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逸茶具|建盞價格如何來定?

2020-12-05 佳逸茶具

全文共1057字,圖片6張,閱讀需2分鐘。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同樣是建盞,從幾十元到幾千上萬的都有,他們的價格是如何來定的,價格高低到底差在哪裡?今天小逸就跟大家具體聊聊。

影響建盞價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作者職稱級別

2、工藝(釉面變化)

3、燒制方法(柴燒、電燒/汽燒)

4、胚胎製作方式(手工/機壓)

一、作者職稱級別

建盞師傅等級是建盞價格的決定因素之一,今天小逸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建盞師傅的名單,供大家參考。

1、國家級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李達

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孫建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大鵬(終身成就獎)

研究員級國家高級工藝師:範澤鋒(其星耀天目茶盞和金油滴茶盞極具代表性)

2、省級

高級工藝美術師:陳其富(學院派)、李甲棧等

省級陶瓷藝術大師:孫福昆、危敏捷、陸金喜、陳祥松、黃文勇、謝松青、廖設生、裴春元、黃美金、.蔡炳盛、蔡炳龍,許家有、孫莉、熊中貴等。

二、如何判斷建盞工藝好壞?

確認了建盞是否為正宗建盞並排除瑕疵品之後,就可從使用和個人審美去進一步分析、篩選。首先是器型,線條要簡潔流暢,整體沉穩大氣又簡約自然,這是先決條件,大小是否合適,一般來說,器件越大變形越容易,氣氛控制越難以平衡,表面越大缺陷的概率也就越大,產率也大大降低,因此價格也很貴。

其次是釉面瑕疵,什麼樣的斑紋最好?這真的不好回答,每個人的審美是不同的,總體就是斑紋的形態清晰,內外分布且飽滿為好,但各種斑紋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兔毫必須分層,不緊不疏分布,呈現一種三維效果,鷓鴣斑的顆粒需要立體、卵形、均勻布置等等。但如果千篇一律,隨處可見的斑紋就比較廉價,有沒有美的、獨一無二的斑紋是市場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三、柴燒和電燒的區別

1、看釉面

柴燒建盞,釉面柔潤、結晶比較含蓄,有韻味;電燒的結晶規整突出。

2、看底足

柴燒的底足比較油潤,有所謂的落灰和窯火氣;電燒的相對比較乾澀。

四、如何分辨手工胚和機壓胚?

1、同款器型建盞,放在手心,手工拉胚建盞口沿薄且墜手更強

手工胚體,底部偏厚,口沿薄且秀氣,過度靈敏,有墜手感,機壓則比較笨重。因此,鑑別建盞手工胚與機壓胚的方法之一:找同款器型,放在手心上,墜手感更強的基本可以判斷為手工胚。

