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2020》全球首演,揭開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大幕

2020-12-22 澎湃新聞

10月10日晚,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和中國愛樂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齊聚北京保利劇院,攜手武漢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在作曲家鄒野執棒下,同朗詩藝術家徐濤一道,共同呈現了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共同委約的新作《獻給2020》。

《獻給2020》演奏結束後,在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安可」聲中,在武漢出生的作曲家鄒野再度走上舞臺,他用地道的「鄉音」報幕,隨後執棒加演了電影《洪湖赤衛隊》中,那首膾炙人口的 「洪湖水浪打浪」。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深刻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更對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場完滿的音樂會作為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也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超過240小時精彩線上、線下內容拉開序幕。另據悉,今年是中信集團連續第10年首席支持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舉辦,雙方攜手呈獻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獻給2020》以此紀念抗疫鬥爭偉大實踐。

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時代需要被記憶,災難需要被反思」

「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餘隆主席敏銳地察覺到了全球的文化交流活動會因疫情受阻,今年音樂節應該是不同尋常的一屆。餘隆便和我提出了一個創意,希望請武漢愛樂樂團來今年音樂節,並演出一部可以銘記歷史的作品。」有了這個最初的想法之後,鄒野立即行動了起來,他本身就是武漢人,又聯合了武漢籍的作曲家方石和武漢籍作詞人唐躍生一起創作,後又請到了武漢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和武漢籍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一起共同演繹。

「把事件變成作品其實是很難的。當時,因疫情的暴發,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武漢身上。後來隨著疫情的蔓延,全世界的目光由武漢轉向世界,逐漸轉向我們自己。所以這首作品便由寫武漢,改成在寫我們自己,思考人類該如何為自己提供一個生活的世界我本不是指揮,但因對這部作品傾注了太多感情,故而有感而發,揮棒指揮。」

「時代需要被記憶,災難需要被反思,生命需要被尊重,文明需要被致敬。」作曲家鄒野如此解說創作這部作品的思想原點。由此延伸,作曲家的樂思鋪展出八個樂章。不僅從追思逝者,反思生者,明悟自我等多個角度展開思考,更對偉大的逆行者,武大校園茂盛的櫻花、看夕陽的動人合影等抗疫過程中感人之處展開音樂語言的描繪。從開始創作到完成作品,國內關於疫情的新聞報導日新月異,抗擊疫情的階段性成果也漸趨明朗,作曲家的創作心態由此也悄然發生著改變。但鄒野沒有將創作視角固定,致敬、反思、憧憬等複雜情緒在《獻給2020》中立體呈現,交錯進擊,迴旋激蕩。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介紹說,「《獻給2020》是第一部關於新冠抗疫的大型作品。此次首演也讓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們集結在了一起。武漢愛樂樂團的樂手在疫情期間從事非音樂的社區工作,每一個音樂家都像一個士兵一樣,音樂家不僅在舞臺上化樂器為力量,為人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像士兵一樣被銘記,其實在疫情期間他們也是士兵,奮戰在抗疫的一線。2020帶給世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應該思考這些變化。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優秀表現,需要用藝術來銘記。」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中)「一想到歌詞背後的人和事,就會熱淚盈眶」

為高質量呈現這部作品,武漢愛樂樂團10月5日就在北京與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共同排練。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張守忠介紹道,「武漢愛樂樂團從10月6日就在北京開始了與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排練。在疫情爆發期間,武漢受到了來自全國人民的關注與關懷,這一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奏由鄒野大師為抗擊疫情專門創作的作品,武漢愛樂樂團會用最好的狀態回報關心武漢的每一位觀眾。」為完成《獻給2020》的世界首演,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邀請到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和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這兩位歌唱家都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對於家鄉擁有的特殊感情,此番都將匯集在這部深情的作品之中。

