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對蘇德戰爭的影響不必多說,其意義重大是蘇德戰爭的轉折之戰。但是,圍繞曼施坦因救援保盧斯的冬季風暴行動為什麼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卻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保盧斯沒有服從曼施坦因的突圍命令,有的說是頓河集團軍群裝甲突擊力量不夠。實際上,曼施坦因在下達冬季風暴救援命令以後,還單獨給保盧斯下達了一道雷鳴行動命令,只是保盧斯左右為難沒有執行這道命令罷了。
首先,冬季風暴行動來得太倉促,準備不足還稍欠火候
在曼施坦因軍事指揮生涯中,冬季風暴行動算是他指揮失利的典型案例,但是,在曼施坦因看來,這場戰役的失利也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曼施坦因組建頓河集團軍群的時間太晚。由於曼施坦因1941年冬季到1942年夏季都在克裡米亞戰場指揮作戰,所以對史達林格勒戰場的戰鬥研究較少,當1942年11月20日曼施坦因被任命為頓河集團軍群司令,奉命救援保盧斯的第6集團軍時,他還在列寧格勒戰場參與圍困戰鬥。當他接到命令南下時,並不知道他手上能有多少兵,會打一場什麼樣的戰鬥。
另一方面,冬季風暴行動只有半個月的準備時間。按照曼施坦因的自傳記載,他到達頓河集團軍司令部時,已經是11月26日了,這期間他接到了第11集團軍司令部升級為頓河集團軍群司令部的命令,並於24日去了B集團軍群的司令部了解情況。所以,當他26日從羅馬尼亞軍隊指揮官安東奈斯庫手中接過頓河集團軍群指揮棒時,他才發現組建這個戰鬥群的兵力並不充分。
從曼施坦因接到命令到展開冬季風暴行動謀劃,他僅用了不到十天時間,到1942年12月1日,他就向部隊下達了冬季風暴預先命令,要求所有部隊務必於12月8日前集結完畢並做好戰鬥準備。
實際上,曼施坦因心裡清楚,想讓一支七拼八湊的部隊在一周時間集結完畢是不可能的,到12月8日時,第57裝甲軍並沒按時到達指定集結地域,他不得不將行動時間推遲到12月11日前集結完畢。所以說,在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曼施坦因既要謀劃冬季風暴行動計劃,還在調動集結部隊,難度是相當大的。
其次,雷鳴行動是冬季風暴行動的補充,曼施坦因早有預見
很多人一直把曼施坦因稱為甩鍋帝,原因就是他在回憶錄中總是把責任推向統帥部的越級指揮,而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對於保盧斯的突圍行動,曼施坦因確實提前發出了雷鳴突圍命令,而且這個命令是他以個人承擔責任的名義來發布的,只是保盧斯沒有執行罷了。
冬季風暴行動的正式打響時間是1942年的12月12日,但這場救援行動僅僅持續了12天,到24日就結束了,在最關鍵的最後一周時間裡,12月19日晚上,曼施坦因在第57裝甲軍即將到達救援最前沿時,曾專門給保盧斯下達了一道雷鳴行動命令,要求他率領第6集團軍向外突圍,並與第57裝甲軍匯合。但這個命令保盧斯沒有執行。
可以說,從冬季風暴戰鬥打響,曼施坦因似乎對救援行動信心就不足,這不僅在於德軍的兵力不夠,尤其是裝甲打擊力量,雖然他還是採取德軍閃擊戰的傳統打法,以48裝甲軍打掩護從正面硬衝,以57裝甲軍在側翼迂迴,但兩個裝甲軍僅僅都只有一個裝甲師為主力,與蘇軍的幾個裝甲集團軍相比,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儘管曼施坦因對前景並不樂觀,但仍在19日向保盧斯發布了預先指令,要求他儘快向外突圍30公裡,趁蘇軍指環行動還沒展開之前與救援德軍匯合。沒想到機會稍縱即逝,在保盧斯猶豫觀望的一周時間內,到24日,第57裝甲軍就被蘇軍打回到出發地線,與保盧斯的距離越來越遠了,25日曼施坦因不得不放棄冬季風暴行動。
從這個層面講,曼施坦因有點巧婦難做無米之炊的感覺,如果德軍能增派一個裝甲師給他,情況就會立馬發生改變,可惜德軍的裝甲預備隊都放到了莫德爾的勒熱夫戰場,終使曼施坦因的救援行動虎頭蛇尾。
第三,雷鳴行動為何半途而廢?保盧斯左右為難
許多人把保盧斯拒絕執行曼施坦因的突圍命令,作為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戰役失敗的重要原因。實際上,保盧斯也有他的難處。
一方面,莫斯科戰役以後,保盧斯接受的是雙重領導。保盧斯擔任第6集團軍的指揮官,是從1941年12月份,當時莫斯科戰役即將進入尾聲,第6集團軍作為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被寄予厚望,保盧斯上任以後並沒掉鏈子,在哈爾科夫戰役中一戰成名,還迅速改變了整個南線戰局,促成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發生。
不過,莫斯科戰役失利後,德軍統帥部調整了戰場指揮體制,德軍統帥親自擔任陸軍總司令,他將大量的預備隊收歸自己管轄,第6集團軍既是南方集團軍群的主力,也是陸軍總部的王牌力量。所以,當保盧斯被圍困以後,陸軍總部迅速派出了一名聯絡員,從這時起,保盧斯既要接受B集團軍群的指揮,還要接受陸軍總部的指令。
另一方面,保盧斯確實面臨補給不足和突不出去的困境。雷鳴行動命令下達後,保盧斯給曼施坦因派出的參謀回了信,雖然他手上還有100多輛裝甲坦克,但卻沒有油料,沒有這些裝甲他又突不出重圍,這是第一。第二呢,陸軍總部既不準他投降又不準他撤退,這就與雷鳴行動發生了衝突,在保盧斯猶豫不決時,包圍圈越收越緊了。
那麼,有人一定會問,曼施坦因救援失利,為何還受到重用當上了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呢?這是因為德軍組建頓河集團軍群時就做了兩手打算,既有救援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任務,更有阻止蘇軍切斷A、B兩個集團軍群通道的任務。對於曼施坦因來說,後一項任務比救援保盧斯要重要得多。
總結:從上面分析看出,史達林格勒戰役對於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被圍,從一開始德軍就失算了。除了南方集團軍群兵分A、B兩個集團外,又將第4裝甲集團軍從史達林格勒戰場撤出,這是犯了兵力分散的錯誤。而曼施坦因冬季風暴救援行動的失利,也是因為兵力不足和準備倉促引起的,雖然曼施坦因有先見之明,下達雷鳴行動要求保盧斯向外突圍,但影響因素太多使保盧斯左右為難,可以說,當時保盧斯無論執行哪項命令都是徒勞的,因為突圍和等待救援結果都是一樣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讚、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曼施坦因:失去的勝利》
精彩推薦:二戰蘇德戰爭,為何閃擊戰對莫斯科戰役無效?戰術與戰場環境脫節
二戰蘇德戰爭,德軍為何不就地取材燒柴取暖?容易暴露目標
二戰蘇德戰爭,如果蘇軍打贏哈爾科夫之戰,還有史達林格勒會戰嗎
二戰蘇德戰爭,史達林為何10天不露面?這段時間他在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