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60%的人辦卡後第二個月就不來了 健身房為此想了什麼辦法?

2021-01-10 界面新聞

文 | 劉雨靜編輯 | 牙韓翔

農曆新年之後,如果你到訪周圍的健身房,將會看到頗為熱鬧的場面。因為過年胡吃海喝體脂肪不斷飆升的人們,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在各種重量器械上痛苦地慘叫,在電子體重秤上發出嘆息。還債一般,人們在春節之後不約而同地擠進健身房裡,只為甩掉自己不需要的脂肪。

不過這樣的場景不會持續太久。不需要幾周,健身房裡的人會減少至少一半。

長久以來,經濟學家們為人們無法堅持,從而在健身事業當中浪費金錢的現象操碎了心。

近10年之前,經濟學家Stefano Vigna就做了一個研究,在美國波士頓三家健身房的會員,平均每月去健身房的次數為4.3次。在每月會員入場費約450元人民幣的情況下,平均每次他們需要花費104元人民幣。而非會員的大概只需要支付單次70元左右的入場費用。

他在一篇名為《付了錢而不去健身》(Paying Not to Go to the Gym)的文章中說,人們之所以不願意單次付費,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

Vigna調研發現受訪者希望平均每月鍛鍊9.5次,是實際觀察到的次數的兩倍之多。《經濟學人》則在一篇文章中不留情面地指出,60%的健身房會籍持有者,在入會後第二個月就放棄了自己的塑形事業。

60%的健身房會籍持有者,在入會後第二個月就放棄了。徐熙的錢包裡擁有三張健身房的會員卡。因為工作和住所的變動不斷更換新的健身房,但是每張卡所使用的次數她都不太好意思提及。「每次辦卡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會去,下定決心一樣的。」她說。徐熙目前在一家奢侈品公司工作,新的工作地點在上海恒隆廣場。這一次她終於沒有再辦健身卡。

事實上,會員制度也是健身房的一種商業模式。如同博弈一般,它們堵的就是你的毅力與恆心。健身房常常採取的年卡會員、甚至五年會員的形式,說到底都是抱著「看你能堅持多久」的心態。

儘管這保證健身房在每新增一個會員時就能在前期收穫大筆現金流,但這種依賴前期銷售的模式,也使得後期運營管理難度更高。這些連鎖健身房都是靠規模取勝——更寬闊的場地,更頻繁的鋪店,更大的流量……就連健身教練都背負著業績要求,在健身房裡和別人搭訕或糾正動作,最終目的是讓他們成為自己的會員買課;或者在馬路邊「遊泳健身了解一下」地招徠顧客。

這樣的模式正在被改變。

單次售賣的精品健身工作室在城市當中出現,甚至還有一些專門聚焦於HIIT訓練、動感單車與瑜伽的健身品牌。健身教練和時尚博主一樣,懂得經營自己的形象與社交網絡,讓你心甘情願地掏錢買課……進行這些城市的人們,一方面讓健身這件事的門檻變得更低,如經濟學家思考的那樣減少人們在健身上投入不必要的資金,並且真的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他們渴望在傳統健身房運營模式之外,找到更多的可能。

精品健身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熟,美國這家Rocycle看起來如同一個咖啡店精品健身房出現,不用「遊泳健身了解一下」地安利你辦年卡

羅思傑在上海開了三家小型精品健身房。他曾經也是連鎖健身房裡的一名教練,在社交網絡上小有名氣。2014年,他決定離開連鎖健身房自己開辦面積不大,銷售方式更靈活的健身房。

「傳統健身房有很多不科學的地方,他們的運營模式成本很厚重。雖然現金流水看起來很高,但長久運營下來會遇到問題。」他說,「我們自己開館的都知道,實際消費額才是健身房真正的財務收入。」

通常而言傳統連鎖健身房——如同北京的浩沙健身、上海的威爾斯、一兆韋德與舒適堡——40%的收入來自私人教練的課程,50%是會籍收費。無論是私教課還是會籍收費,往往都是鼓動會員衝動消費,而隨後你不管是否真的來健身, 這筆錢已經變成了沉沒成本。這也是為何,健身房往往會鼓動你購買長達五年的健身卡,這樣你會因為衝動消費而付出更多的金錢。

