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頓涅茨行動,為何曼施坦因玩的是心跳,瓦圖京玩的是大意?

2020-12-14 島主說事

在二戰名將曼施坦因指揮的戰役中,多數都以面對面硬碰硬著稱,唯有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他用半個月時間想出了奇招,居然在蘇軍兵力5:1的不利局勢下,反攻得手,重新從蘇軍手裡奪回了哈爾科夫,為德軍東線戰場爭取到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那麼,曼施坦因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首先,史達林格勒戰役失利,曼施坦因面臨的困難越來越多

曼施坦因加入史達林格勒戰場,是德軍統帥部給他的一塊燙手山芋。雖然曼施坦因在二戰中名聲顯赫,但他卻沒有享到什麼福。他的一生成也蘇德戰爭敗也蘇德戰爭,在閃擊波蘭和法國戰役中因「曼施坦因計劃」一戰成名,又因德軍在東線戰場的節節敗退而不甘隱退。

1942年11月份,當德軍統帥部命令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團軍群時,蘇軍朱可夫的「天王星行動」已經展開。此時德軍在東線的日子並不好過,北線列寧格勒圍城之戰,德軍一點便宜也佔不到,相反,蘇軍還憑藉拉多加湖生命通道使列寧格勒的防禦越來越加強;中線的勒熱夫-瑟喬夫卡戰役,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被蘇軍拖得無法動彈。

而此時,剛拼湊起來的頓河集群任務又格外艱巨,曼施坦因不僅要解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合圍之困,還要確保高加索南線德軍的側翼安全。幾乎同一時刻,德軍統帥部又將主要裝甲預備隊都支援給了莫德爾集團,曼施坦因不僅面臨裝甲打擊力量嚴重不足,還要面臨保盧斯不聽勸阻不願接受向外突圍命令的尷尬局面。

好在曼施坦因腦瓜子靈活,保盧斯不聽勸,他只好及時從史達林格勒戰場抽身南下,這樣既保住了頓河集群被包餃子的命運,還完成了保障南線德軍側翼安全的任務。但他這一撤,客觀上也給蘇軍向西進軍創造了條件,致使蘇軍很快就收復了南線戰略重鎮哈爾科夫。

其次,蘇軍發起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曼施坦因硬著頭皮應戰

蘇德戰爭圍繞哈爾科夫爭奪戰一共有4次,蘇軍收復哈爾科夫的第三次戰役,名義上是史達林格勒戰役結束時才開始發起,實際上早在1月底這個戰役就與史達林格勒戰役聯繫在了一起,當蘇軍收復哈爾科夫之後,曼施坦因是沒有能力從蘇軍手中奪回來的。

但是,對哈爾科夫的丟失,德軍統帥部卻非常重視,德軍統帥也親臨前線,這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他一共到前線兩次,一次是1941年德軍閃擊蘇聯,北線進攻列寧格勒速度太慢,他到前線督戰,一次就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

從一定程度上講,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曼施坦因是硬著頭皮受領任務的。按德軍統帥的命令,頓河集群(後來劃歸南方集團軍群)必須迅速把哈爾科夫收回來,無論犧牲多大代價。而這個時候他手上可用的兵力卻並不充裕,面對蘇軍從史達林格勒戰場調頭過來的三大集團,他完全處在被蘇軍碾壓的地步。

好在此時,曼施坦因得到了兩個有利條件支持。一方面,德軍統帥答應給他提供足夠多的裝甲支援。與曼施坦因在救援保盧斯第6集團不同,此時,統帥部給了他比較大的自主權,可以說是要人給人要坦克給坦克,「帝國師」、「骷髏師」等黨衛軍三大王牌和虎式坦克都被調給曼施坦因。到戰役反攻,曼施坦因手裡已經有5個裝甲軍的打擊力量,雖然有的裝甲配備並不多。

另一方面,蘇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指揮員們,趁著史達林格勒戰役勝利和收復哈爾科夫的餘熱,高興得有點過了頭,他們認為曼施坦因再不跑馬上就會被蘇軍三面包圍,根本沒有想到他會實施頓涅茨反攻。

