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摩洛哥的著名旅遊勝地卡薩布蘭卡,世界上有那麼多城鎮,城鎮裡有那麼多酒館,而他卻偏偏走進了我。這是電影卡薩布蘭卡當中的經典臺詞,很多人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認識了卡薩布蘭卡這座城市。
電影是由亨弗萊·鮑嘉、英格麗·褒曼主演的,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卡薩布蘭卡作為法國的殖民地,是歐洲逃亡美國的必經之路。影片講述了二戰時期,商人裡克手持寶貴的通行證,反納粹人士維克多和妻子伊爾莎的到來使得裡克與伊爾莎的舊情復燃,兩人面對感情和政治的矛盾難以抉擇的故事。該片在1944年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獎項。
2007年美國好萊塢編劇協會評選了史上100部最偉大的電影劇本,那該片獨佔鰲頭,排在第一位,也成為了卡薩布蘭卡永遠的標籤。正是因為裡克的俠氣和伊爾薩的勇氣,所以才成為了反法西斯戰爭當中的兩大基石。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愛情。這部電影當中所有的正義、善良、勇氣、公平等等,最終都是為了一個永恆的主題,那就是愛情。雖然說愛情不能夠改變當時的現實,但是愛情卻能夠給人更有希望的未來。對於旅客來說,最安慰的地方就是兩個人不能夠擁有彼此,但是共同擁有巴黎。
不過就算如此,卡薩布蘭卡的故事卻沒有結束。在影片上映40多年之後的一天,美國歌手貝裡希金斯在他的專輯當中就發行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也叫做卡薩布蘭卡。他就說了,這首歌是我為當時的女朋友寫的,我記得那年是1982年,卡薩布蘭卡是我們共同喜愛的電影,這部愛情片讓我們如痴如醉。結合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我為女朋友寫了這首卡薩布蘭卡,他非常感動,還答應了我的求婚,成為了我的妻子。
當然被這部電影感動的不只是貝利希金斯,還有一位美國老影迷凱西克拉格,他把這部片子反覆看過幾十遍,在退休以後他就買下了卡薩布蘭卡海邊的一棟別墅,仿照電影當中裡克咖啡館的樣子,與朋友一起投資興建了翻版的咖啡館,讓人們到這裡來圓夢。他自己也是天天的生活在模擬的場景中自得其樂,人們都衝著裡克咖啡館的名頭而來,讓咖啡館開得紅紅火火的,遊客們陶醉的恍恍惚惚,人們樂意在這幽靜而良好的環境中穿越時光,重溫舊夢,去體驗一把復古之情。
如果說卡薩布蘭卡是一首歌的話,那麼電影、音樂、美酒,就是卡薩布蘭卡的音符。卡薩布蘭卡位於摩洛哥的西北部,是整個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先後被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家佔領。在西班牙統治期間,西班牙人把這裡命名為卡薩布蘭卡,摩洛哥獨立之後,為了清除移民主義殘餘,就將城市名稱由卡薩布蘭卡恢復為達爾貝達,但是許多人仍然是習慣地稱它為卡薩布蘭卡。
而有趣的就是無論是卡薩布蘭卡,還是達爾貝達,他們都是白房子的意思,和他名字所描述的一樣。卡薩布蘭卡的房子確實都是白色的,他們高低錯落夾在藍天碧海之間,非常的搶眼,原因就在於摩洛哥是一個崇尚伊斯蘭教的國家,白色代表的就是聖潔的含義,所以他們將這份聖潔寫進了城中的每一寸磚瓦,並且因為它是一個港口城市,白房子因為陽光的反射會看得特別清楚,讓遠方出海的人們知道家就在不遠。
前面說到摩洛哥信奉伊斯蘭教,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座世界知名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他雖然是個地道的80後建築,但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現代清真寺,被譽為伊斯蘭世界第一大瑰寶。他佔地相當於12個足球場,可以同時容納10萬人。如果到了這裡你會發現它1/3是建立在海上的,這種別出心裁的設計是誰想的呢?謎底就在謎面上,當時的國王桑二世。那一切都是源於當時他做的一個夢,他就說了,真主託夢告訴他,摩洛哥人民最開始是坐船來到這片大陸的,所以清真寺最好是建立在海上。
國王是一個時間觀念特別強的人。第二天他就收拾好心情開緊急會議,出了這樣一個不差錢的設計方案,這國王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他不僅能夠記住夢境,而且還能夠做到讓夢想成真,填海做基地,成功的讓清真寺的1/3延伸到了海面上。如果說你是坐船去卡薩布蘭卡,從海上來看這座清真寺的話,真的就像是一座停泊在海邊的巨輪一樣,特別漂亮。
從清真寺出來步行幾分鐘就到了卡薩布蘭卡的中心,也就是哈布斯市場,這屬於卡薩布蘭卡的老城區,早期是由法國人建造的,所以理所當然的這片區域到處充滿了法國殖民時期與摩洛哥傳統樣式混搭結合的建築,既有穆斯林溫柔敦厚的圓弧線條,也有法式的鑄鐵陽臺和南歐的典型建築。在哈布斯市場琳琅滿目的商品配合當地人的叫賣聲就仿佛是進入了阿里巴巴的世界。
偶爾看到一個騎著毛驢的阿拉伯大叔,就好像是看到了真人版的阿凡提,在這裡,你可以買到當地的土特產,不過當地最有名的美食還要數烤駱駝肉,你在市場買好了肉,拿到另一個店鋪去烤,那完全是一條龍的服務。至於說駱駝肉到底是什麼味道呢,就需要你自己去嘗一嘗好了。
然而咱們說建築並不代表一個城市,城市當中的人也是組成這個城市的風景,微笑絕對是當地人內心的真情流露。你走在街上,人們會主動地向你問好或者是招手,你可以看得出微笑是發自內心的,這種友好恐怕是來自多方面的。
比如說當地人每天喝著中國茶用來順腸胃,看到中國人有親切感,中國醫療隊20多年來為他們消除病痛,有恩人感,中國大國時不時的會為非洲說一些公道話,所以有治癒感,有聽原著的醫療隊的人員講,說在卡薩布蘭卡行醫與在國內行醫的最大不同,就是不會發生任何的醫療糾紛,即使說是醫治無效,當地人也只有一個簡單的念頭,被神明召喚去了,神明決定一切,生老病死早已安排好,隨遇而安,不必強求。
人們是因為電影知道了卡薩布蘭卡,而這個城市的魅力卻遠遠的不止於此。也許這個世界上本就存在兩個卡薩布蘭卡,一個是屬於迷戀浪漫故事的電影觀眾,而另一個則屬於當地的人們,而浪漫溫情的白色,則永遠屬於大西洋彼岸的這座城堡卡薩布蘭卡。
和平已經遷走戰火,命運仍舊雜亂人生,人生無數老城石,碑中無盡小故事,愛情故事在你我身邊的每一天都在上演,不管怎麼樣,希望你和卡薩布蘭卡的人民一樣,儘管負重前行也要懷揣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