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英國印象派風景畫家,阿爾弗雷德·西斯萊,風景油畫作品欣賞
阿爾弗雷德·西斯萊(1839年10月30日-1899年1月29日),是英國印象派風景畫家,是印象主義畫派創始人之一,住在法國。西斯萊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英國家庭。1862年後與莫奈、雷諾瓦和巴齊耶等畫家交往密切,受其影響很大。
-
色彩淡雅,色調漂亮,美國印象派畫家羅賓遜的風景油畫
下面來欣賞他採用印象派畫法繪製的風景油畫,——這樣處理,紅綠搭配才不會俗氣,反而色調和諧而醒目。參考圖1。畫家把所有因素的對比減弱,矛盾的和諧統一,呈現出淡雅漂亮的畫面,使觀者心情平和。對於印象派來說,這幅橋的風景算是畫得很完整深入的了。 造型、色彩、明暗和質感等等都刻畫得細緻到位。
-
印象派繪畫是怎麼來的?其實「印象派」和「印象」一點關係也沒有
這其中,印象派一直都是焦點人物,從來都不缺少關注。哪怕是對西方藝術稍有了解的人,提到莫奈、塞尚、梵谷也都不會陌生。 不過印象派的發展,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中又包含了很多細分的流派,今天就順著印象派的發展,來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
印象派畫家為什麼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影響是什麼?
印象派畫家會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這是必然的結果。要解釋原因我們還得先從印象派的初衷說起。學院派抵制印象派,那是印象派的確是反對學院派的條條框框。要是我們注意到下面這點就更有意義了。那就是印象派畫家大多數法國人,而學院派條條框框的標準來自哪裡?
-
俄羅斯印象派畫家柯洛文:畫畫是對美的陶醉
原標題:俄羅斯印象派畫家柯洛文 印象派是歐洲藝術從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重要階段。源起19世紀後半葉,一群年輕有為的法國畫家背叛學院派傳統,在繪畫技法上進行探索與革新。他們走出畫室,在外光中作畫,探求光與色的表現效果。於是出現了發揮光色原理加強表現力的新方法,使他們的作品充滿前所未有的新鮮感。 柯洛文迷上了印象派,1883年創作的《唱詩班女孩肖像》被認為是最早的俄羅斯印象派作品。
-
鑑賞| 19世紀女性印象派畫家,光線與色彩的追夢人
不過,一些女性印象派畫家,她們突破了社會限制,創造出同樣精彩的作品。1894年,法國著名的藝術史家亨利·福西永(Henri Focillon)選出其中三位,貝爾特·莫裡索、瑪麗·卡薩特和瑪麗·布拉克蒙德,稱她們為印象派運動中「三位偉大的女性」。這三位女性與當時最知名的印象派畫家都是朋友。馬奈就十分欣賞莫裡索大膽的筆觸,據說在馬奈的臥室中就掛著幾幅他收藏的莫裡索畫作。
-
法國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摩裡索特,油畫作品欣賞
印象派女畫家貝爾特·摩裡索特(Berthe Morisot),1841年元月生於布爾日(Bourges),1895年三月死於巴黎,法國畫家。摩裡索特是第一位加入印象畫派的女畫家,曾受教於柯羅(Corot),好友兼大伯的馬奈(Manet)對她的畫風有絕對的影響。
-
畫家自稱開創新的印象派,剛想嘲笑,一看畫作竟是個王者
最近,真的有一位畫家稱自己開創了一種新的畫派,這位創造新畫派的畫家名叫艾琳·漢森,她的畫派名字叫做開放印象派,我們對印象派很熟悉,以莫奈為代表的印象派,還有以梵谷為代表的後印象派,那麼開放式印象派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
日出與黑色塊的人兒,印象派的畫家們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
畢沙羅《巴黎蒙馬特林蔭大道》1897年印象派被學院派的藝術評論家嘲笑過很多次從一個畫派的角度,沒有那一個畫派會受到如此長時間(接近三四十年)的惡毒評價與打壓,沒有那一個畫派的畫家大多數都貧窮一生,非但物質上惡劣,連精神上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殘。許多印象派畫家如流星划過天空,他們從沒有獲得一個精緻富足的人生,卻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色彩與夢幻一般的印象。
-
鍾情於畫芭蕾舞女的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生在一個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也許這也是他能常去看歌劇院看芭蕾舞表演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在一個很重視藝術的家庭中,他受到過良好的繪畫教育,算是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安格爾的徒孫。
