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身材相對矮小的日本人,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強悍呢?

2020-12-22 騰訊網

二戰時期,身材相對矮小的日本人,為什麼戰鬥力如此強悍呢?

「別看個頭小,打仗不的了。」小日本鬼子百分百應驗了這句話。人家是「武大郎賣麵包-人土貨洋」。動物界中長頸鹿高不高,但遇上獅子老虎大狗熊等比它矮的猛獸一樣被咬斷脖子。日本就是這種野獸,而比他身材高大的鄰居和美國大洋馬,實實在在讓他咬了一口。

日本從結束了幕府時代之後,對待士兵的營養問題就從不敢忽視。因為士兵作為國家力量,他們的身體素質是第一要素。兵種之中,數海軍待遇最好,每個月的夥食費相當於平常人三個月的工資。在日俄「對馬海戰」後,日本營養學家還製作出體積小但熱量高營養足的便攜罐頭。這些罐頭便於攜帶和保存,一次一罐足可以補充身體熱量和維生素等物質。在著名的「東史郎日記」中,東史郎曾記載到,部隊到達天津後,軍部發給每個士兵六盒橘子罐頭,這些罐頭又甜又解渴。他認為這是中國軍隊所不具備的。

東史郎說的一點都沒有錯,他日本的對手老大中國,雖然是個農業大國,但士兵的身體素質和營養攝入遠不如日本。東史郎在寫到徐州會戰一節中,曾寫過他們襲擊了中國軍隊的一個小隊伍,對方剛剛做好飯,然後就遭到了東史郎所在隊伍的襲擊。有三名國軍士兵被俘,其餘人全部逃走。東史郎打開熱氣騰騰的飯鍋,發現只有少量的白米和糙米,這些食物遠遠不夠這麼多士兵分食,每個人得到的食物不足日本軍隊的一個小飯糰。那三個被俘的國軍士兵,雖然高出日本人一頭不止,但明顯營養不良,面黃肌瘦,松松垮垮的舊軍裝顯得十分不合身,在對三人搜身的時候,能明顯看到他們的肋骨一條一條貼在肉皮上。東史郎很納悶,就是這樣的軍隊在同身體素質良好的日軍作戰,是什麼支撐著他們瘦弱的身體跟日軍玩命。最終這三個士兵在經過審訊後,就地刺殺。

東史郎寫到「臨出發前,這三個傢伙被用刺刀刺死,看到他們瘦而高的屍體躺在那裡,我感覺很不是滋味。我希望他們能求饒,或者說一些對我們有利的東西,這樣他們或許可以留下性命,充當軍夫。但他們什麼都不說,有個傢伙竟然用日語對審訊他們的禾野君說了一句『上等兵?』……」

在東史郎的隻言片語中不難發現兩國士兵身體素質的懸殊,一些老照片更能很好的反應這一點。照片中的國軍士兵身材枯乾,肋條明顯,而且精神面貌不好,皮膚黝黑,且兩眼無神。反觀日本一方的照片,精氣神十足,眼睛泛光,而且肌肉飽滿,身材勻稱。甚至於跟被俘的歐洲士兵站在一起,除了個頭矮小外,其他方面一點都不遜色吃奶油麵包的歐洲士兵。

有則歷史小片段,說的是美國顧問為蔣公出了一份低端的食物清單,寫明了士兵應每天攝入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各能量表。蔣公看後,長嘆一聲,無奈的表示,這些東西我也想給每個士兵,但是做不到。你們美國最低端的食物在我們這裡連軍官都吃不到,何況士兵,能有白米飯吃就不錯了。

蔣的一番話實實在在的無奈,但就是這麼艱苦的環境和身體素質,硬生生跟鬼子打了14年(非八年抗戰),足見中國兒女之骨氣之血性!

