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治部少三成,在德川幕府時代作為挾持幼主,獨斷專行,同僚紛紛看不過去的角色,可以說在江戶時代,石田三成絕對是一個大反派。到了明治時期,人們又因為抱怨德川幕府,所以對石田三成平反。但他本人或許從沒有在意過吧。
出將入相的石田佐吉
石田三成本人或許是一個理想主義。人們一般認為他是一個聰明的文臣,能吏。但其實他也是一個擅長軍事的人。
1560年石田三成出生於近江國,石田氏是當地是土豪,這不奇怪,但石田氏效忠於淺井氏。淺井氏滅亡之後,秀吉就被封在了近江國,這使得秀吉有機會挖掘他到。
關於秀吉找到石田三成還有「三獻茶」的故事,這個故事也從正面說明了石田三成的機敏。相傳,有一點秀吉出門打獵,口渴之後就找到了一座寺廟休息,順便討口茶喝。這時寺廟裡的童子即年僅15歲石田三成就端來一大碗涼茶給秀吉,等秀吉喝完之後又端上了一杯微熱的茶,最後寺田三成又端上了一杯很熱的茶。秀吉注意到這個變化,於是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石田三成回答:「將軍剛進門的時候非常熱,如果我給你熱茶,你不僅不解渴,還會覺得很燙,並怪罪我。當我給你涼茶解渴之後,再上熱茶才可以品味出茶的味道」。秀吉驚嘆石田三成非常的聰明,於是把他帶在身邊。
1577年,他以小姓的身份追隨秀吉前往記錄成從軍,跟隨秀吉軍團攻略中國。從1577年到1582年,石田三成前後參加過上月城之戰、三木城之戰、鳥取城之戰、水淹備中松山城。在這些戰鬥力,他的才華已經初現。
1582年本能寺之變後,追隨秀吉進攻柴田勝家,在賤嶽之戰時,他負責軍糧和彈藥武器的補給,以及打探柴田軍情報。戰鬥開始時,他甚至親自上場戰鬥。其後參加了豐臣家幾乎所有的關鍵戰爭,小牧·長久手之戰、小田原之戰、九州徵伐戰、討伐佐佐成政、平定奧州、文祿慶長之戰。
在小田原之戰中石田三成甚至是先鋒,先鋒這個職務,一般來說只有能徵善戰的猛將才能擔當。他率領1500騎攻下館林城和忍城,使得小田原城孤立,小田原之戰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北條氏才被迫投降。可以說,石田三成是小田原之戰的首功。
在九州徵伐戰中,他勸降了新納忠元。
平定奧州時,他說服佐竹義宣歸順秀吉,使得本來想聯合佐竹家的早生20年伊達政宗非常絕望。
文祿慶長之戰(壬辰戰爭)裡,他曾勸阻秀吉進攻朝鮮。其後代替秀吉前往朝鮮,此前他被任命為船奉行,負責運輸軍隊、糧食物資。5月前往朝鮮京城擔任總奉行,負責進攻戰略和劃分領地。或許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裡,他和武將們發生矛盾。
這文祿慶長之戰中,石田三成一直表現得很謹慎,他本來就不希望打仗,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發展國內。日軍攻佔京城後,武將們希望馬上進攻明朝,其中加藤清正更是希望年前打進順天府。而石田三成要求收縮戰線,準備迎接明軍的反攻,因為他斷定明朝肯定不會坐視不理。武將派根本不聽他的,戰線越來越長。1月,明朝渡過鴨綠江,日本全線崩潰。眼看武將派的潰敗,石田三成只能收拾爛攤子,一面負責補給、一面負責鞏固防線,並且極力主張和談,日軍的防線終於在他的努力中鞏固了下來,否則,日本或許真的會在明軍第一波進攻中被衝下海。
