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去詩詞裡看浪漫上巳節

2020-12-06 吉利生活百科

三月三日

東晉:庾闡

心結湘川渚,目散衝霄外。

清泉吐翠流,淥骿漂素瀨。

悠想盼長川,輕瀾渺如帶。

酬樂天三月三日

唐代:元稹

舊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時病裡銷。

獨倚破簾閒悵望,可憐虛度好春朝。

三月三日率爾成章詩

南北朝:沈約

麗日屬元已,年芳具在斯。

開花已匝樹,流鶯復滿枝。

洛陽繁華子,長安輕薄兒。

東出千金堰,西臨鴈鶩陂。

遊絲映空轉,高楊拂地垂。

綠幘文照耀,紫燕光陸離。

清晨戲伊水,薄暮宿蘭池。

象筵鳴寶瑟,金瓶泛羽巵。

寧憶春蠶起,日暮桑欲萎。

長袂屢已拂,雕胡方自炊。

愛而不可見,宿昔減容儀。

且當忘情去,嘆息獨何為。

全詩較長,寫三月三日上巳節的美好風光,士族子弟外出遊玩,所見的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開頭四句,點明上巳節日,大地芳華俱在此時。「開花已匝樹,流嚶覆滿枝」,寫出了滿樹繁花、鶯語盈耳的自然美景,讓人流連忘返。結尾「且當忘情去,嘆息獨何為」,抒寫了自己不能忘情賞春的遺憾。

上巳浮江宴韻得址字

王勃

披觀玉京路,駐賞金臺址。

逸興懷九仙,良辰傾四美。

松吟白雲際,桂馥青溪裡。

別有江海心,日暮情何已。

麗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制

唐·王維

萬乘親齋祭,千官喜豫遊。

奉迎從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樹連容衛,山河對冕旒。

畫旗搖浦漵,春服滿汀洲。

仙籞龍媒下,神皋鳳蹕留。

從今億萬歲,天寶紀春秋。

上巳

唐·崔顥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三月三日

唐·白居易

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簷。

蓮子數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下簾。

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三月三日登庾樓寄庾三十二

唐·白居易

三日歡遊辭曲水,二年愁臥在長沙。

每登高處長相憶,何況茲樓屬庾家。

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

唐·盧綸

鍾陵暮春月,飛觀延群英。

晨霞耀中軒,滿席羅金瓊。

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

樹色參差綠,湖光瀲灩明。

禮卑瞻絳帳,恩浹廁華纓。

徒記山陰興,祓禊乃為榮。

三日尋李九莊

唐·常建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南園賞花

宋·邵雍

三月初三花正開,閒同親舊上春臺。

尋常不醉此時醉,更醉猶能舉大杯。

奉和聖製上巳日

晏殊

青陽三巳日,佳氣九城中。

洛飲傳周俗,溱詩載鄭風。

停輪浮桂醑,解袂泛蘭叢。

選勝開慈宴,多歡組綬同。

上巳

南宋·劉克莊

櫻筍登盤節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

似曾山陰訪修竹,不記水邊觀麗人。

豪飲自憐非少日,俊遊亦恐是前身。

暮歸尚有清狂態,亂插山花滿角巾。

上巳溪泛

南宋·方嶽

舴艋舟輕暖欲酣,鸕鷀杓重老何堪。

風霜兩鬢五十五,楊柳幾番三月三。

禊帖又逢今癸丑,蘭亭仍是舊東南。

死生政亦尋常事,卻笑諸賢苦未諳。

上巳日州園東樓

北宋·蔡襄

地上多於枝上花,東樓凝望惜年華。

潮頭正對伍員廟,燕子爭歸百姓家。

粉籜漸高山徑筍,綠旗初展石巖茶。

流芳自與人兼老,樽酒相逢莫重嗟。

上巳日阻雨和王衝之韻

宋·王之道

袚除聊復對江亭,樽酒相從一笑傾。

那得引時仍此樂,況逢難弟與難兄。

潺潺暮雨簷間溜,滑滑春泥柳外聲。

好在海棠紅合淚,向人悽愴益多情。

上巳

宋·趙蕃

朝來一雨快陰晴,東郊百鳥間關鳴。

受風柳條不自惜,蘸水桃花可憐生。

不見山陰蘭亭集,況乃長安麗人行。

東西南北俱為客,且送江頭返照明。

蝶戀花上巳召親族

宋·李清照

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為報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隨意杯盤雖草草,酒美梅酸,恰稱人懷抱。