羅思傑在連鎖健身房工作時,也常常看到有同行曬出高額的私教課銷售清單。「很多是用來充現金流,因此把流水做得很高,通過鼓動衝動消費讓會員買課,(一些教練)動不動就去曬學員買了十萬五萬的。」他說。

小型的精品健身房改變了這樣的模式。例如通過單次購買私教課的方式進入場地進行健身,或者含有私教課程的購買周卡。上海的SoulFit健身工作室一張周卡1880元,私人教練幫你制定到一周的課程,而這樣的健身房空間也不大,所以並不以量取勝。

超級猩猩主要以單次售賣團操為主要模式(圖片來源:超級猩猩)以團操課為主要產品的超級猩猩的團課價格在60至200元不等,你需要在微信上充值一次充值500元,然後按次購買課程。在北京、上海頗有名氣的動感單車健身房GU Cycle的1小時課程售價在135元至240元(根據購買頻次決定),與一些健身房的私教課程價位相當。這是一種跟隨教練指揮及音樂節奏,通過踩單車和小型器械訓練消耗卡路裡的運動。

徐熙現在也會選擇超級猩猩這樣的單次售賣的健身房。她如今對健身場所的要求有兩個:離自己的住所或者工作的地方是否夠近,以及是否可以按次購買。單次購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她的運動熱情,現在她至少每周兩次進入健身房裡,HIIT燃脂入門是徐熙最常購買的課程。她甚至還在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嘗試了內容為一次甩繩運動的高強度課程。

事實上,選擇精品健身房的人並不是對價格最為敏感的那一群。一份來自市場調研公司尼爾森的報告顯示,中國運動人群家庭月收入達到10699元,比非體育人群高出36個百分點;67%持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接近三層是企業管理層人員。

GU CycleGU Cycle的創始人便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Bruce Chen和他的創始團隊都擁有投資銀行的工作背景,在香港和美國長期生活,並且是美國動感單車Soulcycle的忠實用戶。

「我們的目標消費人群的確也是一線城市中產階級以上。」Bruce對界面新聞說,「因為健身本來也是屬於泛精英的東西,精英的定義不是有錢沒錢,而是他對自己有一定要求。」在某種程度上,基於這樣的消費客群,精品健身房的單次售賣方式才能行之有效。因為這群人確實可以支付每次健身100元左右的費用,並且產生消費粘性。

「本來只賣年卡就是不科學的,本質上來說賣完年卡是不希望他來的。這種模式是先收到錢,但後面不知道怎麼維繫下去;但賣次卡就相對比較長遠。」他說,「次卡的弊端就是錢回來的慢,但如果對產品、課程和所建立的社區關係有信心的話,我們覺得是可以一直賣下去的。」

精品健身房的面積通常不大,相比連鎖健身房而言他們少了部分物業成本。而且如同超級猩猩這樣的團操課程結束之後,場地內並不會提供淋浴間——因為如果增設了淋浴間,會讓單個用戶的成本翻倍。

所以在這群次卡模式的嘗試者而言,如果進行精細化運營,那麼自己的健身房或許還不至於即將面臨關門大吉的那一天。

為了吸引更多的學員,羅思傑選擇與運動健身App Keep合作。因為他發現這裡有一大批潛在用戶。根據德信諮詢的報告,去年中國有超過1億用戶在家使用健身App健身,在健身習慣更久遠的歐洲,使用率最高的健身App也不過只有2000萬用戶。

而當初學者們通過Keep這類線上健身平臺學到了60分的水準,精品健身房的機會才剛剛開始。「人們到60分後會渴望更專業的訓練平臺,這時就有更大的機率找到我們。」羅思傑說。精品健身房們更歡迎這些或多或少已經具備健身知識的60分人群,在為其定製課程上他們往往更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更容易將運動習慣堅持下來——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辦卡之後第二個月就宣告放棄。