從這個角度講,兩方面的有利因素,增強了曼施坦因執行統帥部重新佔領哈爾科夫的信心和決心。

再次,頓涅茨行動,曼施坦因玩的心跳,瓦圖京玩的是教訓

但是,曼施坦因雖然有兩方面的有利因素,卻並沒有沾沾自喜,相反,他認為即使擁有裝甲打擊力量的增援,仍然不足以對當面蘇軍發起面對面的進攻。為此,他專門飛到德軍統帥部,極力請求他採取頓涅茨行動。

蘇軍發起第三次哈爾科夫行動是1943年2月2日,曼施坦因發起頓涅茨行動是2月19日,這半個月的時間他都在做些什麼呢?他是在尋找戰機,也是在尋找報瓦圖京兩箭之仇的機會。

曼施坦因在列寧格勒戰場和史達林格勒戰場,兩次都被蘇軍大將瓦圖京打得落荒而逃,這次瓦圖京剛指揮西南方面軍,又是從史達林格勒大戰而歸,蘇軍疲憊之師不說,兵力也嚴重缺編,而曼施坦因經過了一個多月的調整和恢復,加上德軍將裝甲預備隊也給了他,此時先南下殲滅瓦圖京的蘇軍集團,然後再從側翼進攻哈爾科夫,可以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

頓涅茨行動,對於曼施坦因來說,是一次賭博也是復仇,玩的更是心跳。可他哪裡知道,如果瓦圖京早就防備,加上羅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軍提前壓過來,德軍的優勢馬上就會變成劣勢,但他好象算準了蘇軍不會反應那麼快,因為,蘇軍的注意力都放在史達林格勒和哈爾科夫防禦上面。

而對於瓦圖京來說,不僅失去了對曼施坦因發動反攻的警惕,而且還忘記了大戰過後及時休整和加強防禦的防備,從而讓曼施坦因找到了復仇的機會。

總結: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曼施坦因發起的頓涅茨行動,可以說是他戰場指揮藝術的完美展示。雖然他贏得有點趁人不備,卻也暴露出蘇軍大意失荊州的粗心。而曼施坦因沒有按照統帥部的要求發動正面進攻,轉而向瓦圖京的西南蘇軍下手,不得不說這是他倆戰場交手,再1再2不能再3的暗中較量。可惜的是,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不久,他倆又在庫爾斯克戰場見面,第4次棋逢對手,曼施坦因完成了他倆4戰3敗的最後一局,他倆的4次交手也成為蘇德戰爭的一段佳話。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曼施坦因:失去的勝利》

精彩推薦:二戰大縱深理論為何與閃擊戰有許多相似之處?戰略各異手段相同

二戰烏曼戰役,為何成為暫緩莫斯科戰役的催化劑?計劃沒有變化快

蘇德戰爭哈爾科夫戰役,為何曼施坦因贏回面子輸了本錢,得不償失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為何也挽救不了東線失敗的命運?回天乏術

