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文化的職能有哪些?知識和文化的關係是道和術的關係

2020-12-15 祁華勝

其實知識和文化是道和術的關係,有知識只能說明一個人的數據儲存的能力強,而有文化的人就完全不一樣,一個人的生命價值除了繁衍以外,大部分貢獻其實在文化上,無論是教育子女,還是參與社會實踐,毫無疑問,人民創造歷史的同時,創造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可以說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是人性,是人心,是匯聚成河的正能量,是改變現實的偉大衡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每個人都為文化的進步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

其實我們傳遞出來更多的價值觀,不是讓人學會如何攫取財富,而是如何扒拉靈魂,自古至今,留下錢財的家庭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但留下文化的,家族都為社會發展貢獻了大力量,無論是晉商精神、儒商精神以及現代社會的企業家精神,我們看到文化發展中,因為制度創新,因為解決社會問題,而把人民納入命運共同體之後,文化更加的強大,一改我們近代落後被動挨打的局面,開啟新紀元。

文化是由科學、藝術、哲學、文學、歷史構成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回家最瑰麗的東西,也是這個民族共同的文化認同,有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

文化是一個系統化,非文化也是一個系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風土人情,有口傳心授的一些傳承和道統。

中國的文化分為傳統文化和非文化,傳統文化包括英雄文化、世俗文化、哲人文化、歷史文化、飲食文化、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地理文化和科學文化。

傳統文化又分世俗文化和市井文化,士大夫文化,精英文化,以及武俠文化和志人志怪小說文化,和上古神話,以及更偏門文化。

主流價值觀的文化是儒釋道,老莊易,以及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國學和易學以及道學和儒學以及釋學都是一體的,命運把這些文化中的強勢文化的文化基因都凝成民族性格,還有被邊緣化的文化,或者在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兼收並蓄了,包容在一起,事實上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都在華夏大地留下道統,無一例外,都被內化了,包括西方的古典哲學文化、以及三權分立、民主、以及其他的一些文化都和華夏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準確的說,文化架構一個全球人民的命運共同體,地球村的客觀實際告訴我們,沒有種族歧視,沒有高低貴賤,人人生而平等。

網友問文化有什麼功能,文化的功能就是撫慰眾生的靈魂,就是讓所有人找到心中的淨土,找到靈魂歸屬感,不像流浪者之歌裡面的吉普賽人,美洲的印第安人,以及非洲的黑人朋友流浪,不像猶太人四海為家。

文化是個系統工程,本身也是一個複雜的多維世界,是一種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從垂直領域來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一套文化系統,包括起源的神話傳說,以及他們民族形成的過程,以及自己民族的生產生活,科學技術,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主權和文化構成,所有國家為單位的組織都必須承認人家宗教信仰和主權完整。

更重要的是一個大的文化底蘊,能夠給這個文化底蘊下的人,民族賦予歷史和使命,我們無法理解武士道精神或者忍的那個境界,我們不是日本人,日本人從小受到到教育就是那樣,那個民族有那個民族的性格。

其實完全可以把國家看成一個「人」,國家的文化就相當於那個人的「文化屬性」他的性格、追求、成長背景,以及基本素質和修養。

記得有人在巴黎和會要割山東的權益,外交家顧先生,在全球戰爭之後賠償的現場,這樣描述山東,山東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除了主權,還有文化,以及朝朝代代在這樣天生地養的民族性格,日本人就像盜賊一樣的入侵到家裡,最後還要反客為主,割讓土地,況且中國是作為戰勝國出席的,還要逼迫中國人籤字,這顯然是違背道義和規律的,也是違背價值形態和意識形態的。

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次,生產力、制度和文化,所以文化本身就跟生產力、制度、社會意識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況且從唯物史觀來說,只有文化適應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發展,這樣的文化才會歷久彌新,否則早就淹沒在歷史的塵埃裡面了。

其實文化的功能是方方面面,可以說文化也是一種無形的「天道」更是對於人性的一種約束,眾所周知,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法律、道德和倫理,這些也是文化,只不過這些無法描述,但是影響著每一個人。

做人的原則,仁義禮智信。做事的原則,踏踏實實,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以及對待規律的原則,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這些都是文化,反正說得出來,說不出來,不可描述的都是文化。

同樣,文化的職能有我們可以描述的,不可以描述的,以及言語道斷,一說即錯的,總的來說文化沒有錯,錯在於人,在事物發展、成長、變化中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實事求是,很可能被文化的那種慣性誤傷,但是人生就是修行,需要包容,需要理解。