健身房也開始跨界做社區,這樣你少了一點偷懶的藉口

曹夢琳有了一個更為有名的稱號,叫做「卡路裡老師」。

曹夢琳從事健身舞蹈教育,一開始她也連鎖健身房裡工作,但是現在她把自己「解放」了。

每天,她會作為keep用戶在社群內分享自己的舞蹈日常。與此同時,這個平臺上的關注者引流到自己的其他社交平臺帳號中。曹夢琳常通過一直播與關注者一起運動,並定期上傳自己的zumba編舞(一種可以高效燃脂的舞蹈)——選曲通常都是《Despacito》這種人們熟悉的熱門流行歌——社交媒體的實時反饋,讓隨時調整自己的健身課程設計成為可能。

曹夢琳,現在更多人把她叫做「卡路裡老師」「我以前做健身教練一堂課最多服務30個人,現在一場Zumba直播有幾千人看。」她對界面新聞說。

如果說精品健身房風潮目前輻射的主要是一線城市的年輕人,那麼線上健身社區則能觸及更廣泛的二三線城市客群。從業19年的曹夢琳就是印證:「我以前做健身教練一堂課最多服務30個人,現在一場Zumba(一種有氧舞蹈健身課程)直播有幾千人看」,她對界面記者說。

有了線上知名度,曹夢琳開始在全國舉辦巡迴健身舞蹈課程。比起籤約某個健身房,她的運作模式更「輕」:每到一個城市,租借當地場地或與當地健身房合作, 參加者則大多來自於她的線上流量——有點像巡迴粉絲見面會——見面會上的「明星」其實是她個人設計的舞蹈課。

這讓曹夢琳的收入也更加透明。通常健教練的收入來自私教課的提成,大概20%至30%。但是如果沒有按成當月業績會被以各種形式抵扣收入,所以壓力的收入並不穩定也面臨不小壓力。而曹夢琳這樣的方式,不僅沒有了場地的成本限制,而且還能讓更多人的人真的參與到運動之中。

而摩登天空甚至想把健身房搬進Live House裡。

ModernSky Lab在2017年下半年舉辦了幾場「運動+音樂」的線下健身活動。

如果你親臨現場會發現,很難把這類活動定義為單純的「健身」或是「蹦迪」,它更像是一場運動主題派對——派對場地的舞臺上通常往往站著民謠歌手或小眾樂隊,不過在活動的幾個小時中則變成了健身教練——他們站在舞臺中央,周圍錯落站著年輕人,一起在迷幻的燈光和現場打碟音樂中做著Burpee。

摩登天空把健身房搬到了Live House裡。ModernSky Lab的第一場線下健身活動便是與keep合作舉辦的,一方提供場地,另一方提供教練資源。Lab總監鹿鳴從美國年輕人的健身潮流中獲得了靈感——在紐約,一些看起來「不務正業」的健身房逐漸為人追捧,比如夜店主題、有DJ的健身房,或是把健身音樂、室內空間做到極致的健身房等等,「說白了他們都是把健身體驗往生活方式、或者更深的層次去挖掘」,鹿鳴對界面記者說。

摩登天空並不想錯失這個機會。在成功舉辦了兩次線下健身活動後,去年10月底,他們宣布成立了運動廠牌「Modern Sky Sports」,主打運動生活。

按照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的說法,「Modern Sky Sports」的核心正是「運動x音樂」、「健身Party化」和「運動節」三個關鍵詞。他們曾成功打造了草莓音樂節,如今摩登天空覺得,健身主題也完全具備打造成下一個「草莓」的特質:它標榜著更自律健康的生活方式,還天然具有社交屬性。

在美國,1970年代大眾健身房熱衷交友的現象正在衰退,人們來健身房只想自己安靜舉鐵,遠離社交,這也影響了傳統大眾健身房的生意。

如今,交友又成為精品健身房、線下健身活動打造社區的關鍵詞——看看那些層出不窮的線下跑步團、線下減脂訓練營、甚至日本一度流行的健身會所相親活動——在大眾健身房的交友熱潮過去後,如今人們在健身上的社交需求變得更複雜多樣。年輕人尋求的也許是志同道合的運動愛好者,也許是同個品牌的追隨者,又或許只是在健身時愛聽一樣的歌。這也是健身邊界模糊的因素之一。

