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畢導 畢導 收錄於話題#窮人的樂園10個
大家都餓了嗎!今天我們來聊點吃的!
我寫過不少關於科學吃飯的攻略,在吃飯省錢上也算是小有建樹,往期著作都收納在上面《窮人的樂園》中了,但一直以來還有三座大山壓在我的心頭:
為什麼辣子雞裡全是辣子?
為什麼鍋包肉裡沒包肉?
為什麼炒花蛤裡全是殼!
它困擾了我很多年,每次吃的時候,這三個問題都會浮現在我眼前,讓我很想吃飯不給錢。是時候一探究竟了!今天就帶大家開開眼,看看辣子雞裡到底有多少雞?鍋包肉裡到底有多少肉?炒花蛤裡到底有多少花蛤?
一、辣子雞有多少雞?
辣子雞,幾乎是聚餐必點的一道菜,不管是不是辣雞,人人都愛辣子雞!但人生的希望就像辣子雞裡的雞肉,只要肯扒拉,就會發現根本沒有。
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呢,我們來實測一番!
為了便於後期折騰,我們採用點外賣的方法送到家搞。而辣子雞起源於重慶,我就選了一家重慶辣子雞點上,一定很正宗!說實話,他家的辣子雞看起來色澤紅潤、肉塊飽滿,萬一到時候雞肉太多那我就下不來臺了……
拿到外賣後我就鬆了一口氣,還是我想太多!沉甸甸的餐盒,打開一看感覺店家有情有義,辣子宛若銀河鋪滿天際,雞也像恆星般顆顆獨立,中間甚至還點綴著幾顆花生米。
下面,我將逐一數清其中辣子和雞的數量,給大家一個明確的交代!開始前聲明一下,一個雞計為1,很小塊的計為0.5,特別小的碎末末太難扒拉,暫且忽略不計。
數完總共有47塊雞!確認沒有漏網之雞後,同樣的方法我又數了下辣椒。這次還改進了工藝,讓畫面顯得更整齊
實不相瞞,數到一半我就崩潰了,也太特麼多了吧!我仿佛就是個辣妹子,數著辣椒過完了一輩子……最後發現一共有249個辣子!這哪還是辣子雞塊,分明是雞味辣子!給大夥看看這震撼我媽媽的畫面:
結論:一份辣子雞有47塊雞+249個辣子,辣子足足比雞多了202個!
我們以辣子和雞的比值辣雞比來衡量,辣雞比高達5.3!平均一個雞要用5個辣椒陪襯,這個雞好大的架子,乾脆拿去做雞架好了!
不過雞塊的個頭比較大,可能這麼炒才能醃入味吧……
當然也不排除廚師手抖的情況,我決定再點兩家不同價位的試試!畢竟在整個北京,多家廚師同時手抖的現象是罕見的,這樣更合理。前邊是40價位的,我們再用20和60的檔位來比較一下
為啥會有麻花和豌豆啊……這就是價高的原因嗎
真正的辣雞從不畏懼,來接受我的檢測吧!
《左右夾雞》
檢測結果讓我心底起了一片寒意,60塊的不僅雞塊少,辣椒還多!!辣雞比都飆到10了!!好傢夥還要啥自行車,20塊的完爆所有啊!
照我們目前的結果,價格越高的辣椒越多、雞塊越少,如果你平時總吃不到雞塊,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平時太有錢了買貴了!
不過考慮到口味、雞的品質,也不能一概而論,畢竟價低的口味也辣雞一點…綜合評判下來,我給大家的建議是這樣:
愛吃雞,不想花錢,口味要求不高,選20的
愛吃雞,可以花錢,口味要求較高,選40、60的
不愛吃雞,想花錢,選我
二、鍋包肉裡到底多少肉
鍋包you,起源於哈爾濱,是東北美食界的扛把子,酸甜焦嫩,說到這裡我的淚水就想從嘴裡流……它的業內地位堪比長沙臭豆腐、廣東福建人,每個東北人的宇宙盡頭都少不了它!
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鍋包肉不都是肉嗎?有啥好測的?看看,什麼叫天真!你仔細想,外邊那層是肉嗎?裡邊萬一空了呢?這你能忍??
事不宜遲,馬上開吃測!我們還是用點外賣的方式,隨機選擇一家東北餐廳,點上一份東北鍋包肉,很快就送到了
聞起來很酸,看起來很甜,誘人!但是50多塊錢的鍋包肉竟然只有這麼點??這要不是帥鍋包出來的很難收場!我挨個數了數,只有14塊肉,平均下來你吃一塊就要3.5元(按中等價位的50來算),差不多一口一瓶果粒橙這樣子...
