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生軒轅,在詩詞歌賦中體驗上巳韻律
時間:2020-03-26 10: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生軒轅,在詩詞歌賦中體驗上巳韻律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唐] 崔顥《上巳》 俗話道,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軒轅便是黃帝,傳說裡,黃帝誕生於三月初三,
原標題:三月三生軒轅,在詩詞歌賦中體驗上巳韻律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唐] 崔顥《上巳》
俗話道,「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軒轅便是黃帝,傳說裡,黃帝誕生於三月初三,如今普遍認為黃帝生日是上巳節的起源。
還有說起源自伏羲氏或西王母,一說是為了紀念伏羲與女媧造人,一說是西王母於三月三日開蟠桃會,傳說裡西王母有不老仙丹和長生蟠桃。從這些起源可以看出,上巳節由來古老。
黃帝故裡
上巳節最傳統的活動就是祓禊。
什麼是祓禊呢?就是在水邊舉行祭祀儀式,同時沐浴濯垢,祓除不祥。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論語》
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宋書》引《韓詩》
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
《後漢書》
據說古人盛行的巫術中,有用蘭湯沐浴闢邪、驅逐禍害這一活動。
在早期,郊外沐浴之風非常盛行,故留下許多詩賦,其中《祓禊賦》就寫得非常美:
王侯公主,暨乎富商,用事伊雒,帷幔玄黃。
於是旨酒嘉餚,方丈盈前。
浮棗絳水,酹酒醲川。
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豔姝,戴翡翠,珥眀珠,曳離袿,立水涯。
微風掩壒,纖榖低徊,蘭蘇肹䖮,感動情魂。
若乃隱逸未用,鴻生俊儒,冠高冕,曳長裾,坐沙渚,談《詩》《書》,詠伊呂,歌唐虞。
張大千《秋禊雅集圖》
《祓禊賦》描寫了王孫公子、窈窕淑女們的祓禊,其中談到他們討論《詩》《書》,可以看出,三月三逐漸從祭祀活動中走出來,演變成了一種野外郊遊、社交活動。
這種社交活動裡最 的便是「曲水流觴」,是一種非常高雅的文人墨客間的遊戲,規則簡單:一行人圍坐在水邊,體態放鬆,由水之源頭漂流下一盞酒盅,流到誰跟前,誰就須得按照規則吟詩作對,若作不出,便要飲酒。有些有錢人家,為了讓這水更「曲」,便在自己的院落裡修建極其曲折,形狀漂亮的小水渠,專門邀請朋友來玩「曲水流觴」。
這期間便誕生了我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明 文徵明《蘭亭修禊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而皇宮之中臣子與天子一起曲水之戲也很流行。
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
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
畫旗搖浦漵,春服滿汀洲。
仙籞龍媒下,神皋鳳蹕留。
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
王維《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
故事修春禊,新宮展豫遊。
明君移鳳輦,太子出龍樓。
賦掩陳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來捧劍,畫鷁去回舟。
苑樹浮宮闕,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雲表,垂象滿皇州。
《奉和聖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制》
清 樊圻《飲樂宴(蘭亭修禊)》圖卷
上巳節的社交活動是非常廣泛的,不限於文人或粗人,富人或窮人,更不限於男人與女人,因為它是我國正統意義上的情人節,男女間可以正大光明結伴郊遊,互贈香草。
這一日女性為主角,她們都打扮的格外美麗,未婚的可出去遊玩,已婚的可以回娘家。
雖然隨著時間的漫長推移,我們如今已不再過三月三,但是三月三卻在我們的民俗活動中留下痕跡。少數民族中,傣族 節日「潑水節」就在三月三前後,而壯族如今依然流行在三月三載歌載舞、求偶,漢族則流行在三月三吃芥菜雞蛋、薄餅。
潑水節
雖然這個節日已經逐漸消失不見,但它的影響依然非常深廣。如今我們不可能在水邊沐浴祓禊,但我們可以讀讀《蘭亭序》《麗人行》體會一下古老詩歌中春日上巳的韻律,或者去野外踏青,與三五好友談天說地,又或者與戀人度過,學著古老的傳統互贈香草,告訴對方這是中國的情人節。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