在這樣的訴求下,健身空間也開始作出改變,它們更像一個多元化綜合社區。

如Bruce所提到的SoulCycle像是一個大型生活方式集成體,在提供動感單車課程以外,你可以買到SoulCycle同款香氛蠟燭。這是一款甜甜的西柚味蠟燭,在用戶反饋中這種香氣不亞於一杯好咖啡帶來的「醒神爽快」。SoulCycle還在去年逐漸將近百家門店更衣室內的洗浴用品換成了le LABO的定製版——它通常只有在Park Hyatt柏悅酒店集團旗的豪華酒店出現——同時也擔任le LABO的銷售渠道。

美國熱門的動感單車工作室SoulCycle

SoulCycle以社區模式在運營

SoulCycle與Le Labo合作的沐浴系列這些周邊細節看似與健身房提供的核心產品無關,卻愈發足以成為年輕人去健身房的理由。一個數據足以說明:2010年,精品健身房Equinox把洗護產品換成Kiehl’s之後,健身房淋浴的人數增加了30%,也為其帶來了客流。

中國的精品健身房也按照這個方式做社區化改變。

GU Cycle把「社群力量」(Community)作為品牌精神的核心之一,選購的動感單車品牌、更衣室使用的產品、某個熱門單車教練的口頭禪,都是其社群資產的一部分。「我們為什麼一開始不請明星宣傳?因為最後每天陪伴你健身的不是明星,而是你身邊的人。」Bruce說。

