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升學教育:營銷導向下的在線教育,跑得出未來嗎?

2020-12-12 騰訊網

疫情給在線教育行業帶來了一波流量紅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如果整個行業體系、產業架構都特別完善,那麼大家都去用,很快就能夠把行業口碑、用戶行為習慣建立起來,但當體系和產品還沒那麼好的時候,這樣做反而使得後面重新獲取用戶信任的成本更高了。升學教育也好,職業教育也罷,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推動下,用戶需求激增,在線教育被迫走向前臺,於是,大多數玩家為吸引受眾,大批地砸錢玩營銷,那麼,營銷導向下的在線教育真的可以有未來嗎?

事實上,教育是一個重人力的高端服務業,想要長久經營下去主要靠留存,而不是靠營銷拉新。在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行業經營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用戶對在線教育經歷新鮮感之後開始產生負面看法:一是免費體驗網課後發現感受並不好,因此對於接下來的課程就會無動於衷,直接導致企業轉化率下降,營銷投放效果得不到回報;二是由於行業之間的競爭側重於流量之爭,忽略了產品自身的教育屬性,導致用戶用完後感覺效果不理想,不會續費甚至可能退費。即使行業內眾多玩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他們在短期內也可能不會做出調整。因為市場的期待是把網際網路在教育上的最大優勢發揮出來,而不是讓教育屬性在網際網路領域發揮到極致。

其實,不論是傳統模式的線下教育,還是新興的線上教育,教育行業的共同目標都應當是如何以更好的教學體驗和教育效果服務更多用戶。而如今,在線教育的教學效果和產品經濟模型相悖,被綁上燒錢戰車的在線教育企業是燒不出一個確定的未來的。

那麼,在未來,不論是升學教育,還是職業教育,在線教育各玩家所能期待的就是在行業競爭壓力變小,自身品牌逐漸建立起來以後,就要著重去思考自己的定位和企業的護城河,要真正地去考慮如何將模式、技術、產品等更好地結合起來,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階段用戶的學習需求,從營銷導向真正轉為效果導向。

