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正愛情轉化成動力,影響男主走向正義道路的存在

2020-12-14 馬入格牙3484

「政治正確」似乎成為各國之間爭議滿滿的話題,對於奧斯卡影片來說,這一點更加遭受爭議,不僅僅是現在被人重視和評論,在二戰時期,奧斯卡也就遭受到這方面的討論。

今天要說的這部影片曾經一下子拿下了三個大獎,更是在第十六屆的奧斯卡之中,獲得最佳影片的殊榮,也就是在1944年,《卡薩布蘭卡》因為電影劇情與當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形勢相呼應。

「政治正確」也就代表當時迎合了「反法西斯」的熱潮,傳授的觀念都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作為一種世界主流思想,同時又有積極的政治價值觀呈現,具有宣傳意義,所以這部電影和反法西斯政權一樣取得了「偉大勝利」。

經受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的作品,才能成為經典的好作品,當年榮獲奧斯卡大獎的《卡薩布蘭卡》也一樣,在經歷了七十多年的歷史以後,依然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那麼今日重新回顧這部黑白電影,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曲線救國

開門見山的電影並不多見,像《卡薩布蘭卡》這種開篇就交代歷史背景然後講述電影名字含義的電影,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如今比較多的留下懸念,然後在結尾處在揭開故事來源的非常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百姓流離失所,特別是在戰亂頻仍的歐洲地區,更是許多想要逃亡的人們,只不過想要遠離的人多,實際的交通工具就變得非常稀缺,而且價格昂貴,而這時候人們就想到了另一種「曲線救國」的路線。

當時歐洲難民們多半想要到美洲避難,可是過往的船隻卻不是普通人能夠通過的,所以只能繞道而行,經過長途跋涉才到達目的地,這時候就不得不經過一個地方,那就是北非的「卡薩布蘭卡」。

歷史長河

說來這部奧斯卡經典黑白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北非諜影》也是這麼來的,還記得在這部電影之前,1940年的二戰期間,德國突破法國防線,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港口孤立無援,當時就有一部電影《敦刻爾克》非常出名。

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敦刻爾克》電影的續集應該就是《卡薩布蘭卡》了。

曾經那座城市在歐洲殖民地侵佔之前,叫做「達爾貝達」,也使得在1956年摩洛哥獲得獨立之後,這座城市也正式被改名為原名。

摩洛哥人對於「卡薩布蘭卡」可不愛叫,那是一段屈辱被佔領的歷史,也就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已經在歷史長河中消逝了,只是在那裡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在過去與現在依然閃耀著光芒。

我們看這部被稱作是經典的《卡薩布蘭卡》的獨到之處,就在於它融入了多種元素,像愛情、戰爭與間諜戰等,堪稱教科書式的劇本。

故事背景

故事的背景建立在二戰,那段非常黑暗的歐洲時期,法國也是最為黑暗,從兩位快遞員是德國人被殺之後,殺害這兩個人的罪犯逃到了北非的影片地名,然後在警察追擊和逃亡的氣氛中,開始了這段精彩的電影。

電影通過細節之處的生動傳神,來為我們介紹故事的兩位主人公,咖啡館裡的Rick和非常美麗來到卡薩布蘭卡的「客人」Lisa,兩個人通過打破慣例和鏡頭切換。來確定這兩位都是非常不簡單的人物。

這不得不感嘆當時的演員也真的很出色,各種細節之處的眼神和動作都讓人覺得演繹得淋漓盡致,主角的驚豔出場,然後故事線索的不斷延伸,還有各種故事,都在一定的人物線上,剖析的一清二楚,所以獲獎是當之無愧的。

