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惡緣和尚

2021-01-07 歷史挺鬧心

江蘇海門縣城西南碼頭上,一艘過江渡船正在拔錨,準備駛向江南。僱舟南下的,是城內藥房的王老闆,他開著一家大藥鋪,又掛牌行醫。王老闆醫術高明,為人和善,很得全城人敬重。今天他坐在船頭,看著船旁倒行的樹木,聽著「譁譁」的水聲,一邊回憶自己半輩子的往事,一邊盤算著去江南採辦藥材的計劃。

「啊呀!你這人是怎麼弄的,連槽也不會搖,還到船上來當幫工!」船出城不久,後面就傳來船主人的吼聲。王老闆回頭一看,看到船尾的大簷,已經傾倒在船舷上,那個原本搖著擼的船夫,正不解地望著那槽,好像在求它,讓它聽話一點。

「好啦,」船主人揮揮手,「這活兒你幹不好,還是讓我搖,你到前面撐船去。」

船槽服服帖帖地在船主人手中擺動,船箭一般往前駛行,他得意地唱起了山歌。不料一袋煙的功夫未到,右舷突然傳來「啪」的一聲,整個船立刻朝左傾斜,王老闆坐在船頭,立刻雙腳用勁釘在船板上,總算沒有側身摔倒。

眼角一掃,卻看到站在船邊上的水手,紋絲不動地站著,身子隨船擺動,兩眼卻盯著手中斷為兩截的竹,不知是在怪自己手上的氣力太大,還是在怨那竹篇太不結實。後艙裡,同時發出「咕咚」一聲大響,船主人大槽脫手,一屁股摔倒在艙中,「喔喲喔喲」直叫喚。

船晃了一陣,總算平穩下來,旁邊卻傳來一陣叫罵:「喂!前面的船怎麼啦,擋住別人的道,是哪個廢物掌的舵?」

船主人爬起身一看,是自己的船橫在了河道中,他手忙腳亂又搖槽,又伸出一條腿頂住舵,撥正了船頭,嘴裡還不停地罵著:「真倒黴,僱著這個笨蛋,連累我跟著被人罵!」

年輕的水手卻一點不生氣,居然一條腿站在船幫上,抬手抬腳,專注地學著船主人使船的動作,學得真像模像樣。

看到這一切,王老闆大聲勸道:「老人家,別發火。這位小兄弟被你訓斥夠了,瞧他那好學的模樣,我敢打包票,不出半天,你這徒弟一定青出於藍,你就等著享福吧!」

年輕水手回頭衝他一笑,算是感激他的勸說,又轉身盯住了船老大的動作。

王老闆看他用心地學,又開口道:「小兄弟,我看你下盤沉穩,學起駕船功夫來,悟性又高,想必一定得過名師傳授。」

「不敢領受老闆誇獎。*年輕人有點吃驚,「小的只不過多幾斤氣力,使得不得法,才招來許多麻煩。」王老闆知道江湖上許多忌諱,聽他這麼說,也就笑眯眯地轉過身子,不再追問。

果然,船一出江邊大閘,這位水手駕船的本領已經十分純熟了。他右手拉緊帆索,左手把牢舵柄,帆吃滿風,飛快地行駛在茫茫江面上。船主人看了一會兒,完全放了心,自己閒下來,陪伴王老闆說話。

第二天,仍由年輕水手駕船,幾天之後,船便泊上了王老闆的第一個落腳點——蘇州楓橋鎮。

楓橋寒山寺,是江南有名的叢林。王老闆沒等兩人系好纜索,便獨自跳上岸去,回頭關照不必等他吃飯。可是,船上兩人一頓飯還沒燒好,王老闆卻匆匆趕回船來,一聲招呼也沒打,鑽進艙裡便不再出來。一老一少等了許久,忍不住進艙來,看到王老闆已把行李打成一個包,正往信封裡裝信箋。

看到他倆,王老闆滿面愁容地說:「船家,剛才我遇上一個仇家,約我今天去了斷一場糾紛。今晚,看來兇多吉少,萬一二更天我還未回船,就請兩位馬上起錨,把行李送回我店中,內中詳情,我已在信中講明。到了海門,家人會加倍付你們船錢的。拜託,拜託。」說畢,把信遞到船主人手裡。

