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壟斷 迎戰專利狙擊 中科大90後實現「空氣成像」

2021-01-13 TechWeb

【TechWeb】兩年前,兩位中科大的90後在校研究生「鼓搗」出一塊神奇的玻璃,讓「空氣成像」成為現實。和傳統意義上憑藉水霧、全息膜等介質在空中成像不同,這是一種無介質空中成像。

現在他們正在籌備將這一科研成果投產,並預計今年下半年量產上市。屆時,空氣成像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將正式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然而,從象牙塔裡的純粹學術到商業社會的競爭,之間的鴻溝還需要經歷和歷練去填平。兩位90後的理想剛剛起步,就遭遇空氣成像領域日本壟斷企業的專利狙擊。

技術突破讓空氣成像成為現實

2015年,剛剛進入中科大讀研的韓東成和範超相遇,一個光學碩士,一個理論物理碩士,兩個90後相見恨晚。共同的學習交流,讓兩人不同領域深厚的知識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二人決心攻克「空氣成像」這一技術難題,並註冊公司東超科技(取字韓東成和範超名字)起步創業。

經過近2年的反覆研究、論證和試驗,2017年年底,二人的創業項目迎來技術突破,「空氣成像」技術成了。

東超科技的核心技術為DCT-plate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其利用光場重構原理,將發散的光線在空中重新匯聚成實像。結合雙目攝像頭等體感交互等輔助裝置,就可以實現人與實像的直接交互。此外,東超科技的空氣成像可以根據場景需要,比如密碼輸入環節等場景,設置不同的影像呈現角度,這樣成像只讓某個特點角度的人可視,實現更高安全性。

和市面上的投影成像等不同,東超科技的DCT-Plate技術,不需要通過任何承載介質將畫面直接呈現在空氣。區別於現有市面上任何的「全息」呈現的虛像,DCT-Plate鏡片呈的像為實像,可觸碰,這讓人跟圖像的「交互」形式和類型都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間。

韓東成介紹,東超科技的核心技術不僅實現了國內空氣成像領域「零」的突破,在國際上也僅晚於日本。

東超科技計劃將這一技術應用於軍工顯示、大教育、汽車、戶外媒體、信息安全、展覽展示等領域。

憑藉技術突破,東超科技成為國內唯一一家以DCT-Plate技術實現全息無介質成像的公司。也是憑藉該項核心技術,東超科技在2018年1月獲得了合肥高新科啟創業公司的800萬元天使輪融資,公司估值達8000萬。2019年1月,東超科技再次獲得中科創星1000萬元Pre-A輪融資,市場估值更是達到1.5億元。

一切都順利的讓人羨慕。

正當韓東成和範超全力以赴將自己研發的產品投產、雄心勃勃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迎來了當頭一棒。

突遭變故 專利被訴無效

今年三月,正忙於裝修廠房、進設備,一心撲在產品線上的韓東成收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覆審委的書面通知時,才知道東超科技的三個核心專利均被人發起無效請求。

2019年2月至3月間,東超科技先後收到關於「一種實現空氣成像的光學平板結構」、「單列多排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多排多列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三項專利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

而這正是東超科技的三個核心專利。其中「一種實現空氣成像的光學平板結構」是另外兩項專利的基礎,「單列多排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和「多排多列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兩項專利可以說是東超科技實現「空氣成像」的兩個解決方案。

一旦被認定專利無效,就意味著東超科技目前賴以生存的技術無法進行商業化投產,一切將終止於起步。東超科技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在回憶這起專利訴訟案件時,韓東成向TechWeb介紹道:起訴人是一家國內智慧財產權代理人,他們拿的是我們在全球唯一的競品公司日本某公司的兩項核心專利,去起訴申請無效我們的這三個專利。「

目前,全球範圍內成功作出空氣成像技術產品的企業不多,其中,日本公司ASKA3D是全球唯一一家設計生產AI板實現「空氣成像」的公司,其旗下產品早已投入商業應用,是該領域壟斷企業,國內銷售的相關產品多為其代理產品。

面對來自行業巨頭的專利訴訟,初創的東超科技別無選擇,只能正面迎戰。但是事情進展並不順利。

韓東成介紹,因為最初的專利文稿是委託給國內的智慧財產權代理所所寫,在文字表述上寫得不夠嚴謹。因此在開庭之前,儘管東超科技反覆提交了大量書面證據,但語言文字上的證據依然不能夠說清楚東超科技專利的有效性。事情一度變得很棘手。