醉裡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

上巳日午橋石瀨中得雙鱖魚

北宋·梅堯臣

修禊洛之濱,湍流得素鱗。

多憑摺腰吏,來作食魚人。

水發黏篙綠,溪毛映渚春。

風沙暫時遠,紫線憶江蓴。

橫山聳翠

柳敘

蘭陰山跨浴溪南,春破峰顏三月三。

松柏森森翻野籟,竹梧隱隱撲晴嵐。

高摩雲漢千尋路,倒浸峰巒百尺潭。

此外未知誰洞府,試春遊騎必停驂。

上巳

南宋·陸遊

殘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簾幙低新燕,房櫳起晚蠶。

名花紅滿舫,美醞綠盈甔。

春事還如昨,衰懷自不堪。

三月三日雨作遣悶十絕句

宋·楊萬裡

行春莫放一日一,修褉仍逢三月三。

忍遣晴光作陰雨,更將急濺涴春衫。

春詞

南宋·陳允平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

一雙燕子歸來後,十二紅樓卷繡簾。

憶江南

宋·賀鑄

九曲池頭三月三。柳毿毿。

香塵撲馬噴金銜。涴春衫。

苦筍鰣魚鄉味美,夢江南。

閶門煙水晚風恬。落歸帆。

破陣子

宋·趙善扛

柳絮飛時綠暗,荼蘼開後春酣。

花外青簾迷酒思,陌上晴光收翠嵐。

佳辰三月三。

解佩人逢遊女,踏青草鬥宜男。

醉倚畫闌闌檻北,夢繞清江江水南。

飛鸞與共驂。

上巳感懷

宋·仇遠

一春無況嬾遊山,風景依然三月三。

十裡楊花深似雪,馬蹄無路入江南。

上巳日雁叉阻風呈宋彥起一首

宋·王阮

往來定是一年一,時節長逢三月三。

天氣未佳宜且住,樹猶如此我何堪。

花飛與客渾無與,酒好招人只自慚。

安得惠風和暢景,與君方櫂看淮南。

上巳

宋·文天祥

昔自長淮樹去帆,今從燕薊眺東南。

泥沙一命九分九,風雨六年三月三。

地下故人那可作,天涯遊子竟何堪。

便從餓死傷遲暮,面對西山已發慚。

三月三日雨中遣悶十絕句

宋·楊萬裡

村落尋花特地無,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臥聽春山雨,一陣繁聲一陣疏。

三月三日重遊虎丘

元·郭麟孫

細雨霏霏不溼衣,山前山後亂鶯飛。

過橋春色緋桃樹,臨水人家白板扉。

此地酒帘邀我醉,隔船簫鼓送人歸。

清遊恐盡今朝樂,回首閶門又夕暉。

上巳燕至

明·湯顯祖

一回憔悴望江南,不記蘭亭三月三。

花自無言春自老,卻教歸燕與呢喃。

口佔奉期建安三月三

明·湯顯祖

排比新聲接舊歡,重門初燕語春寒。

心知日暮能留客,明月西園是建安。

憶江南

明·王微

寒沙日午霧猶含,蕭瑟風光三月三。

撲地柳花新燕子,不由人不憶江南。

上巳執蘭

明·鄧雲霄

水際叢蘭碧,香風兩岸聞。

褰芳修褉罷,欲薦雲中君。

上巳泛江採蘭

明·陳迪祥

鑑江江上望,莫擬是山陰。

元巳風光滿,春流煙翠深。

芳辰娛褉事,蘭氣見同心。

共約乘槎去,天香若可尋。

浣溪沙·上巳

明·楊基

軟翠冠兒簇海棠,砑羅衫子繡丁香。

閒來水上踏青陽。風暖有人能作伴,

日長無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這首詞寫上巳節人們春遊的歡樂。上片寫遊春的女子。作者巧妙地借用服飾之花來映襯春天之花,而且又是以花寫入,從而烘染出一派人美花美春意美的樂融融情景。下片轉寫遊樂的情興。短短幾句,把遊興之濃、情趣之高,描寫得淋漓盡致。