船主跨上一步說:「王老闆,你上岸只一眨眼功夫,怎會惹來這麼大的麻煩?」

王老闆搖搖手說:「這件事你們還是不明白的好。」

年輕人一拱手說:「老闆不必為我倆擔心,在下倒想聽聽。」

王老闆聽了,回頭瞧他一眼,嘆口氣說:「剛才我上岸,走到寒山寺前,旁邊巷子裡閃出一位僧人,攔著問我是不是海門王老闆。我正詫異,他卻雙掌一合,念了聲佛,對我說:『王施主別來無恙。小僧兩年前在貴府承蒙賜教,至今不敢忘卻。家師聽過小僧稟報,也十分神往,我們緣法不淺,還望施主光臨本寺,見一見方丈恩師。'」

「我正滿頭霧水,弄不清他說的什麼,那和尚又冷笑一聲:『施主真是貴人多忘事,貧僧了緣,要跟施主化個善緣,阿彌陀佛!'聽了這話,我才猛然想起他是誰……」

「惡緣和尚?」年輕水手脫口而出,「你怎會跟他架上梁子?」

王老闆早已明白這年輕人不是一般混飯吃的水手,便苦笑了一聲,源源本本把兩年前的事告訴了他們。

兩年前,海門來了個和尚,手裡託著五十多斤的鐵木魚,專挑門面大的商店化緣,開口就是十兩紋銀,不給不行。誰家不肯,他把木魚往誰家櫃檯上一放,自己往當門一坐,不讓顧客進,也不讓夥計出。一耗便是半天一天,誰也惹不起。

王老闆知道江湖上最難對付的就是這種人,心想只要他不招惹自己,自己就只當不知。誰知道這和尚終於也到了藥店,如法炮製。王老闆忍住無名火,叫夥計給了他一串錢。哪知那和尚進了店,把一串錢往櫃檯上一拍,錢身一半嵌進了臺面,他又回身坐到了店門口,兩眼惡狠狠盯住王老闆。

王老闆忍無可忍,手裡握住根雞毛撣子,輕輕地去撣櫃檯上的灰塵,撣到鐵木魚附近,突然一發力,「嗨」的一聲,挑起那木魚。木魚直朝坐在地上的和尚飛去,和尚沒有防備,只得往後倒翻了一個跟鬥,才勉強避開。他見討不了什麼便宜,「嘿嘿」一陣冷笑,拋下幾句場面話,託起木魚走了。

「咳!」王老闆說到這裡,嘆口氣說,「想不到他居然是名重江南的寒山寺的弟子。」

「這和尚也真是不該,」船主聽了,憤憤不平地說,「照例他們該四大皆空才對。」

年輕水手笑了笑說:「師傅,江湖上出了名的和尚,哪一個會四大皆空?就拿這寒山寺方丈來說,他功夫不錯,脾氣更大,又最護短,誰也不願捅他的馬蜂窩。」

王老闆滿腹憂慮地點著頭,又長長嘆了口氣說:「想當年,我就是看不慣江湖上的這些刁惡之人,才心灰意懶當了藥老兒。事到如今,真後悔兩年前不該意氣用事。」

年輕水手聽到這裡,臉上突然露出一絲笑容,對王老闆說:「我倒不信這個邪,老闆,我跟你去會會這和尚,如何?」

王老闆吃驚地盯了他一眼:「不行,寒山寺刀山劍林,險惡異常,你不必打這個抱不平。」

年輕人臉上的笑意更濃了:「想不到當年的賽扁鵲王前輩,會變得如此膽小怕事。」

聽他一口道出自己當年的綽號,王老闆大吃一驚,急忙問:「你是誰?」

「我是誰並不重要,」年輕人說,「我只是看不慣寒山寺僧人是非不分,想跟他們去論一個理。你帶我去,萬一他們不講道理,我就冒作你的師弟,讓我先跟他們過兩招,前輩看清了他們的招數,出手時也可以胸有成竹。我倒是怕他們不敢跟我動手呢。」

王老闆沉吟了半晌,點點頭說:「小兄弟,你的話激起了我沉寂已久的豪氣,我們就一同去闖闖寒山寺。不過,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要出手傷人。」年輕人點頭答應,向王老闆借了套衣服換上,一同離船上了寒山寺。

寒山寺的後院習武臺前,當晚點起了十餘盞燈,照得四周亮堂堂的。習武臺三尺高的臺基上,四根合抱粗的柱子支撐著一座高臺。臺前分主賓坐著方丈和王老闆。王老闆身後,孤零零站著個毫不起眼的年輕人;方丈身後,卻有一排武僧,個個穿著緊身衣靠,了緣就站在中間,正用陰沉沉的目光盯牢對面的王老闆。

方丈單掌往胸前一豎,打個問訊:「兩年前小徒蒙施主賜教,老衲日夜盼望能一瞻風範。今日承施主垂顧,還望施主一展身手,重現當年大俠聲威。」那意思竟是不跟王老闆講什麼道理,一定要手下見真章了。

