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城南舊事》二

2020-12-15 小zhang看書

林海音最後得知原來秀貞的女兒桂子就是朋友妞兒,驚喜萬分,她想馬上讓妞兒和秀貞團聚,秀貞想帶著女兒去找爸爸。作者深知這一點,偷了媽媽的鐲子給秀貞做盤纏。那是一個雨夜,作者成功幫秀貞母女團聚並離開,但最後到底有沒有走呢?作者不知道,只是看到了那個鐲子又重新回到了媽媽手裡,一場大雨讓林海音燒了十多天,他們搬家了,或許作者不太深記了,但從未忘記。

對於我來說,城南那些回憶,似乎腦海裡很難找到痕跡了,但細細想來,卻是那麼清晰明了。

城南小學裡是沒有廁所的,學生們想上廁所得去大門口,類似於一個公廁,有一回做夢想上廁所,在夢裡我找到了學校的廁所,結果醒來發現自己尿床了,這個夢至今記得特別清楚。也可能是導致我後來小學生涯一直尿床的導火索吧,哈哈

剛去念書的時候,住的地方離學校還是有一點路的。有一天上學,不記得是不是第一天開學,放學特別早,老師要求我們排隊走到馬路邊,出校門右拐再右拐,是一條長長的路,到達路口,其他同學都陸續回家了,有家人來接的,還有自己走回去的。當時有一個小同學在陪我等,等的時間實在太久了,就讓她回去了,我一個人接著等啊等,受不了就打算自己走回去了,那時候不記得路也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最後居然在一座橋上和媽媽相遇了。還是蠻幸運的,不然自己可能就走丟了。

後來我們搬家了,像林海音一樣,只不過我是離學校更近了,沒有多少路,過個馬路就到了,那個出租房在路邊,上下兩層,樓上是一個做窗簾的,是那種像古裝電視劇裡面的竹簾,小時候撿了不少邊角料玩,媽媽則會拿裡面的線來做鞋子,線是尼龍材質的,不易斷。那個小房間能放下兩張床,一張桌子,還有一臺彩電,面朝馬路有一個大窗戶,旁邊還有一個小窗戶,平時做飯就在那,那時也沒有什麼油煙機,窗戶的鐵柱上都是一層厚厚的油漬,水池也是在外面。那塊地方都是民用自建房,多的就租給外地人的,後來我發現小學好多同學都是住在這裡,那段時光過的是真的很開心。

多年後,我再次回到那個地方的時候,昔日熱鬧的場景早已不在。是啊,都過了十幾年,物是人非,索性還沒有被拆掉,卻有一種即將被拆掉的跡象,我站在那間出租房面前,眼淚止不住地,門窗都被一塊塊紅磚給塞起來了!街上已鮮有人在,我穿街走巷,有一股涼意襲來,我看著曾經小夥伴住的地方,看著地上狼藉,那些破舊的物品會不會是她們留下的呢?我就這樣想著想著,不知不覺走到了桂花家的門口……

