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華新著《周敦頤與湖南:濂溪理學研究論集》出版

2020-12-14 騰訊網

張京華新著《周敦頤與湖南:濂溪理學研究論集》,2020年9月由嶽麓書社出版。

周敦頤,字茂叔,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北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出生於道州營道縣營樂裡,後名濂溪保,即「濂溪故裡」。南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道州知州向子忞始建濂溪祠,胡銓作《道州濂溪祠記》。南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道州知州董與幾創建濂溪書院,魏了翁作《道州建濂溪書院記》。

周敦頤為官,歷任江西分寧縣主簿、南安軍司理參軍,湖南桂陽縣令,江西南昌縣令,四川合州判官,江西虔州通判,湖南永州通判攝邵州知州,湖南郴州知府,官至尚書虞部郎中、廣南東路轉運判官提點刑獄,晚年任江西南康軍知軍。周敦頤的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愛蓮說》,等等。

在學術思想上,周敦頤是上承孔孟、下啟程朱的一位聖人。「若論闡發心性義理之精微,端數元公之破暗也。」

在為官治政上,周敦頤不卑小官,廉潔律己。「出淤泥而不染」,「官清贏得夢魂安」,成為歷代廉政的典範。

在文學藝術上,周敦頤倡導「文以載道」,《愛蓮說》《拙賦》表明了他入世有為的儒家立場。

從時間上看,周敦頤是兩宋理學的開山鼻祖,開創理學,開創儒家新形態,是中古時期主流思想中興的成功典範,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一千年。

從空間上看,濂洛關閩,學脈沿衍,不盡遍布全國,而且遠播古代朝鮮、越南、日本、琉球,構成東亞「文明五國」。

周敦頤也是湖湘學派的開山鼻祖。葉德輝將鬻熊、屈原、周敦頤、王夫之四人並稱,錢基博、黃光燾、吳博夫將屈原、周敦頤二人並稱。「湖湘文化十傑」,周敦頤排名第一;「湖南九章」,《愛蓮說》排名第一。

《周敦頤與湖南》一書是關於周敦頤學術思想地位以及周敦頤與湖南關係的研究專題文章彙編。全書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周敦頤與湖南」,收文20篇;第二部分「周敦頤與濂溪學」,收文10篇。第三部分「周敦頤與東亞文明」,收文4篇。第四部分附錄,收文10篇。共計44篇,29.6萬字。書首有周建剛研究員的代序《人去瀟湘遠,地近聖人居》。

文章多數已在報刊公開發表,如《周敦頤哲學思想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湖南日報》2017年4月20日發表;《周敦頤的思想地位》,《中華讀書報》2014年8月20日發表;《湘學宗主周敦頤》,《中華讀書報》2017年5月3日發表;《周敦頤不是唯心主義哲學家》,《中華讀書報》2018年10月24日發表;《沒有周敦頤更新儒學,就不會有千年社會穩定》,《湘聲報》2017年5月30日發表;《周敦頤著作在日本的傳播》,《圖書館》2016年第9期發表。本書對於周敦頤的歷史地位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對於濂溪理學相關學術問題多有進一步的拓深理解。鑑於周敦頤與湖南的關係問題、周敦頤理學思想的認識問題尚有不少未到之處,作者表達了熱情的倡導和呼籲。

本書作者張京華教授,現任湖南省濂溪學研究會會長、湖南省濂溪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著有《湘楚文明史研究》,合著有《濂溪故裡國學經典講讀》,主編有《周敦頤誕辰1000周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相關焦點

