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月不減肥,X+1月徒傷悲」
「1帶1的兩年卡、個人年卡、親子卡、家庭卡,便宜出售了...」
大哥大姐,遊泳健身了解一下?
每年無論什麼時候,這些健身房的口號都會在我們的耳畔響起,加上某音上諸多帥哥、靚妹的好身材轟炸,許多人都開始有了些小想法。
許多人就是在這些因素的暗示下推開了某家健身房的大門,面對滿臉微笑走來的銷售,在一番花言巧語下辦理年卡,甚至連幾萬元的私教課都買好了,交完錢的一剎那仿佛有種馬上晉升高富帥、白富美的錯覺。
可沒承想不到一個月健身房居然人去樓空,卷錢跑路了......
會員們嶄新的年卡還沒用幾次就已報廢,上萬元的私教課或許還沒開始體驗就已經結課,而那些健身房裡的打工者們同樣無辜,工資下落不明不說,還要承受千百名會員無盡的怒火。
經營不善、倒閉、欠薪、投訴、跑路......似乎已經成為了現在健身房的死循環。
健身辦卡,本身是一筆對自己的投資,這筆投資無可厚非是有利於我們自身發展的,但是在如今這樣的健身大環境下,一筆又一筆為夢想繳納的卡錢成了智商稅,一波又一波的想要改變自己的後浪成了被收割韭菜,實在是讓人感嘆這個世道的無常。
就算辦完卡後健身房沒跑路,但是很多人也會發現,走進健身房后里面的坑是一個接一個的來。
作為一個常年混跡各大健身房的人,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揭秘一下健身房裡那些不為人知的黑幕,希望肌友們一定要擦亮雙眼!如果可以的話,也請點讚、分享、收藏支持一下讓更多的人看見!
一、「便宜」的三(五)年卡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嗎,現在去一些商業連鎖的健身房辦卡,許多會籍顧問都會誘導顧客辦理三年甚至是五年卡,幾乎沒人會向顧客推薦一年卡、季度卡。
因為從價格上來說,這些三年卡、五年卡往往只比一年卡多出那麼幾百元錢,只加幾百元就能多出幾年的時限,一換算,會讓許多顧客感覺撿到了大便宜一樣,於是許多第一次來健身房的人大手一揮:來張五年卡!
但實際情況卻是,許多初入健身房的人辦完卡能否堅持健身三個月都是問題,因此對於他們來說,辦一年卡還是辦五年卡最大的區別只是在於讓自己多花了幾百元錢罷了,但是對那些會籍顧問來說,卻是實打實的血賺不虧,對於他們來說,從每個人身上多賺一塊都是賺的,更何況是幾百呢?
除非你已經養成了多年健身的習慣,否則的話,在辦卡時最好還是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辦理。別想什麼虧或不虧的,掏錢的那一刻你已經虧了,到時候也只是虧多虧少的問題。
二、「貼心」的體驗服務
當你辦完卡之後,許多會籍顧問還會趁熱打鐵向你進行「二次收割」,通常是在你辦完卡後帶你體驗「專業」的體測及私教體驗。他們會先把你帶到一臺體測儀旁,當你站上去後很快很快能得到一頁分析報告,通常情況下,你的報告上很可能會顯示你脂肪超標、肌肉量不足、四肢不協調等,這時候,就是他們收割韭菜的好時機了。
通過快速的售賣私教課,這些健身房可以更好的二次回籠資金,教練會指著報告單上,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等「超標」指標,向顧客推銷起健身課程
有沒有覺得這個套路很熟悉?
曾經帝都的一些健身房就被爆出給顧客提供虛假體脂測量數據,要知道,有些健身房的體測儀是可以調數據的,報告單上的數據除了身高、體重是真實的之外,脂肪、蛋白質、無機鹽等數據都可修改,體測儀會把數據發到健身教練的手機上,教練在報告單上手寫體測數據。
根據一些知情的行內人透露:「寫的時候一般是脂肪寫多一些,肌肉寫少一些,不能差太多了,差得太多顧客就不相信了」。
三、「高大上」的私人教練
就算你在辦完卡後婉言謝絕了他們的體驗邀請,也別高興自己躲過一劫,因為在後面幾天中還有不少「私教」會在你跑步時、舉鐵時、喝水休息時出現在你的身邊,通常這些教練精通嘴遁,咬合肌群比奧賽選手還要發達,而其他肌群就....
他們在對付不同類型的會員時,也有不同的套路,基本就是先打擊你,讓你心態崩了,再讓你乖乖掏錢買課。
比如說你要是偏瘦,就說你沒有訓練痕跡,需要增肌,需要搭配各種補劑。
如果你有點胖,那就說你體脂高需要減,形體不好看,左旋肉鹼了解一下。
我甚至遇到過塊頭比我小很多的雞仔教練跟我說我的訓練姿勢不對,再練下去身體會報廢,要我跟他從零開始學動作。還給我推薦復健課拉伸什麼,一節500,買20節打八折,很划算的,優惠就只有這三天....