《卡薩布蘭卡》被評為「歷史第一愛情片」,成功超過了像奧地利赫本拍攝的《亂世佳人》等電影的評價,主要在於,這部電影的故事變化和情節發展都跟愛情線有著直接的聯繫。

那麼為什麼說這部電影從愛情中透視著人性的光輝呢,這在於在「角色成長」之中,主角都通過劇情的發展,把反抗法西斯的正義感激發出來,成為整部電影中強大的點睛之筆。

結語

本身來說,愛情又何嘗不是一種人性之中的美好光輝呢,在《卡薩布蘭卡》裡面,正是愛情的力量化成動力,成為影響男主走向正義道路的存在。

相關焦點

  • 《卡薩布蘭卡》,1942年的回憶,永恆的愛情交響曲
    可以說,卡薩布蘭卡做為一個地點和象徵已經成為全球影迷心中的愛情聖地,電影改編自一出舞臺劇《人人都去裡克酒店》,由於當時沒有彩色膠捲,所以畫面仍是黑白影像,但是卻絲毫不影響其「經典」的傳承,很多人更是無數次的反覆觀看來體會其中有趣的對話和鮮活的人物形象。
  • 《卡薩布蘭卡》:三個人的愛情,註定是場悲劇
    在美國電影學會、好萊塢編劇協會、《時代周刊》、英國《泰晤士報》等多家專業機構評選的史上百部最佳影片榜單中,《卡薩布蘭卡》都穩穩地佔據了愛情片第一名的寶座。 那麼,全球最偉大的愛情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影評|遙遠的夢——《卡薩布蘭卡》
    Rick手上的兩張通行證能幫助Victor度過難關,但這樣一來,Ilsa是決定留下,還是離去,他們的愛情在政治和倫理的推波逐流中走向何方。正因如此,在卡薩布蘭卡的雨夜和褒曼迷離的眼神中,觀眾便很容易沉浸在電影的愛情裡無法自拔。而影片的臺詞至今仍廣為傳頌,在2005年美國電影學會(AFI)評選的百年百大電影臺詞中,《卡薩布蘭卡》有六句臺詞入選,是所有電影中最多的。
  • 《卡薩布蘭卡》:跨越世紀的經典,戰爭與愛情折射永恆的人性光輝
    ①兩條主線交織相連,以三人的愛情糾葛來表現反法西斯主題《卡薩布蘭卡》有兩條主要的故事主線,第一條是明顯的愛情線索:伊爾莎的丈夫維克多是地下運動的領袖人物,在行動中被抓進納粹集中營,不久便被傳已經身亡。影片中故事的愛情線和政治線重合,並且成為互相矛盾的因素。而好萊塢影片描述的過程往往就是將一切政治、經濟、社會的難題轉化為個人的悲喜劇,結果是個人困境的解決象徵性地解決了社會問題。電影中兩人雖然都做出了犧牲,但並沒有放棄個人的欲望,正如裡克對伊爾莎所說的:「我們將永遠記住巴黎」。
  • 《卡薩布蘭卡》:二戰局勢發展如何助其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男主人公裡克·布萊恩為了愛情和道義,甘願把生的機會留給心愛的伊爾莎·倫德和他的丈夫、捷克抵抗運動領導人維克多·拉斯羅的行為是崇高愛情和英雄主義的完美結合。卡薩布蘭卡成了從歐洲到美國的重要中轉站,但離開法屬的卡薩布蘭卡比登天都難,納粹德國已經派官員前來把控逃亡事態,而故事男主人公、開酒吧的美國人裡克手裡握著兩張性命攸關前往裡斯本的特別通行證。
  • 《卡薩布蘭卡》的配角們
    《卡薩布蘭卡》做為一部經典的電影,配角也都十分優秀。編導們充分挖掘了這些配角的作用。二、簡約不簡單的配角卡薩布蘭卡電影中的一眾配角也很出彩兒。1.警察局長不用說了,簡直就是男二,是作者的傳聲筒,男主的性格都是被他挖出來的。2.鋼琴手山姆初見女主時候的反應非常有趣,不假思索笨拙撒謊,連他都知道那是他男主人躲不過去的人和緣。3.賣過境證的商人有著一種過硬的神邏輯,你是討厭我的人,所以我信任你。
  • 影史最經典的愛情故事——永遠的《卡薩布蘭卡》
    上面這段對白,除了酷外沒別的形容詞了,而這段對白正出自電影《卡薩布蘭卡》。1983年,英國電影學院評選的30部最佳影片,《卡薩布蘭卡》從2000多部影片中脫穎而出,名列第一。在1996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百部最佳愛情片」中,《卡薩布蘭卡》再次評為第一名。同時,本片也是美國電視史上重播次數最多的影片。
  • 傳聞中陳芊芊,一部男主自行腦補愛情劇本,結局會走向怎樣反轉
    傳聞中陳芊芊改編傳聞中三公主小說,開播不到一周時間,播放量就到3億次,豆瓣評分7.6,憑藉著男女主出色表現,在電視周榜中獲得第一名,然而這部小成本宣傳不足情況下;這部甜寵劇已經成功出圈,好評如潮傳聞中陳芊芊開闢甜寵劇新模式,讓人越看越看越上頭,女主穿越到自己寫的劇本中
  • 《卡薩布蘭卡》雷諾警長———一棵牆頭草的人性光輝
    說起電影《卡薩布蘭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亨弗萊.鮑佳和英格麗.褒曼兩位大明星演繹的動人愛情故事,再次欣賞此部優秀電影時我卻被劇中的雷諾警長所吸引。故事背景發生法國北部被納粹德國佔領,南部成立維希政府,而卡薩布蘭卡所在地的摩洛哥是法國的殖民地。當法西斯德國橫掃歐洲時,美國是大家的希望,所以卡薩布蘭卡就是飛往自由之地的跳板,故各色人等聚集在此,演繹了一部戰爭年代的愛恨情仇。面對自己的國家已屈服納粹腳下,作為卡薩布蘭卡的土皇帝的雷諾警長的口頭禪是:我就是一個牆頭草!
  • 5本女主下嫁寒門男主的古言,男女主攜手同心,從微末走向輝煌!
    大家好,我是毛毛蟲,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女主下嫁寒門男主的古言,男女主攜手同心,從微末走向輝煌! 第一本:《狄夫人生活手札》作者:殺豬刀的溫柔
  • 動漫中那些悲劇的男主
    NO.1塔茲米《斬·赤紅之瞳》中男主,起初為了追求富裕生活,進城不幸,師兄妹死倆人。從此覺得世道慘無人道,家入夜襲。在其中奮鬥很有人氣,最終為了拯救無數的人被至尊帝具壓死。沒有和赤瞳在一起,滿滿的遺憾。NO.2伊藤誠是《school days》男主角。由於發生感情糾紛被西園寺世界殺死……這估計是三角戀沒處理好。