幸運的是,東超科技的「一種實現空氣成像的光學平板結構」和「單列多排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兩項專利當時已經生產出一些樣品。

在今年5月7日開庭當天,抱著背水一戰的想法,韓東成帶著實際生產的產品到了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給三個合議組的議長和審判員當場對比日本公司產品結構和東超科產品的區別。最終通過這樣的實物展示方式,促成了東超科技兩個重要的專利被維持有效判決。

2019年7月3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文並公告第40689、40679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據該決定書內容顯示,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涉案兩件專利「201721714921.X,單排多列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和「201720919002.X,一種實現空氣成像的光學平板結構」被宣告維持專利權有效。

不過遺憾的是,「多排多列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這項專利,由於東超科技目前還沒有實際生產,沒有實際的樣品帶到法院,無法充分說明跟日本公司專利的區別,最終這項專利被判無效。

在談及此時,韓東成雖略感遺憾,不過也很快釋然。他介紹,在嘗試投產的過程中發現「單列多排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的成本更低、效果更好,工藝也要「多排多列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更簡單。於是東超科技所有的生產工藝和方法以及引進的設備全部都是按照單列多排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去建設的,多排多列平板從一開始就把這個路徑給摒棄掉了。

這也就意味著,雖然輸掉了這一項專利訴訟,好在沒有給東超科技帶來實質性的損害。在面對行業巨頭精準狙擊時,東超科技首戰告捷。

日企專利狙擊背後

剛剛起步的東超科技緣何受到行業壟斷企業的精準專利狙擊呢?這和當前的市場現狀不無關係。

根據產業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0年,全球顯示產業產值將達到1400億美元,伴隨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商務顯示等智能硬體領域的崛起,市場對於顯示技術有了新的要求,「去屏化」「可交互」的全息影像顯示效果受到關注和追捧。

但是目前「空氣成像」產品幾乎由日本公司壟斷。從國內市場來看,韓東成介紹,其產品售價高達數十萬元每平米。客戶往往需要投入大幾百萬的費用才能完成一個十幾方米的「空氣成像」影像。目前液晶顯示屏費用相比更為廉價,因而「空氣成像」技術在國內遲遲未能得到大規模應用。

韓東成介紹,東超科技的技術進行自主生產後,將替代國外產品,終端售價最初會定在15萬元/平米左右,售價不到進口產品的一半。另外,東超科技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完善產線後實現成本控制及價格的下調。價格優勢讓東超科技獲得了眾多企業客戶的青睞。

據韓東成透露,早在今年3月份東超科技產品投產之前,國內「空氣成像」市場眾多客戶已與東超科技建立聯繫並表示強烈合作意向,其中包括奇瑞、長安等汽車企業和頭部廣告傳媒公司。在韓東成看來,這也本次還未量產就被起訴的主要原因:競爭對手急於將其產品扼殺在搖籃中。

專利訴訟背後,其實是巨大的商業利益之爭。

淬鍊成鋼

吃一塹長一智,專利訴訟反而逼迫東超科技在專利申請上投入更多精力,要「更專業」。在經歷的驚心動魄的專利生死戰之後,韓東成表示對申請國際專利、建立專利護城河更有信心。

據介紹,上述東超科技的三項核心專利均是同時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發明專利」和「國際PCT專利」。此次參加專利訴訟的是東超科技已經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相關部分。

由於發明專利、國際PCT專利的審查授予周期更長,需要2-3年甚至5年才能授予。作為一家成立申請專利不足3年的年輕的科技公司,東超科技的這三項「發明專利」和「國際PCT專利」申請尚在「走流程」的過程中。

韓東成表示,已經獲得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是基礎,三個專利一旦無效掉的,發明和海外專利統統都授權不了。反之,現在通過充分證據證明,有兩個專利被保下來之後,它的含金量無疑更高了,發明專利和海外專利申請下來的機率將極大提高。

東超科技核心團隊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依託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光學鏡片加工廠的科研資源和生產製造平臺。

按計劃,今年東超科技正在安徽省合肥市積極實現該項技術的量產計劃,工廠投入超千萬。目前正在搭建首條生產線,預計將於2019年下半年實現量產,將在軍工顯示、大教育、汽車、戶外媒體、信息安全、展覽展示等重要行業,形成自己完整解決方案。