-
義大利印象派畫家弗朗切斯科·迪·馬裡諾油畫作品欣賞
弗朗切斯科·迪·馬裡諾(Francesco Di Marino ,1892-1954年)是一位義大利印象派油畫家。印象派繪畫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七八十年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其影響遍及歐洲,並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國取得了最為輝煌的藝術成就。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法國湧現出一大批印象派藝術大師,他們創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詳的經典巨製,例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
-
色之奧義:關於顏料的歷史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他們厚塗該顏料,就可得到深酒紅色,或抹上曾藍色就可得到紫色。從中世紀到現代,除開新發明的湖紅色之外,畫家們可使用的紅色顏料範圍上幾乎沒有發生變化。19世紀後期的印象派畫家們熱衷於用化學革命賦予他們新顏料,如黃色、橙色、綠色、紫色和藍色。然而他們的紅色,與拉斐爾(Raphael)和提香(Titan)時期的紅色並沒有什麼不同。
-
印象派最著名的女畫家莫裡索
/ 文·李心悅 圖·李洪源 / 2006年法國發行了一組不乾膠郵票,其中一張的畫面中,黑衣女子眉目姣好,神情恬靜,手持一束紫羅蘭,目光盈盈地看向畫家所在的方向。這就是馬奈筆下的莫裡索。 貝爾特·莫裡索是法國印象派團體中最出色的女畫家。
-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
法國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筆下日出朝陽蓬勃,栩栩如生法國有一位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莫奈是一個偉大的繪畫藝術大師,也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高質量的藝術價值,值得欣賞和品鑑。真實地描繪了法國海港城市日出時的光與色給予畫家的視覺印象。除此之外,莫奈在創作這幅作品時,突破了傳統題材和構圖的限制,完全以視覺經驗的感知為出發點,側重表現光線氛圍中變幻無窮的外觀,這是莫奈眾多作品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印象畫派的開山之作。
-
法國畫家新印象派大師Henri Edmond Cross
為了以區分自己的著名浪漫主義畫家歐仁·德拉克洛瓦 ,他在1881年改了他的名字。他的工作一直受到如儒勒·巴斯蒂安-勒帕熱和愛德華·馬奈 ,以及印象派畫家明顯的影響 。19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他畫的純景觀顯示, 莫奈 , 畢沙羅的影響。
-
後印象派:深海裡的星空,創造奇幻色彩的實驗室
後印象派徹底拋棄了歷史與宗教題材,潛心發掘生活中的藝術,並且對色彩有了更深層的探討。如果有機會去看梵谷的真跡,在天才和瘋子之間的每一個筆觸都會撩撥你的神經。19世紀80年代末期,印象派的發展讓很多畫家和藝術商人感到迷茫,好像這朦朧又印象的作畫方式讓人突然不知道怎麼用色,也突然抓不住形象的拿捏。
-
「精讀」油畫大師愛德華·馬奈: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印象派畫家
他在所處的年代是一位複雜的有爭議的藝術家,畫過各種各樣的題材。他也是一位熟練的蝕刻師和石版畫家。馬奈最大的強項是現代生活題材,他在巴黎的林蔭大道和咖啡館裡不停地寫生,但他的作品遠不是自然的直接轉錄,他對十九世紀末巴黎現代生活的洞察力十分敏銳。
-
印象派中國畫和其他繪畫有什麼區別
三、「印象派中國畫」和「水彩畫」之間的區別水彩畫被稱為「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完成的繪畫」。他主要協調「透明顏料」繪畫與水、透明色和特殊效果,適用於製作風景等小畫。有水彩畫和「幹畫法」和「溼畫法」。工具上有專用平頭刷、圓頭刷、甚至板刷。水彩畫紙通常是冷壓水彩紙,表面分為粗顆粒和細顆粒,用膠帶粘貼在繪圖板上。水彩紙有規格,一般以22X30英寸為基準,又稱2K,約56x76釐米。水彩畫顏料種類繁多,主要特徵是「溶於水」。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莫奈的做法是不混和顏料,直接用刷子快速蘸取,塗在畫布上,筆觸很短,而且斷斷續續,看上去有點潦草粗糙,但是用這種手法畫出來的水面,從遠處看,會有一種靈動的效果,像是真的要蕩漾起來。莫奈的這種畫法叫做「顏色分割法」,實際上是「以光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