2、看胎底

手工胚底足修得相對靈巧精緻,機壓更笨拙,且機壓胚的大多平滑順整,手拉胚的大多有輪盤轉痕,呈螺紋狀(但這一點機壓也有模仿)。

形如星空滿月,色如歲月斑駁,品如最初的誓言。

一盞功成,萬盞灰燼,盞有靈動,人有情義,歲月無恙。

好茶,豈止於茶

茶好器不對,是暴殄天物

茶遇好器,妙不可言

相關焦點

  • 佳逸茶具|紫砂壺泡什麼茶最為合適?
    佳逸茶具 | 紫砂壺泡什麼茶最為合適?綠茶搭配『段泥、底槽青、綠泥』為佳,顏色淺淡,透氣性極佳,且對養壺有利,不易形成黑色的茶垢。佳逸茶具 | 紫砂壺泡什麼茶最為合適?佳逸茶具 | 紫砂壺泡什麼茶最為合適?
  • 又黑又矮的烏碗仔——建窯建盞,憑什麼成為北宋皇帝最喜愛的茶具
    建盞在宋代是怎麼成為網紅級茶具的? 北宋皇帝宋徽宗也對建盞著迷不已,甚至可以說,建盞能如此流行,多半是因為他的推崇! 為什麼又黑又矮的烏碗仔(建盞在建陽當地的俗稱)可以在眾多胎薄輕巧、透明瑩潤白瓷青瓷中脫穎而出,成為宋徽宗最喜愛的茶具?
  • 建盞品茗,如何理解建盞的風雅之美?世人皆宜,雅俗共賞!
    建窯便走在這種強大自信的前列,燒造單純釉色的茶器——建盞。雖然僅僅為一種生活器具,但建盞選擇了作為飲茶、鬥茶的茶具,一種雅致生活的不代表。建盞作為瓷器,沒有作為高大上的擺設物件,也沒有完全成為鍋碗一類的生活器具,因此作為「非忙亦非閒」的建盞,不得不說這非常又智慧,世人皆宜,雅俗共賞。
  • 建盞怎麼看好壞?你的建盞是手工作品嗎?如何區分機壓或手拉?
    玩盞,有的盞友比較注重手工拉坯成型,很多盞友也會疑惑市場上的手工拉坯和機壓坯,該如何區分。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對於玩盞老手來說,了能一看就能指出問題所在,剛入門的盞友則需要綜合一些細節來判斷。
  • 建盞精品是什麼?建盞的好壞怎麼區分,怎樣分辨建盞的好壞?
    建盞是什麼?它意思是指建窯的釉茶碗,因為產自宋代建州建安縣,所以稱為建盞,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在宋代,建盞儘管能深得皇帝喜愛並被列為皇帝賜茶的專用茶具,但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仍能隨意使用,甚至寺僧用來喝茶、託缽僧用來化緣都可以。當時鬥茶風尚盛行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 非遺傳承人合作打造 高端建盞亮相「文博會」
    產自福建南平市的建盞擁有悠久的歷史,在宋代達到頂峰,成為皇室和民間都喜歡的茶具,後來建盞文化中斷,直至上個世紀80年代起才開始重新恢復建盞燒制技藝,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建窯建盞燒制技藝非遺傳承人。葉文程在致辭中列舉了李細妹、吳立主、謝如青等建盞技藝傳承人,「他們將會為建盞復興扮演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也正因他們的工匠精神,才使得讓沉寂幾百年的建盞如今閃亮登場,不負國人期待。」他說。會上,主辦方推出由多位知名建盞技藝傳承人通力合作、全球限量的「藏真」大師系列紀念精品盞——「七星神韻·藏真建盞」。
  • 何炅喝茶的杯子是建盞,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建盞喝茶?
    現在建盞是越來越多人知道,也越來越多人在使用,其中就包括很多明星,相信很多喜歡何炅老師的朋友看到這一幕,在《嚮往的生活》中何炅老師用來喝茶的茶杯就是建盞。何老師一直以來都是娛樂圈中"德藝雙馨"的榜樣,對自己內心的修養是十分注重,因此他對喝茶使用的杯子也是十分講究的,而建盞作為宋代茶具中的上品,雖低調卻不失內涵,更是喝茶的首選了。
  • 非遺傳承人朱君煜大師,匠心續寫建盞傳奇
    而以建盞為首的黑瓷則像一匹黑馬,在宋代突然躋身成為茶具的主流,亦成為陶瓷史、茶史、文化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建盞也是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因產地為宋朝建寧府,故名建盞。「建窯建盞」的制坯成型,是採用手工拉坯成型的。桑葉、菩提盞在宋代就有記載,經過制瓷巨匠成千上萬次的實驗,木葉盞才能夠還原金黃色的葉脈肌理。木葉盞的存世量極少,全世界博物館統計共藏有22隻,極為珍貴。一片柔嫩的樹葉,如何在經過1300度高溫之後,不僅沒有灰飛煙滅,反而將其美麗的紋路、形體、脈絡永恆而完整無缺地保留在了漆黑的茶盞上?這是復燒木葉盞最難攻克的問題。
  • 建盞與天目究竟是什麼關係?易混淆的知識點,看完這3點一目了然
    建盞,黑釉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多是口大底小,形如漏鬥,造型古樸,手感較沉。建陽窯以燒黑釉瓷聞名於世,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兔毫盞",也有燒成"鷓鴣斑""銀星斑"等。
  • 是什麼造就了建窯建盞的天價?
    建盞施釉很厚,一次上釉,且施半釉。吉州窯黑釉盞施釉較薄,貼花、撒釉等不同產品有不同上釉手法,且施全釉。 建盞(天目瓷),黑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該製品宋時為皇 室御用茶具,傳世並藏於日本的四隻國寶級建盞「曜變天目」是飲譽世界珍寶。因產地為宋建州府j建安縣,因此稱為建盞。