相關焦點

  • 辦卡都是坑?私教全靠嘴?現在健身房的貓膩,到底還藏有多少?
    「X月不減肥,X+1月徒傷悲」「1帶1的兩年卡、個人年卡、親子卡、家庭卡,便宜出售了...」大哥大姐,遊泳健身了解一下?每年無論什麼時候,這些健身房的口號都會在我們的耳畔響起,加上某音上諸多帥哥、靚妹的好身材轟炸,許多人都開始有了些小想法。
  • 男子健身房指導同事卻被凍結會員卡 問題來了:如何界定黑私教?
    指導朋友被健身房停卡夏歡喜歡健身,是一名健身達人,2017年3月,夏歡在道格韋恩吾悅廣場店辦了一張為期兩年的會員卡,價格3300元,辦卡後,下班了夏歡每天都泡在健身房鍛鍊2個小時。黃忠身材較為高大,體質卻不如夏歡。「我說你身體不好,不如跟我一起到健身房去鍛鍊。」夏歡說,在他的建議下,黃忠於今年6月9日在道格韋恩辦了一張兩年卡,花費3000元。
  • 又是健身房人去樓空 律師:預付式消費套路深,辦卡充值應謹慎
    辦卡市民 「辦了預售卡又推遲開業」   在與多位辦理了會員的市民交談後記者得知,該健身房在協信天地還有一家分店,記者到魅力無限遊泳健身(新光店)時,門上貼了一張沒有公章的春節放假通知,通知稱2020年1月15日至2月2日公司放假,2月3日正常營業,落款日期為1月14日。
  • 黃山屯溪洛基健身房突然關門 有約2000名辦卡會員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有著約2000名辦卡會員的屯溪黎陽洛基健身房,一夜之間突然關門,老闆不露面,值守員工也被欠薪;同時,健身房還拖欠黎陽in巷街區運營方房租、物業費等20萬元。有著如此多辦卡會員的健身房,關門前兩天還在收費,為何突然關門?
  • 培訓班、健身房辦卡「被跑路」?「月月付」制度能否破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培訓班辦了年卡,突然被告知關門歇業請換一家門店繼續上課;健身房充值兩年,疫情後突然遇到「關門大吉」,一張告示通知你去5公裡開外的某家門店繼續跳操。這樣的故事,可能即將成為「過去」。
  • 達州一健身房門口圍了好多人!達州電視臺記者都來了…
    據現場維權人員描述,今天早上他們來健身房看到大門緊閉,就自發聚集到健身房門口進行維權,其中有被拖欠工資的教練,有交了會費還沒使用的會員,也有會員本人不在,叫家裡的人過來了解情況。在知道這個情況後,他們組建了一個微信維權群,截至目前人數已經有兩百餘人。
  • 長沙金吉鳥健身房一門店突然歇業,6月閉店5月還在辦卡,這是什麼操作?
    - 1 -健身房張貼停業通知6月15日閉店5月下旬還在辦卡6月1日,長沙金吉鳥健身會所嘉頓天地店在得到這一消息後,會員們擔心預付卡變廢卡,紛紛趕到該門店,希望能退還剩餘卡費。6月6日上午,會員們陸續趕到金吉鳥健身會所嘉頓天地店。會員羅女士介紹,在這裡辦卡的會員大多住在附近。2018年,卜女士和羅女士各花3180元辦理了家庭卡,有效期為4年。而這位廖同學一行四人則是在今年五月下旬籤的單。
  • 健身房退款只能「打折」?法院判決:全額退款
    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健身卡辦時容易退時難,蔣女士也是如此,其所在健身房關門,但想要退卡只能「打折」。為此,蔣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全額退款10404元。海澱法院3日判決,支持了蔣女士的訴訟請求。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健身卡辦時容易退時難,蔣女士也是如此,其所在健身房關門,但想要退卡只能「打折」。為此,蔣女士訴至法院,要求全額退款10404元。海澱法院3日判決,支持了蔣女士的訴訟請求。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知道,健身卡辦時容易退時難,蔣女士也是如此,其所在健身房關門,但想要退卡只能「打折」。
  • 兒子意外去世,母親苦求健身房退錢,退錢是不可能退錢的
    近日,河南的一位母親稱自己的兒子在18年在當地的某健身房辦了一張卡,當時花了兩千多元。由於意外去世所以沒有開卡,從19年開始至今苦求多次健身房無果,健身房都以各種理由進行推脫,就是不肯退錢。現在的健身房等場所為了吸引消費人群時常搞一些優惠活動,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優惠活動後覺得自己是賺了,然後不管自己以後用不用的到都會一時衝動,就去辦了卡,商家表示你可能小賺,但我從來不虧。很多人工作忙,嫌麻煩,累了一天不想動,辦卡之後遲遲不去開卡的人大有人在。
  • 兒子意外去世,母親為退健身卡跑了10餘次,健身房:沒開卡也不行
    12月19日,河南鄭州一位母親找到了當地的媒體,希望媒體能夠幫忙去健身房要回自己兒子辦健身卡所花的2680元錢。這位阿姨為了讓健身房把卡裡的錢退掉,已經前後跑了10餘次,可是對方都不給退錢,最後實在沒辦法了才找到媒體。
