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夜:德國興辦地下軍校,曼施坦因到蘇聯學藝

2020-12-14 掃地僧的趣味史

曼施坦因是一位戰場傳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創造了許多戰爭奇蹟。尤其是進攻法國的「曼施坦因計劃」和蘇聯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敗退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一個創造了快速滅亡近代大國的神話,另一個則通過以少勝多的奇蹟為潰敗中的納粹德國續命近3年。

曼施坦因是二戰歐洲戰場上首屈一指的軍事戰略家。曼施坦因的軍事才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就已經形成了,鑑於他在德軍中的代表性以及身後留下的文字資料相對較多,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他的成長過程是二戰的重要背景和組成部分。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出生於1887年,本名馮·萊文斯基。因為他的姨夫老馮·曼施坦因沒有兒子,於是馮·曼施坦因按照普魯士貴族的古老傳統,就被過繼給了自己的姨夫。

他們名字中的「馮」字的來頭非常大,兩次世界大戰中多數的德軍元帥名字裡都帶這個字,這個字是普魯士貴族一支的象徵,目前最可靠的說法是指舊普魯士時的一塊封地的名字叫「馮」,當地貴族因此名字裡都帶「馮」。

土著普魯士人早已湮滅在歷史小河裡,他們被中世紀隨十字軍東徵歸來的條頓騎士團鳩佔鵲巢。條頓騎士團的歷史就是戰爭歷史,他們整個民族罕行生產,以打仗生存,所以戰鬥力非常可觀,到了19世紀初,拿破崙擔任「萊茵聯邦保護者」時,解散了條頓騎士團。

普魯士人在拿破崙的逼迫下放棄了唯一的職業---戰爭,也自然會因為拿破崙的失敗而強烈反彈。19世紀末普魯士終於統一了德意志聯邦,甚至佔領了巴黎。

曼施坦因以及他那個時代的大多數元帥,就是在這個普魯士民族主義熱潮泛濫時出生的,他們中大多數人對自身血統有著偏執的驕傲。

曼施坦因的親生父親、養父都是普魯士將軍,他的另一位姨父就是大名鼎鼎的後來的德國總統馮·興登堡元帥。曼施坦因不折不扣出生在一個軍事家庭,在那個時代---甚至在今天這個時代,如果沒有例外,曼施坦因的人生幾乎就已經確定,那就是成為一名德國軍人。

13歲那年,曼施坦因開始進入軍校學校,此時接受的還是基礎教育。當時世界教育的雛形正在成型,而且恰恰是以德國為藍本發展的。當時德國自身對於基礎教育的內容尚未定論,一些貴族的孩子們仍然在接受家族傳承。

1906年是耶拿戰役100周年,曼施坦因入伍。1806年拿破崙擊敗第四次反法聯盟,瓦解了以奧地利維也納為核心舊日耳曼帝國,德意志人自神聖羅馬帝國以來形成的自信心被徹底摧毀的同時,新的民族意識也開始覺醒。

這是這一年的戰爭失敗,德國人認識到了紙上談兵的可怕,所以讓曼施坦因這樣的年輕人先入伍服役之後,才有資格進入高等院校軍校成為軍官。

1913年,曼施坦因才得以接受軍事高等教育。但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爆發了!

曼施坦因只接受了1年時間的大學教育就走向了戰場,因此他的大多數作戰知識都是來自於戰場而不是課堂。不過曼施坦因就像很多未能完成大學學業的成功人士一樣,對這段經歷還是有所遺憾的,因此他在自己的回憶錄裡強調自己是「有學位的軍官」。

27歲的曼施坦因最初在德國的西線戰場對陣英法軍隊,信心滿滿的德國年輕人原本以為他們會很快佔據巴黎,就像俾斯麥時期的普魯士軍隊那樣,可惜兩線作戰的德國不僅西線陷入困境,連東線落後的沙俄看起來似乎也難以抵擋了。

