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卦」九四爻辭「豐其蔀,日中見鬥。遇其夷主,吉」破解

2020-12-22 子夏故壇

九四:豐其蔀,日中見鬥。遇其夷主,吉。

象曰:豐其蔀,位不當也;日中見鬥,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一)釋字(詞)

夷主

這裡的「夷」當以「遠」解。「夷」從「弓」,弓以射遠,處遠之人謂之「夷」。《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處遠之人往往為外族,故夷引申指外族。如「攘夷必先安內」,「師夷長技以制夷」,中的「夷」,皆指外族。

遠人稱王,謂之「夷主」。就亡國之臣而言,外族之君就是「夷主」。《竹書紀年》:「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於姆野。武王親禽帝,受於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對於舊殷貴族而言,周武王就是夷主。

(二)釋象

《豐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為《離卦》,然後《離卦》再變為《豐卦》。《豐卦》初九原為《遯卦》九五君王,而《豐卦》初九又在離體,「離為日」,古代常把君王喻為太陽,故《豐卦》初九取象為「日」。又《豐卦》六二為巽體主爻,「巽為木」,泛指草木,這裡取象為草編制的草蓆,故謂之「蔀」。《豐卦》初九以尊就卑,承於六二之下以示寵愛,爻辭戲稱曰「遇其配主」。《豐卦》六二得寵,迷倒了初九君王,象一張豐厚的草蓆遮住了太陽,故曰「豐其蔀」。

《豐卦》九四為震體主爻,「震為龍」,龍行而蜿蜓曲折,狀如北鬥,故《易》常取震象為「鬥」。《豐卦》六二「豐其蔀」,遮住了太陽,天氣未夜而昏,使天上的星鬥(指《豐卦》九四)提前顯現了出來,故曰「日中見鬥」。「豐其蔀,日中見鬥」是一種非正常現象,故《象傳》釋曰:「豐其蔀,位不當也;日中見鬥,幽不明也。」意思是九四為「鬥」,當夜間而出,而日中而現,是非正常現象,故言其「位不當也」。而「幽不明也」則補充指出了「日中見鬥」的根本原因。《象傳》本應該這樣敘述:「豐其蔀,日中見鬥,位不當也;日中見鬥,幽不明也。」而《象傳》卻在其中省略了一個「日中見鬥」,這正是《象傳》獨特的語言風格,顯得語言簡潔精練,惜墨如金。這種情況在《象傳》中常見,請大家注意理解。

北鬥七星曲折如勺,勺部最後兩顆星的連線向外延伸至5倍長度處,就是北極星。從地球上觀察,北鬥七星就是以這個延長線為軸旋轉,一年正好旋轉一周,故古人認為,北極星為天帝,北鬥七星為帝乘(龍),天帝每年都要乘帝車(龍)巡遊天下一周。《易·說卦傳》所謂「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乎艮」,說的就是北極星乘北鬥七星而旋轉巡遊,春分鬥柄指向後天八卦震位,故曰「帝出乎震」,鬥柄旋轉至後天八卦艮位,一年結束,故曰「成言乎艮」,故而艮為「終則有始」。

古人以鬥為帝乘,故見鬥則如見帝。《豐卦》六五乘於九四之上而居中位,《豐卦》九四為「鬥」,則《豐卦》六五為「帝」也。在天為天帝,在地則為天下主。然而從卦象和卦變過程可知,《豐卦》乃天上日鬥並現,地上出現二主之卦,實際上《豐卦》初九為「本主」,而《豐卦》六五來自荒服偏遠之地,故被稱為「夷主」。《豐卦》九四承於六五之下,象帝車一樣供六五驅使,故曰「遇其夷主」。日中見鬥,天現異象,象徵天數將變,「夷主」將取代「本主」而王天下也。《豐卦》九四「遇其夷主」,順天命而行也,故「吉」。其《象傳》亦因而釋曰:「遇其夷主吉,行也」。

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易》貴順應天道,不主張愚忠。舊主「遇其配主」,沉溺女色,荒遠政事,不足事也,而夷主原與九四為應,九四事之,得所願也,故「吉」。《豐卦》九四為震體主爻,震為「鬥」為帝車,又「震為大塗」,「大塗」就是「大途」,「大途」就是指寬闊的大道。而六五居尊位而乘於九四(帝車)之上,是為「天帝」。九四「遇其夷主」就象帝車載天帝而巡行於大途之上,合天道也,故「吉」。《象傳》於是釋曰:「遇其夷主吉,行也。」