「當時決定演唱的時候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當時疫情很嚴重。作為武漢人,參與到這部作品中是帶著一種極為悲壯的情緒,每次唱的時候我都不能、不敢、不忍去想詞的含義,也不能去想這背後的事,一想到這歌詞背後的人和事,就會鼻頭髮酸,熱淚盈眶……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向武漢致敬。」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說。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介紹說,「六月接到這個任務,感到非常的榮幸,面對這次的重大任務感到肩負著巨大的責任。第一次讀譜子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我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之於10日當晚在劇場觀賞的觀眾而言,這可能是他們其中大多數人在2020年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不戴口罩的武漢人——《獻給2020》從作曲到作詞,到舞臺上的演繹者們,全都是經歷了封城之苦,從絕望中迎來新生的武漢同胞。演出唱詞的最後一句是「讓愛重生——重生——」,就此作詞人唐躍生認為,「《獻給2020》的最終極的主題是『愛』,愛其實就是悲憫本身,疫情的來襲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個反思我們人類自己的機會。中國戰疫的成功是全國人民同心積極戰疫的結果,在疫情期間,無數的英雄逆行,這個作品表達的『愛』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體現,愛自己愛別人。」

隨著開幕音樂會的圓滿成功,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起航。線上、線下聯動,超過240小時的精彩內容將與觀眾見面。下載BMF俱樂部APP或掃碼打開H5頁面,即可觀看本屆國際音樂節的完整內容。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今日開幕,抗疫主題《獻給2020》首演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今日將以抗疫主題交響曲《獻給2020》拉開序幕。疫情這一主題不僅體現在開幕音樂會上,也延續在今年BMF的演出模式當中,從年初持續至今的新冠疫情給全球的古典音樂市場投下了陰影,給演出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因此音樂節採用了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打造11天超過240小時不間斷演出新模式,讓聽眾在新冠陰影之下也能得到音樂的慰藉。
  • 《獻給2020》揭幕北京國際音樂節 240小時精彩不間斷
    《獻給2020》主創在演出後謝幕。北京國際音樂節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疫情中的逆行者、武大校園的繁茂櫻花、病床上看夕陽的合影、被追思的逝者和反思中的生者……抗疫主題大型合唱交響曲《獻給2020》10日晚在北京首演,為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BMF)拉開大幕。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舉行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舉行 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記者翟翔、白瀛)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10日至20日舉辦。本屆音樂節最大特色是線上線下240餘小時不間斷呈現,成為全球古典樂壇的一次探索。音樂節藝委會主席、指揮家餘隆8日在京介紹,本屆音樂節以「音樂不停息」為主題,將改變往屆以線下音樂會為主的形式,通過「BMF俱樂部」手機應用全程播出240餘小時的音視頻節目,包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威爾第、普契尼等名家名作。
  • 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 武漢音樂家攜手首演抗疫主題新作《獻給2020》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0月10日,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在作曲家鄒野的執棒下,攜手世界級女高音張立萍與男中音賀磊明兩位武漢籍歌唱家
  • 《獻給2020》開啟北京國際音樂節
    「走進庚子2020,落木蕭蕭,長江滾滾,帶不走低垂的雲……」10月10日晚,伴隨著低沉凝重的合唱,聲樂及合唱交響曲《獻給2020》在北京保利劇院迎來了世界首演,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開幕。當《獻給2020》作曲、本場指揮鄒野攜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走上舞臺時,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主題:從聚焦武漢到面對自己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獻給2020》是由作曲家鄒野、方石,詞作家唐躍生歷時半年,於北京、武漢、深圳三地隔空聯手創作而成。
  • 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盛大開幕 抗疫主題新作《獻給2020》世界...
    視頻:《獻給2020》第六章《櫻花落》(樂隊與女高音獨唱及女聲合唱) BMF 同時,這場音樂會也作為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式,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超過240小時精彩線上、線下內容拉開序幕。
  • 近200位武漢籍藝術家攜手創作《獻給2020》,北京國際音樂節上再現...