德皇威廉二世緊急找到了興登堡元帥帶領軍隊去東線對抗沙俄,曼施坦因也隨即從西線戰場到了東線,曼施坦因隨後的與俄國人的戰爭中負傷,嚴重的傷勢增加了他對俄國人的憎恨。

1915年他重返戰場,被提拔為上尉。1916年2月,威廉二世希望通過一場與法國的決戰來扭轉局勢,調集主力軍隊發動了凡爾登戰役,這場被成為「凡爾登絞肉機」的戰役,曼施坦因上尉也參加了,法國人用大量的新兵犧牲抵擋住了德軍;隨後曼施坦因又參加了一戰中第二慘烈的索姆河戰役。

德國軍隊以更高的軍事能力壓著英法聯軍打,可惜在戰爭尾聲時,英軍的戰壕裡衝出幾十個鋼鐵怪物改變了戰場,這就是坦克。130多萬人傷亡,為這場戰役贏得了「索姆河地獄」的稱號。

兩戰雙方傷亡近400萬,在當時的人類歷史上上是空前的,在最前線指揮軍隊的上尉在這樣的環境下得到了最好的歷練。

這一階段曼施坦因的姨夫興登堡則進行了一系列令人嘆為觀止的操作:

首先,興登堡的手下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讓列寧經過德國回到了俄國,1917年2月革命在聖彼得堡爆發,德國東線的戰爭隨機戛然而止;

第二,彼時是1917年7月,德國在戰場上的損耗比英法小多了,興登堡攜東線作戰勝利的威望,要挾德國皇帝更換首相。精明的美國人隨即對德國宣戰,這與德國內部發生混亂實際上是有關係的;

第三,興登堡更是以武力逼迫蘇俄籤訂了《布列斯特條約》,獲得了30.1萬平方公裡土地和5600萬人口,成為德國的英雄;

第四,興登堡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柏林爆發的革命逼迫威廉一世退位;

第五,興登堡把西線戰場的失敗嫁禍給柏林的革命,聲稱工人革命導致了德軍西線失敗,並以此來勸說國內籤署了讓德國蒙受巨大損失的《凡爾賽和約》。這一操作,顯然為後來希某的理論提供了靈感。

1919年魏瑪共和國建立,1925年興登堡當選魏瑪共和國總統。

只要對曼施坦因這位姨夫的這段歷史稍微整理,就不難理解為何二戰中後期德國政府和軍隊之間的猜忌和矛盾變得突出。

雖然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解散了大多數的軍隊,但僅留下的10萬陸軍卻是精銳中的精銳,而且作為大軍事家的興登堡居然讓他的軍事系統瞞天過海,偷偷的操練十幾年而不被外界所知道,此時德國地下軍校水平非常高,哀兵必勝,心懷屈辱的學生們學習效率很高。曼施坦因得到進一步成長,並且在1931年被提為中校。

這期間蘇聯幫了魏瑪共和國大忙,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在軍事天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的思想下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6個機械化軍,而曼施坦因以及閃電戰思想創始人古德裡安在這段時間就前往烏克蘭和高加索觀看演習,曼施坦因還和圖哈切夫斯基有過接觸。

雖然二戰後包括古德裡安稱閃電戰是從英國人的理論那裡發展來的,但英國人只是寫了書,德國軍事家們真正看到大機械化部隊演習還是在蘇聯那裡。

在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逐漸有了一支強大而不被人所知道的軍隊,希特勒上臺之後才知道這些,這些意外的能力給了他製造可怕意外的勇氣。

