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臣秀吉時的重臣,到被德川家康斬首,石田三成到底做錯了什麼

2021-01-20 鷹鷹說

石田三成(1560~1600),他可以說是一夜間顛覆自己命運的可憐武士,治部少輔是他在朝廷所任官位,主要是律令體制下,掌管祭祀、喪禮,接待外國使臣的高官,屬太政官八省之一。

關原之戰敗北,石田三成慘遭德川家康斬首。他的人生就像一出連續劇一般。本在秀吉底下擁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秀吉斃命,豐臣一族的沒落,家康的翻身與崛起,造成惹人厭的石田三成毀掉自己的一生包括他的性命。

石田三成出生在近江國的石田村,幼童時期的名字叫佐吉,石田氏乃當地之土豪,三成之父為地侍(地士),日本武士的一種,受聘於地方鄉紳,因鄉紳往往在戰國時走向領主化,故後可演變成各諸侯大名的家臣。天正十年,信長突然被光秀謀逆,死於本能寺。秀吉與勝家爭奪政權成功後,織田家實權掌握在秀吉手上,三成自然而然成了秀吉的心腹逐漸鏨露頭角。山崎之戰、賤嶽之戰、小牧長久手之戰,這些重要役,都有參與。

天正十三年,秀吉就任關白,名字是大名鼎鼎的"豐臣秀吉"。理所當然,三成在關白時期可以說是他人生最輝煌的時刻。平定九州後,三成負責主掌九州戰後的重建,官位名博多奉行。天正十七年,又擔任美濃國檢地。可以見到秀吉對三成的加斯重用。然而,文祿元年。三成做出惹人厭的行為,他代秀吉發布指令,招致福島正則等家臣的仇視,據說這是關原之戰敗北的原因之一。文祿四年,奉秀吉之命令,審問豐臣秀次的謀反,秀次切腹。秀次死後,他的領地七萬石劃分給三成。

慶長元年,任命為京都奉行。慶長三年,秀吉去世,三成的人生開始走了下坡!慶長四年三月,唯一能跟家康抗衡的豐臣五大老之一,前田利家病逝。家康的勢力抬頭,可以說是處於獨步天下的狀態。慶長五年,三成聯合對家康不滿的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人結合成反對德川家康的西軍。與家康的東軍在關原這個地方展開最終對決。後來,因小早川秀秋的臨陣倒戈,西軍不得不崩潰。

