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0月10日,武漢愛樂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與武漢音樂學院演藝學院合唱團在作曲家鄒野的執棒下,攜手世界級女高音張立萍與男中音賀磊明兩位武漢籍歌唱家,在保利劇院共同呈現了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共同委約的新作《獻給2020》。這也是這部女高音、男中音與合唱交響曲的世界首演。連續舉辦23屆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史無前例地把面向國際的舞臺,留給了近200位武漢籍藝術家。
該作品八個樂章分別為:庚子醒、瞬息、寒夜的燭光、蝴蝶飛翔、最後的幸福、櫻花落、看夕陽和重生,全曲時長約70分鐘,由鄒野和方石聯合作曲,唐躍生作詞。
整部作品從創作到參與首演的眾多藝術家,大多是湖北籍或與武漢有著密切的關係和深厚的情感。近200人的交響樂團與合唱團中,武漢愛樂樂團的演奏家們佔絕大多數。
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張守忠回憶:「二月初,樂團全體黨員下沉到一線,為居民量體溫、購買生活用品,其間演奏家們還為全國樂迷帶來『雲上音樂會』,用藝術的方式鼓舞家鄉父老。10月10日,武漢愛樂樂團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不僅是一份殊榮,更是我們向全國表達謝意的一次亮相。」
三位武漢籍主創,於北京、武漢、深圳三地,歷時半年隔空創作完成。其間幾易其稿,直到9月28日才完成最後一稿的創作。
方石介紹,此次在交響樂作品中設置了人物關係。男中音和女高音的角色,表達了親人之間無法見面,卻彼此思念、相互守望的場面。女高音與女聲合唱《櫻花落》中的圓舞曲段落,則以方艙醫院中醫護帶領病人跳廣場舞的真實故事為藍本而創作。此外,第七樂章小提琴和樂隊與男聲講述《看夕陽》,再現了疫情防控期間感動無數人的「醫患攜手看夕陽」的場面,這種以文學融入音樂的表現手法更是難得一見,是創作上的大膽突破。巧合的是,故事中的老人是原武漢歌舞劇院小提琴演奏員王欣,曾是鄒野在武漢生活時的鄰居。
作為本次樂團陣容的主力,武漢愛樂樂團於10月5日便赴京與北京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進行排練。武漢愛樂樂團團長張守忠介紹:「在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受到了來自全國人民的關注與關懷。這次參加北京國際音樂節,演奏由鄒野為抗擊疫情專門創作的作品,武漢愛樂樂團會用最好的狀態回報關心武漢的每一位觀眾。」
武漢廣播電視臺出品
責編:章婷婷
融媒體記者:沈青 扎西 陳哲峰
編輯:張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