相關焦點

  • 三月三,上巳節,詩詞裡的雅集與浪漫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傳統的上巳節,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又稱女兒節。
  • 被遺忘的三月三,你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一雙燕子歸來後,十二紅樓卷繡簾。——宋·陳允平《春詞》今日是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相傳三月三是軒轅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 江蘇的「三月三」,是上巳節,是薺菜節,也是女兒節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初三,也是一個充滿著浪漫詩意的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從春秋到今天,上巳節歷經幾千年的演變,衍生出很多不同的民俗。在上巳節絢爛繽紛的民俗圖景背後,洋溢著的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和自豪。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江蘇,「三月三」的民俗也極其豐富,數不勝數。
  • 白居易《三月三日》:「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指點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三月三是傳統上巳節,是修禊祓除、洗濯除穢、春遊踏青、臨水宴飲的節日。最早上巳節和三月三並不是一天,主要是三月第一個巳日,沐浴祭祀祓禊。到了魏晉時期,由於當時崇尚道教,而道教傳說三月三日為王母娘娘的生日(一說為軒轅黃帝的生日),王母娘娘在此日舉辦「蟠桃大會」,於是,上巳節就和三月三結合在一起,成為「三月三上巳節」。關於上巳節和三月三的詩詞較多,我們選取唐代白居易的一首詩詞,略作賞析,看看古人是如何過節的。
  • 三月三生軒轅,在詩詞歌賦中體驗上巳韻律
    三月三生軒轅,在詩詞歌賦中體驗上巳韻律時間:2020-03-26 10:0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月三生軒轅,在詩詞歌賦中體驗上巳韻律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 三月三,上巳節,讓我們重拾古人風雅
    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上巳節和花朝節一樣,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
  • 古時候,人們是如何過(農曆三月三)「上巳節」的?
    年初以來,為防疫、抗疫而宅在家中,不時翻些書看。不經意間今天已是民俗農曆三月三「上巳節」。所謂「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上巳節"是古代 中較為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或去水邊沐浴、或祭祀、或宴飲、或作詩唱和等,而舉行的郊外遊春活動 。魏晉時,書聖王羲之《蘭亭集敘》對這個節日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了細緻的記載。公元353年,暮春三月上旬的一天,我們在會稽山下的蘭亭集會,舉行禊飲之事。眾多賢才都匯聚到這裡,老少濟濟一堂。
  • 上巳節:煙花三月,曲水流觴,生活可樂
    明日三月三,上巳節,也叫「重三」,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祓除禍災,祈降吉福的節日。似乎冥冥中註定一般,好消息在新曆三月的尾巴到來,卻又接軌農曆的三月。既是結束,也是新生。不禁想起三月三一個遊戲叫「曲水流觴」。
  • 2020/03上巳節:春浴祓禊三月三,草長鶯飛情綿綿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漢民族傳統節日,該節日在漢代以前定為三月上旬的巳日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
  • 上巳節中國人與眾不同的浪漫
    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 傳統的上巳節在農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節又稱女兒節,同時也是最古老的情人節。
  • 「碧」字飛花令——古詩詞裡最美的青綠色
    關於碧的解釋,許慎的《說文解字》當中這樣描述:碧,石之青美者。本意是指青綠色的玉石,青綠色。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詩詞裡最美的青綠色。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唐代·李白 《望天門山》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裡,又迴旋向北流去。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那些古代送別的詩詞
