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作品不等於保守禁慾 回溯對拉斐爾影響至深的女人

2020-12-15 觀一生活

宗教不等於保守,不等於要壓抑情感。「文藝復興三傑」的拉斐爾,以天主教作品「聖母系列」聞名一時。他筆下的聖母,便兼具了女性獨有的美態,以及母親的慈愛。這種細膩的筆觸,或許與他畢生周旋於不同女性的經歷有關。

最近有一部紀錄片《拉斐爾最愛的女人們》,便是由拉斐爾身邊的女性入手,在這位大師逝世500周年紀念之際,重塑他的情感世界。

走入凡間的聖母

拉斐爾(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本名拉斐爾.桑蒂。他年幼時跟隨父親學畫,之後去到大師佩魯吉諾的畫室深造。

憑藉過人的天分和努力,拉斐爾不斷從大師的作品吸收養份,結合了達文西的金字塔式構圖、米開朗基羅的線條表達,不斷改良精煉,轉化成獨有的風格,奠定了後世古典主義的美學階模。拉斐爾亦由此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合稱為「文藝復興三傑」。

拉斐爾畢生留下過許多曠世傑作,例如《雅典學院》、《聖體之辯》等。而他最常畫的題材,則是天主教中的聖母瑪利亞,這批作品又被稱為「聖母系列」。其中最有名的包括《安西帝聖母》、《草地上的聖母》、《佛利諾的聖母》、《西斯廷聖母》等。

《草地上的聖母》

在他筆下,聖母不再是一個脫離於凡間的聖人,而是具備著美態與親情的慈祥母親。而這或許與拉斐爾的情感經歷有關。

重塑大師的情感世界

拉斐爾畢生周旋於不同的女性之間,尤以情人 Luti 最為世人所熟悉。其實在 Luti 之外,母親及未婚妻都對拉斐爾的人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紀錄片《拉斐爾最愛的女人們》,便是希望透過揭示這位天才畫家與一眾女子的不解之緣,縷析他如何用畫筆一反宗教作品的刻板印象,將心目中美得醉人的女子留在人世間,世世代代受人景仰。

《弗娜麗娜》

拉斐爾《弗娜麗娜》/1518-9/油彩.畫板/85 x 60c m/義大利羅馬國家美術博物館藏。

畫中的美麗女子有雙深色眼睛,半裸地以精緻薄紗遮住下半身。據史料記載,拉斐爾享年37歲,他8歲喪母,11歲喪父,身為宮廷二級畫師的父親對他影響很深。他生前有個家世顯赫的未婚妻,羅馬教廷紅衣主教的姪女-瑪麗亞,這位差點成為拉斐爾妻子的女人,卻不及麵包師的女兒受寵,數百年來大家一直認定,拉斐爾其實與麵包師的女兒- Margherita Luti瑪格麗塔.盧蒂情投意合,且秘密舉行婚禮,礙於社會輿論壓力,拉斐爾一直嚴守這個秘密,最終將它帶入墳墓。

