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曼施坦因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020-12-18 島主說事

發生於1943年8月份的蘇德戰爭頓巴斯戰役,是對曼施坦因軍事指揮生涯的一次重大考驗。由於德軍重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再次遭到蘇軍圍殲,致使曼施坦因叫天不應叫地不靈,甚至冒著違抗軍令的危險下令撤退。那麼,頓巴斯戰役,曼施坦因為什麼沒有再創奇蹟,打出超常水平呢?

01三線作戰,曼施坦因再創奇蹟困難重重

對於曼施坦因在東線的作戰指揮來講,從1941年6月22日指揮56裝甲軍在北線取得閃擊戰初勝以後,他就渴望在中線建立功勳。但德軍統帥部似乎有意在考驗他的指揮才能,直到1942年他在克裡米亞半島取得驕人戰績並榮升元帥以後,才奠定了讓他擔任南方集團軍群指揮官的地位。

一方面,解救保盧斯第6集團軍失利,曼施坦因從此與南線綁在了一起。1942年11月20日,曼施坦因授命組建頓河集團軍群,主要任務是解救被困在史達林格勒戰場的保盧斯第6兵團,但德軍的企圖並沒達到,曼施坦因被迫轉入防禦作戰。在1943年3月份的哈爾科夫反擊戰中,曼施坦因重拾風採,也拿到了南方集團軍群的指揮棒,從而也為庫爾斯克坦克大戰打下了基礎。

另一方面,發生於1943年7月5日的庫爾斯克戰役,由於莫德爾在北線進攻受挫提前撤出戰鬥,致使曼施坦因獨木難支。客觀上講,庫爾斯克戰役把德軍在東線的家底基本打光了。但8月3日和13日,蘇軍在庫爾斯克戰役尚未結束的情況下,相繼發起了第4次哈爾科夫戰役和頓巴斯戰役,造成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同時要應對蘇軍在三個戰場的進攻,三線作戰的結果致使德軍兵力不足和首尾不能相顧。

從這個層面講,無論是頓巴斯戰役還是哈爾科夫之戰,曼施坦因都難以從容應對,因為在庫爾斯克戰役中,他已經捉襟見肘了,讓他再打出奇蹟難度太大。

02頓巴斯戰役,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

對於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的堡壘行動來說,這是個冒險的行動計劃。除了行動計劃洩漏提前被蘇軍掌握以外,其兵力不足和指揮協調出現失誤也有很大原因。但緊接其後的頓巴斯戰役,蘇軍是勢在必得。

首先,哈爾科夫一戰使曼施坦因受到重創。在蘇德戰爭歷史上,圍繞哈爾科夫的爭奪一共發生了4場戰鬥,這第4次戰役蘇軍說什麼也要打贏德軍,所以,蘇軍使用了強大的進攻兵力,使曼施坦因消耗掉了15個師,可以說這場反擊戰使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元氣大傷。

其次,頓巴斯戰役,蘇德兵力相差懸殊。當哈爾科夫戰鬥仍在繼續時,蘇軍又於8月13日展開了收復頓巴斯的戰鬥。而曼施坦因用到頓巴斯戰場上的兵力也就第1裝甲集團軍和重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加上增援的部分兵力,一共才50萬人不到,這與蘇軍兩個方面軍105萬人相比,力量相差太大,而且蘇軍的重火力有的比德軍多出4倍,對曼施坦因來說,真的是回天乏術。

再次,曼施坦因錯過48小時,第6集團軍再遭圍殲。本來,蘇軍對頓巴斯的進攻也是分南北夾擊完成的,當8月13日北線蘇軍率先對第1裝甲集團軍展開進攻時,南線的第6集團軍完全可以對北線蘇軍展開側擊,直到南線蘇軍展開進攻時,這期間有48小時的間隔,但曼施坦因錯過了大好戰機,致使南線蘇軍進攻時,第6集團軍的防禦迅速被蘇軍突破,逼迫曼施坦因向德軍統帥部緊急求援。

從這個層面講,德軍已經在庫爾斯克受到重創,又接連與蘇軍展開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兩場大戰,兵力和裝備短缺是顯而易見的,但德軍統帥部抓住哈爾科夫和頓巴斯不讓撤退,使曼施坦因無兵可用也無計可施,客觀上,曼施坦因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03頓巴斯之戰,曼施坦因再失13個師