十月,三成被處斬至六條河原,結束了他戲劇化顛覆的人生。最主要之原因,豐臣的太多舊臣皆恨死了石田三成,三成不失敗也難吧。

相關焦點

  • 關原之戰,小早川秀秋為何背叛石田三成,投靠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關原之戰,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對峙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當時其他的大名都在權衡搖擺,小早川秀秋也是如此,最終他選擇帶著自己的15000人馬投奔德川家康,這也被不少人視為是對豐臣秀吉的「背叛」。所以,石田三成討伐德川家康的時候,毛利家表面上看起來很積極,但他們的大軍走到大阪就不動了。當時的小早川秀秋還不到20歲,無論威望、資歷、人脈以及能力都很難讓他在小早川家立足,他需要毛利家的支持,所以他最後的倒戈很可能是因為他發現投靠德川家康他能夠得到更大的利益。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德川家康為什麼只殺了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打敗了西軍,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坐上了日本實際最高統治者的寶座。西軍的主要將領石田三成、小西行長和安國寺惠瓊則在戰後被德川家康斬首。
  • 關原合戰統帥復盤:眼界決定結局,德川家康的格局要勝於石田三成
    認為如果不是小早川秀秋的倒戈和豐臣家盟友勢力毛利家的騎牆觀望,或許豐臣家中興有望,也不像秦朝一樣二世而亡。故而後世的很多影視作品往往在敘事的時候喜歡將石田三成包裝成為一個忠義家臣的形象,而德川家康的則完全是一個玩弄權術的奸雄人物。因此民間就有了「勝利在東軍,正義屬於西軍」的說法。
  • 豐臣秀吉成為日本霸主後,為何重用德川家康?實在無人可用
    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內的地位,是在後期才確認,中前期時,德川家康在豐臣政權內部毫無地位,或者說只是服從於豐臣秀吉的大名之一,本身並未在豐臣政權內部掌握實際權力。不過,隨著豐臣秀吉的弟弟羽柴秀長、茶人千利休、外甥兼養子豐臣秀次先後死亡,豐臣政權陷入高層無人可用的狀況。
  • 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豐臣家真亡於德川家康之手?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日本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在生前,為了豐臣政權能夠平穩過渡,制定了諸多禁令,最為重用的就是禁止拉幫結派及私下聯姻。作為戰國時代的天下人,豐臣秀吉有足夠的眼光預見,如果這兩條禁令被違反,將會造成什麼後果。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隨著織田信雄投降,德川家康只好向豐臣秀吉提出講和,並將年僅十二歲的次男德川秀康送往大坂城作為人質,但仍與豐臣秀吉保持著不敵不臣的關係。隨後,豐臣秀吉平定了越中,紀伊國,四國。德川家康方面,派遣大久保忠世及鳥居元忠攻打上田城,被真田昌幸擊敗。此外德川重臣石川數正突然投奔豐臣秀吉。在眾多對德川家康不利的情況下,豐臣秀吉嘗試誘使德川家康成為其家臣。
  • 日本戰國時代,為何德川家康違反禁令後,仍能安然無事?
    隨後,德川家康開始與其他大名進行結親,家康的行為立即刺激到忠於豐臣家的人。同年1月19日,石田三成等奉行,以及另一位重臣前田利家,還有其餘三名顧命大臣的神經在被德川家康刺激後,兩方都分別派出使者前往伏見,責問德川家康公然違規的原因,意圖積極削弱家康的銳氣。
  • 石田三成,作為德川家康最害怕的人之一,不僅是能吏,軍事也厲害
    石田治部少三成,在德川幕府時代作為挾持幼主,獨斷專行,同僚紛紛看不過去的角色,可以說在江戶時代,石田三成絕對是一個大反派。到了明治時期,人們又因為抱怨德川幕府,所以對石田三成平反。但他本人或許從沒有在意過吧。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忠於豐臣家的石田三成能否在《九州劫》中獲得關原合戰的勝利?
    進入戰國的中後期在"太閤"豐臣秀吉死後,文官領袖石田三成看破了德川家康的政治野心,其決心以武抗拒德川家康的統治,進而維持豐臣秀吉的留下的政治遺產,就此雙方開始了關乎權力的戰爭。在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戰役——"關原合戰"中,石田三成帶領的西軍和德川家康帶領的東軍就此展開對峙,這時處於西軍一方的島津義弘提議發動一次夜襲,倘若成功或可決定戰爭的走向,而石田三成卻否決了這項提議,這又是為什麼呢?
  • 豐臣秀吉做錯了什麼?
    而這部分大名如小早川秀秋,毛利秀元等基本首鼠兩端,搖擺不定。結果,不到半天,西軍遭到慘敗。 此戰,德川家康基本打垮了幕府內部的主要反對派,實質上取代豐臣氏掌控了政權。而豐臣家從此則日益衰弱,直至滅亡。 在這場命運之戰中,為何豐臣家主要將領會支持敵方?為何部分大名會倒戈?為何豐臣家會眾叛親離,不堪一擊?
  • 德川家康為何能輕鬆拿下關原合戰?豐臣家人心不齊,統帥缺乏魄力
    在被稱為決定日本走向的關原合戰中,德川家康率領的西軍擊敗了豐臣家家老石田三成率領的西軍部隊,從這一戰之後,日本的戰略格局發生改變,家康通過合戰將原本豐臣家的實力逐漸分化和瓦解,至此日本戰國也從豐臣秀吉時代的逐漸邁入了德川幕府時代。
  • 真田昌幸和真田幸村支持豐臣政權,真田信幸為何卻站隊德川家康?
    從國人林立時代,再到武田統治、後北條統治,直到豐臣時代,真田家族能夠始終屹立不倒靠的不僅是計謀和勇武,更重要的是站隊能力。真田信幸真田信幸早年在豐臣政權下他先和弟弟真田幸村一起就任從五位下伊豆守(弟弟是左衛門佐),後又升格為從四位下。德川家康臣從豐臣秀吉後,真田昌幸被秀吉指派為德川家康的的與力大名,而信幸的才能也獲得了家康的肯定。
  • 這個日本家族,先後臣服豐臣、德川,一次飛黃騰達,一次蟄伏百年
    毛利、羽柴兩軍在高松城對峙期間,京都發生了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自己的重臣明智光秀突襲身亡。羽柴秀吉趁毛利家尚未接到消息,匆忙與毛利輝元議和,並迅速折返近畿,擊潰了明智光秀的軍隊,接著打敗了柴田勝家、織田信孝,並降伏德川家康,登上關白寶座,改名豐臣秀吉,繼織田信長成為第二位天下人。等到毛利輝元搞清楚狀況卻為時已晚,只能對豐臣秀吉表示恭順。
  • 兩個女人的戰爭:斷送豐臣家250年基業,讓德川家康坐收漁利
    通過養子和近臣們鞏固豐臣家的勢力。不過因為制衡原因,這些二代勢力因為和石田三成等文官勢力不對付。所以他們要圍繞在大房的寧寧身邊,這些人除了已經被處死的豐臣秀次,多數還是以和豐臣秀吉親自提拔的二代們為主(宇喜多秀家雖然參加西軍,但不屬於任何派系)。除了賤嶽七本槍、小早川秀秋,黑田長政因為和三成的矛盾也加入到裡面來。
  • 關原之戰後,大名為何倒向德川家康?只因豐臣家沒做好一件事
    從大名倒向德川家康就能看出關原之戰結束後,德川家康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徵夷大將軍,脫離豐臣家成為一個與豐臣政權平起平坐的勢力,這使得豐臣政權從一家獨大變為兩家共權。可惜豐臣秀賴年幼,完全沒有能力制衡德川家康,最終被德川家康召集日本大名所滅。那麼,為何日本大名都倒向德川家康呢?
  • 豐臣秀吉的親信武將在關原之戰時為什麼大批投靠德川家康?
    慶長五年(1600年),德川家康統率的東軍與石田三成實際統率的西軍在關原展開決戰,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東軍最終完勝西軍,德川家康則通過關原之戰奠定了自己統治日本的基礎。隨著德川家康統治了全日本,豐臣家的悲劇也就註定要發生。
  • 關原之戰後,他臣服德川家康卻心有不甘,大阪之陣有意謀反?
    但即便如此,面對權力的誘惑,毛利輝元積極支援石田三成,雙方合力對抗德川家康,更是在三年後答應石田三成的邀請成為反家康派的總大將。吉川廣家事前發覺了這件事,他立即向本國派出使者,但毛利輝元已經前往大阪,吉川廣家擔心這樣下去會讓毛利家滅亡,因此秘密與德川方聯繫,並解釋:輝元被安國寺惠瓊騙了!
  • 關原合戰中,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為何加入德川家康的東軍
    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都是豐臣秀吉提拔的武將,出身低微的他們能夠成為一方諸侯是豐臣秀吉給的機會,所以豐臣秀吉對他們可謂恩重如山。可是,豐臣秀吉死後,關原合戰爆發,福島正則、加藤正清等人卻加入了德川家康的東軍,為德川家效力,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