拉斐爾的作品

聖禮的爭辯
西斯廷的聖母
雅典學院

相關焦點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拉斐爾,《阿爾巴聖母》,1510,美國國家美術館藏拉斐爾懷抱著新柏拉圖主藝術理想,以其洗鍊的畫技,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發揮到極致。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的光華,影響後世甚遠。拉斐爾的藝術被後世稱為「古典主義」,不僅啟發了巴羅克風格,也對17世紀法國的古典學派產生深遠影響。
  • 「畫壇潘安」拉斐爾
    由於疫情影響,義大利羅馬奎裡納萊博物館原定於3月5日開啟的拉斐爾大展,被迫關閉了近三個月。6月2日,展覽終於重新開放。 拉斐爾是誰?估計很多人一臉懵。但提到達·文西,恐怕大家都熟悉。其實,本文要聊的拉斐爾跟達·文西是同時代的人。 「同」到什麼程度呢?
  • 拉斐爾油畫藝術作品欣賞
    拉斐爾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懷抱著新柏拉圖主藝術理想,以其洗鍊的畫技,將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發揮到極致。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不多,其作品所展現的光華,影響後世甚遠。拉斐爾從前代藝術大師們的畫風的技法中擷取養分,幻化出柔和、圓潤、飽滿的調和之美。他的聖母系列作品,更是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
  • 受疫情影響,歐洲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的大展會如期舉行嗎?
    多件拉斐爾作品,規模之大為世界之最。拉斐爾以表現肖像畫和聖母像中無人可及的優雅姿態而聞名。他所繪的聖母像既有宗教的虔誠,也體現母性的溫柔以及青春健美,彰顯人文主義的思想。同時,拉斐爾也以他年輕英俊的容貌聞名於世。
  • 淺談拉斐爾及其作品《聖喬治與龍》
    繪畫上他學習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與風格,但是風格上卻沒有米開朗基羅作品中悲劇性的英雄主義色彩,而是人物面部表情恬靜祥和,氛圍優雅輕鬆,並且具有一種兼收並且含蓄的天賦。他雖然英年早逝,卻在短暫的37年人生中為後世留下了三百餘幅藝術精品。代表作有:油畫《西庭斯聖母》、壁畫《雅典學院》、《帕爾納索斯山》、祭壇裝飾畫《基督被解下十字架》等。
  • 紀念拉斐爾逝世五百周年展覽導賞 Una passeggiata in mostra
    展覽採用了一個全新的策展視角,從後往前回溯拉斐爾極具創造力的藝術歷程,以羅馬為起點,經佛羅倫斯,到翁布裡亞,最後回歸故鄉烏爾比諾。他著名的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也是經典之作。 人物生平 拉斐爾的父親是宮廷的二級畫師,所以他從小就隨父學畫。11歲時,父親去世,他給一位畫家當助手。後來,他學習了15世紀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積極吸取各派畫家的優勢和長處。
  • 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回顧展在羅馬華麗登場
    這幅作品表現出了拉斐爾非凡的細節刻畫功底:椅背上的銅球裝飾對房間的反光;教皇白色長袍的壓紋暗花與色澤在光線與褶皺處的變化,紅色絲絨披肩的高級質感暗示著生活的奢華;教皇手拿放大鏡,手抄本聖經在約翰福音的第一頁上打開,代表著其作為藝術贊助人對藝術活動興趣和捍衛;紅色桌布上的銀鈴——教皇曾經用它來稱呼僕人和朝臣。這些細節無一不令人讚嘆。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拉斐爾壁毯重返梵蒂岡西斯廷教堂
    20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梵蒂岡博物館特別為其所設計的10幅壁毯刺繡「重返」世界知名的梵蒂岡西斯廷教堂(Cappella Sistina),一場千載難逢的視覺饗宴於2020年2月17日至23日展出,即使拉斐爾本人都沒有親眼目睹到此系列作品完整呈現在教堂。
  • 唯美溫情的女性光輝|拉斐爾、安格爾、布格羅人體油畫的不凡表現
    布格羅油畫作品《義大利女人》1871年拉斐爾油畫作品《戴頭紗的女人》1516年「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桑西(1483-1520)、新古典主義大師讓·拉斐爾油畫作品《椅子上的聖母瑪利亞》作為世界藝術銀河中一顆巨星,受畫家父親影響的拉斐爾·桑西,從小有一個藝術家庭環境的薰陶,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受到較為專業的藝術教育培訓
  • 以驚豔的中年女性寫實油畫,淺談繪畫大師拉斐爾的藝術影響力
    其中,在這三人之中,拉斐爾的作品最為柔美、優雅,19世紀的新古典大師安格爾、布格羅,20世紀的抽象派大師畢卡索,他們尤其極度崇拜拉斐爾,當然了,文藝復興之後的諸多畫家都視拉斐爾為偶像,  1514年時,拉斐爾31歲,當他完成《海神格列西亞》,卡斯蒂裡昂伯爵驚嘆地問他:「你究竟是在哪裡找到這麼美麗的模特兒?」拉斐爾回信時說:「為了畫出非常美麗的女人,我必須看許多面貌姣好的女人。但是,因為特別令人驚豔的女人並不多見,我只好追隨心中所形成的某種思想。」