(三)義理

「忠臣不事二主」,這種理論是術不是道,是統治者的一種統治之術,而非道也。《易》貴順乎天道而不主張愚忠。《豐卦》有天下易主之預兆,本主去而夷主來,夷主將成為新主。《豐卦》九四「遇其夷主」,蓋微子之事乎?《竹書紀年》載:「周武王率西夷諸侯伐殷,敗之於坶野(牧野)。武王親禽帝,受於南單之臺,遂分天之明。」武王蓋為「夷主」乎?《豐卦》六五為兌體主爻,「兌」為西方之卦,故夷主為西夷之人也。西夷之人蓋指周族,夷主即為周武王也。《易·繫辭傳·下》曰:「《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當文王與紂之事邪?是故其辭危。」《易》之繫辭晦澀,蓋有所諱也。昔微子見紂殘暴,寵信妲己,知殷商將淪喪也,故去紂而就周,後以武王為其夷主,受封於宋而為周之諸侯,得以延續商族之宗祀,乃所謂「遇其夷主,吉。」

微子被稱為「殷之三仁」之一,得到孔子的認同,蓋因微子能順應天道,順應大義,從而得到好的結果。微子之德大矣哉,故豐。

相關焦點

  • 「豐卦」六二爻辭「豐其蔀,日中見鬥。往得疑疾,有孚發若」破解
    六二:豐其蔀,日中見鬥。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象曰:有孚發若,信以發志也。用草蓆遮在上面,四面下垂而形成一個大腹狀的遮光空間,故曰「蔀」。《豐卦》上震下離,「離為日」,震為鬥,故《豐卦》有日中見鬥之象。《豐卦》六二為蔀,正是造成「日中見鬥」這種現象的原因,蔀何其大也,故曰「豐其蔀,日中見鬥」。《豐卦》是由《遯卦》變化而來的,《遯卦》先變為《離卦》,然後《離卦》再變為《豐卦》。
  • 「鼎卦」九四爻辭「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破解
    如果《遯卦》變為《否卦》,那麼《遯卦》九四就會上位而成《否卦》九五,這就象徵在原始禪讓制的條件下,《遯卦》九四賢臣會受禪讓而成為君王。然而人類社會的發展往往受人為因素的巨大影響,不單單是自然的原始變化,《遯卦》在這裡沒有繼續按陰陽消息的自然規律發展下去,而是先變為《訟卦》,然後又變為了《鼎卦》。在《訟卦》中,六三既在坎體,又是離體主爻。
  • 「乾卦」一條龍的成長軌跡 - 醉讀周易
    作為一條龍,其命運也是有波峰波谷的,作龍不易,且作且珍惜。小夥伴們,大家好,斷更了兩周,今天繼續講《周易》。前面我們說講了一些周易的「象」與「數」,還有《易傳》中的「說卦」與「繫辭」。這一篇我們正式進入《易經》的正文。
  • 「睽卦」六三爻辭「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破解
    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釋字:天《說文》:「顛也。至高無上,從一大」。《說文·段注》:「顛者,人之頂也。以為凡高之稱。」天的本意是指人的頭頂。六三在《否卦》中是巽體主爻,又在艮體、坤體中。「坤為牛,為大輿」、「艮為山」、「巽為進退、不果」,所以《否卦》六三有牛輿行於山中坡道,山高坡陡,牛輿進退兩難,上坡不果之象。《否卦》變為《睽卦》後,巽體變為了坎體,九四為坎體主爻。「坎於馬也,為曳;其於輿也,為多眚」,九四爻為坎體主爻,「坎為美背馬」,所以九四是一匹美背馬。
  • 「益卦」之初九爻辭「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破解
    (上接「四、卦辭及其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爻辭曰: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無咎。象曰:元吉,無咎,下不厚事也。《繫辭傳》中孔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言不勝其任也。」大作應該是指重大的而有長遠戰略意義的謀劃,而不是權宜之計、一時之得失。厚事《說文》:「厚,山陵之厚也。」《玉篇》:「厚,不薄也,重也。」《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注》:「厚,猶大也。」
  • 解讀乾卦九四爻辭,或躍在淵:有龍不時從深水中躍出,向高空飛騰
    乾卦九四爻爻辭:或躍在淵。無咎。首先根據爻辭一般由釋爻斷辭兩部分組成的規律,進行斷句。「或躍在淵」,解釋六四爻的意義,是釋爻部分。「無咎」,論斷九四爻的吉兇屬性,是斷辭。為什麼「或躍在淵」解釋九四爻?我們首先要分析這四個字的意義。
  • 「見群龍無首」應該怎麼理解?從易傳中的「天德」說起
    《周易》的乾卦有用九爻,其辭曰:「見群龍;無首,吉。」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易傳《小象》是這樣解釋的:「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在易經的術語中,它被稱做爻題,比如「九三」、「初六」、「九五」、「上六」這些名稱,都是各爻的爻題。陽爻就稱「九」,陰爻就稱「六」。但是,在《左傳》中所引的卦爻辭裡面,從來不稱爻題。
  • 「革卦」之卦圖破解