王老闆哈哈一笑說:「兩年前,在下不識高足,多有冒犯。若要解釋當時情況,想來方丈不感興趣,在下多言也無用。小老兒這幾年只知弄弄草藥,只怕見笑大方,倒是我這師弟學了幾手三腳貓的功夫,我們何不讓他們年輕人玩玩,也好讓大家切磋一番。」

方丈一瞥王老闆身後的年輕人,見他身子單薄,看不出有什麼驚人之處,便回頭招呼:「了緣,你當初膽大妄為,怎是王大俠的對手?你就上前跟大俠的師弟討教討教,免得人家瞧不起咱寒山寺。」

年輕人先向王老闆行了一禮,轉身對方丈說道:「寒山寺名滿江湖,方丈德高望重,在下怎敢有半點不敬!」說著,掃了躍躍欲試的了緣一眼,又朝四周打量了一番,遲疑著說:「我聽說有的和尚專化惡緣,手託鐵木魚,堵著店門,一次就要十兩。我這口袋裡還有好幾錢碎銀,一定要找個地方藏起來,免得連衣服都被強化了去。」

說完,他的臉上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突然縱身一躍,來到東邊大柱旁,脫下衣衫,捏成一團,一彎腰用右手反抱住那根柱子,使勁往上一拔,只聽一陣「格格」聲響,那柱子居然被抬高一寸有餘。高臺上的飛簷,也「格格」地一陣亂響,邊上的瓦,「劈劈啪啪」掉下好多。

在場所有的人還沒看清,他已經把那團衣服塞到柱下,緊緊壓住。然後臉不紅、氣不喘地跳下臺來,拍打著雙手。這一招,嚇得了緣倒退了幾步,眼中露出一絲恐懼。

方丈身後的武僧們,驚訝得議論紛紛:「這人好大的神力,就是我佛門的韋馱金剛,也只不過如此啊!」

年輕人聽了,跟王老闆相視一笑,方丈也立刻站起來,恭恭敬敬請兩位到寺內奉茶,再也不提比武的事。一場兇險的打鬥,終於避免了。

第二天,船繼續向南航行。午飯之後,王老闆捧著二百兩銀子來到後艙,放在桌上說:「小兄弟,承蒙你拔刀相助,救了我身家性命。這些銀兩不成敬意,還望收下。」

看到年輕人瞧也不瞧那銀包,他又說:「看你身手了得,天下已很難找到敵手。你何不到軍中效力,掙個前程,總比當船上的苦力強。」

年輕人臉上又露出了笑容說:「前輩,你勸我憑本事掙個好前程,難道我一定要去受那種身不由己的束縛?我要是只想混口好飯吃,即使不去當官,總比當船夫強吧。四海為家,只要對得起自己,幹什麼事都一樣,前輩就別勸我幹違心的事了。」

過了兩天,年輕人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船主人可惜得嘀咕了好幾天。王老闆勸他:「老人家,你別再談小兄弟了。他神龍不見首尾,無論功夫,無論立身行事,都比你我強得多。」