論道囊腫羞澀,怒指乾坤錯,與文化無關,與自身有關,只有我們強大了,精神飽滿了,文化就鬥志昂揚,精神抖擻,如果我們精神萎靡頹廢,那麼這個國家的文化就不好的,其實東亞病夫也好,沉睡的獅子也好,中國的文化是由千千萬萬個中國人,以及祖祖輩輩共同經營出來的東西,是智慧,也是神器,我們之所以這麼努力,就是給我們下一輩人,開創一個好的局面,讓社會車輪向前發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況且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要從生產力?制度、文化著手,這樣穩步前進,才能讓我們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用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製造變成中國智造,把中國建設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相關焦點

  • 易經和術數,道與術的關係
    在《易經·繫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所謂形而上就是抽象的非具體的,無法準確描述只能意會的道,形而下謂之器,器在這裡可以理解為術,而術就是具體的的方法。易經和術數的關係,即道與術的關係,易經是理論,是道的層面,術數是教你如何運用實踐的,這是術的層面,一切的術數其根源都源於易經,有道無術是紙上談兵,有術無道是盲人摸象,以道馭術,術不會偏離方向,以術載道,道才能發揮實用的價值。
  • 《天道》:我們有什麼文化,因為有文化和有什麼文化不是一個概念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我無意評說文化,更不敢不自量力的來評論文化。至少,我還知道我自己是一個什麼東西。《天道》,像是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窗戶。讓我看見了不一樣的聲音,看到了不一樣的真相。
  • 道教的文化傳承及道法術知識和修行隨筆
    二、道教的術中國古代戰亂頻繁,優秀文化傳承不易多有散失,在貧道看來道家五術更多的是一些古人智慧的結晶,優秀文化的傳承,道教吸收糅合而成。五術是傳統文化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對龐大複雜的玄學(秦漢前稱方術也稱巫巫術、同西方說法)系統的最主要的分類,一般認為包括山(道家)、醫、命、相、卜五類。術者,道(道指的是天道,也可理解為自然之道)之用也。乃是上古先民藉助自然之道,達到各種目的。玄門「五術」,所謂五術,就是「山、醫、命、相、卜」這五學問。
  • 問學稷下:高校傳統文化教育的「道」與「術」——山東理工大學的...
    以經史子集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典籍,融禮樂射御書數為一體的君子六藝,莫不由教育而傳承。作為一種具有高等教育職能的機構,大學可以追溯到五帝時期的成均和上庠,到了有著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府之稱的稷下學宮時期,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
  • 《天道》:何為文化?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本來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見路非路,即見因果,是一個可聽不可為的道理。因為有漏,並不究竟。能被眾生所用的術,即為文化眾生的文化分為弱勢文化與強勢文化。易學易懂易用的是弱勢文化,強勢文化便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
  • 周易與術數的關係
    如果把中華文化比喻為一棵樹的話,易經就是這棵樹的根,而術數則成為了世人眼中最耀眼的果實,它不斷汲取和運用著根的精華。如果沒有毀譽參半的術數,易經也不會變得這麼神秘,而脫離了易經只談術數,又使得術數成為了無源之水和無根之木,易經和術數互為表裡,彰顯著古人的無上智慧。數的模式是世界萬物最基本的存在秩序,簡單說,數是所有物質的排列秩序,它是由自然規律決定的。
  • 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能的含義和作用
    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本文整理2020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能的含義和作用,北京軍轉幹考試網提供2020年北京軍轉幹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備考資料匯總等。 俗話說「清水肥水,拿薪水都要廉潔從政; 大官小官,凡做官都應清白為民。」誠然,作為公務員的人民公僕一定要堅持廉潔從政,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 《天道》:什麼是救主文化?符合和代表客觀規律的文化就是救主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天道》一直在提醒每一個讀者,什麼是命運,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改變命運的方式方法。小丹與王明陽在審訊室的討論,是對信仰極致的拷問和梳理。丁元英額頭挨著林雨峰的槍的那一刻,是不是已經將預見到了死亡?#天道#《天道》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使命。讓每一個看完《天道》的人,都在不同的角色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部分。
  • 《天道》:丁元英有哪些是不同於常人的認知?
