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品茗,如何理解建盞的風雅之美?世人皆宜,雅俗共賞!

2020-12-16 宋韻建盞

宋代是中華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而宋代美學最通常的就是用單一顏色和單純質感去表現。建窯便走在這種強大自信的前列,燒造單純釉色的茶器——建盞。

雖然僅僅為一種生活器具,但建盞選擇了作為飲茶、鬥茶的茶具,一種雅致生活的不代表。建盞作為瓷器,沒有作為高大上的擺設物件,也沒有完全成為鍋碗一類的生活器具,因此作為「非忙亦非閒」的建盞,不得不說這非常又智慧,世人皆宜,雅俗共賞。

宋代建盞

宋代是一個重文輕武、儒家理學盛行的年代,後者以儒學為主體吸收改造釋道兩家的思想,從而形成了一種儒學。理學重視人的內省功夫,從而達到內心世界的超脫和心靈淨化。

因此,建盞作為一種藝術品的形式,潛移默化、悄無聲息地成為宋人不可或缺的一種社會文化,以此來推動飲茶藝術發展到新的歷史頂峰。

建盞風雅

宋代美學追求理性的同時,其實更多走向休閒和生活。建盞在士大夫們的品茗與鬥茶上,從來不只是飲茶的功效,更多的則是其文化內涵,更加精緻,更加風雅。

建盞作為茶器道具,品茗鬥茶,賞器清談,吟詩,作畫、撫琴、弈棋,給與宋代文人士大夫無限的樂趣,以達到內心世界的超脫感和精神愉悅。

美學建盞

宋代流行「茶色貴白」、「宜黑盞」,這讓看似不起眼的建盞有了用武之地,成為了宋代鬥茶之風的產物。建盞造型古樸,燒成時析晶、液相分離等化學反應的過程,產生了自然天成的斑紋,美輪美奐。

建盞追求自然天成的釉色美,符合宋代理學崇尚自然的最高審美標準,又因為文人士大夫在品茗的過程中,追求和欣賞建盞的自然美,從中擺脫了人事的束搏、獲得了心靈的釋放、悟出了哲理。

建盞精神

茶文化甚至是茶道、茶之精神,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像是一季清風,提神醒腦,入世原則,人情練達。以小見大,通過茶文化展現傳統文化,從而推動現今文化多元發展。

茶文化不僅局限於個人小家,更是對外的一張名片。而建盞作為茶器更是拓寬了許多人的視野。手握建盞,盞中飄香,平定心神,福澤至今。

宋韻建盞,專注建窯建盞文化傳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盞或更多建盞相關的知識,歡迎評論私信~