挑的是齊整的大塊
那麼這50塊的鍋包肉裡,你到底能吃多少肉呢?顯然你一口都吃不到
但我們還是可以挨個扒開殼看看!鍋包肉都是皮肉分離的,一扒拉就開了,唯一要注意的是防止口水滴下來,所以建議大家扒皮的時候記得閉嘴。
大部分都很好撕,但遇到幾個小的就很難搞,很多搞半天發現裡邊還是空的…沒有肉的鍋包肉,這吃的是鍋吧!給大家看,這種大小比一枚硬幣小的都沒肉!!不要吃!
總之我剝完了!我人生第一次見到沒有鍋包的鍋包肉,人都傻了!和很多人相反,它雖然外表很黃,但切開后里面白白的,結果很觸目驚心,我們直接上圖:
這看上去肉還抵不過殼的一半,好虧啊!為了更精確知道虧了多少,我們再測測殼和肉的體積,今天我們誓死要吃個明白。
因為殼和肉都是不規則物體,用簡單的排水法比較好,就是畫面會噁心,大家不要沉迷!操作起來很簡單,準備好裝滿水的燒杯,把肉一個個丟進去。各位請看:
殼也用一樣的方法(丟進去的一瞬間可能會有一絲融化,這裡我們暫且忽略不計),兩個測出來的體積是這樣:
但即便把殼算漏了點,它也有232mL,而肉只有102mL,殼肉比是2.27:1,差了一倍啊!殼是澱粉炸的,油條也是澱粉炸的,相當於你吃一口鍋包肉有半口都是油條
一斤藕半斤洞,半斤鍋包肉裡八兩殼,全都是泡沫!
當然,一般鍋包肉是皮肉一體不可分割的,我們不能只吃肉,也不能只吃鍋、或只吃包,這裡也沒什麼好的方法。只能說你如果不喜歡吃肉,其實也可以試試鍋包肉
三、炒花蛤裡有多少花蛤
如果吃虧有另外一個名字,我願稱之為炒花蛤!
探討之前要先跟大家揪清楚,花蛤就是花甲,但花蛤的蛤不讀蛤蟆的蛤,讀gé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念錯,就跟撒貝寧其實是sǎ貝寧,希望大家都記住了!
類似的還有蚵仔煎,在《轉角遇到愛》裡念偶啊煎,閩南地區發音é-ā-jiān,但讀成kè zǎi jiān 也完全OK,不會影響我們遇到愛。
世界留給我們去探索的內容還有很多,今天就先吃花蛤!
同樣的操作,點外賣。由於這道菜沒有明確的發源地,很難選出典型餐廳,我們以兩種常見的店鋪為代表:
兩份價格相當,分量看起來也大體一致,那具體能吃的內容物究竟有多少呢?我們先拿燒烤店的開測!思路是這樣,把蛤肉和殼分開成兩堆,通過數量的多少來判斷到底是哪邊出了內鬼。
這個夾起來輕輕鬆鬆!
吃花蛤難免遇到閉口的,很煩人!它們可能是入鍋前就閉上了,也可能炒的過程中自閉了,總之死因蹊蹺,不能吃。這種不能算殼也不能算肉,我們先單拎出來。
全部夾完了!說實話,我的人生觀在此刻被顛覆了,平日裡都嚷嚷著炒花蛤裡都是殼,但你知道花蛤裡其實肉比殼多嗎!識破這一點後我畢嘯天都驚呆了,給大家看看這識破天驚的成果:
肉比殼多了11個!!為什麼啊!!你要說有空殼沒肉還能理解,但一個蛤不可能憑空現世啊!這11個蛤的家呢?它們都去了哪?
抱著疑惑,我又測了一遍炒菜店的,結果也讓人大跌眼鏡!!
肉比殼多了9個!!又出現了沒有家的孤蛤!難道有的蛤是雙胞胎?說實話,我之前是抱著算空殼率的心態來測的,現在整個人愣在原地,是我錯了,我們都錯了……吃炒花蛤真是太實惠了!!
不過我聽過一種暗黑的說法,有的店家會用部分帶殼花蛤配上泡過的花蛤幹一起炒…怎麼說呢,都是肉吧……
大家可能還記得,前邊我剝除了122個花蛤肉,現在我要一口氣把它們全吃了
一口吃花蛤真的很爽!就像一口吃下一把瓜子一樣爽!推薦大家都試試!
關於吃肉,我們的評測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
最後給大家一張匯總表,我們按照最划算的角度對比一下,非常實用良心,女媧看了想補天,嫦娥看了要奔月!
現在該咋吃想必每個人都了解了!大家有什麼吃過很虧的菜也可以在留言區講講!我就不吃了
原標題:《辣子雞裡有多少雞?炒花蛤裡有多少肉?數出249個辣椒後我崩潰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