相關焦點

  • 二戰霸王行動,巴頓和蒙哥馬利為何要唱雙簧?一將能抵百萬兵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諾曼第登陸戰役》精彩推薦:二戰明斯克戰役,蘇德坦克之比2200VS1700,蘇軍為何被包了餃子?二戰蘇德戰爭,蘇軍為何沒有殲滅庫爾蘭集團?二戰蘇德戰爭,為何沒有堡壘計劃,蘇軍也要發動庫爾斯克戰役
  • 二戰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以劣勝優,收縮與擴大戰線的較量
    01蘇軍急於擴大戰果,德軍忙於收縮戰線,客觀上德軍把劣勢變成了優勢1943年1月,蘇軍在「天王星行動」以後,史達林格勒戰場形勢向有利於蘇軍一方轉變,由於曼施坦因「冬季風暴」救援行動失利,使德軍第6集團軍的被圍殲變成事實。
  • 二戰頓巴斯戰役,蘇軍為何48小時就把曼施坦因打求援了?三面受敵
    首先,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曼施坦因頓涅茨行動勝利,是蘇軍大意失荊州大家都知道,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是曼施坦因的巔峰之作,在兵力懸殊戰場環境對德軍極其不利情況下,他反敗為勝,一舉殲滅了蘇軍53個師,取得了哈爾科夫大捷,還為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創造了條件。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為何也挽救不了東線失敗的命運?回天乏術
    首先,曼施坦因是在二戰中成長起來的將領,重用他需要一個過程曼施坦因、古德裡安和隆美爾,被稱為二戰德軍的三駕馬車,有他們三個在的戰役都會有精彩故事發生。而他們中尤其以曼施坦因的才能格外突出,不僅他指揮的戰鬥堪稱經典,而且他也是二戰中成長最快的將領之一。
  •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曼施坦因第48裝甲軍的最大努力,進攻打成防禦
    01冬季風暴行動倉促出臺冬季風暴行動失利,一些人認為主要原因是保盧斯沒有聽從曼施坦因的指揮從城中向外突圍所致。但是,很少有人質疑冬季風暴行動有沒有進攻的條件?德軍實施這個行動時機是否合適?而史達林命令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秘密制定雙星計劃(天王星和火星行動),也足足用了兩個多月的準備時間,可以說,曼施坦因倉促發動冬季風暴行動時機和條件並不具備,這是個冒險的行動。另一方面,就兵力部署來看,曼施坦因也無優勢可言。
  • 二戰曼施坦因反攻日託米爾得手,蘇軍為何失而復得?輸光了本錢
    這場戰鬥是蘇軍發動基輔反攻戰役的延伸戰鬥,也是決定南線德軍命運的關鍵一戰,雙方指揮員瓦圖京和曼施坦因是針尖對麥芒,戰略要地日託米爾更是幾次易手。由於德軍裝甲主力損失嚴重,曼施坦因不僅要承擔指揮失利的責任,還把自己裝了進去成了失敗的背鍋俠。這個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
  • 二戰曼施坦因才能卓越,為何被統帥部重用卻不信任?是人都有不足
    提到二戰曼施坦因的軍事才能,一些網友們幾乎一邊倒地認為,他應該是二戰德軍中無人能出其右的最優秀參謀軍官。可是,曼施坦因軍事才能那麼突出,為什麼德軍統帥部不將他用到陸軍總參謀長位置,發揮更大的作用呢?作為德軍精英的一分子,曼施坦因順理成章進入了德軍總參謀部,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名高參。但曼施坦因真正發跡是二戰德國的崛起,在1936年到1939年二戰爆發,曼施坦因見證了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和整個閃電戰理論的產生和出爐。從這時起,他的參謀才能逐漸被德軍高層所重視。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兩戰列寧格勒,為何都是無功而返?
    蘇德戰爭列寧格勒保衛戰,從1941年9月9日開始,到1944年1月27日結束,歷時872天,成為二戰當中圍城時間最長的戰役。有人疑問,作為德軍在蘇德戰爭當中的靈魂人物,曼施坦因分別於戰役打響和戰役中期,兩度參與圍攻列寧格勒,為何沒能改變戰場態勢,而且都是帶著遺憾離開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保盧斯為何不執行雷鳴行動命令?左右為難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對蘇德戰爭的影響不必多說,其意義重大是蘇德戰爭的轉折之戰。但是,圍繞曼施坦因救援保盧斯的冬季風暴行動為什麼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卻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保盧斯沒有服從曼施坦因的突圍命令,有的說是頓河集團軍群裝甲突擊力量不夠。實際上,曼施坦因在下達冬季風暴救援命令以後,還單獨給保盧斯下達了一道雷鳴行動命令,只是保盧斯左右為難沒有執行這道命令罷了。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曼施坦因如果先進攻羅斯託夫會贏嗎?輸得更快
    事後也證明,堡壘行動是德軍並不成熟的計劃,它不僅斷送了德軍東線的前途,還將閃擊戰的本錢裝甲打擊力量消耗殆盡。而作為曼施坦因提出的遠程進攻羅斯託夫的方案,真要實施,只會加速德軍失敗的進度,其它於事無益。更多二戰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 二戰法國戰役,鐮刀計劃多人反對,曼施坦因如何排除阻撓受到重視