參考資料《客窗閒話初集》

相關焦點

  • 佛教: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子女原宿債……
    說白了,子女宿債是夫婦前緣的一種延續,因為結婚了才生下子女,不是無緣無故的到來,而是有債方來,如果你沒欠下債,也就沒有要還這一說了;至於是討債還是還債,那得看前緣是善緣還是惡緣。在佛教的觀念裡,因果是普遍存在於人世間的一種法理,不因人的意志為轉移;因果業力遷流不止,甚至不以人的生命結束而終結,例如有些人流芳百世、有些人遺臭萬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前者是前世善緣的結果,而後者是前世惡緣的結果。在因緣當中,因緣和合生成「果」。
  • 志怪故事|寺中地窖暗藏弱女子,繩伎姐妹計除惡和尚
    寺中房屋幽暗深邃,和尚陰險狠毒。有人說寺中在地窖內暗藏婦女,附近村莊的少婦,往往失去所在,無蹤無跡。大家都懷疑是寺中和尚所為,村民們互相告誡女眷們不準登臨其地。一天,有幾個繩伎,來城裡表演雜技。繩伎中有位少婦,年方二十,身段修長,婷婷玉立,嬌媚之態,楚楚動人,能在兩竿之間的繩索上疾走如飛。另有一少女,容貌娟秀美麗,步態妙曼輕盈。
  • 中國古代7本著名的志怪書籍,每一本都讓人拍案叫絕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的或許便是神話傳說、牛鬼蛇神之類的故事,甚至有些人聽各種鬼故事,即便是被嚇得哇哇大叫,依然樂此不疲。古人的想像力直衝雲漢,讓人不得不佩服,中國古典志怪書籍眾多,優秀作品也不乏其作。本期將為大家推薦7本優秀的關於神仙志怪的書籍,都是地道的中國古典書籍,原汁原味,讓我們一起領略大羅神仙、牛鬼蛇神的風採!01.《西遊記》:位列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無論是藝術特色還是思想內涵上,實在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其影響程度和家喻戶曉的程度,相信已經到了無人不知的地步。
  • 志怪故事|土匪和尚搶劫遼東客商,遇見高手,前額被削去一塊骨頭
    瀋陽有一位和尚,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言語談吐,豪氣縱橫,不像是出家之人。只是他前額上被削去一塊,頭皮塌癟,凹陷得好像裡面沒有骨頭。原來在清朝初年,國內剛剛安定,嘯聚於山林的強人土匪尚有少數殘餘,和尚便是其中的首領之一。他們糾集黨徒十幾名,某人為老大,某人為老二,和尚位居第三,餘下之人都聽從這三人指揮。
  • 老書蟲推書|這裡有三本可以天天吹的志怪小說,子不語怪力亂神
    每期推薦五本小說兩本養肥佳作,三本完本好書,一般周更三期嚴格評分+精彩看點+完本資源(文章末尾)養肥佳作1、我在東京當和尚原生幻想狀態:連載中評分:6.5字數:55W+(略肥)簡介:重生日本東京,成為寺廟的候補和尚
  • 志怪故事|胭脂虎
    這和尚曾經到一家當鋪募錢,店主未能滿足他的欲望,遂將鐵魚放在櫃檯上,幾乎把它給壓破了。店主只好如數付錢,好言相勸,讓他拿走鐵魚。不料和尚瞪大雙眼,厲聲斥道:「今天如想叫我離開,必須付出比我要多出一倍的錢才行。否則,今生今世我也不走了!」周圍的市民聽見這話,都為店主憤憤不平。和尚也氣得吹鬍子瞪眼,好像馬上就要動武的樣子。
  • 惡緣也是善緣,小人也是貴人
    惡緣和善緣都是每個人需要面對的發生,就像是人生沒有絕對的完美,你所遇見的人自然也不可能每一個都與你恰遇其分。故事開始了就很難去馬上停止,再小的傷口也需要時間才能夠癒合。 學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整件事情的發生,或許你就能夠從中領悟些許難得的道路。萬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存在,找到你能夠學習的方向,那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緣起緣滅善緣孽緣皆是緣,如何化解惡緣?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緣,善緣孽緣,不管怎樣,只要人生中遇到皆是緣,緣來緣去皆在自己的修行,修得好是善緣,修不好是惡緣。修得好是善緣,修不好是惡緣,只要心中有善,惡緣不會輕易而來……前世因,今生果,想知前世因,就看今世果,若要修圓滿,必先了解因
  • 志怪故事|縣令智破和尚殺人案,行刑時,腦袋砍了七刀才掉下來
    小和尚尋進內室,並沒有看到可師,只見到床前有一雙繡鞋,和可師的鞋子擺在一起。小和尚便走到床前,揭起蚊帳叫喚。可師驚醒,一看是小和尚,勃然大怒,起來抓住了他。小和尚哭訴了誤犯的原因,哀求饒恕。可師一聽,更加驚訝,對婦人說:「你好好看住他,不要放他出去。」便走了出去。
  • 豪俠·志怪·聊齋·靈異風的仙武文盤點