韓東成向TechWeb表示,東超科技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在將實驗室技術進行產業化,現在籤訂的意向訂單將近3000多萬元。

對於公司未來發展,韓東成表示,經過這場專利戰之後,更加樹立了公司專利的核心價值。當前科創板大力鼓勵原創技術突破型企業上市,東超科技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掌握DCT-plate等效負折射率平板透鏡「空氣成像」技術的公司,未來也有比較強的信心衝擊科創板上市。

相關焦點

  • 擎科生物「雙創」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擎科生物「雙創」項目打破國外壟斷 2020-11-
  • 中科院院士唐本忠走進香港科大實驗室,揭秘中國原創「聚集誘導發光」
    AIE的突破性貢獻,在於AIE可被套用到不同物料上,可說是材料競賽場上的「全能運動員」,應用層面涵蓋:血管成像、細胞追蹤、液晶顯示、智能材料、發光二極、指紋檢測、爆炸物探測、有機光波導細菌甄別、食品質量監測、化學傳感器、細胞器影像,AIE的出現,逐步打破國際間對螢光檢查技術,以及相關產品的壟斷局面。
  • 中國又一超級工程,27年執著博弈,97件專利打破國際壟斷
    如今中國又一超級工程出爐,27年來我國執著博弈,97件專利打破了國際壟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便是我國國產的碳離子治療裝置,碳離子治療系統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臨床研究,通過聚焦碳離子放射治療技術,以及對其治療機理進行驗證,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治療計劃,為往後實現這一工程打好堅實的基礎
  • 打破美歐壟斷,中國伽馬刀實現100%國產化!國產替代潮來了?
    來源:金十數據打破美歐壟斷,中國又一領域實現100%國產化!但這把"刀"出現後,取代了開顱手術,徹底顛覆了腦部疾病的治療方式。然而長期以來,我國醫用鈷-60完全依賴進口,而國際上醫用鈷-60供應嚴重短缺,嚴重製約患者及時就醫和國內伽馬刀醫療產業的發展。並且我國放射診斷和治療設備,絕大部分被通用、飛利浦、西門子、瓦裡安等外企壟斷,前3家企業產品在我國市場佔比高達70%。
  • 西電科大研發出新型防病毒電子口罩,已獲批實用新型專利
    西電科大研發出新型防病毒電子口罩,已獲批實用新型專利 張彥剛/三秦都市報 2020-04-03 09:58
  • 「觸」手可及 東超科技攜多款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設備亮相DIC EXPO...
    安徽省東超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東超科技」)攜自主研發的負折射平板透鏡、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翻蓋式空中密碼輸入展示機等「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及相關應用產品亮相展會,受到與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東超科技展位作為「全新一代空中成像人機互動解決方案」服務商,東超科技的系列產品採用「光源+DCT-plate+交互模組」的先進技術打造,具有無介質、可交互、呈實像、低功耗、應用廣等五大特點,
  • 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成功應用
    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成功應用 中安在線   2020-03-05 05:22:54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汪永安  編輯:王騰飛   3月2日,全球首臺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在合肥高新區正式投入使用
  • 廣東造自行車變速器打破美國日本壟斷
    &nbsp&nbsp&nbsp&nbsp今後國產中高端自行車的變速器有望實現「廣東製造」。記者從珠海藍圖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珠海藍圖」)了解到,該公司生產的自行車變速器打破了自行車變速器之前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整體性能已經達到跨國公司產品的95%以上,價格低30%左右。
  • 高分衛星家族再添丁 將打破國外亞米級遙感圖像壟斷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7月3日11時10分,高解析度多模綜合成像衛星(簡稱「高分多模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將成為我國又一顆重要的遙感衛星,打破國際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對亞米級解析度遙感圖像的壟斷局面。
  • 毫米波雷達是自動駕駛主流傳感器,打破壟斷需資本支持