頓巴斯戰役在蘇德戰場上一共有兩次,這第二次戰役,曼施坦因在使用裝甲打擊上動用了第57和第40兩個裝甲軍,外加一個直屬裝甲師,這是第1裝甲集團軍的最後家底了。但蘇軍卻動用了11個合成集團軍、2個空軍集團軍、1個坦克軍、3個機械化軍和1個騎兵軍,火炮和迫擊炮達到了210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1257輛,作戰飛機1400架,還有亞速海的艦隊和遊擊隊配合,蘇軍統帥部還專門派華西列夫斯基坐陣指揮,這個陣容確實太強大了。

第一,北線蘇軍的進攻打得辛苦但戰果也不錯。由於頓巴斯北線緊挨著哈爾科夫戰場,客觀上講,曼施坦因是想用第1裝甲集團軍與哈爾科夫戰場連在一起,好左右兼顧。但蘇軍的進攻仍然有效牽制了德軍的兼顧作用。雖然德軍馬肯森集團打得非常頑強,但還是損失了將近3萬多人。

第二,南線蘇軍的進展迅速,第6集團軍不敵對手。由於蘇軍使用了綜合打擊力量,對於新組建的第6集團軍來說,其戰鬥力明顯不如保盧斯時期,霍利德雖然使用了全力阻擊,曼施坦因甚至把A集團軍群唯一機動兵團第13裝甲師也派到了前線,但仍然沒有擋住蘇軍的圍殲,8月23日,蘇軍將第6集團軍一分為二,逼迫曼施坦因主動撤退。

第三,蘇軍具有壓倒性優勢,曼施坦因輝煌不再。庫爾斯克戰役結束時,也是頓巴斯戰役最關鍵時刻,德軍統帥部在8月27日召集曼施坦因到大本營匯報戰況,當曼施坦因提出需要12個師才能確保頓巴斯不丟時,北方集團軍群和中央集團軍群都表示無兵可增,到8月31日,曼施坦因不得不擅作主張下令第6集團軍撤退到「烏龜陣地」,到9月15日,德軍統帥部眼見防守無望,只好下令全線撤退,蘇軍收復頓巴斯。

總結:第二次頓巴斯戰役,準確地說是第聶伯河戰役的序幕之戰。由於德軍兵力分散又想同時抓住哈爾科夫和頓巴斯不放,從而為蘇軍圍殲創造了條件。對曼施坦因來說,在頓巴斯戰役中,他慣用的鉗形戰術已經無法抵擋蘇軍強大的兵力進攻,而他引以為榮的指揮才能也在蘇軍佔有巨大優勢的兵力和裝備面前,顯得回天乏術無用武之地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蘇德戰爭1941-1945》

