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和中國愛樂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齊聚北京保利劇院,攜手武漢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在作曲家鄒野執棒下,同朗詩藝術家徐濤一道,共同呈現了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共同委約的新作《獻給2020》。
《獻給2020》演奏結束後,在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安可」聲中,在武漢出生的作曲家鄒野再度走上舞臺,他用地道的「鄉音」報幕,隨後執棒加演了電影《洪湖赤衛隊》中,那首膾炙人口的 「洪湖水浪打浪」。
2020年新冠疫情的蔓延深刻影響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更對古典音樂演出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場完滿的音樂會作為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開幕,也為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超過240小時精彩線上、線下內容拉開序幕。另據悉,今年是中信集團連續第10年首席支持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舉辦,雙方攜手呈獻第二十三屆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獻給2020》以此紀念抗疫鬥爭偉大實踐。
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時代需要被記憶,災難需要被反思」
「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餘隆主席敏銳地察覺到了全球的文化交流活動會因疫情受阻,今年音樂節應該是不同尋常的一屆。餘隆便和我提出了一個創意,希望請武漢愛樂樂團來今年音樂節,並演出一部可以銘記歷史的作品。」有了這個最初的想法之後,鄒野立即行動了起來,他本身就是武漢人,又聯合了武漢籍的作曲家方石和武漢籍作詞人唐躍生一起創作,後又請到了武漢籍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和武漢籍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一起共同演繹。
「把事件變成作品其實是很難的。當時,因疫情的暴發,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武漢身上。後來隨著疫情的蔓延,全世界的目光由武漢轉向世界,逐漸轉向我們自己。所以這首作品便由寫武漢,改成在寫我們自己,思考人類該如何為自己提供一個生活的世界我本不是指揮,但因對這部作品傾注了太多感情,故而有感而發,揮棒指揮。」
「時代需要被記憶,災難需要被反思,生命需要被尊重,文明需要被致敬。」作曲家鄒野如此解說創作這部作品的思想原點。由此延伸,作曲家的樂思鋪展出八個樂章。不僅從追思逝者,反思生者,明悟自我等多個角度展開思考,更對偉大的逆行者,武大校園茂盛的櫻花、看夕陽的動人合影等抗疫過程中感人之處展開音樂語言的描繪。從開始創作到完成作品,國內關於疫情的新聞報導日新月異,抗擊疫情的階段性成果也漸趨明朗,作曲家的創作心態由此也悄然發生著改變。但鄒野沒有將創作視角固定,致敬、反思、憧憬等複雜情緒在《獻給2020》中立體呈現,交錯進擊,迴旋激蕩。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介紹說,「《獻給2020》是第一部關於新冠抗疫的大型作品。此次首演也讓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音樂家們集結在了一起。武漢愛樂樂團的樂手在疫情期間從事非音樂的社區工作,每一個音樂家都像一個士兵一樣,音樂家不僅在舞臺上化樂器為力量,為人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像士兵一樣被銘記,其實在疫情期間他們也是士兵,奮戰在抗疫的一線。2020帶給世界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應該思考這些變化。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優秀表現,需要用藝術來銘記。」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委會主席餘隆(中)「一想到歌詞背後的人和事,就會熱淚盈眶」
為高質量呈現這部作品,武漢愛樂樂團10月5日就在北京與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共同排練。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張守忠介紹道,「武漢愛樂樂團從10月6日就在北京開始了與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的排練。在疫情爆發期間,武漢受到了來自全國人民的關注與關懷,這一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奏由鄒野大師為抗擊疫情專門創作的作品,武漢愛樂樂團會用最好的狀態回報關心武漢的每一位觀眾。」為完成《獻給2020》的世界首演,北京國際音樂節特別邀請到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和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這兩位歌唱家都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對於家鄉擁有的特殊感情,此番都將匯集在這部深情的作品之中。
「當時決定演唱的時候和現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當時疫情很嚴重。作為武漢人,參與到這部作品中是帶著一種極為悲壯的情緒,每次唱的時候我都不能、不敢、不忍去想詞的含義,也不能去想這背後的事,一想到這歌詞背後的人和事,就會鼻頭髮酸,熱淚盈眶……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向武漢致敬。」女高音歌唱家張立萍說。男中音歌唱家賀磊明介紹說,「六月接到這個任務,感到非常的榮幸,面對這次的重大任務感到肩負著巨大的責任。第一次讀譜子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這部作品可以說是我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之於10日當晚在劇場觀賞的觀眾而言,這可能是他們其中大多數人在2020年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不戴口罩的武漢人——《獻給2020》從作曲到作詞,到舞臺上的演繹者們,全都是經歷了封城之苦,從絕望中迎來新生的武漢同胞。演出唱詞的最後一句是「讓愛重生——重生——」,就此作詞人唐躍生認為,「《獻給2020》的最終極的主題是『愛』,愛其實就是悲憫本身,疫情的來襲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個反思我們人類自己的機會。中國戰疫的成功是全國人民同心積極戰疫的結果,在疫情期間,無數的英雄逆行,這個作品表達的『愛』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體現,愛自己愛別人。」
隨著開幕音樂會的圓滿成功,第23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正式起航。線上、線下聯動,超過240小時的精彩內容將與觀眾見面。下載BMF俱樂部APP或掃碼打開H5頁面,即可觀看本屆國際音樂節的完整內容。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