  • 建盞一般多少錢?價格通常誰去制定?為何不能賣便宜一點呢?
    所以很多老盞友都在找這種開片建盞。以上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建盞開片並不屬於瑕疵,不會影響建盞的完整性,不僅如此,若是恰到好處還能增加建盞的美感。衝線則不同,已經影響到了建盞的完整性,屬於建盞瑕疵。有些師傅得到建盞沒有統一的包裝,是正常現象嗎?
  • 茶盞共生,探訪建盞發源地,鄭蓮英集團與陸金喜大師共襄茶與盞的...
    茶文化和瓷文化相互輝映、不可分割的代表物就是建盞。建窯茶盞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茶碗,為宋代皇室御用茶具,可以說建盞備受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的喜愛而享有大名,只要一出現市場,莫不成為眾人頭號珍藏目標。作為制茶世家的鄭蓮英集團,一直深切關注茶與盞的歷史文化,以及如何能夠給客戶提供更好且更有意義的茶周邊產品。
  • 建盞開盞正確方法是什麼?新盞煮一煮更好?如何妥善護養建盞?
    喜歡建盞的朋友,若是得到一隻心儀的盞,往往在第一時間就愛不釋手,仔細把玩。但有些盞友在入手建盞之後,卻是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建盞如何去處理才能正常使用?需不需要煮盞?需不需要要開盞?又該怎麼開盞呢?
  • 百人百盞系列-建盞名家詹桂溪 貴稀堂掌舵人
    #詹桂溪#詹桂溪,建盞非遺大師,是貴稀堂的掌舵人,是第一批最早開始燒窯的建盞大師,不遺餘力地恢復古代建盞的燒制技藝,如今詹桂溪是建盞製作技藝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從2007年至2012年,整整7年時間,詹桂溪日夜泡在考亭建盞研發基地,成功研發出曜變盞、油滴盞、茶末釉建盞、柿紅釉建盞、鷓鴣斑建盞、金銀兔毫盞等建盞系列產品。器型包括建盞茶具、建盞茶器、建盞擺件、建盞工藝品等系列,擁有燒制建盞的窯爐20多口,技術人員20多名。
  • 它到底是不是宋人使用的頂級茶具?
    「宋人茶事,由盞開始」,宋代之所以成為建盞燒制的鼎盛時期,與當時的點茶之風盛行非常有關係。宋代的文人雅士都沉迷於藝術雅玩,盛行評比調茶技術與茶質優劣的「鬥茶」、「茗戰」,所用茶具以黑釉瓷茶具為貴,其中又以建盞最為著名。在它最輝煌的兩宋時代,宋徽宗用「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為它作注,幾乎所有大文豪也都不吝情辭吟詠其大雅之質。
  • 茶葉不同,泡法不同,7種茶葉分別要用什麼茶具?你用對了嗎?
    不同的茶葉品種,由於特性不同,衝泡方法和茶具自然也是不同。你平時有注意嗎?1、綠茶,完全沒有發酵,茶葉、茶湯都是綠色的,所以稱之為綠茶。綠茶的茶葉原料,都是採摘鮮嫩的茶葉,或者芽,所以綠茶很嬌嫩。黃茶的茶湯和茶葉都偏黃,可以用白瓷的茶具,可以凸顯黃湯黃葉。或者用黃釉或者橙色的茶具,可以映襯茶湯。玻璃茶具也是不錯的選擇3、白茶,茶葉的表面有白毫,可以用深色甚至是黑色的茶具,襯託白毫的顏色。比如建盞、紫砂壺等。白茶的茶性偏寒,如果腸胃不好的朋友喝了容易拉肚子,跟茶葉質量沒關係哦。
  • ​「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開幕
    11月26日,「甌韻天成」——建盞文化藝術展在東莞市石龍博物館舉行。展覽匯集14位優秀建盞工藝師帶來的近百件創作精品,涵蓋了曜變盞、兔毫盞、油滴盞等多種風格,從不同角度呈現出建盞之美和匠心之魂。展期到12月25日。
  • 建盞·宋代鬥茶第一茶盞 中國史上最全才的皇帝宋徽宗為何如此獨愛
    ——宋徽宗 上面這首詩,意為用兔毫建盞烹煮建溪上好的茶餅,過程中香雲繚繞,在一旁的美女聞到香氣都紛紛陶醉入夢。 建盞是什麼?它究竟有何魅力能讓中國史上最全才的皇帝如此獨愛?在談論建盞之前,讓我們先走近宋徽宗。 趙佶在位26年,在太上皇位1年零2個月。
  • 一篇建盞歷史的簡短序言
    建窯與中國古代許多窯口一樣,以產地來命名,比如汝窯產自汝州、定窯產自定州,建窯則產自於建州。 建盞的黑色能夠很好的襯託茶湯的白色,所以蔡襄作為一名出色的茶的鑑賞家,給予建盞的評價是「出他處者,皆不及也」。 建盞的衰落,無論如何是與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直接有關的,據《明史》記載,公元1391年也就是朱元璋開國的24年後,他頒布了一道法令,當中明確的禁止了「團茶」的製造而改為散茶,理由是「以其勞民」。
  • 建盞的這六個特點,輕鬆揭露建盞謠言「化學釉」
    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建盞為什麼有這麼多種顏色,是不是化學釉導致。這一問題已經在江湖中謠傳多年,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建盞的聲譽,也使很多的建盞匠人蒙受污衊。▲宋建窯兔毫茶盞1、駭人的"化學釉"對瓷器方面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化學釉"的叫法本身就是存在詬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