    中,我們介紹了雷射雷達的主要特點及技術發展方向,相對於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技術較為成熟,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應用於自適應巡航,2012年英飛凌推出24GHz單片雷達方案,陸續拓展到ADAS的各個功能模塊,是現階段的主力傳感器,全球出貨量超過千萬級。在自動駕駛上應用的毫米波雷達逐步從24GHz向77GHz和79GHz逐步發展,監測範圍和精度持續提升。
  • 奧比中光:打破國際3D感知技術壟斷
    該獲獎技術打破了歐美在商業化3D感知技術上的壟斷,填補了國內3D傳感器產業的空白,對於促進我國自主核心算法晶片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奧比中光創始人、CEO黃源浩3D感知事業在深圳揚帆起航「80後」「潮汕科學家」「學霸」「仗義」……這些詞彙組合在一起,就是海歸博士黃源浩貼切的標籤。
  • 顯像技術新突破,海信打破國外壟斷,天價基準級監視器將成歷史
    緊接著,2020年9月,在海信官宣,著名影視演員鞏俐將擔任其全球品牌代言人的同時,正式發布了高端基準級廣播監視器,這一產品再次打破日韓品牌壟斷,很明顯地,海信在顯示行業的成績斐然。從90年代到今天,顯示行業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以電視為代表的顯示企業經歷了時間的多次洗滌和衝刷,時至今日,才大浪淘沙出像海信這樣不斷創新和跟得上時代的企業。
  • 專注無介質空氣成像技術,像航科技完成數千萬元融資
    據了解,像航科技是一家無介質空氣成像技術研發商,通過自主研發新型光學材料和技術實現無介質浮空投影和交互,即影像區域無介質且可進行空氣觸控操作,將傳統的人機平面交互轉化為人與空中影像在三維空間中的交互,具有空中可成像、空中可定位、空中可操控、空中影像可穿透等特性,目前其產品已經用在軍工安全,車載顯示,醫療成像,智能家電,廣告和展覽展示等領域。
  • 如何在空氣中投影成像_教你製作空氣全息投影
    打開APP 如何在空氣中投影成像_教你製作空氣全息投影 發表於 2018-01-10 14:39:17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 前沿生物IPO:中國「抗艾戰士」打破國際抗艾藥壟斷
    01產品卓越,打破國際抗艾藥壟斷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前沿生物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前沿生物擁有一個已上市且在全球主要市場獲得專利的原創抗愛滋病新藥,兩個處於臨床實驗階段、已獲專利(或專利許可)、且具有明確臨床療效的在研新藥。同時,前沿生物的主要核心產品艾可寧是國家一類新藥、中國首個治療愛滋病的原創新藥、全球首個長效 HIV 融合抑制劑。
  • 合眾國訴微軟 :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壟斷呢
    這兩家公司的產品有個共同點,他們都試圖通過打造某種標準化、跨平臺的中間件 (middleware,對網景來說是瀏覽器,對Sun來說是Java和Java虛擬機),來實現用戶與應用程式的交互。   當微軟意識到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的時候,網景瀏覽器已經佔領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1995年網景與Sun組成了戰略同盟,同意在網景瀏覽器上面預裝Java運行環境。
  • 蘋果AR頭戴式設備專利公布 可通過超聲成像進行空間定位
    根據最新專利,傳聞已久的蘋果AR頭戴式設備可能將在頭帶中納入無線充電點,通過超聲成像進行空間定位,同時搭配可調節的支撐結構,從而支持所有面形的用戶。 1.蘋果指出可同時使用樞軸,從而實現更大的角度偏移。 3. 超聲波傳感器 在使用VR時,重要的是允許用戶感知周遭的環境。知曉對象在現實世界中的位置與明白虛擬對象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一樣重要。蘋果專利的超聲波脈衝依賴於多個圍繞用戶頭部的傳感器發射和接收信號。
  • 全省首臺「空氣成像」售票機亮相2號線
    6月11日,全省首臺「空氣成像」售票機在軌道交通2號線汽車西站啟用。記者現場探訪獲悉,這臺高大上的設備,用上了合肥本地企業研發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6月以來,合肥軌道交通線網日均客流超50萬人次,無接觸方式進站已經成為乘客首選。
  • 隆華科技:新材料隱形冠軍 打破壟斷、國內唯一
    作者|秦亮 編輯|WY 半導體上遊材料中的靶材也是我國正在突破的細分領域之一,這塊主要還是美、日等西方國家壟斷,特別是高端材料進口較大。不過在中低端領域,國內部分公司已經實現了突破,打破國外壟斷,甚至對三星、LG等韓企供貨。
  • 戴森全新空氣淨化器專利曝光 可兼做耳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2月5日消息,據外媒Engadget 報導,英國專利局近日公開了戴森一款可攜式空氣淨化器的專利,該專利描述的這一產品將空氣淨化系統與耳機結合,以提供一種有效但微妙的解決方案,可讓用戶在充滿細菌或汙染的環境中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