    01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千古送別詩詞李叔同這詞真是很琅琅上口。古風味十足。秦制三十裡一傳,十裡一亭,故又在驛站路上大約每十裡設一亭,負責給驛傳信使提供館舍、給養等服務。後來也成為人們郊遊駐足和分別相送之地。特別是經過文人的詩詞吟詠,十裡長亭逐漸演變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十裡長亭一詞出自唐白居易原本、宋孔傳續撰之《白孔六帖》卷九: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為了詩詞長短及韻律的需要,又往往簡稱長亭。
  • 風靡千年的上巳節為何消失了?
    詩經中這首《溱洧》,就描述了春天冰冸消融,男女秉持蘭草去河邊洗濯,然後相互打鬧戲謔,並贈之以芍藥作為定情之物的情景。在漢代,男女於上巳節河邊相會遊玩,已經成為了廣泛的民俗習慣。因此可以這樣說,如果要比照西方的情人節,我國古代的上巳節才是真正名副其實的中國式情人節。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楊柳青青江水平,陳更飛花令展現風採
    陳更在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賽場上,在橫掃千軍環節進行了飛花令的比拼,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陳更超強實力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給人們帶來了美感,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這次飛花令的字是柳字。一位小選手說出了詩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 三月三,古代女兒節,宋代之後忽然失傳,日本至今還保留傳統!
    三月三,春浴日《後漢書》中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潔」其實在在春秋戰國時期,每到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大家會聚到河邊去洗澡。目的是為了祛禍祈福。在三月三這一天,大家都換上了薄薄的春裝,五六個二十來歲的青年,還有六七個小孩都一起到沂河邊去洗澡。春風吹拂,好不愜意。他們唱著歌就回來了!
  • 大話西遊2修禊沐蘭踏新春 上巳節活動來襲
    農曆三月初三,為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上巳節。上巳節的由來,與中國古代的計時方式有關,古人以「幹支」紀日,三月初三是三月上旬的第一個巳日,故稱之為「上巳」。古人們會在這一天相聚於河畔水濱,共同行祓禊之禮,除不祥之氣,品流水之殤,吟詩詞歌賦,取除晦立新之意,以嶄新的面貌開啟新一年的幸福生活。
  • 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關於三月的詩句 2020描寫三月春天詩詞 煙花三月下揚州,多麼美麗的三月呀,古人的三月總是充滿了詩情畫意。三月的春天桃櫻盛放,落英繽紛,吹得眾人一身美。描寫三月的優美句子詩詞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每日好詩詞|詩人李家榮《春日田園雜興》絕句15首
    流水桃花映涼月,鯉魚夜半上灘來。(三)籬下春紅一晌開,雲遮翠岫柳遮臺。桃花雨後蛾眉月,夜半河灘碧鯉來。(四)雨溼蒼苔滿石階,煙浮翠竹繞江隈。春風淡蕩桑牙小,院角薔薇一晌開。舍後桑園春色滿,池塘曲岸草纖纖。(六)河畔風柔細柳長,菜花無限綴春光。引來蜂蝶翩翩舞,飛入叢中自在忙。(七)煙滿湖湘綠滿塘,李花如雪菜花黃。人閒坐看斜陽落,蛺蝶雙雙粉翅香。
  • 三月三——你恰雞蛋了嗎?
    上巳節三月三是中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農曆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可以一年當中腰腿不疼、頭不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紀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三月初三放風箏江南人民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
  • 相遇春風花自放|暮春集錦「詩詞選葉ZD339期」
    相遇春風花自放|暮春集錦【詩詞選葉ZD339期】原創詩詞選葉雲詩文刊今天點擊上面藍字 請關注我們暮七律·竹文/宜之枝疏葉茂幹森森,欲上青天二百尋。雨驟風狂搖更挺,冬來秋去色猶深。斫成段段直如筆,劈到纖纖銳勝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