相關焦點

  • 二戰名將錄——「閃電教父」曼施坦因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原名埃裡希·馮·萊溫斯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曼施坦因生於柏林,1906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步兵團服役。1913年入軍事學院深造。
  • 二戰時德軍著名將領曼施坦因,戰功赫赫為什麼還會被撤職?
    希特勒才是德國最高統帥,他要考慮的是什麼?當然不僅僅是軍事。 曼施坦因要得到足夠的兵力,要充分的後勤保障,還要高層不幹擾他的指揮,當然也不能說他的要求不合理,不過當時東線的德軍,如果有充足的兵力和充分的後勤保障,換誰指揮打不贏?德國難道沒有到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的時候嗎?很多時候,看似合理的要求,確實是沒辦法保障的。
  • 曼施坦因在二戰後曾擔任西德軍事顧問
    曼施坦因是德國著名軍事將領,與隆美爾、古德裡安並稱為三大名將,他們一方面是德國法西斯的幫兇,另一方面又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二戰期間,曼施坦因被認為是德國陸軍最優秀的將領。對於各種戰術運用自如,曼施坦因具有極高的戰略天賦,擅長組織計劃周密的閃擊戰,曼斯坦因第一個主張陸軍建立突擊炮兵種,被譽為戰略天才。
  • 虎式坦克在東線取得的最後一場勝利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搏
    說到1943年的東線戰場,雖然德國第六集團軍遭到全殲但是在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努力下在1943年2月1日後,德軍集團外圍防線基本上還是處於穩定狀態,同時期德軍在東線出現一種全新型的坦克,這種坦克的出現比豹式坦克提前整整5個月,這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重型虎式坦克,該型坦克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
  • 曼施坦因追憶二戰:佔領波蘭一年後,才明白勝利的關鍵
    二戰前,波蘭和德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靈魂神交已久乃至有些甜蜜。1938年9月德國強並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10月份波蘭帶兵佔領了一些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受到了德國元首的表揚,並直接導致匈牙利等國追隨侵蝕捷克斯洛伐克土地,進而引發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發生巨變,最終被德國吞併。
  • 曼施坦因一生之憾:進攻蘇聯計劃,成為旁觀者
    甚至到後來,曼施坦因計劃究竟與曼施坦因有沒有關係,在德國內部也開始討論了。戰爭勝利之後,德國元首認為自己早就有這樣冒險的想法,曼施坦因只是補充了,他身後一群馬屁精也紛紛支持這一觀點,以阿諛奉承出名的曼施坦因宿敵卡特爾將軍稱元首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軍事家」。
  • 二戰後期德國神將絕妙計劃本可逆轉乾坤,但是卻被希特勒否決
    ——雨果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陸軍號稱天下無敵,然而,在兩線作戰和蘇聯惡劣天氣之下,德國陸軍在1943年已經是強弩之末,經歷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慘敗,德國已經基本喪失了對蘇聯主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可以說,面對盟軍和蘇聯的雙線夾擊,納粹德國的失敗至此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兩戰列寧格勒,為何都是無功而返?
    蘇德戰爭列寧格勒保衛戰,從1941年9月9日開始,到1944年1月27日結束,歷時872天,成為二戰當中圍城時間最長的戰役。有人疑問,作為德軍在蘇德戰爭當中的靈魂人物,曼施坦因分別於戰役打響和戰役中期,兩度參與圍攻列寧格勒,為何沒能改變戰場態勢,而且都是帶著遺憾離開呢?
  • 二戰中德軍三大作惡悍將——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施坦因!
    1.隆美爾 「沙漠之弧」隆美爾,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非洲軍」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職。早在北非戰役期間,隆美爾就預料到德國將會輸掉這場戰爭。地中海上的補給線已不再起作用,因為盟軍破譯了德國密碼並將德國軍艦一艘艘地擊沉。這時從柏林發來一道命令,讓他們堅持下去。隆美爾沒有聽從,他大罵希特勒:"這簡直是瘋了!"隆美爾又冒了一次險。他把非洲軍從幾千公裡以外撤回。
  • 隆美爾元帥:二戰時期德軍名將,與古德裡安和曼施坦因齊名
    隆美爾,無疑是二戰時期,德國國防軍中晉升最快的軍官,從戰爭初期第7裝甲師師長,軍中職務火箭般上升,先後被任命為非洲軍軍長、非洲裝甲集團軍司令、非洲集團軍群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