(作者:西方遊龍,本文由「遊龍歷史」創作)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讚和評論,謝謝!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諒解!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的日本,看起來他們還真是有點矮小
    這不禁讓人恍然大悟,我們熟知的「小日本」之稱竟然真的是根據他們的身高來取的。至於日本士兵為何普遍矮小,也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的飲食結構了。古代的日本崇尚中土之風,佛教在日本十分流行,而佛教奉行不飲酒不食葷,於是受此影響,素食主義便在日本國內風靡一時。
  • 為什麼日本人身高普遍矮小?日本醫生說出原因,這都歸功於中國!
    身高是判斷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所在,也能夠很輕易的判斷出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區別,那麼日本人為何如此矮小,日本醫生說出真實原因,所有一切的因素都在於日本的這個習慣。根據全球身高數據統計,日本人的身高均比同亞洲人的身高要低。一些日本女性平均身高只有1.5米到1.6米之間,而中國女性則可以達到1.59米到1.62米之間。
  • 大長腿+身高超1米85,為何二戰時大批德軍裝甲兵有男模身材
    在古代戰場上,身材高大的戰士具有許多先天的優勢,也更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戰績。比如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呂布呂奉先和關羽關雲長,據傳他們都是身高超過2米的大漢。■二戰初期法國的裝甲兵車組,三人的身高在1米6到1米7之間,在當時的德軍裝甲兵中屬於小個子,但在其他各國的坦克兵中屬於正常身高。■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裝甲兵,可謂是同時期各國裝甲兵中整體身高最為矮小的存在。圖中的這位看身材比例估計身高不到1米5。■二戰東線戰場上德軍俘虜了一輛蘇聯坦克,受制於車內空間有限,蘇軍坦克車組的身材也普遍偏矮。
  • 拿破崙時期、一戰時期強悍無比的法軍,為何在二戰中如此窩囊
    在拿破崙和一戰時代,法國軍隊都表現出了相當強悍的戰鬥力。尤其是他們的陸軍部隊,更是一種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存在。然而到了二戰,面對納粹德國的進攻,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陸軍卻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法國也在開戰不到40天的情況下,便宣告投降。
  • 鮮為人知的日本「人種改良計劃」,日本人是如何擺脫矮小身材的?
    如果問起二戰中日本士兵的形象,那麼大家一定會想到羅圈腿,剩下的就剩一個「矮」字了。日本士兵有多矮,據記載,抗戰初期,日本士兵的普遍身高在150釐米到160釐米之間,身高超過170釐米的日本兵,少之又少。
  • 俾格米人,為什麼身材如此矮小,卻能在10歲前結婚生子?
    北非:柏柏爾人,閃米特人通常是白人;撒哈拉沙漠:混合類型:主要是柏柏爾人、蘇丹尼格羅人的混合;西非和蘇丹:蘇丹尼格羅人,尼羅特人,這裡的人都比較黑,身材很高大;非洲中部:俾格米人;非洲東部、南部:科伊桑人;非洲之角:混合類型:南阿拉伯人、東非原住民混合。所以,住非洲的不都是黑人,而俾格米人恰恰說明了非洲早期人類的多樣性。
  • 百年前日本武士老照片:面露兇狠身材都很矮小,圖5女武士漂亮!
    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日本武士真實情況的照片,他們身材矮小強悍、面露兇光,看起來穿著鎧甲笨拙,其實靈活無比。 日本武士中等級最高的是徵夷大將軍,下面依次是大老、老中、御家老、守護代、大名、家老、部將、侍大將、足輕大將、足輕頭、足輕。
  • 二戰時期即使強悍的日本士兵 遇到這款武器,也大驚失色
    二戰時期日本人對武士道有著執著的信念,軍國主義盛行當時的日軍士兵很瘋狂,日本軍隊單兵素質十分強悍士兵作戰時悍不畏死。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導致日軍作戰時也瘋狂異常。美軍在戰鬥意志上遠比不上日本。即使如此強悍的日本兵在太平洋群島上也被打的如喪家之犬一樣無處藏身,因為有了它。
  • 二戰中德國和日本誰相對更強?
    為什麼這說,從二戰中的各自國家的戰績我們就能看得出來了,德國佔領了大部分的歐洲地區,日本佔領了亞洲和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義大利之佔領了非洲的一小部分地區,從以上就能看得出來,各自的一個大概實力差距了。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詳細討論下各自的差距。
  • 二戰時期日軍組建的乙級師團,戰鬥力方面與甲級師團是沒有分別的
    說到二戰時期日軍成立甲級師團,人們往往認為是日軍最為精銳的部隊,這17個師團幾乎代表著日軍全部戰力代表,而往往忽略日軍二戰時期成立乙級師團,而日軍對乙級師團劃分是從21到110編號以內作為乙級師團編號,比如常駐廣東嶺南地區日軍第140師團就是屬於日軍丙級守備師團,其性質是海岸防衛部隊師團
