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開周
古時候,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這些省份氣候溫暖,草木叢生,開發時間較晚,人口稀少,經濟落後,尚處於極原始的階段。深山老林之間,沼澤河湖之上,動植物屍體自然堆積,慢慢腐爛,揮發出濃厚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氨氣、氯氣、硫醇、硫化氫,還繁殖出遮天蔽日的蚊蟲。有毒氣體會導致頭暈或窒息,花腳大蚊會傳染瘧疾和霍亂,遠行者跋山涉水,一不小心就中招,很可能丟掉小命。古人自然不懂得其中的科學原理,他們將看不見的毒氣和看得見的蚊蟲混為一談,並稱為「瘴氣」。
南方省份多瘴氣,所以古代官員視南方為畏途,如果被調到四川、兩廣、雲南、海南為官,一定心生恐懼,要麼想方設法拖延時日,遲遲不肯上任,要麼寫下遺書再出發,上任如同上刑場。同樣也是因為上述緣故,唐宋時期的皇帝會將犯下過錯的臣子發配到有瘴氣的地方,讓他們在那裡受罪等死。當年韓愈被發配廣東潮陽,柳宗元被發配湖南永州,蘇東坡被發配海南儋州,都是這個道理。
下面我要說的這位官員是南宋最有名的田園詩人,名叫範成大,他在公元1172年被派往廣西靜江當知府,剛上路就領略到了瘴氣的可怕。
靜江即桂林,靜江知府即桂林市長。桂林山水甲天下,風景之美是出了名的,但是在通往桂林的途中,瘴氣之多也是出了名的。範成大帶著家屬和僕人,一行幾十人從蘇州老家出發,走水路去桂林,要經過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西等五個省份,行程長達四千裡。他們為何不走陸路呢?因為陸路要穿越無數的深山老林,遭遇瘴氣的概率更高。
範成大等人在臘月初七啟航,臘月二十四才到浙江餘杭,在餘杭停了幾天,為範成大的乳母尋醫問藥。那位乳母年紀大了,身體本來就差,患有嚴重的肺炎,聽說瘴氣可怕,嚇得舊病復發。範成大沒辦法,只好將乳母送到杭州,暫時讓親戚照看。
臘月二十八,一幫親戚趕到餘杭送別範成大。有的說:「君今過嶺入厲土,何從數得安否問?」(範成大《驂鸞錄》,下同)你去那麼可怕的地方做官,今後怎樣得知你的平安消息呢?有的說:「君縱歸,恐染瘴,必老且病矣,亦有御瘴藥否?」你就算平安歸來,也會被瘴氣搞出一身病,不知道有沒有抵禦瘴氣的藥呢?講完這些不吉利的話,眾親戚「嗚泣且遮道」,趴在路旁哭泣,把送別搞得跟送葬似的。
事實上,瘴氣雖然可怕,但也沒有範成大的乳母和親戚們想像得那樣可怕。範成大花了三個多月時間抵達桂林,在那裡做了三年官,又全身而歸,並未被瘴氣毒死。
公元1175年,範成大又被派到四川當制置使,相當於四川省長。這回他仍然走水路上任,途經夔州(今四川奉節)。十幾個丫鬟年少無知,不懂得瘴氣的厲害,喝了幾口江水,幾天後發起高燒。又過幾天,脖子長出腫塊。請了幾個醫生,都說是中了「水瘴」(範成大《吳船錄》),但卻不知道怎麼醫治。大約過了一個月時間,那些丫鬟才自動痊癒。現在推想起來,夔州江水中可能有某種寄生蟲,寄生蟲分泌的毒素或者攜帶的病毒進入肌體,造成發炎發熱,進而形成囊腫。
唐代官員韓偓有詩:「白髭兄弟中年後,瘴海程途萬裡長。曾向天涯懷此恨,見君嗚咽更悽涼。」出趟遠門而已,為何要「嗚咽」呢?當然是因為古代交通、醫學及衛生觀念都很落後,遠行有風險,向南方瘴氣瀰漫之地遠行更有風險。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