  • 二戰德國的火炮都是怪物嗎?德軍最強火炮和蘇聯最強要塞的對決
    在東線,德國人遇上了難啃的骨頭:蘇聯人堡壘群和固定火力點的巨炮,於是這些德國火炮就被拉到東線去服役了。似乎不放心卡爾的作戰能力。德國人拉來了更大的怪物:800毫米口徑的克虜伯兵工廠的大炮「古斯塔夫」。這門巨炮和惡魔一樣,整個外形就像一個小山包。德國人押上了自己的老本,他們還送來了一位老將曼施坦因來指揮這次戰役。
  • 二戰德國三大名將下場,一個被雙方認同,另外兩個戰後仍擔任官職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這次戰爭德國雖然是罪魁禍首,還是法西斯主要成員之一。但是在戰爭期間,德國確實誕生了很多的優秀將領。也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將領,德國初期才能夠所向披靡。當然,最出名的就是三大名將。這三個人分別是隆美爾、古德裡安、曼施坦因。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為何也挽救不了東線失敗的命運?回天乏術
    首先,曼施坦因是在二戰中成長起來的將領,重用他需要一個過程曼施坦因、古德裡安和隆美爾,被稱為二戰德軍的三駕馬車,有他們三個在的戰役都會有精彩故事發生。而他們中尤其以曼施坦因的才能格外突出,不僅他指揮的戰鬥堪稱經典,而且他也是二戰中成長最快的將領之一。
  • 二戰曼施坦因才能卓越,為何被統帥部重用卻不信任?是人都有不足
    首先,曼施坦因出身名門天生傲骨,鶴立雞群難逃遭人嫉妒處境出生於1887年的曼施坦因,是德國陸軍元帥和軍事家、戰略家,他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被稱為二戰德軍的三駕馬車。相比於其它兩位出身,曼施坦因家族顯赫名聲在外。
  • 盤點德國歷史上的3大戰略家,曼施坦因位列其中,但僅能排第三
    曼施坦因全名叫埃裡希·馮·曼施坦因,裡面的那個「馮」字就表明,他出生於貴族世家,而且還是頂級的那種。在一戰時期,曼施坦因還獲得過一級鐵十字勳章和霍亨索倫王室勳章。
  • 二戰頓涅茨行動,為何曼施坦因玩的是心跳,瓦圖京玩的是大意?
    在二戰名將曼施坦因指揮的戰役中,多數都以面對面硬碰硬著稱,唯有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他用半個月時間想出了奇招,居然在蘇軍兵力5:1的不利局勢下,反攻得手,重新從蘇軍手裡奪回了哈爾科夫,為德軍東線戰場爭取到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那麼,曼施坦因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 二戰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以劣勝優,收縮與擴大戰線的較量
    1943年1月,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進入收尾階段,蘇軍統帥部和一些前線將領認為,此時正是蘇軍對南線德軍展開全線反攻的大好時機,一旦成功,就會較快的壓縮蘇德戰爭時間,為將德軍攆出蘇聯國境創造條件。到2月中旬,蘇軍的進攻已經佔領了哈爾科夫,此時,蘇軍內部也出現了分歧,是繼續擴大戰果還是採取防禦和局部戰鬥。朱可夫認為戰線拖得太長,繼續全線進攻的把握不大,但瓦圖京等前線將領認為趁勝展開全面進攻機不可失,為了平衡關係,史達林採取了折中措施,命令在哈爾科夫方向展開全面進攻,以達到圍殲曼施坦因南方集團軍群的目的。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下蘇聯,那德國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有人稱,在二戰的整個過程中,是蘇聯促進了二戰勝利的進程,是蘇聯在戰場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兵力,將德軍的有生力量有效扼制在在家裡。在蘇聯軍隊上得到的挫敗,並不代表這德軍在此前取得的戰果是假的,二戰剛被發起的時候,德軍就像一道閃電一樣,在歐洲大陸幾乎無人能擋。
  • 德國入侵西歐,差點重蹈一戰覆轍,被邊緣化的曼施坦因做了什麼?
    1939年9月1日,德軍使用了裝甲集群閃電攻擊波蘭,英法兩國高層沒有人能預料到,德軍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消滅了波蘭的百萬軍隊,波蘭滅亡了。英法兩國採用了綏靖政策,希望德國在佔領波蘭後,繼續向東進攻蘇聯,沒有及時在西線對德國發起攻擊,註定要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價。
  • 二戰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戰,依然讓蘇軍吃了大虧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軍,雖然製造了無數災難,但單論其軍事素養,依然值得稱道,在二戰期間,德軍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將領,其中以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最為有名。如果說隆美爾是戰術大師,古德裡安是防禦戰的王者,那曼施坦因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