    連續舉辦23屆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史無前例的把面向國際的舞臺,留給了近200位武漢籍藝術家。10月10日,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在作曲家鄒野的執棒下,攜手世界級女高音張立萍與男中音賀磊明兩位武漢籍歌唱家,在保利劇院共同呈現了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共同委約的新作《獻給2020》。這也是這部女高音、男中音與合唱交響曲的世界首演。演出現場。
  • 《獻給2020》今晚首演:以音樂語言描繪抗疫感人瞬間
    同時,這場音樂會也作為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式,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超過240小時精彩線上、線下內容拉開序幕。 在疫情爆發期間,武漢受到了來自全國人民的關注與關懷,這一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奏由鄒野大師為抗擊疫情專門創作的作品,武漢愛樂樂團會用最好的狀態回報關心武漢的每一位觀眾。」為完成《獻給2020》的世界首演,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邀請到世界級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和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這兩位歌唱家都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們對於家鄉擁有的特殊感情也將呈現在對這個作品的演繹中。
  • 第十八屆北京國際音樂節 正式開票啦!
  • 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10月20日收官 線上線下呈現240小時視聽盛宴
    10月20日晚,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即將收官。因為疫情的影響,北京國際音樂節利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新模式,從10月10日到20日11天間,為觀眾打造了諸多精彩的線下演出,同時利用線上超過240小時的精彩內容將古典音樂與觀眾的生活相結合。
  • 「致敬2000」2020年北京國際音樂節收官
    歷史與今天在音樂中實現重合、再現,令藝術家和觀眾們無比感慨。至此,主題為「我們生於2000」的紀念中國愛樂樂團成立二十周年慶典音樂會落下帷幕,為期10天的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也於10月20日晚在保利劇院圓滿閉幕。「有人說,中國愛樂的聲音是囂張與內斂、霸氣與溫暖的。下面我們有請負責霸氣與溫暖的餘隆和負責囂張與內斂的李南上臺。」
  • 用心做公益,北京國際音樂節讓音樂遍地開花
    用心做公益,北京國際音樂節讓音樂遍地開花 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2020-10-19 09:28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概念助音樂節實現藝術「內循環」
    作為在今年全球抗疫背景下舉辦的一屆特殊的藝術盛會,北京國際音樂節組織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在國際交往嚴重受阻的情況,沒有外籍藝術團體、音樂家參演,相較往年演出陣容和規模都有所縮減,但音樂節多年來一直秉承的「中國概念」在今年不僅沒有褪色,反而比往年更加醒目。中國作品、中國樂團、中國音樂家扛起了今年音樂節的藝術大旗,助力今年的音樂節實現了藝術「內循環」。
  • 雀巢攜手北京國際音樂節 力推青年音樂家走上國際舞臺
    北京2020年10月15日 /美通社/ -- 金秋已至,一年一度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也在十月如期與廣大觀眾、古典音樂愛好者見面。今年時值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雀巢再度攜手北京音樂節,呈上經典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讓線上線下的音樂愛好者再次親身領略貝多芬樂章的無窮魅力。
  • 「文化回眸2020·古典音樂」危機與轉機
    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聯合委約作品《獻給2020》則在10月10日為今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盛大開幕。《獻給2020》共八個樂章,從武漢的復甦延伸至對人類命運的觀照,作曲鄒野、方石和作詞唐躍生都是武漢人,整部作品從二月份開始籌備,歷時七個月。
  • 中國總決賽賽程發布|2020第六屆墨爾本國際音樂節
    2020第6屆墨爾本國際音樂節 暨墨爾本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 墨爾本國際青少年器樂聲樂大賽 2020 International Music Festival of Melbourne
  • 第三十三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器勢」登場
    由澳門特區文化局主辦的第三十三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將於10月4日至30日盛大舉行,雲集一眾國際優秀的音樂家及樂團,帶來17項共22場次的精彩演出,今屆音樂節主題為「器勢」,以氣勢如虹、跳躍靈動的音符雅韻,與大眾共品音樂帶來的美好。
  • 大型抗疫主題合唱交響曲《獻給2020》首次亮相「長江之韻」
    11月11日晚,由武漢音樂學院承辦的「我愛你,中國」抗疫主題交響合唱音樂會壓軸上演第九屆琴臺音樂節,這也是第四屆「長江之韻·世界知名音樂院校交流展演季」武漢音樂學院的專場音樂會。
  • 三地詞曲作家隔空聯手創作抗疫交響曲 昨天迎來世界首演
    「走進庚子2020,落木蕭蕭,長江滾滾,帶不走低垂的雲……」10月10日晚,伴隨著低沉凝重的合唱,聲樂及合唱交響曲《獻給2020》在北京保利劇院迎來了世界首演,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