精彩推薦:二戰蘇德戰爭,1942年夏季攻勢為何選擇在史達林格勒?判斷失誤

二戰德米揚斯克包圍戰,空中補給立下頭功,蘇軍錯失摧毀機場良機

二戰莫斯科戰役,蘇軍圍殲莫德爾為何讓其打了反包圍?主觀輕敵

二戰蘇德戰爭,為何說閃擊戰輸給了持久戰消耗戰?缺乏必要條件

相關焦點

  • 二戰頓巴斯戰役,蘇軍為何48小時就把曼施坦因打求援了?三面受敵
    曼施坦因被譽為蘇德戰場德軍的智多星,多次挽救德軍於危難之中。但在1943年8月份的第二次頓巴斯戰役中,他率領的南方集團軍群,卻難敵蘇軍西南和南方兩個方面軍的進攻,最終丟掉了德軍極力防禦的頓巴斯重要工業區和能源基地。那麼,同樣是兵力懸殊、德軍處於背水一戰的處境下,曼施坦因使用相同的手段,取得了第三次哈爾科夫的勝利,為什麼在頓巴斯戰役中失靈了呢?
  • 蘇軍同時發起哈爾科夫和頓巴斯兩場戰役,曼施坦因為何不2選1?
    始於1943年8月13日的頓巴斯戰役,是蘇德戰爭蘇軍發動第聶伯河戰役的前半部分,戰役目的是搶佔第聶伯河左岸登陸場,為下步解放基輔和收復左烏克蘭地區作戰略準備。這場戰役德軍打得很辛苦,開戰兩天蘇軍就把曼施坦因打得焦頭爛額,第6集團軍被攔腰掐斷,在曼施坦因一個多月不斷請求增援情況下,於9月22日退出了頓巴斯。
  • 二戰哈爾科夫反擊戰,曼施坦因以劣勝優,收縮與擴大戰線的較量
    01蘇軍急於擴大戰果,德軍忙於收縮戰線,客觀上德軍把劣勢變成了優勢1943年1月,蘇軍在「天王星行動」以後,史達林格勒戰場形勢向有利於蘇軍一方轉變,由於曼施坦因「冬季風暴」救援行動失利,使德軍第6集團軍的被圍殲變成事實。
  • 二戰庫班空戰,蘇聯空軍爭奪空戰主動權,戰鬥力明顯提高
    在二戰蘇德戰爭,蘇聯空軍的作用到底發揮得怎麼樣?對蘇軍地面部隊的支持到底體現在哪些重要方面,庫班戰役就是個分水嶺。因為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時,蘇軍部署在前線的66個機場和1200架作戰飛機遭到德軍突襲損失殆盡,那麼,到1943年4月至6月的庫班空戰,蘇聯空軍的戰鬥力恢復得怎麼樣了呢?他們又是如何戰勝德國空軍重新拿到戰場主動權的呢?
  • 二戰羅斯託夫戰役,第1裝甲集團軍被阻,蘇軍打贏首場圍殲戰鬥
    發生於1941年11月到12月間的羅斯託夫戰役,是蘇軍自德軍閃擊蘇聯以來,打贏的首場圍殲戰鬥。那麼,在當時德軍氣勢正盛,三路大軍大踏步向蘇聯縱深挺進的關鍵時刻,南方集團軍群為何在羅斯託夫受阻,第1裝甲集團軍差點被圍殲,龍德施泰特元帥要辭職不幹呢?
  • 二戰蘇德戰爭,第4裝甲集團軍為何參加戰役最多?戰鬥力強
    提到二戰蘇德戰爭,必然離不開德軍閃擊蘇聯的4支裝甲集團軍,由於它們是戰場進攻的主力,所以有些人好奇,這4支裝甲部隊到底哪支最厲害?為什麼第4裝甲集團軍參加戰役最多呢?實際上,這與德軍調整戰場打法有關。01裝甲快速打擊是德軍閃擊戰的靈魂,4支裝甲部隊各有所長翻開二戰德軍閃擊戰的歷史,裝甲部隊的組建時間並不長,但其作用卻是非常巨大的。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反攻為何先圍殲羅馬尼亞軍隊?先弱後強
    二戰蘇德戰爭,對於如何打贏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統帥部想了許多辦法。其中在制定「天王星」反攻計劃時,史達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和史達林助手安東諾夫4人共同商量了個對策,那就是先打德軍的僕從軍羅馬尼亞兩個集團軍,然後再圍殲保盧斯第6集團軍。那麼,蘇軍為什麼不直接圍殲德軍部隊呢?先圍殲羅馬尼亞軍隊有什麼好處呢?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保盧斯為何不執行雷鳴行動命令?左右為難
    由於曼施坦因1941年冬季到1942年夏季都在克裡米亞戰場指揮作戰,所以對史達林格勒戰場的戰鬥研究較少,當1942年11月20日曼施坦因被任命為頓河集團軍群司令,奉命救援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時,他還在列寧格勒戰場參與圍困戰鬥。當他接到命令南下時,並不知道他手上能有多少兵,會打一場什麼樣的戰鬥。
  • 二戰庫爾斯克戰役,曼施坦因如果先進攻羅斯託夫會贏嗎?輸得更快
    1943年7月5日,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正式打響庫爾斯克戰役,但這場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東線坦克大決戰,並沒達到德軍預期的效果。不僅仗打成了虎頭蛇尾,還讓曼施坦因把4個月前奪回的哈爾科夫又還給了蘇軍。一些人認為,如果希特勒按照曼施坦因當初的想法,先進攻羅斯託夫然後再包圍庫爾斯克突出部,德軍就會打贏這場戰役。事實真是這樣嗎?
  • 《洛克人X遺產合集2》IGN評分 6.0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合集2裡的遊戲並沒有那麼出彩,但卡普空還是花了時間,為那些想要玩到這些遊戲的玩家們細細打磨了每款作品。總評:  《洛克人X遺產合集2》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已有的材料上盡力而為。拋開每款作品本來的質量,官方還是下了功夫來把它們重新整理了一番,讓玩家們重新體驗這段時間內《洛克人》系列中跌宕起伏的作品質量。不過看到X挑戰中重新使用了第一章裡的一些Boss戰還是很讓人失望,因為本來為這些遊戲帶來新的體驗是很有樂趣的。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指環行動展開後,保盧斯為何還能堅持20天?
