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於1943年8月份的蘇德戰爭頓巴斯戰役,是對曼施坦因軍事指揮生涯的一次重大考驗。由於德軍重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再次遭到蘇軍圍殲,致使曼施坦因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甚至冒著違抗軍令的危險下令撤退。那麼,頓巴斯戰役,曼施坦因為什麼沒有再創奇蹟,打出超常水平呢?
01三線作戰,曼施坦因再創奇蹟困難重重
對於曼施坦因在東線的作戰指揮來講,從1941年6月22日指揮56裝甲軍在北線取得閃擊戰初勝以後,他就渴望在中線建立功勳。但德軍統帥部似乎有意在考驗他的指揮才能,直到1942年他在克裡米亞半島取得驕人戰績並榮升元帥以後,才奠定了讓他擔任南方集團軍群指揮官的地位。
一方面,解救保盧斯第6集團軍失利,曼施坦因從此與南線綁在了一起。1942年11月20日,曼施坦因授命組建頓河集團軍群,主要任務是解救被困在史達林格勒戰場的保盧斯第6兵團,但德軍的企圖並沒達到,曼施坦因被迫轉入防禦作戰。在1943年3月份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中,曼施坦因重拾風採,也拿到了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棒,從而也為庫爾斯克坦克大戰打下了基礎。
另一方面,發生於1943年7月5日的庫爾斯克戰役,由於莫德爾在北線進攻受挫提前撤出戰鬥,致使曼施坦因獨木難支。客觀上講,庫爾斯克戰役把德軍在東線的家底基本打光了。但8月3日和13日,蘇軍在庫爾斯克戰役尚未結束的情況下,相繼發起了第4次哈爾科夫戰役和頓巴斯戰役,造成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同時要應對蘇軍在三個戰場的進攻,三線作戰的結果致使德軍兵力不足和首尾不能相顧。
從這個層面講,無論是頓巴斯戰役還是哈爾科夫之戰,曼施坦因都難以從容應對,因為在庫爾斯克戰役中,他已經捉襟見肘了,讓他再打出奇蹟難度太大。
02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
對於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堡壘行動來說,這是個冒險的行動計劃。除了行動計劃洩漏提前被蘇軍掌握以外,其兵力不足和指揮協調出現失誤也有很大原因。但緊接其後的頓巴斯戰役,蘇軍是勢在必得。
首先,哈爾科夫一戰使曼施坦因受到重創。在蘇德戰爭歷史上,圍繞哈爾科夫的爭奪一共發生了4場戰鬥,這第4次戰役蘇軍說什麼也要打贏德軍,所以,蘇軍使用了強大的進攻兵力,使曼施坦因消耗掉了15個師,可以說這場反擊戰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元氣大傷。
其次,頓巴斯戰役,蘇德兵力相差懸殊。當哈爾科夫戰鬥仍在繼續時,蘇軍又於8月13日展開了收復頓巴斯的戰鬥。而曼施坦因用到頓巴斯戰場上的兵力也就第1裝甲集團軍和重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加上增援的部分兵力,一共才50萬人不到,這與蘇軍兩個方面軍105萬人相比,力量相差太大,而且蘇軍的重火力有的比德軍多出4倍,對曼施坦因來說,真的是回天乏術。
再次,曼施坦因錯過48小時,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本來,蘇軍對頓巴斯的進攻也是分南北夾擊完成的,當8月13日北線蘇軍率先對第1裝甲集團軍展開進攻時,南線的第6集團軍完全可以對北線蘇軍展開側擊,直到南線蘇軍展開進攻時,這期間有48小時的間隔,但曼施坦因錯過了大好戰機,致使南線蘇軍進攻時,第6集團軍的防禦迅速被蘇軍突破,逼迫曼施坦因向德軍統帥部緊急求援。
從這個層面講,德軍已經在庫爾斯克受到重創,又接連與蘇軍展開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兩場大戰,兵力和裝備短缺是顯而易見的,但德軍統帥部抓住哈爾科夫和頓巴斯不讓撤退,使曼施坦因無兵可用也無計可施,客觀上,曼施坦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03頓巴斯之戰,曼施坦因再失13個師
頓巴斯戰役在蘇德戰場上一共有兩次,這第二次戰役,曼施坦因在使用裝甲打擊上動用了第57和第40兩個裝甲軍,外加一個直屬裝甲師,這是第1裝甲集團軍的最後家底了。但蘇軍卻動用了11個合成集團軍、2個空軍集團軍、1個坦克軍、3個機械化軍和1個騎兵軍,火炮和迫擊炮達到了210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257輛,作戰飛機1400架,還有亞速海的艦隊和遊擊隊配合,蘇軍統帥部還專門派華西列夫斯基坐陣指揮,這個陣容確實太強大了。
第一,北線蘇軍的進攻打得辛苦但戰果也不錯。由於頓巴斯北線緊挨著哈爾科夫戰場,客觀上講,曼施坦因是想用第1裝甲集團軍與哈爾科夫戰場連在一起,好左右兼顧。但蘇軍的進攻仍然有效牽制了德軍的兼顧作用。雖然德軍馬肯森集團打得非常頑強,但還是損失了將近3萬多人。
第二,南線蘇軍的進展迅速,第6集團軍不敵對手。由於蘇軍使用了綜合打擊力量,對於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來說,其戰鬥力明顯不如保盧斯時期,霍利德雖然使用了全力阻擊,曼施坦因甚至把A集團軍群唯一機動兵團第13裝甲師也派到了前線,但仍然沒有擋住蘇軍的圍殲,8月23日,蘇軍將第6集團軍一分為二,逼迫曼施坦因主動撤退。
第三,蘇軍具有壓倒性優勢,曼施坦因輝煌不再。庫爾斯克戰役結束時,也是頓巴斯戰役最關鍵時刻,德軍統帥部在8月27日召集曼施坦因到大本營匯報戰況,當曼施坦因提出需要12個師才能確保頓巴斯不丟時,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都表示無兵可增,到8月31日,曼施坦因不得不擅作主張下令第6集團軍撤退到「烏龜陣地」,到9月15日,德軍統帥部眼見防守無望,只好下令全線撤退,蘇軍收復頓巴斯。
總結:第二次頓巴斯戰役,準確地說是第聶伯河戰役的序幕之戰。由於德軍兵力分散又想同時抓住哈爾科夫和頓巴斯不放,從而為蘇軍圍殲創造了條件。對曼施坦因來說,在頓巴斯戰役中,他慣用的鉗形戰術已經無法抵擋蘇軍強大的兵力進攻,而他引以為榮的指揮才能也在蘇軍佔有巨大優勢的兵力和裝備面前,顯得回天乏術無用武之地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蘇德戰爭1941-1945》
精彩推薦:二戰蘇德戰爭,1942年夏季攻勢為何選擇在史達林格勒?判斷失誤
二戰德米揚斯克包圍戰,空中補給立下頭功,蘇軍錯失摧毀機場良機
二戰莫斯科戰役,蘇軍圍殲莫德爾為何讓其打了反包圍?主觀輕敵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說閃擊戰輸給了持久戰消耗戰?缺乏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