我和桂花,那段時光裡最可貴的友誼。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豆瓣8.9《城南舊事》:成長就是一次次的告別
    《城南舊事》被認為中國電影史上最能體現中國傳統美學神韻的作品。清新雋永的風格,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打動著無數人。改編自作家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抒寫了她對中國北方,老北京的濃濃鄉愁,對居住了二十二年的老北京城刻骨的思念。
  • 推薦一本書,林海音的《城南舊事》
    她寫了很多長篇小說和短片小說集,其中最為著名就是這本《城南舊事》。這本書主要是借童年英子純淨而質感的目光,以北平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個哀婉動人的城南故事,展開了一幅幅北平的風物畫,同時也完成了她對美好童年的眷念與回味。
  • 《呼蘭河傳》與《城南舊事》:為什麼說「人窮則反本」?
    原創 | 魚雁今天給大家介紹兩位著名女作家的代表作——蕭紅的《呼蘭河傳》與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兩部著作,幾乎是這兩位作家最為我們熟知的典型代表,而在它們背後也有許多共同之處,比如都具有自傳性質、散文化語言、對故鄉的眷戀、兒童視角等。
  • 今天燈下也讀一會書,這也是《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自己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為了躲避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從臺灣遷居北京,其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還」,決定把它們寫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於是,一個生活在北京城南的叫英子的就誕生了。
  • 回憶屬於我們的「城南舊事」,童年的一去不返教會了我們什麼?
    讀《城南舊事》時,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蕭紅的《呼蘭河傳》,想必童年在每個作家,每個人心目中都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原也是因為童年的影響是幽遠深長的。林海音寫作的初衷:「我是多麼懷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啊,我對自己說,把它們寫下來吧,讓實際的童年過去,讓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
  • 《城南舊事》:用音樂道出的哀愁和真情
    任何一部成功的影片都離不開音樂的應用,《城南舊事》與其音樂的運用可以稱之為經典。這部影片敘述了主人公林英子成長過程中的幾次離別,整個片子都籠罩著淡淡的憂愁、沉沉的相思。《城南舊事》一、影片開頭的背景音樂:奠定基調影片開頭是一段獨白,緩慢的語氣,充滿了感慨和懷念,一小段獨白之後,《送別》響起,接著是片名以及演員表。
  • 還記得《城南舊事》小童星沈潔嗎?近照曝光,48歲的她如今在哪裡
    No.15月20日,有知名博主曬出了曾飾演《城南舊事》中小女孩英子的沈潔的一組九宮格照片,其中除沈潔的「英子」劇照外,還配發了她本人的近照和一張她與女兒的照片,感覺幾十年過去了,沈潔雖有變化但風採依舊,更感覺女兒與她小的時候「一模一樣」。
  • 不思量自難忘,兒時的《城南舊事》很美,奈何時光荏苒
    說起《城南舊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是由女作家林海英寫的一部小說,整體給人一種舒緩的感覺,初讀之時,像是在聽作者娓娓道來自己童年的往事。但是這裡邊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幸福,有喜悅,有謹慎,更有悲傷和不舍,所謂五味雜陳,細細品味,這可能就是真的成長。
  • 《城南舊事》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可視作她的代表作。
  • 「送別」憑什麼讓樸樹演唱時3次哽咽,又在《城南舊事》出現5次
    臺灣作家林海音(小名英子)有一部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文字充滿淡淡的相思,沉沉的哀愁。在書中,「送別」這首歌是英子學校畢業典禮上必唱的驪歌。1983年,當這本書被拍成同名電影,導演將「送別」作為影片的插曲,並讓它反覆在片中出現5次。
  • 電影《城南舊事》:那稚嫩的笑臉、無邪的聲音,講述人間酸楚故事
    1983年,中國導演吳貽弓上映了一部叫做《城南舊事》的電影,這部電影在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上斬獲諸多獎項,是當質量極高的電影。時間已然過去37年,再次回首這部電影,我們很輕易就能發現,電影滿滿的話劇表演風格,無疑是一個很大的瑕疵。但不得不說,這部電影卻稱得上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瑰寶。
  • 這套高顏值漫畫堪稱法國版《城南舊事》,感人又治癒
    在我的記憶裡,那時同齡人看的最多的是青春小說、少女雜誌,《那小子真帥》《狼的誘惑》《泡沫之夏》《幻城》《最小說》。於我個人而言,是新概念散文集、以及蔣方舟在《中學生報》上的連載。這種閱讀體驗很奇妙,就像第一次讀《城南舊事》的時候,一邊驚嘆於英子的聰慧、細膩,為她的故事揪心,另一邊又覺得我的童年也有好多好故事,可就是沒法寫得這麼動人、這麼精彩。看了《櫻桃日記》這套漫畫,一下子又把我拉回當年初讀《城南舊事》的情境。被精彩的情節牽動思緒,也被小主人公細膩的情緒深深感染。
  • 《城南舊事》:老北京皇城根下的懷舊揭示了世俗所籠罩的人性之光
    那就是孩子們純潔純真的眼睛,通過兒童純潔善良的視角去體驗人性在客觀世界中的凸顯,如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短篇小說《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說:「我特別欣賞孩子的眼睛,他們有和大人截然不同的探詢世界的方式」。的確,多年來,這樣一雙眼睛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城南舊事》是一個自傳體短篇小說,小英子的原型是林海音本身。
  • 《城南舊事》電影被刪去的「蘭姨娘」,小英子為什麼對她又愛又恨
    #城南舊事#《城南舊事》原著中有一章節寫了蘭姨娘,也是書中唯一讓離別有了喜悅的味道,電影中的每一場離別都充滿了傷感與濃濃的哀愁,但這一段,讓人看到了年僅8歲的小英子在大人中穿梭的智慧,她愛蘭姨娘是真,恨蘭姨娘也是真。
  • 《城南舊事》︱林海音溫暖筆觸下,女性意識的覺醒、掙扎和救贖
    小說:城南舊事。《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代表作,她以串珠式結構將幾個獨立的故事融合在上世紀2、3十年代北京老城南的街巷院落中,反映了那個特殊年代的人文和情懷。林海音,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6歲時跟隨父母遷居到北京,隨後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北京文化溶在了她的血液裡,所以她的作品有很濃的京味兒。
  • 導演吳貽弓逝世享年80歲 曾拍攝《城南舊事》《巴山夜雨》
    1983年,憑藉劇情電影《城南舊事》獲得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1985年,執導劇情電影《流亡大學》。1990年,執導劇情電影《月隨人歸》。199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闕裡人家》上映,他憑藉該片獲得廣電部優秀影片獎最佳導演獎;1995年,擔任製作人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上映;1999年,擔任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藝術指導。
  • 【河南味兒】商城遺址的「城南舊事」
    阜民裡在西南城牆外,和城南路平行,分前阜民裡和後阜民裡。逼仄的胡同不足兩米寬,兩側都是紅磚黃牆的二層小樓。除了少數原住民外,大部分住著火車站附近做生意的租客。「這裡很多居民都是從開封來的,當時周邊都是小攤小販,父母為了養家餬口也開始做小生意。我是磚牌坊街小學畢業的,後來進工廠當了電工,老伴是北京華聯的老員工。」對於我們現在捧在心尖兒的城牆,老穆說,那只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 歸來煮白石:金曲記憶——城南舊事(外四首)
    城南舊事如流水,我是途經萬裡船。金曲記憶——夢裡水鄉疊巘青螺照碧池,黃鶯軟語唱新枝。
  • 《城南舊事》目睹父親「偷吃」的英子:孩子,其實什麼都懂
    《城南舊事》第三章是林英子回憶了蘭姨娘的故事,以一個兒童的視角去看成人的喜怒哀樂。  兩性之間的感情有時候很奇怪,就是你原本對一個人沒什麼感覺,但是當你知道對方喜歡你或者對你表達了什麼,你便開始格外注意ta,許多情侶曖昧的開始都是來自自我幻想,愛情的開端是我覺得ta喜歡我......
  • 《城南舊事》:上映於三十年前,豆瓣評分8.9,道盡淡淡的哀愁
    許多人都聽過這首歌,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國人看過以這首音樂為主題曲的電影《城南舊事》。這部電影拍攝於三十年前,豆瓣評分達8.9分。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分功利心。這部作品憑藉他獨有的美學風格,被無數業內人士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