    提到蘇德戰爭史達林格勒戰役,戰爭迷們都知道這是蘇德戰場上的分水嶺,由於蘇軍全殲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一個整第6集團軍,創造了戰爭開始以來的歷史,從而使蘇軍士氣大振。但也有人提出質疑,為什麼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群救援保盧斯時,他以種種理由不向西突圍靠攏,而在隨後蘇軍發起的「指環行動」中,第6集團軍卻能堅持20多天才投降,這是什麼原因呢?
  •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曼施坦因第48裝甲軍的最大努力,進攻打成防禦
    1942年11月19日,蘇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發起了著名的天王星行動,為了解救被困在史達林格勒城中的保盧斯第6集團軍30萬人馬,曼施坦因被緊急從列寧格勒戰場南下組建頓河集團軍群實施救援。但這個行動卻沒有成功,其中有個重要原因,就是第4裝甲集團軍的第48裝甲軍無法完成原定鉗形攻勢。那麼,第48裝甲軍為什麼沒有完成任務,把進攻打成防禦的呢?
  • 二戰名將錄——「閃電教父」曼施坦因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原名埃裡希·馮·萊溫斯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並稱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三大名將。 曼施坦因生於柏林,1906年從柏林軍官學校畢業後在步兵團服役。1913年入軍事學院深造。
  • 二戰頓涅茨行動,為何曼施坦因玩的是心跳,瓦圖京玩的是大意?
    在二戰名將曼施坦因指揮的戰役中,多數都以面對面硬碰硬著稱,唯有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他用半個月時間想出了奇招,居然在蘇軍兵力5:1的不利局勢下,反攻得手,重新從蘇軍手裡奪回了哈爾科夫,為德軍東線戰場爭取到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那麼,曼施坦因是如何做到這些的呢?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兩戰列寧格勒,為何都是無功而返?
    蘇德戰爭列寧格勒保衛戰,從1941年9月9日開始,到1944年1月27日結束,歷時872天,成為二戰當中圍城時間最長的戰役。有人疑問,作為德軍在蘇德戰爭當中的靈魂人物,曼施坦因分別於戰役打響和戰役中期,兩度參與圍攻列寧格勒,為何沒能改變戰場態勢,而且都是帶著遺憾離開呢?
  • 二戰蘇德戰爭,曼施坦因為何也挽救不了東線失敗的命運?回天乏術
    首先,曼施坦因是在二戰中成長起來的將領,重用他需要一個過程曼施坦因、古德裡安和隆美爾,被稱為二戰德軍的三駕馬車,有他們三個在的戰役都會有精彩故事發生。而他們中尤其以曼施坦因的才能格外突出,不僅他指揮的戰鬥堪稱經典,而且他也是二戰中成長最快的將領之一。
  • 二戰曼施坦因才能卓越,為何被統帥部重用卻不信任?是人都有不足
    首先,曼施坦因出身名門天生傲骨,鶴立雞群難逃遭人嫉妒處境出生於1887年的曼施坦因,是德國陸軍元帥和軍事家、戰略家,他與隆美爾和古德裡安被稱為二戰德軍的三駕馬車。相比於其它兩位出身,曼施坦因家族顯赫名聲在外。
  • 二戰曼施坦因反攻日託米爾得手,蘇軍為何失而復得?輸光了本錢
    首先,基輔戰役,蘇軍收復日託米爾,曼施坦因和希特勒因主次方向意見不和1943年11月3日,蘇軍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在司令員瓦圖京率領下,對德軍曼施坦因指揮的南線第4裝甲集團軍發動了基輔戰役。這場戰鬥打得非常凌厲,僅10天時間,蘇軍就收復了基輔,11月13日,瓦圖京趁勝收復了烏克蘭交通重鎮日託米爾。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允許保盧斯突圍,冬季風暴行動能成功嗎?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多數人認為曼施坦因的冬季風暴救援行動,是因為保盧斯不配合沒有向外突圍所致。那麼,如果德軍統帥部允許保盧斯向外突圍,曼斯坦因會不會把第六集團軍給解救出來呢?第6集團軍的損失又會有多大呢?首先,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失利,是因為德軍統帥部指揮失誤。
  • 二戰蘇德戰爭,朱可夫使用人海戰術為何遭人質疑?打贏才是硬道理
    朱可夫被稱為二戰第一名將,還被稱為蘇軍的「救火隊長」。但為何每次戰役中蘇軍傷亡的人數比敵人還多?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就蘇德戰爭來講,蘇軍與德軍的裝甲快速打擊對抗,既沒裝甲優勢又無防禦優勢,如果兵力優勢再沒有,朱可夫如何打贏德軍呢?從這個層面講,打贏才是硬道理。一方面,朱可夫指揮的戰役常常是臨危受命,他是依靠打贏信心和決心贏得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