    之後以破案為主線,徐徐展開,漸入佳境~公眾號裡的長期爭議書,高武懸疑,玩梗很強,插科打諢,氣氛歡樂的同時文字和故事塑造也不差,車速超快(人稱:賣鮑小郎君),書友@李波 給了個閱讀建議:「防止賣綠,我都是一個大篇章一看」。
  • 《怪化貓》融合了志怪與浮世繪的荒誕,來講述日本知名的各種怪談
    或庸俗,或志怪,或淫豔,名浮世,自然多了一重市井煙火的氣息。怪化貓融合了志怪與浮世繪的荒誕,更加顯得特別。並且製作者不惜餘力的在故事情節上下功夫,在鏡頭的切換中,插入故事片段,埋下伏筆細節,看起來雜亂無章,似乎又在串聯整個故事。讓人看起來摸不著頭腦。
  • 漫威:超級爭霸戰,善緣之因惡緣之果,遠射變莫卓唯一希望
    "緣"被運用於遠射的被動中,主要分為"善緣"和"惡緣"。善緣主要通過被敵方攻擊或自身攻擊被敵方躲避的方式來獲得,善緣疊加可使遠射獲得"純淨之心",爆發性傷害得到提高,令許多的英雄存在被遠射秒殺的危險。惡緣則不同於善緣,會全數疊加在敵方身上。
  • 民間志怪故事:第一個故事中古人的信義之舉,今人恐怕很難理解
    別處讀來的三則民間志怪故事,頗為有趣,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朋友。俱是無稽村言,讀者不必深究。1、菊花之約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叫範臣卿,上京趕考,不想忽染重病,躺在客棧裡動彈不得。店中主人怕他瘟疫過人(傳染),對他不聞不問。
  • 古代志怪故事:豫觚
    主人稱呼他為大和尚。片刻後,又來了一個二和尚,也是帶著很多隨從。大和尚、二和尚各自佔據一張桌子,主人和學究坐在另外兩張桌子前。酒菜水果都不是人間的東西,席間,主人和兩個和尚說話,內容無法理解。酒宴進行到一半,屋簷下忽然出現一架梯子,兩個和尚爬上梯子升空而去。主人督促學究也爬梯子,他爬到一半,手足無力跌到地上。睜開眼睛,已經託生到本州李姓人家。長大後,就是現在的李通判。
  • 志怪小說真的很低俗,只會講鬼故事嗎?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那顆埋下了幾千年的志怪種子,終於在這個亂世遇到了沃土,開始蓬勃發展。志怪小說的特點志怪,所謂志,是記錄的意思;怪,當然就是神鬼。所以志怪小說,顧名思義就是記錄鬼神、稱道靈異的故事。前面我們說了,志怪小說最遠也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平常我們說到遠古,會想到什麼呢?
  • 志怪小說中的「因果報應」,其中四種善報,三種惡報,你知道嗎?
    一、六朝志怪小說中的「善報」故事六朝志怪小說作者大多是佛教徒,內容多取材於佛經教義,或受佛教故事啟發,「因果報應」故事是其中主要類型之一。佛教徒利用小說這種通俗的形式宣揚佛法,同時也讓「因果報應」觀念植根人心。小說中的善報故事主要分為四種。第一,護生、救生得善報。
  • 說妖解怪:中國志怪文學發展的起伏歷程與日本妖怪文化發展的對比
    中國志怪歷史的起源中國志怪歷史幾乎與中國文學史一樣長。最廣為流傳的,當屬《西遊記》、《封神演義》和《聊齋志異》,有關其的影視作品、網絡小說層出不窮,除此之外,《山海經》也是威名赫赫,其實除了上述作品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經典的志怪文學巨著,甚至連儒家經典之一的《左傳》中,也有不少類似於後世志怪故事的內容。
  • 古代志怪故事:綺琴
    來到冷泉亭的時候,看到一個顛和尚。和尚笑呵呵地說道:「你鴛鴦譜上還有一筆帳未銷,還想證得如來佛果嗎?」韓生跪地求和尚指示迷津,和尚微笑,不再說話。韓生一再哀求,和尚忽然生起氣來,撿起一塊磚頭說:「去吧!去吧!用這個敲門就會開了!」韓生知道遇到了異人,接過磚頭,回到括蒼山。
  • 5本妖怪橫行的小說,各類神仙志怪的故事,設定有趣,輕鬆閱讀
    玄幻+武俠打鬥,定位更像是傳統志怪冒險手記,文筆老練,除了力量體系不太明確外,毫無疑問是被埋沒的精品。被系統坑入地獄的主角意外逃脫,進入了一個滿是妖魔、三國割據的亂世,穿越到一個剛剛戰死沙場的御前帶刀侍衛身上,成了個半人半屍的妖怪,為了抹去地獄印記積累公德,後續開始結合各類神仙志怪小故事,輕鬆尬聊加走走停停,個人竟認為挺耐讀的。
  • 「怪談文學獎」:當代小說家怎樣寫志怪小說
    因為它是在中國神話、志怪、傳奇、筆記這棵巨大的樹上發出的新芽。」我們在談到怪談這個概念時,不該將其局限於「鬼故事」,其範疇已經有很大的拓展,並且是想像力發揮作用的重要園囿。中國一直有著很深厚的怪談文學的土壤,中國本土神話故事、精怪故事,在六朝志怪、唐宋傳奇、明清話本中都曾經有過蓬勃的發展。而且歷史上,很多志怪小說、唐宋傳奇、明清話本也都流傳至今。其中最有名的,比如《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已經成為了人類世界的共同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