    彖傳: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說,大亨以正。革而當,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爻辭及其象傳:初九:鞏用黃牛之革。象曰:鞏用黃牛,不可以有為也。
  • 地道右旋,青龍逆數——坤卦爻辭天象詳解
    《周易》的第二卦《坤》中的爻辭,與第一卦《乾》的六句爻辭一樣,分別記錄了東宮青龍在六個月中的不同形象。六句爻辭按從上爻至初爻的順序,依次與六月至十一月間青龍在天空中的實際形象對應,各爻所述天象與各月鬥建方位的對應關係是這樣的:鬥建未,季夏六月——《坤》上六爻鬥建申,孟秋七月——《坤》六五爻鬥建酉,仲秋八月——《坤》六四爻鬥建戌,季秋九月——《
  • 「蹇卦」之初六爻辭「往蹇來譽」破解
    (上接「四、彖傳破解」)五、爻辭破解初六:往蹇來譽。《象》曰:往蹇來譽,宜待也。《臨卦》是消息卦,根據消息卦特點可知,《臨卦》及其所變之卦的下面,其待息的均為陽爻。《蹇卦》初六與下面待息的兩個陽爻組成一個兌體,「兌為口舌」,這裡換言曰「言」。《蹇卦》初六還在艮體,「艮為手」。有手則可舉也,用手上託是為舉。上「手」下「言」,就是一個「譽」字。《蹇卦》初六有以言相舉之狀,為讚譽之象,故曰「譽」。
  • 「損卦」之六五爻辭「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破解
    《易·大有卦》:「自天祐之,吉無不利」。《繫辭傳》:「天祐之,吉無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頃,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繫辭傳》又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右」是「祐」、「佑」等的古字。後人從以「示」,以表神助;從以「人」以表人助。
  • 「抗桶」的騰訊、「服軟」的豐巢和老黃的「核彈庫」
    面對洶湧民意 豐巢延長免費存放時間至 18 小時過去兩周,一定是順豐的「豐巢」自成立後最難的兩周。一邊是洶湧的「民意」,一邊央媒發話國家郵政局約談,豐巢「壓力山大」。因系統升級原因,以上調整措施將在 5 月 20 日全國生效。公告寫的情深意切,即選擇了解決問題——快遞員存櫃爭得用戶同意,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快遞櫃收費是一定的,但還是先給用戶一些「優惠」,例如延長免費時長和節假日不收費。從商業角度來說,「豐巢」此次被人們「圍剿」,錯的不是收費,而是一開始連續幾年的免費。
  • 大過卦三四爻,無助之兇和捨得之吉
    與九二爻相比較,九三爻用棟梁來比喻,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更好些,然而其爻辭卻說兇。因為九二爻的時候,還沒有人認為你是棟梁。人家都把你當做一個枯萎的,被水淹沒的楊樹。你還有什麼指望?要靠你自己奮鬥,要看你自己在這種逆境當中,有逆向思考,非常的行動,才能無不利。九三用棟梁做比喻,因為九三卦位已經到了下卦的上爻,九三又是剛的,就比較容易過分,比較容易超越那個合理的度。
  • 又一部,「順其自然的日子」劇場版宣布延期上映
    又一部,「順其自然的日子」劇場版宣布延期上映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
  • 日本九州大分懷古自由行:「城下町」以及「昭和之町」巡禮
    「城下町」是日本封建制度下,以領主的城郭為中心所發展出來的一種城市形態,城牆外多半是武家屋敷、寺院,或是各式各樣的商店街。特別是戰國時代到江戶時代,城下町在日本各地蓬勃發展。在九州大分縣北部有三座不同時代、各異其趣的城下町,還有懷舊的「昭和之町」以及別府溫泉街,現在就跟著小編來訪古尋幽一番!
  • 「不厚道」的豐巢、「真實」的網民和「次世代」的社交
    快樂總是短暫的,幾天前,順豐的豐巢公司發布公告,稱旗下的快遞櫃將從 4 月 30 日開始,對超時的快遞進行收費。「豐巢將對滯留快件的非會員用戶在超時 12 小時後超時後收費 0.5 元/12 小時,3 元封頂;會員則每月 5 元,7 天長時間存放不限次數。」包括記者在內的很多人不解,認為快遞櫃就該是矗立在小區門口的「基礎設施」,應該免費才對。
  • 從斷句聊聊《周易》卦爻辭的結構
    《周易》乾卦中的「見群龍無首吉」一句,可以有兩種斷句法。一種斷成「見群龍無首,吉」。一種斷成「見群龍;無首,吉。」在河之洲同理,「見群龍無首」一句,「見群龍」是象辭,而「無首,吉」是作者對這個現象所下的斷語。
  • 《左傳》中的那位周太史原來不懂《周易》——從「光」的含義說起
    《周易》一書中,出現了幾個「光」字。這些「光」字,究竟是什麼含義?從這些「光」的含義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原來《周易》從來就不是一本卜筮之書,《左傳》中記載的那位最早用《周易》來卜筮的周太史,根本就是一個不懂《周易》的人杜撰出來的故事!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