    曼施坦因進攻法國的方案為什麼那麼多的將軍都反對,風險很大嗎?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不可能穩操勝券,何況曼施坦因的「鐮刀計劃」受到許多人的質疑。關於曼施坦因提出的進攻法國方案,確實受到很多人阻撓,也是經歷了多次挫折才得到希特勒的重視。
  • 二戰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曼施坦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02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對於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堡壘行動來說,這是個冒險的行動計劃。除了行動計劃洩漏提前被蘇軍掌握以外,其兵力不足和指揮協調出現失誤也有很大原因。但緊接其後的頓巴斯戰役,蘇軍是勢在必得。首先,哈爾科夫一戰使曼施坦因受到重創。
  • 蘇軍同時發起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兩場戰役,曼施坦因為何不2選1?
    這場戰役德軍打得很辛苦,開戰兩天蘇軍就把曼施坦因打得焦頭爛額,第6集團軍被攔腰掐斷,在曼施坦因一個多月不斷請求增援情況下,於9月22日退出了頓巴斯。那麼,曼施坦因明知蘇軍有幾倍於己的優勢,為何不提前收縮戰線作重點防禦呢?
  • 曼施坦因追憶二戰:佔領波蘭一年後,才明白勝利的關鍵
    二戰前,波蘭和德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靈魂神交已久乃至有些甜蜜。1938年9月德國強並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10月份波蘭帶兵佔領了一些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受到了德國元首的表揚,並直接導致匈牙利等國追隨侵蝕捷克斯洛伐克土地,進而引發捷克斯洛伐克國內發生巨變,最終被德國吞併。
  • 二戰第聶伯河戰役,崔可夫使用裝甲夜襲,首創聲光心理戰
    扎巴羅熱之戰是二戰蘇德戰爭第聶伯河戰役中,蘇軍在南線對德軍反攻的重要戰役。由於扎巴羅熱是曼施坦因的指揮中心所在地,德軍已經將這裡作為「東方堡壘」防線的中樞來防守。但這場仗,雖然蘇軍佔據著兵力和裝備多個方面的優勢,打的並不順利。直到崔可夫第8近衛集團軍上來後,他使用了三招,用了半個月時間才解決了戰鬥。那麼,崔可夫用的哪三招呢?
  • 二戰名將錄——「閃電教父」曼施坦因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原名埃裡希·馮·萊溫斯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曼施坦因生於柏林,1906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步兵團服役。1913年入軍事學院深造。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允許保盧斯突圍,冬季風暴行動能成功嗎?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多數人認為曼施坦因的冬季風暴救援行動,是因為保盧斯不配合沒有向外突圍所致。那麼,如果德軍統帥部允許保盧斯向外突圍,曼斯坦因會不會把第六集團軍給解救出來呢?第6集團軍的損失又會有多大呢?首先,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利,是因為德軍統帥部指揮失誤。
  • 二戰指環行動,羅科索夫斯基為何要三勸保盧斯投降?心戰作用重要
    此時,蘇軍已經接連打退了保盧斯3輪的進攻和曼施坦因的「冬季風暴」救援行動,三個方面軍也已經牢牢地掌握著戰場主動權,把保盧斯第6集團軍緊緊地包圍在史達林格勒城郊到伏爾加河一帶。一方面,曼施坦因「冬季風暴」救援失利以後,蘇軍把進攻重點放在了南線冬季戰役上。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指環行動展開後,保盧斯為何還能堅持20天?
    那麼,指環行動的戰役背景是什麼樣的呢?首先,「天王星行動」為「指環行動」打下基礎。本來,1942年11月19日,朱可夫就發起了圍殲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天王星行動」,收攏包圍圈,準備在年底前結束史達林格勒戰役。沒想到戰鬥剛打響,德軍就將曼施坦因從列寧格勒戰場派到中線,並專門組建頓河集團軍群負責救援保盧斯。
  • 二戰前夜:德國興辦地下軍校,曼施坦因到蘇聯學藝
    曼施坦因是一位戰場傳奇,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創造了許多戰爭奇蹟。尤其是進攻法國的「曼施坦因計劃」和蘇聯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敗退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一個創造了快速滅亡近代大國的神話,另一個則通過以少勝多的奇蹟為潰敗中的納粹德國續命近3年。曼施坦因是二戰歐洲戰場上首屈一指的軍事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