相關焦點

  • 關於建盞養七彩:你想知道的事,一次性通通告訴你!
    建盞除了它獨特的釉色美之外,還有通過茶人的細心養護,養出建盞的「七彩寶光」之美,似煙火般絢爛,卻又不落凡塵,那樣的美隱藏在時光深處,神秘莫測。 關於建盞養彩,相信有不少盞友會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何別人的盞都養的那麼漂亮,是怎麼做到的?
  • 從禪宗美學解讀建盞之美_以稻葉天目為例
    因此,筆者以禪宗美學為突破口,對稻葉天目進行全新解讀實為本文與眾不同之處。三、運用禪宗美學解讀稻葉天目稻葉天目堪稱建盞中的「神品」,除工藝原因讓其遵循了物以稀為貴的規則之外;更重要的是其體現的禪宗美學價值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和推崇。本文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分析。1、順勢而為第一:眾所周知常用的施釉法有三種:浸釉、吹釉和蕩釉。
  • 建盞精品是什麼?建盞的好壞怎麼區分,怎樣分辨建盞的好壞?
    後來建盞雖然因為不可逆的歷史原因,沒落了八百多年,但經過國家扶持和工藝大師們的不懈努力,建盞這一世界陶瓷藝術的瑰寶還是被恢復了。不過,相對於普通的茶杯、茶碗,光彩奪目的建盞對於很多人而言,還是顯得有些稍稍神秘。特別是對剛入門的盞友來說,雖然非常感興趣,但卻遲遲不敢入手,老是害怕高價買到不好的一些建盞。那究竟什麼樣子的建盞才是精品建盞,建盞的好壞該怎麼區分呢?
  • 建盞怎麼看好壞?你的建盞是手工作品嗎?如何區分機壓或手拉?
    玩盞,有的盞友比較注重手工拉坯成型,很多盞友也會疑惑市場上的手工拉坯和機壓坯,該如何區分。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對於玩盞老手來說,了能一看就能指出問題所在,剛入門的盞友則需要綜合一些細節來判斷。
  • 佳逸茶具|建盞價格如何來定?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樣是建盞,從幾十元到幾千上萬的都有,他們的價格是如何來定的,價格高低到底差在哪裡?今天小逸就跟大家具體聊聊。>一、作者職稱級別建盞師傅等級是建盞價格的決定因素之一,今天小逸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建盞師傅的名單,供大家參考。
  • 建盞的這六個特點,輕鬆揭露建盞謠言「化學釉」
    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建盞為什麼有這麼多種顏色,是不是化學釉導致。這一問題已經在江湖中謠傳多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建盞的聲譽,也使很多的建盞匠人蒙受污衊。▲宋建窯兔毫茶盞1、駭人的"化學釉"對瓷器方面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化學釉"的叫法本身就是存在詬病的。
  • 被作為國禮送出的建盞,究竟有什麼魅力?
    殊不知在鬥茶之風盛行的宋代,人們點茶時的首選茶器,卻一枚不折不扣的「黑珍珠」,建盞。 宋徽宗趙佶在他的《大觀茶論》中曾寫道:「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真」。
  • 建盞開盞正確方法是什麼?新盞煮一煮更好?如何妥善護養建盞?
    喜歡建盞的朋友,若是得到一隻心儀的盞,往往在第一時間就愛不釋手,仔細把玩。但有些盞友在入手建盞之後,卻是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建盞如何去處理才能正常使用?需不需要煮盞?需不需要要開盞?又該怎麼開盞呢?
  • 你買的是真建盞嗎?5分鐘讓你看懂「建盞」和「天目」之間的關係
    近幾年在收藏市場逐漸走俏,其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收藏人,與之同時建盞的偽知識也橫空出世,影響了人們對於建盞的判斷!其實很多剛認識建盞的朋友會將其稱之為「天目盞」,這其實並不正確!建盞是中國原生的說法,指建窯燒制的黑釉茶盞。建是建窯,盞是茶盞,也就是茶碗,兩個字把產地和器型都說得清楚明白,概念清晰,形容準確。
  • 建盞與天目究竟是什麼關係?易混淆的知識點,看完這3點一目了然
    建盞外觀自然古樸、靜穆簡素,也充分表現了宋人內斂與風雅的審美觀。然而關於建盞也叫"天目"的這一說法,其實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很多茶友容易將兩者混淆,不知該如何區分。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詳細地來了解下:建盞的概念建盞是中國原生的說法,特指的是古代建州窯所產的塗以黑釉的厚重茶盞,在如今福建建陽縣水吉鎮的後井池中村一帶。
  • 你的建盞是手拉胚還是機壓胚?
    ,與之相反,建盞都是手工製品。許多建盞大廠的都是熟練的技術工完成。既然如此,那就沒有太大的不可替代性,並非你們眼中的其他陶瓷那樣,大師都在拉胚。建盞的真正難點,是你們看不見,也不給外人看的 「燒法」。這兩個都是建盞師傅畢生研究所向。而是否手工做胚,與之相比,太小菜一碟,不是建盞的技藝所在。