  • 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製造了大量的航母,為什麼現在造一艘都費勁
    二戰時期的珍珠港戰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尤其在此之後,我們都看到了日本與美國工業能力和海軍的強盛,無法想像一個島國居然去挑戰一個龐大的國家,雖然最後輸了,還差點滅國!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日本的確站在了頂級強國之列。
  • 日本士兵戰鬥力如此強悍,對付一個敵軍需要幾個八路軍戰士?
    時光荏苒,當我們回顧起那段歷史,或許會思考,日本士兵戰鬥力如此強悍,對付一個敵軍需要幾個八路軍戰士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可以理性分析,展開今天的話題。 一、軍紀嚴明,作戰能力一流的日本士兵是如何造就的?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動用衝鋒鎗?
    在二戰時期,日本發動了侵略戰爭,對亞洲各國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侵略,特別是對中國來說,日本在中國大地上所犯的罪行非常多,當時我軍的裝備非常落後,所以遇上裝備精良的日軍,初期自然是毫無還手之力。科技在不斷發展,同時戰爭的模式也在不斷改變,日本如今已經無法和我們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在二戰的時候,衝鋒鎗是各國軍隊使用的比較多的武器,但是日本軍隊一直沒有動用那種武器,所以日軍在二戰期間為何不喜歡用衝鋒鎗呢?
  • 二戰時期,那支戰鬥力強悍的「嬰兒師」是如何被組建的?
    二戰時期曾經有這麼一支特殊的部隊,其成員普遍由20歲左右青少年組成,這支在盟軍眼中「嬰兒師」的納粹黨衛軍部隊即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青年團」師,該師雖然非常年輕,但這些被納粹洗腦的年輕人戰鬥力相當強悍,無論是在東線面對攻勢如潮的蘇聯紅軍,還是在西線與科技一流、擅長多兵種協同作戰的盟軍,
  • 德軍士兵戰鬥力強悍,如今還能保持嗎?軍迷:希特勒看見得氣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所向披靡,士兵們的戰鬥力一個比一個強悍,可以說希特勒的治軍方式很有效,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發起閃電戰期間,各軍配合十分的默契,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頭碾壓,敵人連擋都擋不住,當時能夠與德軍一戰的幾乎沒有,蘇聯要是和德軍人數相當,完全不是對手。
  •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武器怎樣?美軍看得上眼的就一個
    二戰時期,日本陸軍武器怎樣?看到這個問題,不少小夥伴肯定要說了,那自然是裝備精良啊。正面戰場,不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嗎?就是在《亮劍》裡頭,繳獲到日軍一些裝備,也足夠李雲龍高興一陣的。新一團,獨立團,這些強悍的隊伍,不少裝備也都是繳獲日軍發展起來的。
  • 二戰期間,日本並沒有侵略巴西,為何巴西卻擁有大量日本居民?
    據環球網報導稱,作為二戰的發起國,日本不僅是大肆侵略亞洲國家,更是多次與美軍交鋒,表現出的戰鬥力十分強悍,要不是其野心得不到控制,偷襲了美軍珍珠港基地,致使美國勃然大怒,直接向日本本土投射了原子彈,日本也不會無條件投降,淪為現在的美國「小弟」,處處受到美國的限制,軍事領域也只能在美國和世界各國的多重限制下
  • 為什麼二戰時期的航母製造那麼容易,而現在卻非常困難?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航母就是海戰的制勝法寶,各參戰國都瘋狂地製造航母。整個二戰期間,美國製造了158艘,英國91艘,日本25艘,連義大利都造了3艘。最瘋狂的時候,美國每周都有一艘新航母下水,可見速度之快。
  • 二戰時的日本有多強?為什麼敢「單挑」整個亞洲甚至挑釁美國呢?
    日本在二戰時期強大與否得看和什麼人相比,在亞洲日本絕對稱得上巨鱷,但從整個世界來講,日本可以稱得上強國,但和美國、蘇聯、德國這些國家相比,日本那點實力就不值一提了。日本的軍事實力在二戰時期屬於嚴重的「偏科」。二戰時期日本海軍實力非常之強大。
  • 二戰時期美國一周建造一艘航母,為何現在動輒就要數年?
    二戰時期,美國藉助自己國內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瘋狂建造各類艦船,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卡薩布蘭卡級航母,平均工時只有短短的一周。而現在航母建造起來卻十分費勁,動輒數年的建造周期和天文數字的造價讓眾多國家望而卻步,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現代航母建造起來如此費時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