這場戰鬥中,一般想著治理朝鮮的石田三成對加藤清正等人燒殺劫掠的行為非常憤怒,在後來的戰功上少算了很多。而對於小早川秀秋身為總大將,居然上陣殺敵的行為直接告訴了秀吉,導致小早川秀秋不但什麼戰功都沒有拿到,反而被削減了領國。
但如果我們嘗試站在加藤清正等人的角度思考:「出門打了勝仗不都是應該去「放鬆」一下嗎?這是日本武士的傳統,我們在國內不也是這麼做的嗎?」
事實上,石田三成思考和行動都是符合豐臣家和日本利益的,但是因為不顧及別人的感情,所以遭人厭惡。
石田三成惹人厭惡的或許是因為豐臣秀次的事情。豐臣秀吉沒有孩子,所以立養子豐臣秀次為繼承人,但當他親生兒子豐臣秀賴出生後,想要廢掉秀次。正巧這時有謠傳,豐臣秀次預備謀反,於是豐臣秀吉命令石田三成、增田長盛、前田玄以、宮部繼潤等人去打聽消息。之后豐臣秀次就被放逐,不久後自殺。
在這場事件中,石田三成曾經提出讓秀次的女兒嫁給秀賴,這樣日本關白的位置還是秀賴的,也可以保住秀次的性命,但秀次卻沒有聽進去。因為豐臣秀次的死亡,導致打聽消息的石田三成被記恨。不難想像其中肯定淺野長政、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這是因為他們和豐臣秀次是親戚,而石田三成卻不是。
在多種記載裡面都說石田三成曾經與福島正則、加藤清正等人友誼非常深厚,或許因為他們年齡都相仿,他們都先後生於1560年、1561年、1562年。但事實上,他們或許曾經都很好,但比他們大幾歲的豐臣秀次是福島和加藤的血緣親戚,作為繼承人,他們肯定在豐臣秀次身上投入了不少。淺野長政也是同樣的,他是寧寧的義弟,和新生的秀賴關係疏遠得多。殺死了豐臣秀次,不就等於毀掉了他們的靠山,他們是豐臣秀次死亡中受到了非常大的損失。他們肯定會在心裡憤恨:「又是那個自以為是的石田佐吉。」
但不管怎麼說石田三成,至少他是一個能吏,並且非常清廉。他們作為秀吉身邊的最重要的文官,負責全國各項內政工作、出任堺港奉行、文祿慶長戰役時負責所有的財務,但是都沒有關於他貪汙的記錄,甚至連德川幕府都找不到他的黑材料。據說,他的居城佐和山城壯觀,防禦也強,但天守閣內部卻非常簡樸。所以,石田三成不僅是一個能吏,而且是一個非常清廉的能吏,這一點連他的政治對手都不得不承認。
或許也正是如此,他的人格魅力尤其強。
在關原之戰前,只有19萬石的大名,卻敢向擁有200多萬石高的德川家康發起進攻。在當時西軍中,石田三成的軍隊也是戰鬥力最強的,只有這種理想主義者的身邊才能聚集那些拼命的人,諸如大谷吉繼、島左近。據說他曾經拿出一半的石高來招募島左近,於是在關原之戰中,島左近也非常拼命。
關於大谷吉繼,曾有一次秀吉開茶會,豐臣家臣用一個茶碗輪流飲茶,這是當時日本茶道的習俗。大谷吉繼患有麻風病,其他人不願意碰大谷吉繼用過的茶碗,但是這隻茶碗傳到石田三成這裡,他毫不猶豫喝下了茶碗裡的茶。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石田三成或許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這個故事或許有演義的成分,但我相信他是真的,因為還有另一個故事佐證。
關原之戰失敗後,石田三成被捕。臨行前遊街時,他口渴想喝茶,於是問守衛要茶。但守衛說只有柿餅,如果口渴也可以吃柿餅,可石田三成柿餅說吃了生痰,所以不吃。守衛奇怪地笑,臨死的人害怕生痰?石田三成說,即便死亡前,也是要珍惜身體。
石田三成在這裡頗有一點理學家的樣子,也顯得很真實。
就到這裡,如果你覺得寫得還不錯,那就點個讚!如果有更好的看法,來評論區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