    在《天道》中,丁元英是一個鬼才,可以在商業中隨意指點江山,可以在股市中任意獲取金錢,又可以消失在普通大眾都注意不到的角落裡,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就了這樣一位被競爭者稱之為「鬼才」的人物?他身上有哪些不同於常人的地方呢?
  • 從王志文《天道》看文化屬性,天道之首是什麼?人道之首是什麼?
    《天道》中王志文飾演的商業怪才丁元英,對左小青飾演的漂亮女警官芮小丹解析了文化屬性和天道,至今記憶猶新:「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都是文化屬性的產物。
  • 龍與天道人道孔子荀子對龍文化的拓展-姚海濤
    這一重大變化的文化背景是先秦諸子爭鳴這一理性時代的照臨。孔子、荀子在龍的具體形象方面並無建樹,其主要貢獻在龍與天道、人道的理論貫通與文化塑造方面。其對龍文化的新推拓主要體現在龍德與天道方面,具體闡發了龍之德的三個方面,即神聖之德、玄妙之德與君子之德。龍德與人道中蘊含了龍之善惡,以龍喻君子、聖人、君主,龍與人間社會之禮三個層面。
  • 《天道》:強勢文化的前途在哪?就在無明眾生,眾生沒有真理真相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區別也有也沒有。但站在眾生的立場,必然有不可不必然的區別。所謂的區別便是所用的不同。當你掌握了一種你,只能你所能,自我掌握的一種文化之後,你便有了能夠以高人的姿態站在眾生面前的資格和實力。那些喜歡《天道》的人,也許並不一定是為了喜歡,或許,更是為了一種談資或者一種挖掘。眾生是無明的,沒有真理真相的。
  • 微信改版背後,看「科技」和「文化」的深層關係 | 上奇觀察
    微信改版的背後,體現著網際網路企業科技產品和文化的邏輯關係。一些競爭到最後都是文化的競爭,一切職業到頂層都會回歸到哲學,還是文化的問題。比如張小龍的新版一朵花開機畫面,引用了王陽明的故事。 算法機制+好友關係,無形中在決定人們的價值觀。就像今日頭條和Facebook的首屏,均是採用算法來主導內容推薦,它們會根據你的閱讀喜好和好友關係來推薦新內容。我們對自我、對其他人、對世界的理解和認識,越來越多地源於微信、微信公眾號、短視頻之類的網際網路產品。因此,這些產品的文化價值導向非常重要。
  • 《天道》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人就是強者,丁元英懂的規律有哪些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普通人真的可以「逆天改命」,並不需要金鑰匙,也不需要人脈和圈子,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強勢文化邏輯,靠自己努力成就夢想,只有一個願意為夢想付出青春的踐行者,才能走出命運的軌跡,打造一個全新的我。
  • 風水術與相地術的關係
    中國風水探求建築的擇地、方位、布局與天道自然、人類命運的協調關係,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風水在地理學基礎體現在五個方面:地理圖形、水文、氣候圖像、土壤和探礦。風水家在勘測風水時,通常使用地圖作工具,據此繪製風水地圖,用來表現風水學說的龍脈思想、天星與地形的關係,陽宅或陰宅周圍的地理環境和城區環境等。風水學認為世界的山脈都發源於崑崙山,其中三條主要的山脈在中國境內。
  • 《天道》: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
    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起初對這句話並不能有很深刻地理解。更多的感覺是故弄玄虛。如果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那我們的學習的價值是什麼?難道僅僅是為了儲備知識嗎?丁元英說,真有賺錢的秘籍,人家能告訴你,能那樣賺錢,也就不用寫書了。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麼?知識和道理是沒用的,用才有用。#天道#因為你能賺到錢,也並不因為他有炒股的秘籍,而是因為他的思維境界,是思維境界的用,所以炒股賺到了錢。
  • 《天幕紅塵》:做成一件事都需要術與道,無道無方向,無術無實施
    《天道》解析,每晚十點,公號——煤球青年全網首發第一次在《天道》中聽到了關於術與道的討論。之前根本沒有這種思維,意識存在著可能更多的簡單的認為。每一個關注《天道》的人,我更多的認為他們是有事業心的人。他們是對人生有追求的人。更貼切的說,是他們有思想的人。
  • 《天道》:強勢文化的人,都有「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有強勢文化屬性的人,像《天道》劇的丁元英、芮小丹、肖亞文都是有愛「獨立思考」的習慣。丁元英他經常獨自在房間思考,從布局的王廟村扶貧的事,特別是和韓楚風在去寺廟路上的那段談話中(詳見《遙遠的救世主》書232頁),就可以看出了他與大眾思維不一樣,NT思維是他主要的思維方式,在這就不詳說了。
  • 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和內核
    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都是遵循陰陽和諧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清靜經》)武術是「以武載道」之術,以「拳」悟「道」之術。老子曰:「有道無術,術尚可求也,有術無道,止於術」。莊子曰:「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 正確解讀「男尊女卑」的文化內涵,和諧男女夫妻關係,一起了解
    天之造人,男女有別,特性和身體能力上各有不同,各有所長,這是一種天然的區分。而男女相處,要像天地一樣和諧平衡,必須各安其位、各守其「道」,陰陽互補互持。男為陽,女為陰;男為剛,女為柔。男人合乎「道」,要像天一樣,高亢公正,自強不息,愛護自己的妻子;女人合乎「道」,要像大地一樣謙卑、包容,厚德載物,無怨無私,體貼自己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