  • 周敦頤:濂溪理學與修水因緣
    湖南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宋代著名思想家,理學鼻祖。著作有《太極圖說》、《通書》、《愛蓮說》,後人編為《周子全書》。 宋景佑三年(1036年),20歲時,被朝廷任命為洪州分寧縣(今江西修水)主簿。慶曆四年(1044年),28歲的周敦頤提任南安軍司理參軍。他在分寧任主簿8年,創縣學、修水利、興農業,風節慈愛,吏治彰彰。
  • 楊立華:周敦頤是宋明理學的真正奠基者
    導語宋明道學或者宋明理學有濂、洛、關、閩四大主要流派,濂就是指周濂溪,洛是指二程,關是指張載,閩是指朱子。濂、洛、關、閩之學,一般被公認為道學正宗,或者理學正宗。
  • 周敦頤:創造了一個理學的世界,卻以一篇《愛蓮說》被人們記住
    據史料記載,周敦頤原名周敦實,因避宋英宗諱,便改名周敦頤,出生在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濂溪,周敦頤在家中排行老三,是母親鄭氏改嫁後所生,上面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大他十歲,以及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兄弟姐妹間的感情極好。
  • 我的先祖周敦頤
    湖湘學派,是湖南地區學術圈的別名,即湖南自古以來所有與學術有關的先賢都屬於該學派,而周敦頤,就是學術界公認的湖湘學派開創者。作為湖南歷史上第一位研究宇宙規律並卓有成就的哲學家,作為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周敦頤在湖南歷史上的地位十分崇高,他被公認為湖南學術第一人,他的哲學思想被公認為湖湘學派思想的淵源。
  • 人物雕塑周敦頤石雕像的介紹
    石雕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
  • 儒學蓮花一朵:周敦頤的宇宙論和境界論 威麒拉杆箱經典書香
    宋真宗天禧元年),字茂叔,原名惇實,後因避宋英宗(1032-1067年,宋仁宗趙禎養子,仁宗賜名趙宗實,後改名趙曙,宋朝第五位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舊諱改名惇頤,亦作敦頤,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營樂裡樓田村)人,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濂溪書堂講學,人稱「濂溪先生」。
  • 人沒作品紅,一個被嚴重低估的「開派宗師」:周敦頤
    其實,除了文學上的成就,歷來很多學者稱周敦頤是「上承孔孟,下啟程朱」,是儒家繼孔、孟之後的第三位聖人,宋代理學的開宗鼻祖。另外,周家氏族也從周敦頤後開始成為書香世家,魯迅先生、周總理都是他的後人。周敦頤自幼飽讀詩書、聰慧仁孝,深得舅舅喜愛。不但讓這個外甥入其族籍,還親自監督教學。按照宋朝的規定,官員有一次推薦後輩入朝做官的機會,意味著不需要參加科舉直接做官。他沒有把這個機會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給了自己19歲的外甥。後來,周敦頤輾轉湖南郴縣、重慶合川、江西贛州、湖南永州,多為州縣小官。
  • 文化汝城|理學,湖湘文化的基石與框架
    直到北宋周敦頤的濂溪理學的出現,經過其弟子程顥、程頤以及再傳弟子對理學的發揚光大,為湖湘文化的形成鋪就了堅實的基石,可以說周敦頤才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 湖湘文化的開始成型,公認是從宋中期胡安國、胡宏父子執掌碧泉書院和嶽麓書院起的。他們秉承周敦頤濂學、二程洛學,將理學植土湖湘,並容心性之學與經世致用之合,撇開湖湘之學統。
  • 「愛蓮說」作者周敦頤
    周敦頤畫像周敦頤(1017年-1073年),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是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其名作《愛蓮說》家喻戶曉。四川省蓬安縣有一處名叫「濂溪祠」的古蹟,與其頗有淵源。1060年,任合州判官的周敦頤前往南部縣續弦,乘船從合州泛嘉陵江而上,遇到連日傾盆大雨,當進入舟口(今蓬安縣周子古鎮)時,江水猛漲,不得不停船靠岸。一士子見一人「顏玉潔,頤下豐腴,修目末微聳,疏朗微長」,一問才知是大名鼎鼎的周敦頤,消息不脛而走。當地士紳學子紛紛聞訊趕來,希望周敦頤多停留些日子,為大家講學,盛情難卻的周敦頤由此在蓬安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 周敦頤任職桂陽縣令及周程授受事跡考
    萬裡周敦頤 ( 1017 — 1073 )字茂叔,號濂溪。宋代道州營道樓田堡 (今湖南道縣)人。為北宋著名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開山鼻祖。晚年歸隱於廬山蓮花峰下,世稱濂溪先生。所撰 《太極圖說》與 《通書》,在中國哲學史上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 「巔峰湖南·2020」六大名山登山賽(道縣站)圓滿落幕