和朋友拍的示意圖,那位私教基本上就是右邊這感覺了
我那時候就尋思著,現在的健身私教都這麼不要face了嗎?後來發現,原來很多有能力但拉不下臉賣課的教練早已被逼走;留下的要麼是精英,要麼是只會賣課的銷售,不少人背地裡也極其陰暗:
曾有一位從業7年,呆過五家健身房的資深私教無奈的和我說過:「在健身房裡最抬得起頭的不是會上課的私教,而是最會賣課的私教。」
他甚至遇到過有的健身房為了鼓勵私教不斷提升賣卡的能力,提出了非常變態的提成方式:
底薪只有一兩千,賣課的提成比課時費還多,能拉來客戶,這筆抽成則更龐大,至少是消費金額的10%。
聽完他的吐槽,不得不感嘆這樣的大環境下劣幣驅逐良幣,好的私教真的會越來越少,現在業內魚龍混雜,準入門檻太低,交幾千塊突擊培訓幾周就能拿個大多數商業健身房認可的教練證,這樣的教練,到底在教什麼呢?
順便,在此特別提醒初次健身的女性朋友們,頭幾次去健身房時最好和小夥伴約好,因為在那群私教的眼中,第一目標往往就是那些獨自、初次前往健身房的年輕女性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和大家說了這些健身房的黑幕,自然就會再和大家說說一些「防黑」指南:
1、關於健身卡
健身房未開業的低價預付卡決不能信!
尤其是提前兩三個月就打著預付的宣傳,開始售賣遠低於市場價格的健身卡,八成都是圈錢買設備或單純騙錢跑路的。
早卡辦也不一定是最便宜的!
很多人都覺得,在一家新開的健身房裡越早辦卡應當優惠越多,其實不然,主要是因為健身房的跑路現象太嚴重了,還需謹慎對待。
如果真想挑便宜的時候辦卡,那麼一般會集中在月末。月末,健身會籍顧問因為要完成每月績效指標,一般都會儘可能的放低價格,只要不是壓價太過分就行。
轉卡
辦理健身卡時,有的健身房就會在「轉卡」這塊兒耍小心眼。一定要看清楚合同上能否轉卡的內欄是否畫勾了,並跟你的辦卡會籍確認清楚能否轉卡和以及轉卡所需的費用。
此外,我查閱資料發現,國內一些地方已經對健身卡「轉卡費」一事做出了明確規定,比如浙江省在2017年5月開始實施的《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辦法》中規定,在設定的使用期限內不限制消費次數的年卡、季卡等記名預付憑證,消費者因居住地變化、身體健康等客觀原因需要轉讓預付憑證的,經營者應當允許,並不收取額外費用。
所以,當你需要轉卡,並被健身房要求支付高昂費用時,不妨先看看近年自己所在地區的新規,適當的和健身房槓一槓。
停卡
許多健身房在賣卡時都會用「可以停卡」來展現自己的健身房服務優勢,可以停卡這事兒對於很多人來說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但這也是健身房的諸多套路之一!
很多時候他們只會和你說可以停卡,卻不明說停卡還會收「停卡費」!,有時候還會規定停卡的要求和期限等等,總之,這些重要信息一定要出現在你的辦卡合同之上,畢竟一旦涉及到利益,口頭協議就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2、關於如何正確找私教
看體型
雖然說自己練得好,不一定會教,但如果是一個或大腹便便或骨瘦如柴、毫無訓練痕跡的教練,你也不信他能給你什麼幫助吧!對於一個教練來說,最好的名片當然就是自己的身材了!
測試教練專業性
找私教前自己先做功課,了解一些基本知識,考驗一下教練,也體現出自己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小白」,防止被忽悠!
側面了解
可以通過和其他會員的交流,判斷這個教練的專業水準和人品。
不盲信資質證書
現在的健身教練,可能最不缺的就是七七八八的證書了,雖然很不想承讓,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好像真的是什麼阿貓阿狗都能拿出兩三本證來忽悠你!
健身,本是件美好的事,大家本著提升自我的想法而投資健身也是值得鼓勵的,但是如果在健身初期就遇到這些糟心事,很多人在開始就會對「健身」二字深惡痛絕,啊宅不希望這樣的惡性循環發生,更不希望熱愛健身的各位錢花出去了,可到最後只剩下耳畔一句:遊泳健身了解下?
我是啊宅,一個愛嘮叨的小菜肌。如果你覺得本期內容對你有所幫助,希望能支持一下,大家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咱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