  • 健身房來了個妹子,這什麼鍛鍊方式,教練都懵了
    雖然很多女孩子拍照的時候喜歡P圖,但是建議這種圖片還是不要修的太過了,要不然看著整個人就會身體很不協調!比如說這張照片,雖然乍一看很漂亮,但是這雙腿有些太長了,感覺這個女孩子的身高都快有兩米以上了,像個巨人一樣,這就不太好了!
  • 健身房裡沒正經人?過來人告訴你,真的沒你想的單純
    健身房本是一個強身健體的地方,是人們運動的場所,但是卻被一些烏煙瘴氣的行為搞到名聲敗壞,只要一聽到「健身房」,就會讓人聯想起那些不好的醜聞。那是因為,一些「動機不純」的健身房教練,打著教人健身的幌子,來與女學員親密互動。有些教練甚至把與女學員互動的數量作為「炫耀」,還把這個過程稱為「集郵」。
  • 中國健身房的末日最大騙局
    好一點的健身房可能就像張凱一樣,轉讓或者賣掉器械散夥,差一點的欠薪、跑路的情況不在少數。騙錢跑路幾乎是健身圈心照不宣的秘密,甚至有人調侃「肉沒減掉,荷包倒是瘦了」。那麼到底該如何識別一家健身房靠不靠譜?辦健身卡時該如何避開一些不必要掉入的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健身行業的那些秘密。
  • 辦健身卡設「七天冷靜期」!但有一個前提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嘉定臺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 現如今,人們對健身鍛鍊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少人會選擇在健身房辦張會員卡,長期進行專業鍛鍊。
  • 貴陽女子辦卡練拳擊,三個月一節課都沒上成!健身房:教練出車禍了
    今年9月份,貴陽的小陳因為想練練拳擊,於是購買了健身房的搏擊課教程。小陳說,當初她花了2600塊錢辦了一張半年健身卡。當時,健身房承諾一個星期最少可以上兩節課,但是直到現在,她一節課也沒上成。小陳:我連續去了四天,有一天是巴西柔術,都沒有拳擊課。我一問他們就說教練出車禍,教練出去比賽。
  • 老年人專屬健身房火了
    在健身房擼鐵並不是年輕人的專屬,銀髮一族鍛鍊起來照樣能趕超年輕人。在江蘇南京,就有老年人專屬的健身房,器材更適合老年人使用,辦卡也很便宜。60 歲以上,59 元一個月;60 歲以下的人群,99 元一個月。
  • 當代健身圖鑑:大爺大媽「硬核健身」,年輕人「辦卡=健身」
    該行為引發網友討論,有人認為這種行為算破壞公物,也有人稱省了去健身房的錢。年輕人:健身=辦卡小編在被大爺大媽的「硬核健身」震撼之後,突然想起了自己掛在某魚上的健身卡,一看還是無人問津。去年年底,小編在家附近上了一節「健身體驗課」之後,在健身教練的「活動辦卡半價」「你只需要再塑個形身材就完美了」等一系列「洗腦包」的攻擊下,成功辦理了一張健身卡。如今,半年多過去了,小編除了辦卡那天,再也沒有去過一次健身房。只能說,健身的衝動來得有多猛,放棄得就有多快!
  • 餘姚一健身房停業,數百會員轉給第三方!負責人這樣解釋
    (消費者向記者出示手中的健身卡)家住餘姚的沈先生去年底辦了一張健身卡,本來想去健身甩掉身上多餘的肉。沒想到因為疫情健身房暫停營業一直沒有開門。好不容易等到疫情緩解,他高高興興地去健身,結果發現健身房「鐵將軍」把門。4月18日,一些和沈先生有類似遭遇的會員說起此事都氣不打一處來。「我連一次都沒有來過,卡還沒用過就要關門了,這不是大忽悠嗎?」
  • 辦健身卡嗎可以全額退款的那種!這地預付卡消費擬設15天冷靜期
    前不久,現代快報報導了南京一家網紅健身房「資金斷裂」的情況,不少消費者剛花幾千塊錢辦卡,就發現健身房員工不上班、老闆也聯繫不上了。江蘇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建軍說,目前《辦法(草案)》正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這方面的立法(江蘇)在全國是走在前列,目前只有上海出臺了相關辦法。趙建軍透露,在完成意見徵求後,下一階段將準備提請審議。動真格!預付卡消費設15天「冷靜期」消費者辦卡後悔了,能否無理由退款呢?
  • ...卡月末轉讓 其中原因店長說不清楚 秋天第一張健身卡 未用已作廢?
    天津北方網訊:看著促銷廣告去健身房辦卡,可是錢交了,卡還沒來得及使用,健身房就關店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記者進行了調查。  讀者反映 :  「我是看著促銷廣告才去健身房辦理的會員,沒想到交錢後不幾天,健身房就關門停業了。」家住南開區宜賓道的徐小姐告訴記者,距離她們家不遠有一家名叫康萊美的健身房,半個月前,她看到健身房貼出6周年店慶的通知,恰逢自己也有健身想法,就準備去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