  • 何炅喝茶的杯子是建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建盞喝茶?
    現在建盞是越來越多人知道,也越來越多人在使用,其中就包括很多明星,相信很多喜歡何炅老師的朋友看到這一幕,在《嚮往的生活》中何炅老師用來喝茶的茶杯就是建盞。用建盞泡茶可以保持茶水的溫度並起到活水的作用,不僅如此,建盞釋放的二價鐵離子可以增加茶水中的鹼性成分,讓茶的味道變得更加甘甜柔和,茶香也更加濃鬱。長期用建盞喝茶就會起到增加血液中血紅蛋白和緩解中樞神經的作用,這樣一來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身體亞健康的狀態。
  • 建盞春節活動火熱進行中,1988秒殺工匠精品曜變隆盞
    建盞,興起於宋代,其形如農家碗,其色以黑為美。宋代的時候,社會經濟相當繁榮,鬥茶之風由上而下成為一種潮流,上至宋徽宗,下至農家小舍,文人墨客也不能免俗,就在這個時期,能夠適應鬥茶、反襯茶色之美的建盞,一時間風靡無兩。
  • ​「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開幕
    11月26日,「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博物館舉行。展覽匯集14位優秀建盞工藝師帶來的近百件創作精品,涵蓋了曜變盞、兔毫盞、油滴盞等多種風格,從不同角度呈現出建盞之美和匠心之魂。展期到12月25日。
  • 是什麼造就了建窯建盞的天價?
    建窯黑釉中含鐵量也比吉州窯黑釉更高,前者多呈均勻潤澤的的紺黑之色,後者則多為黑中帶褐。建盞施釉很厚,一次上釉,且施半釉。吉州窯黑釉盞施釉較薄,貼花、撒釉等不同產品有不同上釉手法,且施全釉。
  • 建盞收藏:「兔褐金絲寶碗,松風蟹眼新湯」,別樣的美麗氣質!
    #時間進入宋代,中國歷史上風雅生活的一個高峰。崇文之風盛行,人們有能力,也有心境去追求一種悠閒愜意,更有品位品質的生活調子。各種奇思妙招成為裝點風雅生活的必須,風風火火,張張揚揚不再是這個時代的追求。人們推崇的是充滿了儀式感的悠然,一等一的風致,無論做什麼,都要來得雅致,哪怕是喝一口茶。於是,與最風雅閒事相嫁接的跨界遊戲風靡開來,鬥茶,就是其一。
  • 宋代建盞,為何「頂級」珍品國內鮮有,很大一部分東流到日本?
    兩宋時代,建盞最為輝煌,上至皇帝權貴,文豪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無不喜歡建盞。然而,世界上現存的「頂級」宋代建盞,卻有很大一部分東流日本。說道這裡,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那麼多的頂級建盞都藏在日本?關於頂級建盞的理解,宋人和現在人所理解的不一定相同。從相關的史料記載中,不難發現,兔毫、鷓鴣斑的詩詞有很多,而「曜變」或類相似的含義的詩文,卻幾乎沒有。這是不是就間接表明了,當時的宋人並沒有將「曜變」定義為頂級,不然的話怎麼可能隻字不提。
  • 非遺傳承人合作打造 高端建盞亮相「文博會」
    產自福建南平市的建盞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宋代達到頂峰,成為皇室和民間都喜歡的茶具,後來建盞文化中斷,直至上個世紀80年代起才開始重新恢復建盞燒制技藝,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葉文程在致辭中列舉了李細妹、吳立主、謝如青等建盞技藝傳承人,「他們將會為建盞復興扮演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也正因他們的工匠精神,才使得讓沉寂幾百年的建盞如今閃亮登場,不負國人期待。」他說。會上,主辦方推出由多位知名建盞技藝傳承人通力合作、全球限量的「藏真」大師系列紀念精品盞——「七星神韻·藏真建盞」。
  • 宋代建盞中茶百戲是什麼?與咖啡拉花有哪些不同?圖案有何差異?
    巧合的是,喝茶品茗中也有一種類似咖啡拉花的東西,那就是茶百戲。 看過茶百戲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茶百戲和咖啡拉花看起來非常相似,都可以形成表面上的圖案效果,那麼兩者的原理一樣嗎?一、什麼是茶百戲如果要把茶百戲與咖啡拉花進行一個對比,還需進一步知曉茶百戲到底是什麼。啟示茶百戲有一個別稱是「分茶」,因為建盞鬥茶的原因,分茶在宋朝也很是流行。
  • 被譽為「碗中宇宙」的曜變建盞 全球僅存三隻半!
    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南宋時期生產的一種黑釉曜變建盞。曜變建盞也稱曜變天目,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而「天目」一詞來源於日本。據史料記載,在日本鎌倉時代(十二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到我國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曜變建盞的燒制過程十分複雜,需要很多繁瑣的程序以及工匠精湛的技術,而這一技術在南宋滅亡後就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