    蔣克青/攝紅網時刻永州11月28日訊(記者 李俊傑 周文君 通訊員 盤林 謝萬波)11月28日,「巔峰湖南·2020」六大名山登山賽(道縣站)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濂溪廣場火熱開賽,現場氣氛空前熱烈。蔣克青/攝選手們健步如飛。
  • 《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人民網廣州9月23日電 今年公布的《我國南海諸島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是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的第五次命名;「蒙全洲口述《更路簿》」應為「蒙傳稠口述《更路簿》」……華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劉南威教授新著《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日前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引發業界關注。
  • 巔峰湖南穿越大美道州 釋放激情盡享美景
    「巔峰湖南·2020」六大名山登山賽(道縣站)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濂溪廣場火熱開賽。本文供圖/澤途體育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記者 周雨墨 通訊員 曾詩瑩)11月28日,「巔峰湖南·2020」六大名山登山賽(道縣站)在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濂溪廣場火熱開賽,賽事延續巔峰湖南·2020「5G+AI」模式,推出越野登山組、徒步登山組、線上男子登山組、線上女子登山組、線上親子登山組等多個組別,吸引了線下1000餘人和線上2000
  • 嶽麓書院對聯「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是湖南人自大狂妄之語?
    「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是什麼意思呢?濂溪是道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的一條河名,宋朝的周敦頤世居此地。晚年時,他隱居江西廬山蓮花峰下。峰前有條溪流,於是他就以老家的濂溪命名,並自以為號,並將所居之地命名為濂溪書堂。
  • 南海諸島研究又添新作 《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南海諸島研究又添新作 《中國南海諸島史地研究論集》出版 2020-09-22 23:17:00來源:央廣網
  • 「書畫藝術」「濂溪淵遠——山陰周氏四代書畫展」暨 作品集首發
    黨建好故事創作編輯研究中心(數位化中心)蔣鑫富 浙江組稿 來源於「文藝柯橋」 2020年12月20日上午,由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中共紹興市委宣傳部、紹興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民盟紹興市委員會主辦,紹興市文史研究館、紹興市書法家協會
  • 瀟湘八景 湖南永恆的文化地標——訪湖南科技學院國學院院長張京華...
    專家簡介:張京華,湖南科技學院二級教授,國學院院長,湖南省濂溪學研究會會長,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出版《湘楚文明史研究》《湖南朝陽巖摩崖石刻考釋》《道州月巖摩崖石刻》《永州摩崖石刻拓片精選》《鬻子箋證》《湘妃考》等。
  • 周敦頤愛蓮不愛菊:儒者不會選擇隱逸,但卻可以與隱士心靈共鳴
    周敦頤,字茂叔。是孔孟之後重要的大儒,向來被視為理學發展的先驅、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少喪父,主要由舅舅負責教育。他天資聰穎,5歲能辨五星懂五行,14歲築室於月巖悟得太極,為官三十多年官職雖然不高,但奉行惜民愛民的為官之道。不過,他更為知名的還是因為那篇在20歲左右時寫下《愛蓮說》。
  • 讀創讀書|文史學者劉夢溪新著《王國維與陳寅恪》出版
    近日,著名文史學者劉夢溪新著《王國維和陳寅恪》由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在鉤沉索隱各種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了新說。▲《王國維與陳寅恪》劉夢溪 著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20年12月該書也是劉夢溪「王陳並治」的結晶。劉夢溪以研究20世紀中國現代學術思想與人物著稱,尤其對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的研究獨樹一幟,是海內外公認的研究陳寅恪的專家。