相關焦點

  • 升學教育:AI技術賦能下的在線教育未來將走向何方?
    眾所周知,在線教育的發展離不開AI技術。近年來,得益於網際網路和AI技術的發展,中國的在線教育得以快速成長。受疫情影響下的2020年,在線教育崛起的更為迅速,在「停課不停學」政策的推動下,受眾在線學習的需求量暴增。
  • 升學教育趙偉軍:秉承匠心精神,做良心教育的先行者
    8年前,懷揣創業夢的趙偉軍只能租的起一間簡陋辦公室,在那個只能自己動手刷牆、搞裝修的小房間裡,他或許產生了不如人的低落,但也可能下定了開疆拓土的決心,因為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升學教育8年來攻城拔寨,兩年內先後獲得兩次融資,現已成功躋身深圳準上市公司行列。
  • 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對於教育行業而言,雙11狂歡並非傳統的銷售時點,但在今年,藉助著淘寶加大教育板塊的運營,很多機構在淘寶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
  • 從賽點到終局:在線教育能「燒」出未來嗎?
    編輯導讀:毫無疑問,在線教育是今年最瘋狂,也是最受矚目的行業。巨頭先後加碼入局,好不熱鬧。誰會是最後的勝出者?在線教育現在處於什麼階段?未來又將走向何方?文章對此展開了分析討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 在線教育:「KPI」重壓自上而下,「營銷」決定生死?
    於是,在線教育公司們不惜重金拼投入、壓低價、做營銷,成千上萬名在線教育教師則不休假、衝續報、穩生源。利益鏈之下,行業的每一環都滲透著焦慮與野望,同時也暗藏著不安與隱憂。教師規模近1000萬,卻困於KPI銷售味瀰漫行業,每月轉化的學員數決定著薪酬高低,任課教師也得學會如何賣課。要談在線教育這一年的變化,在線教育教師們的感受或許更為直觀。
  • 在線教育的狂熱與桎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國內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遭受衝擊的同時,在線教育卻迎來「高光」時刻。然而,在線教育企業光鮮的背後卻隱藏著重重危機。   融資「競賽」白熱化   對於不少行業來說,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意味著資本寒冬。然而,在線教育行業卻一片火熱,融資「競賽」呈現白熱化態勢。
  • 以智慧消息為入口,搭建在線教育的智慧營銷模式
    隨著猿輔導、作業幫、好未來、VIPKID等一眾在線教育平臺在資本市場的活躍,在吸收了大部分學生與用戶的流量之後,隨著字節、騰訊等巨頭的加入,以K12為首的在線教育領域更是成為了2020年當之無愧的新風口。這些巨頭和獨角獸們,真正為2020年帶來了線上的瘋狂。
  • 在線教育競爭激烈:免費課、燒錢營銷捲土重來
    今年端午節,在距離高考還有十多天的時間,在線教育機構作業幫、猿輔導再度借高考「引燃」戰火,搶佔高考招生市場,不放過任何一個營銷,在線教育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未來網記者 張冰清 攝免費課捲土重來 進軍電商跑馬圈地這場競爭的主戰場,在暑期。相比媒體報導2019年數十家機構超過30億的投放,2020年教育培訓機構招生競爭轉向了線上,進軍電商跑馬圈地,將目光投向了「買買買剁手黨」的「6•18」年中購物狂歡,在暑期檔開啟花式營銷,免費課再次捲土重來。
  • 洪恩教育:另類在線教育機構
    並且如今市場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巨頭,新東方和好未來的年營收超過200億,但兩家市佔率加起來也就5%,市場分散,格局未定。群雄爭霸是必然的。近年來,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網易有道、學而思網校、新東方在線、VIPKID、掌門教育短短幾年快速發展起來的邏輯正在於此。  海量的用戶是洪恩在資本市場被看好的原因之一。洪恩識字在蘋果APP Store中國教育APP暢銷榜中長期排名第一。
  • 在線教育普遍虧損 什麼樣的營銷模式才能幫助企業盈利?
    (原標題:在線教育普遍虧損 什麼樣的營銷模式才能幫助企業盈利?)最主要的原因是營銷費用投入過大,線上、線下的廣告費用是銷售費用的主要構成,很多家公司的銷售費用率均超過50%,其中不乏眾多知名企業。目前在線教育的產品類別豐富,主要分為早教產品、K12教育產品、高等教育產品、職業培訓產品、語言培訓產品和素質教育培訓產品。
  • 前瞻在線教育產業全球周報第13期:「2019在線教育未來獨角獸TOP100...
    「2019在線教育未來獨角獸TOP100」排名發布10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主管、科學出版社主辦的商業期刊《網際網路周刊》,在其公眾號發布了「2019在線教育未來獨角獸TOP100學而思網校AI老師新品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10月21日,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正式開幕,好未來旗下在線教育品牌學而思網校作為唯一一家教育企業,與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同臺參展。
  • 在線教育:線上營銷的渠道有哪些?
    在線教育,顧名思義就是網際網路教育的產物,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各學校、培訓機構紛紛加入網課教學,老師們紛紛變身主播。在線教育強勢進入人們的視線範圍,有人說這將會是曇花一現,也有人說這是一個新的趨勢,眾說紛紜,未來如何暫且不談,就目前而已至少是當下的主流。
  • 泰迪熊移動賦能K12在線教育重塑全新營銷模式
    在2020年,K12在線教育可謂是最火的幾個風口之一,國內頭部平臺在今年都獲得了巨額融資。資本所看重的無非是這一領域下的影響力以及盈利能力,而對於K12在線教育平臺而言,用戶則是實現營收目標、擴大企業品牌聲量的最重要的資產。因此如何獲取新用戶,如何加速完成從免費到付費的轉化,如何重新激活老用戶等,都需要K12在線教育企業重新找到一個思路與方法。
  • 在線教育大戰逼近「賽點」
    在北京的公交站臺,以及朋友圈和綜藝節目中,隨處可見各大在線教育品牌的廣告,寒假營銷大戰不言而喻。回顧2020年,疫情捐課、股價暴漲、做空、連續融資、倒閉跑路、燒錢營銷、內捲化等關鍵詞,構成了在線教育的行業圖譜。據數據統計,2020年教育行業共融資233起,雖然數量少於去年,但融資金額高達1046億元,與2017-2019年的融資總額基本持平。
  • 在線教育「暑期大戰」,網課營銷變身Tony老師?
    也許李可不知道,今年暑期,僅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就高達45億元人民幣。這麼高的推廣費用,如果達不到一定效果,對於廣告主來說,必然就是一種損失。只是,教育培訓的廣告做的好,有沒有「療效」,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探討。
  • 艾德思奇聯合搜狗茶話教育行業智能營銷
    從教育行業、媒體資源、服務經驗三個角度對專場主角——學而思,進行多維度研究及智能化營銷的討論與分享。艾德思奇Agency媒體銷售總經理廖興彬開場致辭,他表示:「學而思是教育行業的標誌性品牌,搜狗是智能型營銷的頭部平臺,能夠聯合兩大巨頭,共話行業新玩法,並把艾德思奇的服務經驗拿出來分享,是三方受益、行業受益的大好事。」
  • 升學教育雙12推跨年新班 助力職場人投資自己預見未來
    (原標題:升學教育雙12推跨年新班 助力職場人投資自己預見未來)
  • 瑞思英語創意營銷,雙十一成功入圍教育銷售排行榜TOP10
    作為素質教育領軍品牌,瑞思擁有十三年的線下積澱和五年的線上探索,始終秉承「全人教育」,致力於培養中國孩子的多元綜合素養,助力其成長為擁有未來領導力的國際化人才。在線上,瑞思陸續推出了「在線小班課」「中外教精品在線小班課」「功夫熊貓瑞思大師課」等多款優質在線課程,將素質教育理念與課程內容深度融合,深受市場肯定。不僅在天貓雙11的第一戰中贏得了「開門紅」,在此前淘寶教育發布的《暑期在線教育創新勢力榜》中,瑞思英語還收穫了K12語言培訓暑期成交TOP3的佳績。
  • 「轟炸式」低價推廣,「洗腦式」營銷轉化,在線教育「走火入魔」了?
    也許李可不知道,今年暑期,僅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的暑期營銷推廣預算就高達45億元人民幣。 這麼高的推廣費用,如果達不到一定效果,對於廣告主來說,必然就是一種損失。 只是,教育培訓的廣告做的好,有沒有「療效」,我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探討。
  • 在線教育7大核心場景案例解析,打造行業營銷獲客新模式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生活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指出,在線教育的滲透率約為10%,未來還有非常廣闊的上升空間。隨著在線教育市場逐漸成熟及下沉市場的開發,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還將繼續擴大。如今的在線教育已經從一個增量市場轉化為存量市場,這意味著在有限的用戶增長的前提下,競爭者越來越多。為了爭奪客源,在線教育培訓機構使出了渾身解數,而各種營銷手段的背後是高昂的獲客成本。並且,伴隨著網際網路紅利的消失,「高營收、高成本」的模式也成為很多在線教育企業的特點。對企業來說如何將產品和營銷進行結合,實現有機統一?並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