國人來說,有關城市宮的話題不僅僅是建築學話題,也是政治與文化話題。
  • 《柏林蒼穹下》:既是「柏林圍牆之殤」的寓言,也是對歷史的回望
    01.詩意電影「《柏林蒼穹下》是一首無與倫比的影像詩,是對於人性、對於人之歷史、記憶和為人之局限的禮讚。」正如這條高贊影評所說,本片就如同一部影像化的嚴肅文學。不僅詩意盎然,還充斥著了耐人尋味的意象與畫面。
  • 德國歷史名城,盤點柏林著名的地標建築,這10座你不能錯過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同時是一個擁有厚重文化歷史的國際大都市。這裡有很多值得參觀和遊玩的地方,以下為你盤點了柏林值得一看的10個建築,當你到了柏林,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1、布蘭登堡門布蘭登堡門是德國最早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之一,也是柏林唯一倖存的歷史城門。它既象徵著冷戰時期東德和西德的分裂,也象徵著德國的統一。2、夏洛騰堡宮美麗的夏洛騰堡宮是一座巴洛克式宮殿,曾是皇室的夏宮,如今也是柏林最大、最宏偉的宮殿。
  • 柏林,原來有名的不只是「柏林圍牆」還有這些,真是漲知識!
    柏林有時看起來,這座城市好像是特地建來填補許多公園,森林和湖泊之間的空白。柏林設有數百英裡的腳踏車道,嚴格的交通規則,沒有山丘,十分適合旅客步行或騎乘單車探索城市。柏林從哥德式到巴洛克式,從社會主義到未來主義,每一種可以想像到的建築風格結合的城市風景,都是柏林跌宕起伏歷史的遺產。然而,這一切卻相得益彰!
  • 城市農耕:柏林公主花園
    城市農耕(Urban Farming)組織這樣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茁壯起來,全世界的許多大城市如柏林、紐約、舊金山、溫哥華、中國上海等都開始有這類的組織及活動。其中柏林的公主花園從2009年開始已經成為理想〝城市農耕〞(Urbn Farming)的最佳代言。
  • 柏林馬拉松:現代繁華與歷史滄桑交織,完美的都市穿梭之旅!
    追求速度的巔峰也好,追尋夢幻的體驗也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柏林馬拉松。 而在這條偉大的賽道上,你會跑過雄偉壯麗的歷史建築,前東柏林嚴肅整齊的大廈,以及西柏林現代、高科技、充滿商業色彩的樓宇,基本涵蓋了經典的旅遊景點,因此,柏林馬拉松是一個飽覽建築與文化的、真正的「城市馬拉松」。
  • 25歲的葆拉·貝爾封柏林影后之作,一部《溫蒂尼》,半部柏林史
    《溫蒂妮》以深居內陸的大城市為舞臺,表面上脫離了臨水邂逅水妖的傳統,其實是回歸屬於這都城更久遠的記憶。七百多年前斯拉夫人於此建城,名為柏林,是「水鄉澤國」之義,先民抽乾沼澤形成聚落,築城之初如此,今日柏林依舊處處水光瀲灩,是個水資源豐沛的城市。
  • 《溫蒂妮》:在沉默與訴說中接近城市的歷史與真實
    至少,佩措爾德讓他的女主角以一位歷史顧問、一位城市發展講解員的身份出現時,便註定了歷史的聲音在影片中的重要在場。溫蒂妮(Undine, 2020) 劇照影片中,愛情甚至只是陪襯,或是歷史的替身。這使得溫蒂妮對柏林的講述變得複雜化,因為我們無法分清,她到底是在講述城市,還是她自己的愛情。
  • 聽博主CC聊聊柏林
    今天咱們聊聊柏林,我對這座城市的詮釋是:厚重歷史下的尊重和重生。可能有朋友會問,為啥柏林博物館那麼多,那我告訴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柏林除了博物館裡的東西有悠久歷史之外,其他全是新的...在二戰尾聲,柏林基本被盟軍的炮火夷為平地,因此你見到的柏林所有建築都是在二戰後重建的,不像在希臘,義大利這種地方,你隨便摸個柱子都是千年歷史。
  • 東德首都在柏林,西德首都在哪裡?
    東德以位居德國東部的柏林為首都,但西德卻選擇了一個並不算起眼的小城市波恩作為首都,這就十分令人感到疑惑了。 小城市波恩是何德何能成為西德首都的呢?事情得從二戰開始說起。 有200多年歷史的波恩老市政廳 從沒想過自家也能當上首都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Majonit)▼
  • 行走德國「柏林圍牆」下.「原創」
    2019/06/02德國首都柏林我們的航班在北京起飛,飛行13個小時到達德國柏林上空。向下俯瞰,水網交織,森林覆蓋。柏林原來是這麼美麗的一座城市啊,真沒想到。柏林,這座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攻擊整個歐洲的德國核心城市,戰敗後又被四個國家分割,現在是什麼樣子了?
