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法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

2020-12-14 FX168財經網

文 / Becky來源:FX168

【中國修法擬調整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實施嚴重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引發社會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在12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既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即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次審議稿擬「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另一方面,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在完善專門矯治教育方面做好銜接。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FX168財經報社文中部分圖片來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原作版權,但因數量龐大無法逐一核實,圖片所有方如有疑問可與我們聯繫,核實後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人大代表建議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起點至13周歲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擬提交議案,建議以修正案的形式對刑法第十七條第二、三款作出修改,調整我國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起點,從原來的十四周歲下調為十三周歲。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手法殘忍2019年10月20日,13歲大連男孩蔡某某將在同小區內居住10歲女孩小琪(化名)殺害,並拋屍灌木叢。後因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警方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對其進行3年收容教養。這個事件曾引發是否應當降低刑事責任年齡的討論。
  • 12至14歲故意殺人等犯罪或將負刑責,最低刑事責任年齡調整有哪些...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 今天,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擬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草案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降至12歲後該如何負刑責?專家:適用條件其實非常...
    12月26日,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彭新林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本次刑法修正案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未成年人司法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應懲治犯罪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需要,對刑法進行適當修改,既回應了社會關切,也體現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有助於進一步發揮刑法在懲罰犯罪、保障人權和規範社會生活方面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有助於遏制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現象的發生
  •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法修改擬調整負刑責範圍→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法修改擬調整負刑責範圍→ 2020-12-21 13: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2周歲殺人也可承擔刑事責任: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三元模式的形成與適用
    中國1997年刑法典第17條也採取因罪而異的二元模式,16周歲是大多數犯罪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八種嚴重犯罪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第二,因人而異二元模式。
  • 未成年人刑責年齡是否會有新變化?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答紅星新聞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本次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加強刑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主要有哪些新的調整?比如,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是否有新的變化?對於收養人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是否考慮規定預防措施?
  •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 刑法擬作重大修改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12月22日上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均作出了進一步修改完善。 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怎麼辦?
  • 新法求解罪錯少年之「惡」:更低齡未成年人極端案件怎麼辦?
    通過有限度地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該規定回應了近年來公眾對於極端惡性案件涉事低齡未成年人「一放了之」的不滿。 然而,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惡何以至此?涉及更低齡未成年人的極端案件出現怎麼辦?專門學校能夠擔負起教育矯治的公眾期待嗎?關注罪錯未成年人,這些問題尚待追問。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刑責
    央視網消息: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召開,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  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全國人大常委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劉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分組審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與會人員圍繞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等問題展開討論。
  • 刑事責任年齡要下調了,小屁孩不再是犯罪的「避風港」
    全國人大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下調!已滿十二周歲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應負刑事責任。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將修改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均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怎麼辦?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矯治也是關鍵。
  • 為什麼國家這次下定決心要降低未成年人的刑事責任年齡?!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已於2020年6月、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第二十二次會議進行兩次審議。本次提交審議的三審稿進一步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 輿論聚焦未成年人立法領域
    ■ 最受關注話題:刑法降低刑責年齡   近年來,頻頻曝光的低齡未成年人惡性犯罪個案,一次次地挑戰社會容忍的底線。但我國現有法律對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缺乏完善且有力的懲戒制度設計,導致正義無法得到彰顯,不但給無辜者帶來極大傷害,更激起了社會普遍不滿。
  • 最高檢:認真研究刑事責任年齡問題,及時向立法機關提意見
    針對是否應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問題,最高檢回應稱,單純降低刑事責任年齡,能否從根本上有效解決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值得探討,會及時向立法機關提出處理意見,「對於涉嫌犯罪,但未達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必須依法予以懲戒和矯治」。
  • 月見庭審|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是否應當降低?
    論辯賽以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是否應當降低為辯題,採取三人制對抗論辯的形式,即論辯總時間為20分鐘,其中,正方發表開篇陳詞3分鐘,反方發表開篇陳詞3分鐘,自由辯論雙方各不得超過4分鐘,總結陳詞各3分鐘。正反雙方緊緊圍繞涉罪低齡未成年人是否應當降低刑事責任發表各方觀點,各抒己見,展開了激烈對抗,讓大家對這一社會問題和現象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 刑法修正案擬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12月21日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14歲刑責年齡該降嗎?未成年人保護法大修觸核心
    對比2007年才頒布實施的《物權法》,《物權法》二百四十七條法條,截至2015年9月1日,在法院適用物權法審理案件時,僅有 八 個條款未適用。  「沒有少年的基本法,沒有少年特殊的刑事司法刑事法。缺乏實體法,缺乏程序法,更缺乏執行法。」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學研究所所長王順安曾用「兩個沒有,三個缺乏」道出了中國少年法律制度的現狀。
  • 中學女生遭12未成年人圍毆,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將對校園欺凌...
    對於校園霸凌,我國已有多重法律予以幹預和懲戒,包括《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其中,《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鬥毆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或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另外,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讓高質量法治「步步高」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12月21日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