  • 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如何影響那個時代?
    拉斐爾畫像 非此次展品展覽現場拍攝者:@guangyaojing2020年是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為此,2月16日至6月14日,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推出「拉斐爾和他的朋友圈」,以說明「拉斐爾的藝術傳統如何廣泛影響、塑造後來的藝術家、鑑賞家和學者的美學標準
  • 英國畫家阿瑟哈克油畫作品欣賞!英國前拉斐爾派畫家的代表
    ◆今日分享英國畫家阿瑟哈克(Arthur Hacker)的油畫作品。英國前拉斐爾派畫家作品,以寫實為傳統風格,畫風細緻而端莊,用色清新而淡雅,呈現一種憂鬱的情調感。畫面中的花朵將人物映射得格外美豔,不是機械化的風格展示,而是將時代因素富有藝術潮流的美感。
  • 拉斐爾藝術展開幕 數位化呈現36幅代表作品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陳杭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陳杭)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適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藝術活動之一,於12
  • 拉斐爾的詩「情」與畫「意」
    新柏拉圖主義是不限制肉體之愛的,特別是在拉斐爾那個時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費奇諾的詮釋下,對於愛情而言,精神與肉體已不再是水火不容的選擇,拉斐爾詩歌中意味深長的色情暗示就很能證明這一點。要知道,費奇諾的思想被美第奇家族奉為圭臬,而拉斐爾故鄉烏爾比諾的宮廷又與美第奇家族關係密切,所以拉斐爾的愛情觀受到新柏拉圖主義,特別是費奇諾思想的影響,是理所當然的。
  • 拉斐爾·桑西一生的執著
    拉斐爾·桑西一生的執著拉斐爾·桑西所有畫家中,萬神廟無瑕的穹頂接納了這最具神性的一位—拉斐爾。這位畫家,在他短暫的生命裡達到了微妙的平衡一在人工美與自然美,在宗教之美與世俗之美中,最珍貴的平衡。可是,一旦站在一件真正的拉斐爾作品前就足可以體會到藝術品所表達的深切情感。就像米蘭的布列拉美術館中那個四年級的小女孩,無法從拉斐爾《聖女的婚禮》這畫作前走開一樣。那站在《聖女的婚禮》前的小女孩說道:「只要我願意,就可以進到這畫裡頭,也可以隨意從畫裡走出來。」
  • 2020北京拉斐爾畫展,帶你走進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的藝術歷程!
    拉斐爾是和達文西、米開朗琪羅齊名文藝復興三傑的男人,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藝術創作卻影響了整個義大利。2月23日,北京拉斐爾畫展將在北京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展出,本次畫展將帶你走進拉斐爾一生的藝術歷程,經典畫作絕對讓你嘆為觀止。
  • 拉斐爾作品在羅馬展出
    10月21日,一名女子在義大利羅馬的拉斐爾作品展上拍照。 當日,拉斐爾作品展媒體預展在羅馬舉行。拉斐爾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 新華社/歐新  10月21日,媒體在義大利羅馬的拉斐爾作品展上拍攝。 新華社/歐新
  • 主播貝克漢姆,在線朗誦《哈利波特》、不畫畫的拉斐爾,還做了什麼...
    主播貝克漢姆,在線朗誦《哈利波特》、不畫畫的拉斐爾,還做了什麼?下周一早上7:30,約定你▼掛毯上的拉斐爾妙思德國古典畫廊開館推出大展德國德雷斯頓古典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以「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掛毯特展」即將開展,從6月6日展至2020年8月30日。
  • 拉斐爾vs梵谷的37歲,6對關鍵詞
    (非時間順序)梵谷生前共創作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其中35幅自畫像、11幅向日葵;拉斐爾生前共創作了300多張作品,其中有很多尺寸巨大多作品,包括在籤字廳的幾件巨幅作品。拉斐爾的藝術影響了之後500多年的藝術界,以至於到了19世紀中期出現了前拉斐爾兄弟會,提出藝術要回到拉斐爾之前的狀態,可見拉斐爾之後這300年的藝術受其影響至深。梵谷的藝術則影響了後面的野獸派、表現主義。
  •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你所不知的秘密
    達文西去世後的第二年,拉斐爾就去世了,那年他才 37 歲。達文西大了拉斐爾三十歲,但在留下的作品方面,拉斐爾卻大大地超出了達文西。原因在於拉斐爾不僅只是一名繪畫天才,他還是一名出色的「商人」。上面這幅《大公爵的聖母》曾被美迪奇家族的公爵一直帶在身邊以便隨時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