  • 佳片有約|卡薩布蘭卡裡的絕世愛戀
    類型:劇情 / 動作 / 愛情 / 戰爭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英國 劇情簡介: 二戰期間,素不相識的英國特工馬克斯·瓦坦和德國間諜瑪麗安奉命偽裝成夫妻
  • 重溫經典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卡》這部經典影片,我又重溫了一遍,這部片子表面上看起來是戰爭片,仔細觀看卻是諜戰片,深入男女主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部偉大的愛情片!這就是這部片子的經典之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佔領了法國。從巴黎到馬賽穿過地中海,最後來到摩洛哥城市卡薩布蘭卡!在這裡幸運的人憑著金錢,運氣可以拿到出境許可證,然後前往美國。其餘的人就只能留在卡薩布蘭卡了。有一天,當地警方接到情報,一份重要文件被盜了,運送文件的德國快遞員因此遇害。兇手很可能逃到了這裡,因此為了抓捕兇手拿到文件,德國的少校也來到了卡薩布蘭卡。當地的警長迎接了少校並且會在裡克咖啡館抓捕兇手。
  • 為什麼小圓的劇本裡沒有男主?如果把曉美焰替換成男主會怎麼樣?
    按照傳統的魔法少女動畫,在劇本裡面加入一兩個作為開展支線劇情的男主也並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加上老虛又自稱自己是「愛的戰士」,在常人的眼裡對於愛的理解一般都會聯想到男女之間的愛情。因此如果把《魔法少女小圓》中的曉美焰替換成男主,這樣的劇情豈不是更能體現出愛的偉大嗎?
  • 卡薩布蘭卡:人們因為電影知道了它,而這個城市的魅力遠不止於此
    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0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那該片獨佔鰲頭,排在第一位,也成為了卡薩布蘭卡永遠的標籤。正是因為裡克的俠氣和伊爾薩的勇氣,所以才成為了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兩大基石。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愛情。這部電影當中所有的正義、善良、勇氣、公平等等,最終都是為了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愛情。
  • 「我對你的愛情已經轉化成親情了」男人的言外之意,其實是這樣
    朝夕相處中,夫妻間的愛情一定會轉化成親情,這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狀態。但是,愛情其實與親情一樣,會永遠在一個人的心裡佔據一定的位置,這個位置無可取代。一旦愛情全部轉化成親情,心上空著的位置一定會有人填滿的。 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說過,「沒有真正愛情的婚姻,是一個墮落的起點。」構建婚姻的重要條件之一,一定是愛情。
  • 瘋批男主系列文:男主三觀不正內心瘋狂,卻偏執深情超寵女主!
    我有段時間特別喜歡看瘋批男主的類型文,男主或病嬌或偏執或陰暗,有些三觀不正,還有些變態(雖然這種人出現在現實中絕對是打妖妖靈的存在)但是在小說裡就是——神仙愛情我可以!五星強推《絆橙》:這是不會相愛的兩個人相愛的故事。
  • As time goes by…… 電影《卡薩布蘭卡》主演全部離世·都市快報
    ——昨天的一則新聞又喚起了影迷對《卡薩布蘭卡》的記憶。據外媒報導,曾參演《卡薩布蘭卡》的法國女星瑪德琳·勒博(Madeleine LeBeau)在臀骨受傷後於5月1日在西班牙去世,享年92歲。至此,《卡薩布蘭卡》的主要演員全部逝世。 電影《卡薩布蘭卡》拍攝於二戰期間,取材於二戰,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帶著無奈和傷感,「整個世界快倒下來了,我們卻挑上這個時候來談戀愛」。
  • 動漫中的男二號,分明都是女主命,他們和男主天生一對!
    在動漫中,有很多男性角色,雖然是男二號,但是實際上是女主命,因為他們和男主在一起才是真正的配一臉,俗稱女主男,一起看看吧!動漫中這5位男二號,分明就是女主命,他們才是男主真愛無疑!第五位:黑子的籃球 赤司徵十郎黑子哲也作為黑影被赤司徵十郎所發掘,一直存在感很低,而赤司徵十郎與之相反,他的決斷性都讓他充滿了氣勢,即便是妥妥的男二。
  • 卡薩布蘭卡:這部亂世羅曼史為何成為經典?
    如果讓你在二十世紀中外愛情電影中選出十部最佳影片,答案應該是很多的。畢竟,一千個觀眾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如果讓我來選,我肯定會推薦《卡薩布蘭卡》這部電影。我喜歡這部電影,是因為在這部影片裡,不僅包含了愛情的要素,還融進了戰爭、身份、追捕、轉移、逃離、陰謀、情報、友誼、政治等因素,通過北非小城卡薩布蘭卡,通過小小的裡克咖啡館,通過這些複雜又糾結的元素,折射出那個時代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中小人物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