  • 「鋼·旅」因為這10座建築,我愛上了柏林
    諾曼·福斯特於1999年設計了壯觀玻璃穹頂的頂部,這是一個龐大的翻新工程一部分,該工程可以360度欣賞柏林議會和政府區的景觀。 7、柏林電視塔 凡是在柏林的人,幾乎不會錯過的建築是著名的柏林電視塔),身高368米的它,穿透了這座城市的天際線
  • 柏林之聲在汽車後市場有沒有真的?
    Burmester(柏林之聲)在德國的音響工業中發展迅速,在世界上已是非常知名的音響品牌。在這幾年中,柏林之聲造假一直都備受爭議,以多數人的觀點主要是:柏林不對外銷。不過質疑聲主要來之如下幾個方面。先回到柏林之聲正題,在4S店為何會有真有假的說法?作為一家4S店其部門結構複雜,涉及原廠改裝業務更是不用多說,改音響影響保修應該是很多車主聽過最多的一句話了吧,然而在他們店裡改360、電踏或其他卻又不存在影響保修的說法,這不自相矛盾?當然,主要的是!
  • 歐洲旅遊:盤點德國十大城市,除了柏林您還知道哪些?
    1.柏林,毫無疑問,排名第一的是擁有380萬居民的德國首都柏林。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氛圍。當然,這裡有很多名勝古蹟,包括布蘭登堡門和國會大廈。368米高的標誌性電視塔拔地而起。2.漢堡,漢堡是德國第二大城市,擁有近190萬居民。
  • 五千年歷史只有這座城市「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被人譽為成語之都
    有這樣一個地方,經歷了三千年的風風雨雨,無論是來勢洶洶的兵戈鐵馬還是毀天滅地的狂風驟雨,都沒能讓這座城市失去它原本有的文化光輝。作為一個歷史古都,這個地方是輝煌的,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座城市漸漸被人們遺忘,而作為民間文化的集合整理之地,這個地方又是幸運的,它是成語發展史的見證者,這個地方就是邯鄲。說起邯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時候聽過邯鄲學步小故事。
  • 10年漲1倍,這座城市要給房租設上限,最大房東「哭了」
    柏林布蘭登堡門(圖片來源:攝圖網)德國首都柏林一直被認為是歐洲最宜居的城市之一。那裡不僅有綠色公園,還有各種歷史建築,遍布旅遊風景區和名勝古蹟。與此同時,柏林的生活成本也不算很高,在瑞士銀行發布的2018年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柏林的排名在30位。2003年,前柏林市長沃維雷特(KlausWowereit)用了一句「Berlinistarm,abersexy.」(柏林貧窮,但性感)來形容這座城市,以反映這裡較低的生活成本。
  • 隱藏的城市之旅:揭秘地下不為人知的廢棄空間
    隱藏的城市之旅:揭秘地下不為人知的廢棄空間HI,是我!一分鐘探世界,帶你一分鐘看世界上最驚豔的風景!點我頭像,查看更多往期精彩內容,《探訪神秘「天坑」,瑪雅人曾認為這是通往異世界的入口!》《世界上居然有一群人敢與鯊魚同遊?小聲告訴你:來到這裡你也敢!》
  • 「雲遊」 柏林 1945
    這段視頻告訴你答案。 戰爭粉碎了日耳曼尼亞之夢,給柏林留下了滿城的廢墟殘骸,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2020年是二戰結束75周年,柏林至今保留了許多見證這一歷史的紀念地。 考慮到疫情和旅行限制,柏林的文化機構陸續推出了「雲遊」項目,通過手機就能探訪柏林的歷史,比如: 「雲遊」姿勢 柏林城市博物館(Stadtmuseum Berlin)近期上線了一款關於柏林歷史的手機APP「berlinHistory」,足不出戶就可以免費雲遊柏林重要的歷史紀念地
  • 決戰柏林Major,A隊蟬聯三屆創歷史?見證大小A隊之爭
    隨著昨天2019柏林Major最後一場半決賽的結束,Astralis以2:0的比分擊敗了NRG,將於AVANGAR會師決賽,這場被CSGO迷戲稱「真偽A隊」之爭將會在9月9日0點打響戰鬥,究竟是Astralis將史無前例地蟬聯三屆Major創造歷史,還是「復仇者隊」AVANGAR黑馬到底,所有的
  • 石家莊市將新華區柏林公園、趙佗公園確定為第二批永久性綠地
    這8座公園分別是平安公園、元南公園、東環公園、柏林公園、紫晶公園、趙佗公園、石刻園、希望綠洲公園,總面積43.5公頃。劃定為永久性綠地將對這些公園實施永久性保護,未經法定程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改變永久性綠地的性質。確定永久性綠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是推進省會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是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